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新課程百問—語文》讀書心得
《新課程百問—語文》讀書心得
更新時間:2023-11-13 11:25:17
  • 相關推薦
《新課程百問—語文》讀書心得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課程百問—語文》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程百問—語文》讀書心得1

  當我拿到這本書《新課程百問—語文》時心想:新課程實施了這么久了這一百個問題還用學有點不屑一顧。可當我靜心閱讀時發現作者提出的許多問題的確令人深思許多觀點令我耳目一新:如:《“灌水”與“引水”》、《“因材施教”新解》、《負擔辨證》、《也是木桶》等等而其中的《仍然要提倡科學精神》一文的閱讀讓我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的認識:曾幾何時我們教師只要一上到公開課似乎習慣于從網上搜集到特級教師或名教師的教學設計或課堂實錄不假思索不依據自身的教學風格或已經具備的教學條件更不考慮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切照搬照用。結果學得不倫不類令人啼笑皆非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包抱著科學態度不迷信教參考不能迷信專家不能迷信課本應該結合自身條件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我們要向特級教師或名師學習要不斷思考:他們對某一課是如何處理的?為什么這樣處理?效果如何?從而以他們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提倡尊重學生要善于表揚與贊賞學生。但卻常常出現教學、學生的掌聲不絕于耳的現象。是學生的發言真的那么精彩真的值得大加贊賞?否!我們的教師對待學生的答案不加辨析一味的加以肯定似乎持否定態度就是對學生的不尊重。結果學生不能明辨是非學習更為浮躁經不起批評。長期以往追求虛榮、文過飾非的不良習氣也逐步形成。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對學生的答案抱科學態度實事求是地為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為學生的發展指明方向。“生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當學生指出教師的不足時作為教師應該坦然面對要以身作則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原諒教師的缺點師生的關系將會更為和諧與融洽。反之如果教師靠樹立個人的絕對權威維持教學以勢壓人就沒有“理”可講沒有“情”可溝通了師生關系必將陷入僵局。

  當然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處處滲透科學思想做到“潤物細無聲”如:對待差生我們應該以一分為二及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要培養學生的求真、求實精神;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說話、聽話不捕風捉影閱讀不斷章取義;“答案不是唯一”的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不“唯師”、不“唯書”。總之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要“發揮應有的作用”教師就必須牢固樹立科學思想掌握與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真正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新課程百問—語文》讀書心得2

  《語文新課程百問》一書中提到“怎樣使學生能愿意寫,有的寫”,也就是如何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解決學生的寫作素材來源的問題。作者提出了幾項措施:1、內容上開放,要求寫作與生活結合,寫作與活動結合、寫作與閱讀結合。2、形式上解禁。我也頗有同感。

  我們曾經開展過“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的課題研究,就以上問題,我們也進行了一些探索。

  葉圣陶曾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出什么樣的文字,否則就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唯技巧論。”離開了“生活”這個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作文教學是帶有社會性的,課堂教學僅僅是傳授和學習作文的一種方式,而更廣闊的場所則是整個社會。因此,當今小學作文教學務必要把課堂與生活相聯系,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學網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在實際生活中獲得寫作靈感。只有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學生也就不會胡編亂造,生搬硬套,而會把實踐中的真實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使作文為生活服務,讓作文因生活而美麗

  教會學生觀察生活

  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總結課文中學到的觀察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通過觀察,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的情操。

  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我們有意識組織活動,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系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系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這樣的活動,學生的表現意識得到培養,才華得到展示,表達能力得到提高。這樣,學生就有了表達的欲望,產生作文興趣。他們既參與了生活,認識了生活,也在改變生活。

  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實踐出真知。我們從作文訓練的需要出發,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材料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我們引導學生善于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庫”。

  指導學生描繪生活

  為了幫助學生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我們引導學生回憶每天之“最”:今天最好吃的是什么?今天聽到的歌哪首最好聽?今天最喜歡上的是哪一節課?……,學生掌握了表達方法之后,我們要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定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這樣,學生以“生活”為基礎,以“真實”為準則,以“新穎”為前提,去描繪那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喜怒哀樂的家庭生活,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自然生活。

  給作文減負,放低作文的門檻,讓更多的學生敢說話。多一些賞識,努力營造寬松環境。蹲下來看孩子,尊重孩子的理解。在批改作文時實施多元化評價。讓習作與閱讀相結合。我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一定會易于表達,樂于表達,作文也有真情實感。

【《新課程百問—語文》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語文新課程學習總結12-26

《走進新課程》讀書筆記02-07

《一問一世界》讀書心得04-03

一問一世界的讀書心得04-04

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03-30

走進新課程讀書筆記(精選10篇)06-18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01-04

跨越百年的美麗讀書心得02-01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02-1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欧美在线精品亚洲综合网 | 中文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 亚洲午夜福利国产门事件 |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高清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