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釘子的故事讀后感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每一則故事背后總有一個發人深思的地方,但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品評這樣一則小故事又會有不同的感悟、啟迪。
初讀《釘子的故事》時是在小學,那時只是單純的知道,做人不能亂發脾氣,要跟周圍的小朋友處理好關系,不能打架,要做一個遵紀守律、愛好文明的優秀少先隊員,做一個老師喜愛、家長疼愛的好孩子,這應該是所有小學生的想法。
今天再次閱讀這則小故事時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首先,從人際交往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沒有誰有義務一定要對自己好,對自己好的那是一種情分,所以說能夠擁有相親相愛的親朋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在平時的交往中不能恃寵而驕,不能一味的認為別人的付出是應該的。有時候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如果自己處于親朋的位置時,自己會怎么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講的很明白,有時候自己做不來的時候不要強加于人。人的每一步行動都會留下痕跡,傷害也不例外。胡亂發脾氣,在傷害自己的同時,也傷害了他人。一些敏感的詞匯或者憤怒時的口無遮攔,都會對自己的朋友造成困擾,有時甚至自己都沒有察覺,但是事實上兩人之間已經存在了裂縫,這個裂縫究竟有多嚴重,誰的沒法說,后續的彌補問題也就變得很棘手。所以要善待他人。
其次是在處理問題時我們要避免自己情緒化。“沖動是魔鬼”,往往越急事情會辦的越糟,首先平復好自己的情緒,這是處理問題的基礎。一個人在情緒不穩的時候容易犯錯誤,甚至是一生難以彌補的錯誤。情緒化的處理問題往往不能切實的解決問題,并且會為你平復后處理時添加不少麻煩。
再有就是文中的父親的教育方式,在我看來這種因勢利導、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推崇。讓小男孩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一步一步的進步,而非“棍棒出孝子”,在這樣的事情上棍棒只會導致小男孩的脾氣更壞,因為他的父親就這樣,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小男孩一步一步的在父親的善導下慢慢改變了自己的脾氣,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也知道了發脾氣會對他人造成的傷害。這樣的教育方式,無論是在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是我們應該學習和借鑒的。
【釘子的故事讀后感優秀】相關文章:
釘子的故事(通用10篇)05-12
夢見吃釘子09-21
《釘子》讀后感02-23
成長的故事優秀作文02-16
我的故事優秀作文03-02
春天的故事優秀作文03-07
我家的故事優秀作文03-05
[優秀]誠信的故事作文11-10
阿凡提的故事讀后感優秀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