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
讀了《愛的教育》,我十分感動。眼眶至今仍是濕潤的。
《愛的教育》主要講了愛的故事,以四年級小學生愛立可的所聽所看,反映了意大利人民的純樸善良,有對國家、對父母、對朋友的愛···把“愛”表現的淋漓盡致。全書共一百篇文章,有愛立可的作文,還有老師在課堂上讀的“每月例話”——關于愛與感人的故事。
這一百篇文章中,使我最感動的,是《少年偵探》。它講了一個少年隆巴第熱愛祖國,為了戰爭勝利,為國捐軀的故事,我敬佩少年為保衛自己的祖國,不惜犧牲生命的精神,這是他對祖國的愛,多么值得我們學習。少年這種為愛犧牲的精神,在我們身邊也經常出現:為了救孩子而失去生命的母親,為了救女友生命不惜犧牲自己的男人···其中我最敬佩的'是為救孩子而不惜失去生命的母親,母親們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處于困境,不管自己多么痛苦,甚至犧牲生命,也要保護孩子,我敬佩這些為愛犧牲的人與他們的精神。
相比起來,我就差遠了,我總是吃不了苦,一遇到難題就退縮:有一次,我在寫作業的時候遇到的一個比較難的題目,我就不想思考了,盯著窗外在發呆,我心里想著:反正等下媽媽回來我就問她,如果她也想不出來就明天回學校抄同學答案,如果同學也不會,就干脆隨便蒙一個或者不寫了,反正我是不想動腦筋了。等到媽媽回到家時,我問她:“媽媽教下我這道題,我不會。”媽媽沒告訴我答案,反而說:“這道題很簡單,你自己想吧。”我懶得動腦筋,就直接把本子收起來,想著還是問同學吧。第二天,我回到學校,不勞而獲地抄了宋芊芊的答案,心里卻總覺得不舒服,不踏實。現在想來,我怎么算的上熱愛學習呢?如果熱愛學習,就要像隆巴第一樣,因為心中有熱愛,而不怕困難,堅持到底,想到這里,我感到無比自責:現在可以不勞而獲抄作業,但是不熱愛學習,不勇于面對困難,就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怎么辦?
全天下所有為愛犧牲的人民,我敬佩你們,為了愛,我也要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2
愛,一個多么熟悉的字眼!但是一直到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我才真正體會到愛的真諦: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只有充滿愛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愛的力量。這本書中描寫的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真情實感,讓我感動不已。它讓我知道:每個人的心中都深藏著一份純潔珍貴的愛。
這本書主要講一個四年級男孩兒——安利柯,他以記日記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從四年級十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的七月份。這期間他記錄了身邊各種感人的小故事,記錄了他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所積累的愛。他一天感受一點,一天反思一點,每天都在愛的世界里成長。
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非常感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清掃煙筒小孩的故事。他清掃煙筒賺來的30個銅幣從破了的口袋里掉了,他無法回家,心情非常焦急。于是路過的同學都紛紛拿出自己僅有的幾枚銅幣來幫助他,沒有帶錢的同學則把自己的鮮花贈送給他。看到這里,不知道為什么我的鼻子突然酸了起來。我仿佛感受到了掃煙筒男孩此時所有的感動和幸福。合上書我還沉浸在這愛的世界里,有點回不過神來。在《愛的教育》這本感人的書里,處處都是這種有愛心、品質高尚的人。我想,要是人人都有一顆無私的愛心,那這個世界將會是多么的幸福和美好啊!
讀了這本書,我深刻地體會到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相互幫助,應該學會寬恕別人,學會理解別人。我們自己遇到困難時總想獲得別人的幫助,所以我們平時遇到有困難的人時,也應該盡力的去幫助他。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行為有時雖然并不是大事,但因為是無私的,因而也是珍貴的,非凡的。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3
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掩卷深思,覺得愛在我的心目中更偉大了,愛無處不在。《愛的教育》以一個愛字貫穿全文,使人讀起來特別親切自然。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小學生安利柯一個學年的故事,這本書的每篇故事都充滿了友愛,親情……故事中的每個小主人公都沐浴在愛的陽光里。
《愛的教育》這本書里有很多故事都令我非常感動,一次又一次的令我體會到愛是多么的偉大,愛是多么的無私,是任何事物都無法阻擋的。《意外事件》一文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友情的偉大,小學生羅貝蒂為了救一個比他小的一年級小同學,而不幸犧牲了一條腿,他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萬里尋母記》中十三歲的小主人公馬爾科不遠萬里苦苦尋找他的母親,他對母親的愛和思念感人肺腑,簡直都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從安利柯的爸爸媽媽給安利柯的信中,我們也不難看出,他們是多么愛安利柯啊,他們教給安利柯怎樣學會感恩,怎樣才能擁有一顆愛心,怎樣跟同學們和睦相處,讓他熱愛祖國,熱愛勞動者,幫他解脫困境……對他無微不至。真是用心良苦,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我也象安利柯一樣生活在愛的`包圍中。清晨餐桌上一盤盤可口的飯菜是父母的愛;試卷上一句句鮮紅的評語是師長的愛;課間里小伙伴們相互幫助,一起玩耍是同學的愛……愛是冬日的陽光,是沙漠里的泉水,是春天里細雨,它總是人們最需要的時候,給人以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幫助,讓人對生活充滿希望。
讓我們手拉手,使世界充滿愛。讓世界的明天更加美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4
這個周末,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它主要講的是小主人公安利柯身邊的愛。而我最喜歡的是其中的一章《我們的新先生》。
《我們的新先生》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新學期“我們”迎來了一位個子高,不太愛笑的老師,名叫配巴尼。初次見面時,“我們”認為他十分的嚴厲。但通過一天的相處,發現他其實并不嚴厲,他非常熱愛學生們,把學生看成他的孩子。
我很喜歡這篇文章。它寫得很真實,通過事例表達真情實感。師生間的.情感,是那么鮮活,那么感人!
這篇文章,就像課文中的老師通過充滿愛意的動作和溫柔的話語來安慰剛剛失去母親的卡羅納。這兩個片段都使我們感受到了老師對學生的愛。
他們讓我不禁聯想到剛上三年級的那些事:記得第一次見到呂老師時,他高大威猛,眼神堅定,非常嚴肅。讓我不敢直視他的雙眼。我覺得,這位男老師好恐怖啊!作文這下可完了,我們班要被“治”了!再看看上課時的樣子,一旦發現有同學走神,呂老師便一聲怒吼,讓同學們魂飛魄散,真是太可怕了!
一天,呂老師問我有沒有讀過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我忐忑不安地說“沒看過。”
呂老師一臉認真地說:“放學回來找我。”
這一天我都惴惴不安的。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總算挨到了放學,我去找呂老師,心里十分害怕,心想:完了完了,被請家長了!可呂老師溫柔的看著我,拿出一套沈石溪的動物小說遞給了我,說:“你不是說沒有看過沈石溪的書嗎?我為你準備了一套。也希望你能好好學習。”我感動極了!看著老師眼中滿滿的期望,我心里暗暗的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
現在,我們每天和呂老師生活在一起,我們也發現呂老師非常和藹可親,是位名副其實的好老師。我們越來越喜歡呂老師了!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5
《愛的教育》是一本值得父母和教師一齊細細品味的書籍,當我看了這本書之后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愛!書中都是關于孩子、家長、教師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讓我們和孩子一齊共同學習和成長吧!
整本書是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著看似平凡的人和事。在這本書里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這片段: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琵斯的愛,諾琵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琵斯的父親明白后,非要諾琵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琵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琵斯道歉,從那里能夠明白,諾琵斯的父親是一個多么正直和講規則的人啊!
他用他的愛來熏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當我看到父親教育兒子時,我的腦海里就想:其實,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對自我的孩子是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寬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勵,多了些批評……自我期望孩子在怎樣的環境下成長;又期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孩子原本是可愛的,在其成長的路上是需要愛的精神和愛的教育的。教會孩子如何學習,讓他們擁有愛心,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里,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教師的愛,同學們的愛。
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離開了愛的人,就等于沒有靈魂的人,愛能夠使人絕處逢生,愛能夠使浪子回頭,愛又能夠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就像書中所說到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也如同這首《明天會更好》的歌一樣,只要有愛,人間會變得更加完美更加溫暖。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6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懂得很多道理。趁著這個暑假,我看完了來自意大利作家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一書。
《愛的教育》記敘了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一整個學年的學習生活,他以一個孩子的視角和口吻記錄了在學校內外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所想所感。其中還穿插了“每月例話”‘家人的信’,字里行間蘊含著或嚴肅或溫和的勸誡,或委婉細膩的啟發,為讀者營造了一個愛的氛圍。
在這么多令人感動不已的故事中,最令我難以忘記的是《我的女先生》一文中的女老師。她心中裝著學生,對每個學生愛得無私,一門心思撲在教學上,而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即使在病重時依然如母親般關心著她的學生,她得到了學生們的愛戴。當校長先生說女先生已離世時,學生們痛哭流涕,看得我也淚眼婆娑。書中個個皆是感人的故事,處處都有這樣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這個女老師讓我想起了我們的班主任,她也是一個女老師,也是一個工作特別認真,對我們特別關心照顧的好老師。那天,她一手捂著肚子走進教室為我們上課,沒講幾句就停下聲來,彎下腰,手捂得更緊了,眉頭也皺得緊了,嘴唇泛白,額頭冒出了密密的.汗珠。教室里安靜得出奇,大家都看著老師,我有點擔心。一秒,二秒,五秒……十秒鐘后,老師抬起了頭,微笑著又開始了上課,那只手依然捂著肚子,額頭上依然冒著細汗。或許是老師的敬業精神感染了大家,那節課我們特別認真,特別投入。此時的我,忽然覺得老師這兩個字也格外的親切。
《愛的教育》一書中,不僅讓我體會到濃濃的師生情,還讓我體會到同學之間純潔的友情和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濃于水的親情。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總希望獲得他人的幫助,那么在他人有困難時我們也應該盡力幫助。“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人與人之間的關愛雖然細微,但它是無私而珍貴的。當別人犯錯時,我們要懂得理解,學會寬恕,“人非圣人,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父母的愛有時如春風般溫暖,有時卻嚴厲如秋風般無情,但無論何時他們的愛都不會有絲毫的減量。
愛無時不在,愛無處不在,愛能感動一切,愛讓人無怨無悔。讓我們一起努力,讓世間處處充滿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7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名著。它是以日記的形式描述了四年級的學生安利柯在9個月的學期里的一些小故事。這些小故事雖然平凡,但每個文字里,都包含著一種愛的力量: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不論是哪一種愛,都是不一樣尋常的。
故事的主人公安利柯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里,他十分善良,助人為樂,但有時候不懂道理,還時常跟父母頂嘴,盡管這樣,他的父母還是很愛他。《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平凡的生活,表現出那些愛與期望。作者用筆,把讀者帶入愛的.世界里,在愛中受到教育。
除了這些小故事,還有一些父母的留言和每月故事。父母的留言是對安利柯做錯了事,父母給安利柯的批評,也是一個小小的提醒,每月故事是先生每月都要讀給同學聽的愛國故事,這些留言和故事讓我受益很多。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愛,是誰都能夠做到的。那么,同學們,讓世界充滿愛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8
愛,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情感,在教育的旅途中,也要帶著愛。這一本書——《愛的教育》作者是亞米契斯,他在這本書中寫過一句話:這世界很小又很大,一本書就是一個小小的階梯,拾級而上,就總有到達頂端的一天;一本書就是一輪小小太陽,就總會有溫暖和收獲。
文章中雖然沒有一些豪言壯語,但看到了作者細膩的心緒和豐滿的情感。里面寫到的人物非常多,比如:大腦袋、寬肩膀的卡羅納,鐵匠的.兒子和瓦匠的兒子......在這本好書中,總有一些故事感動我們的心靈;總有一些智慧啟發我們的思想;總有一些感悟陪伴我們的成長;總有一些親情溫暖我們的心房;總有一些哲理讓我們終身受益;總有一些經歷讓我們心懷感恩;總有一些美文讓我們回味一生;總有一些名人鼓勵我們實現夢想,讓我們信心百倍,勇往直前。
在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發生爭吵。其實,只要人人都多一點包容和理解,多獻出一點愛,這些爭吵就不會發生,同時也讓世界充滿了愛。在《愛的教育》里寫過一個故事——《燒炭工和紳士》卡爾羅。諾比斯是紳士的兒子,貝蒂是燒炭工的兒子,他們倆因為對比爸爸才爭吵起來,最后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后,很快和好了,而且變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愛,是無處不在的,比如父親母親,是他們把我撫養長大的,他們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和最溫暖的愛。比如老師,他們為了學生鞠躬盡瘁,他們的愛是無私的。愛,是人人都知道的一個字,《愛的教育》里面詳細地寫出了亞米契斯的成長日記,讓人深受感動。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將把所有感動銘記于心,同時我也會好好珍惜那些偉大、溫暖、無私的愛,好好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9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這是一本凈化心靈的書籍,它是以日記的形式描述著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
書中處處散發著愛的氣息,有同學之間的友愛,有對祖國高尚的愛,有親子之間的母愛父愛,也有師生之間的關愛。這本書把愛表現的.淋漓盡致,一些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在作者的筆下,添上了愛的翅膀,讓人感動,讓人深思。
看完這本書之后,其中有幾篇是我特喜歡的。例如《帕多瓦的愛國少年》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衣衫襤褸、身體瘦弱的男孩要回到父母身邊,在船上幾位旅客施舍給他一些錢幣。之后,這些人邊喝酒邊談論他們所旅游過的地方。當談論意大利時,他們把意大利說得一無是處。“無知的民族”、“一個下流的民族”、“小偷的民族!”。男孩聽見了,把錢如冰雹一樣砸了下來,對他們說:“誰辱罵我的國家,我就不接受誰的施舍!”
雖然男孩很需要這些錢,因為這些錢既可以在船上買食物,又可以買新衣服。可是那些施舍他錢的人辱罵了他的祖國,他寧可不要錢。他是多么愛國呀!
這個男孩的愛國精神,使我敬佩。為了不讓別人說自己國家的壞話,寧愿自己去挨餓也不接受施舍。他的這種做法真偉大啊!他的愛國之心也強烈感染了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把愛國放在第一位。有的同學也許會問:我們怎樣做才是把愛國放在第一位呢?是呀,以前我也一直認為愛國離我們很遙遠,但是現在我覺得,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愛國主義就是愛家庭、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記得有一天,我正在操場上跑步,這時有位大哥哥正在降國旗,此時我馬上停下腳步,面向國旗嚴肅立正地站在那里,莊嚴地行隊禮。所以今后,每當洪亮的國歌聲在我們身邊響起的時候,我們都應該安靜地面對國旗,向國旗莊嚴地行隊禮,那就是愛國,因為在我們肅穆的隊禮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對先烈們的尊重。
作為小學生,我們現在要認真學習,做一個有知識、有文化、有素質的人,長大以后報效祖國,就是最好的愛國,我要讓這種愛國情懷永久地刻在我的心中,體現在我們日常的行動中!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0
讀《愛的教育》接近尾聲,不斷地為里面一個個小故事感動著,不時還會眼泛淚花,真想去考證當年亞米契斯寫這些故事的時候是否真有其事,因為里面的每一個人都被愛包圍著,每一個人又都在付出著愛。
“愛的教育”包括著眾多方面,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愛”就是人類精神的最高范疇。
在這部書里,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尊重是愛。當卡隆的媽媽去世了,老師讀了一封有關安慰朋友喪母的信,用意是希望卡隆聽后可以變得堅強。當可來諦由于天氣悶熱再加上早起幫父母干活在課堂上睡著的時候,老師讓他睡了半個小時,才輕輕吹他的臉,把他吹醒,并說:“孩子,不要覺得羞愧,我理解你是孝順的孩子,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并在他的額頭吻了一下。
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寬容是愛,對孩子的朋友的喜歡是愛,對福利院的兒童的照顧是愛,對聾啞學校的學生的親吻更是愛。
同學之間也有爭吵,也有欺侮,但總會有一些學生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并獲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在這樣的家庭中,在這樣的學校里,在這樣的班集體中,每一個人都在幸福地生活著,或許貧窮、或許有疾病、甚至會有死亡,但都不要害怕,因為你的周圍會有那么多的人幫助你,鼓勵你,擁抱你,親吻你。
這就是愛的教育,這就是愛的世界。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1
寒假中,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對我的啟發、教育非常深!
安利柯是小說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中,學習上勤奮努力,生活中誠摯友善,觀察生活細致敏銳。他秉性純樸仁厚,天真善良,極富同情心和進取心。看見別人的優點,他隨即刻意仿效。他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少年。這本小說是以安利柯的口吻來寫的。全書是從安利柯四年級開學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七月份,這些日子在安利柯身邊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讓讀者流下動情的淚水。
“愛”,一個簡簡單單的字,但在這個字里卻蘊含了很多的`愛。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愛分好多種:無私的愛,偉大的愛,純真的愛,真摯的愛,沒有理由的愛。父親的愛是無私的,母親的愛是偉大的,朋友的愛是純真的,老師的愛是沒有理由的。愛也蘊含著各種高尚品質——愛國、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
愛,是一種力量的源泉,它可以使人在最低落的時候起死回生,使人一生都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它可以讓人知錯悔改;可以是人徹底的改變自己,愛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本書還讓我學會了要經常反省,知道自己還有什么做的不如別人,要學習別人的優點,彌補缺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得更好。還有,教育不只是老師的職責,更是父母的義務,只有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老師再助父母一臂之力,我們就會變得更好,更聰明。
書籍——是幫助我們提高智慧的“魔法師”,更是讓我們收獲諸多智慧的“金庫”。所以,我們要多讀課外書,這樣,我們就會提高我們的水平!努力嘍!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2
自上了四年級,我獨自上放學,不需要家人接送了,奶奶總是告誡我:“走在路上不要去軋鬧猛,好人做不得!”我不太明白她的意思:助人為樂不是好品質嗎?有一天上網,偶然間看到“老人摔倒扶或不扶,道德和法律誰撞了誰?恩將仇報的見義勇為、惹禍上身的助人為樂使得傳統美德陷入了一種莫名的尷尬;”彭宇案“”許云鶴案“的法律判決更是讓公眾寒心!”似乎讓我一下子明白了奶奶的叮囑。
上周我在上學途中,看見有一群人圍著看什么而堵到了路。我只能在人縫中擠過去,我透過人群的間隙看到一位老奶奶坐在地上,一臉痛苦的表情,手撫摸著膝蓋,嘴里還發出痛苦的呻吟和呼叫:“哦喲,誰幫幫我?”周圍的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太不像話了,撞了人就跑了”、“看上去像個學生,開著電瓶車,背著雙肩背書包”“唉,世風日下,不知道現在的老師是怎么教的?”等等,卻發現沒有一個上去攙扶甚至問候一聲老奶奶,任憑她痛苦無奈地坐在地上。我很想上去問候一聲,可是突然間網上的信息閃現在我腦海,耳邊仿佛也響起了奶奶的話,想想自己還要做值日班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我直接從人群中擠了過去,遠離了這“是非之地”。
當我把這件事告訴奶奶時,奶奶夸獎我做得對。可是奶奶又搖搖頭說:“唉,作孽啊,老人摔倒了都沒人幫,可憐哦!”奶奶的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讓我無法理解,心里疑惑奶奶是不是有些老糊涂了。
雙休日老師布置我們看《愛的教育》一書。當我看到《災難》一文時,我一下子想到了老人摔倒的那件事,心里頓覺羞愧。洛佩諦——炮兵大尉的兒子,在他去上學的路上,為了拯救一年級的學生而自己躲閃不及導致自己的腳被車子壓傷了。而我看見老人被撞傷卻連上去問候一聲的勇氣都沒有。
在我國,真的當看到他人遇到困難時不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嗎?我又上百度,輸入“助人為樂的事跡”,電腦上跳出“百度為您找到相關結果約2700000個”。隨便打開一個網頁,那一個個助人為樂的事跡無不讓我感動。我明白了,像“彭宇案”“許云鶴案”也許真實存在,也許真實地讓大家寒心過,但社會上更多的助人為樂的感人事跡卻是比比皆是,我們怎么能因為這樣幾個負面的事例而抹殺了人性善良的'一面呢?奶奶雖然這樣叮囑我,可是她卻在為老人的摔倒而感慨擔憂,其實她何嘗不是一個善良的人呢?何嘗不是個有愛心的人呢?
洛佩諦那義無反顧的行為,讓我一下子領悟到“愛的真義”:愛,應該是充滿正能量的真善美的行為。如果這種正能量越聚越多,那么我們未來的社會一定更加美好、和諧!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3
愛,好比一個環,將一顆顆心連在了一起。而《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思考,在這絢麗無比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疑問,我與主人利柯一起跋涉,去探究一個未知的答案。
這本書記述了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其中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
《愛的教育》是我一口氣讀完的,我雖然沒有流淚,可是我認為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它吸引我的,似乎不是它的文學價值,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這部小說處處洋溢著愛,那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雖然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不同,但是你都能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人世間最純潔、最真誠的愛。其實,愛就像空氣,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不過因為它無形無色而常常被我們忽略。而我們,就應該像安利柯一樣,去勇敢地追尋它,去用心靈感悟愛,體會愛的存在,相信你一定會有無比快樂的生活!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4
在這三天里,我讀完了一本書,叫《愛的教育》,我讀完這一本書,就不禁想起這樣的一首歌,“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是啊,全世界都需愛,每個人都離不開愛,愛就在我們的身邊,父母對孩子的愛、親人和朋友之間的愛,陌生人的'一小小點的關愛。
《愛的教育》這一本書吸引的地方正在于此,它在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娓娓道出這近完又為人們熟悉不過親子之愛、師生之愛、朋友之誼、國家之戀、書中沒乏味的說教,因此,它讓我在,讓我感動的同時也讓陷入對愛的思索。
的確,社會上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愛,比如在1998年的抗洪搶險斗爭中,幾百名戰士奮力協助,為了老百姓的安全,官兵們三天三夜住在大壩邊。比如在非典的里面的非常時刻。
因此,愛,使我們心靈相通,愛,使全世界變得更加溫暖。讓我們伸出溫暖的雙手,讓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
【讀《愛的教育》有感】相關文章:
讀《愛的教育》有感06-02
讀愛的教育有感09-20
讀《愛的教育》有感12-11
讀《愛的教育》有感[精選]09-20
讀愛的教育有感10-07
【精】讀《愛的教育》有感04-21
讀《愛的教育》有感【推薦】04-22
【熱門】讀《愛的教育》有感04-25
讀《愛的教育》有感【熱】04-28
讀《愛的教育》有感【精】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