- 相關推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1
“螢火蟲,掛燈籠,飛到西,飛到東……”每當螢火蟲飛起的時候,我就想起我在螢火蟲的光下讀書的故事。
那年暑假,我回老家小住。夜晚,我驚喜地發現,在草叢里有許多螢火蟲打著一盞盞綠色的“小燈籠”,一閃一閃地,好像在玩捉迷藏的游戲。我突然想起《三字經》中“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的句子來,我何不捉一些螢火蟲,放在瓶子里,學學古人在螢火蟲的.光下讀書呢?
于是,我找二姐幫忙,當螢火蟲飛近了,二姐就拿扇子使勁一撲,它便掉到地上了,我連忙跑過去,把它放到瓶子里。不一會兒,我們就捉到很多。我回到家里,把瓶子掛在墻上,拿出爸爸剛給我買的《格列佛游記》,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在那微弱的光下,我讀得是那樣認真的,那樣投入……
《三字經》伴我成長,讓我在書香中,懂得了如何做人,怎樣學習,給我無窮的、上進的力量。我真心感謝它。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2
《讀書求學》主要講了:讀書的方法是各種各樣的,因人而異的,我們來學習一下古人的。歐陽修發明了“計字日誦”的`讀書方法,細水長流,積少成多,通過這樣的讀書方法,我們也可以學到書本里更多的知識。
在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些帶拼音的課外讀物,讓我多識些字,也可以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到了些的年級,爸爸給我買了《中國歷史》、《成語故事》等等,讓我繼續閱讀、拓展自己的視野。我每天寫完作業,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堅持讀4-6頁的課外書,這也叫細水長流,慢慢積累。這樣的方法確實使我認識了很多課本里不曾見過的生字,也積累了一些詞句。另外,為了讓自己的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我還用熒光筆把自己從課外書中積累的好詞好句畫下來,盡量用在自己的習作上。我也會從作文選中選一些好的段落,想方設法把它們變成自己的東西,吸取里面的精華,這樣對自己的習作也是很有幫助的。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3
媽媽在廬山買了一套書給我。這套書的總稱是《中國古典文庫》,里面有《三字經》、《增廣賢文》和《百家姓》。其中我最喜歡《三字經》。
《三字經》里我最喜歡這一句三字經: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必須會事業有成;游手好閑、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年輕人應當經常用這兩句話告誡自我必須要努力學習。
一讀這句話,我就想起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老奶奶,你磨鐵杵做什么呀?”老奶奶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問:“這么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老奶奶說:“只要我每一天不停地磨,鐵杵必須會磨成針。”李白聽了,后悔自我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之后成為了大詩人。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4
寒假期間,學校要求背誦《三字經》,我想:背《三字經》有什么用?我極不情愿地向書店走去。誰知拿起這本內容豐富,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記誦的《三字經》,我竟一眼不眨地看了兩個多小時,直到肚子唱起了空城計,我才匆匆付完錢,興高采烈地向家里奔去。
每天寫完作業,我沒心思看曾經讓我朝思暮想的動畫片,而是拿起《三字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你可別小瞧它,這里面含意無窮呢!其中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最受感動。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著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5
《三字經》是一本極富哲學的書,其中濃縮了天文、地理、人格、宇宙星體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五行相克,知識量極大。
在閱讀時,我遇到了困難,當然是理解上的問題。其首篇,我認為是講人格的,因為一開始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一句講的是每個孩子剛生下來,內心都是善良的,習性很像,但因大人,習慣差的很遠。這里才十二個字,卻蘊含了大道理。
在此篇章中,相信“孔融讓梨”這一段在大家心里印象很深。因為小孔融四歲就懂得謙讓,懂得照顧比自己小的人,把大梨讓給他們,也懂得體諒比自己年長的人,也把大梨讓給他們。而自己卻吃最小的.一個梨。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這一小段,說明了最重要的并不是知識,而是孝道,做到孝之后,再增長見識,去認真學習數字、文字。
雖然只有一小段,但富含的這里卻很多。我以后還要認真品讀《三字經》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6
我相信《三字經》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可是你們又真正了解這里面的含義了嗎?如果沒懂,那就讓我給你們講講吧!
你們知道《孟母擇鄰》的故事嗎?”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困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常常模仿那些辦喪事的人哭泣。孟母就把家遷到了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著商人吆喝著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邊,孟子終于看到了禮儀和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非常重要。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努力也非常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每個小學生猶如一塊玉,不經過雕琢,怎么能成大器呢?我們應該刻苦學習,勇攀高峰,長大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使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沒讀過,建議你去讀一讀,他一定會帶給你無窮的收獲。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7
這個暑假,我讀了《三字經》這本書。
《三字經》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故事、知識,以三字經文的方式展示給我們,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這些故事有著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得就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又比如”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這段話講得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后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啟發,我覺得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為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經》里還有很多哲學故事,給我們樹立了許多榜樣,告訴我們很多深刻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8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以前,我比較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讀了這本書之后,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一個人在幼年時期,本性是善良的,雖然人的本性都不壞,可是,由于后天的熏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所以,我們不能夠輕易地判斷一個人是善還是惡。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雖不像前兩句那么的“出名”,可其中也蘊涵著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再好的`人才也不會閃耀光芒,而教育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專心,恒心,耐心,以及毅力,而且,教育的方式也得恰到好處。
三字經有數百句,它精辟地用文字總結、概括了做人的道理,我讀了這本書以后,更加透徹地了解了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本書真告訴了我不少知識。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9
我從幼兒園開始就讀了《三字經》了。當時,我讀來讀去就只為了一個目的:好玩。現在到了小學,我們學到了國學,我才慢慢的看起《三字經》來……
其實許多人說《三字經》是很無聊的,我剛開始也這么認為,可到了今天,我認真的讀了讀《三字經》,發現了里面許多的知識。
我最喜歡里面的一句:“犬守夜,雞司晨,茍不學,曷為人?”因為這句話的`意思令我很受感染,意思就是:“狗在晚上看家,雞在早晨叫醒人們,人如果不學習,怎么能成人呢?”
也是,如果不學習,就連一個做人的資格也沒有,何談在社會上發展呢?
接下來的這句,是上一句話的后面一句:“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這句的意思也讓我深受感染:“蠶會吐絲,蜜蜂會制造蜂蜜,人不學習的話,還不如這些動物。”是呀,許多動物會為人類制造東西,而有些人呢,只是社會上的廢物。還不如這些辛勤勞動的動物們呢。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10
這段時光,學校組織同窗們一伏誦讀《三字經》。《三字經》面有賴多佳多的常識使我們受害非淺理解了良多作己的情理。
例如,其中有一段:“臭九齡,能暖席;孝于疏,所該執。融四歲,能讓梨;兄于長,宜先知。”道的就是古時候有一個東漢我鳴黃香,他九歲的`時候媽媽就逝世了,固然年事小,卻知講關懷爸爸。夏天的時候,氣象酷熱蚊子許多,他擔憂爸爸睡不美,天天都拿扇子把爸爸的床扇得涼涼的,把蚊子趕得遙遠的,而后才請爸爸去勞動。冬地的時候,給爸爸展好被褥后本人先鉆出來,用身材把被褥焐溫暖了才要爸爸往睡覺。孝敬父母是兒父應當做到的。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哥哥吃,尊敬弟長的路理,從小就應當曉得。
咱們通功《三字經》的學習教導爾們要干一個孝順父母,尊重師長的惡孩子,繼續中華官族的傳統美德,并把它發揮光大。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11
《三字經》里面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孔融有七個兄弟,他排行第六位。四歲時,他就已經懂得謙讓之禮了。有一天,鄰居給他家送來一筐梨,孔融從容地選了一個小梨,把大梨讓給了哥哥們吃。大人問孔融為什么挑小梨呢?他回答說:“諸兄年長,正宜用大的。我乃小弟之輩,年尚幼小,自應取小,‘犯上’不妥。”這個故事被廣為傳頌。這個故事對應的三字經是: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三字經》讓我在愉悅的.閱讀氛圍內汲取知識養料;精彩的內容配以精美的插圖,給我帶來美的視覺享受。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可以激發我的閱讀興趣,還可以豐富我的內心世界,提高我的文學素養和寫作水平,從而達到啟迪智慧和凈化心靈的作用,愿這本書成為父母教育我的得力助手,成為我成長中的好朋友!
我真誠地希望我能與經典同行,收獲知識,獲取快樂。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12
我在假期里讀了《三字經》,雖然字數不過上千字,其內容卻博大精深,有些句子我能明白,有些道理我卻一知半解。
其中有兩句“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深深地打動了我。東漢時間的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孝順自己的父親,天冷的時候用身體幫父親暖輩子;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謙讓,把大的梨給自己的哥哥,而自己挑最小的.梨。
這兩個故事教育我們要孝順長輩、要懂得謙讓。想想我以前,都是衣來張口,飯來張口的小王子,所有事情都是爸爸媽媽幫我安排好。我知道了這兩個故事后,覺得非常慚愧,決定要向他們學習,不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家務,并要孝順父母。在和同學們一起時,要懂得禮讓,互相幫助。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13
我讀完《三字經》這本書后,我知道了我們小學生要多讀課外書,這樣我們懂得的知識就更多了。
讀了《三字經》這本書后,我受到的啟發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美好的。做人要勤學苦練,腳踏實地,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書中有一段對我的教育很大:“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這句話的意思是;凡是勤學鉆研的人,學問嬉戲,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后學者應該謹慎又謹慎啊!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讀完這段話后,我懂得了,不能天天游山玩水,這樣就會害了自己的前途,只有好好學習、努力學習才能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還有一段,對我的教育很深:“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意思是:蠶能吐絲結繭,織成絲帛;蜂能釀蜜供人食用。人生在世,倘若不用功學習,荒廢了功課,那么連小小的昆蟲也不如啊!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我們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勤學苦練,像蠶和蜜蜂那樣做個有用的人。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14
文章介紹了歐陽修的讀書方法--“計字日誦”。歐陽修每天讀300字,用了三年半的時間將十部書讀完。然后,他又每天背誦150個字,這樣只用了七年時間就全部背誦完畢。積少成多,同樣可以學到大量的知識。
讀了這篇文章,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我也正用類似的“讀”字法來背古詩。這種方法第一天要讀十遍,第二天讀五遍,第三天讀五遍,第四天讀兩遍。假期我就用這種方法來讀《桃花源記》。因為沒有“背”的要求,所以我減輕了許多壓力。四天后,我不但輕輕松松地背誦下來,而且記得很牢固。直到現在我仍然堅持每天用這種方法背誦古詩。
“堅持”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做到;說它難,因為能夠真正堅持下來的,卻往往只是少數人。
千里之程,在腳下,不在眼前。
三字經小學生讀后感15
我從小就愛讀《三字經》,因為這些瑯瑯上口的經典誦讀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讓我懂得小的時候不學習,長大什么都不會,有什么用呢?“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實禮儀。”讓我明白:我們從小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告訴我尊敬兄長和友愛謙讓的行為,是每個人從小就要學會的。“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告訴我不論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慢慢來。等等,每一句話都深深吸引著我。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的時候,我看見一位老人上車,我馬上站起來扶著他坐到我的位子上,老爺爺笑著問:“你為什么要讓我坐啊”,我對他說:“《三字經》里講‘長者立,幼勿坐’,所以我讓您坐”。旁邊的人都笑著夸我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我可高興了!
《三字經》是我成長的好朋友,它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忍不住想說:“《三字經》,謝謝你伴隨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