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莊嚴,不如金秋給人已收獲的喜悅,然而它卻承載著別有的一份美麗,讓我眷戀……11月中旬,在園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將一起跟隨Linda老師帶來的《正面管教》開啟四期的課程,可以說是為我們帶來一場身心的洗禮,為了我們學習的有效性,領導還為我們提供了《正面管教》書籍及踐行工具卡。在學習中我們一起頭腦風暴、一起分組討論、一起分享收獲、一起參與各種游戲。四次的學習讓我們彼此拉近了距離,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溫暖彼此、最后到欣賞彼此……之后,我便以依依不舍的姿態利用工作之余閱讀完這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對于學習正面管教,我有以下體會:
一、先聯結情感、認同感受再糾正行為。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決孩子問題上會直接去糾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和不足。有時候,甚至還會講一大堆的道理,認為這些道理你應該都懂,因為我是為了你好。甚至我們還天真的認為,我們這樣糾正了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可事實是:不良行為一直存在。問題出在哪里呢?為什么孩子就是聽不進我們的話呢?今天我學習正面管教之后完全明白了,原來都是因為自己沒能和孩子建立好聯結。
德雷克斯說:“愛不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關系”,先聯結再糾正是要我們通過傳遞愛的信息,建立親密和信任,而不是距離和敵意。這其中往往透著這樣態度:“我愛你,而答案是不”;“我愛你,我相信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比如,孩子在商場鬧著要買東西,可家里的這種玩具已經很多了,你又不想縱容孩子這種出門就要買玩具的壞習慣。那么,就要在糾正孩子錯誤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聯結、認同感受,建立良好的關系,再去積極的影響孩子,這才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簡單的來說:就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一旦有了情感聯結,孩子們就會愿意接受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糾正了。這里的糾正行為,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機會,或者和他們一起來找解決問題的方案。買玩具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買玩具達成共識,而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愛時,彼此之間才更可能達成共識并容易執行。因為,此時,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下面的這個案例是我運用Linda老師講的認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為……你希望……”句式來幫助孩子解決了分離焦慮:周二早上我們班有個小女孩高高興興走進教室,把玩具放進自己的抽屜里,接著跑回班級門口,往外張望著,這時臉上的笑容已經變成了兩行眼淚,最后終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來幫她擦拭眼淚,與她說話:“寶貝,程老師理解你的感受,你現在心理很傷心,很難過,是因為你還沒有來得及跟媽媽說再見,媽媽就走了對嗎?”孩子聽了我的話用力地點點頭,哭的更傷心了。“那你希望我為你做點什么嗎?”我撫摸著她的背接著問。這時孩子的情緒緩和了一些,對我說:“小程老師,我想讓你抱抱我。”接著我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又和孩子約定下次先和媽媽說再見,再進教室。孩子就高興地去吃早飯了……擁抱是最天然的動作,是最能表達愛的親密接觸,也是情緒控制和安撫最有效的動作,在我的擁抱里,孩子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愛。相信孩子在這一整天里都不會再因為這件事產生壓力了,因為她內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懼。其實,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聯結,愛人,親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聯結!
二、含糊的贊揚不是鼓勵。
德雷克斯一直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這個詞來源于一個法語詞根,其意思是“將心給與”,鼓勵能幫助孩子培養勇氣,增強自信。但含糊的“真棒”不是鼓勵,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讓你的鼓勵很具體。比如,一個孩子剛完成一個泥工作品拿給你看,而你對孩子說:“哦,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作品,你簡直太厲害了!”那么你對孩子的幫助可能并沒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給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悅別人,這是一個危險的人生信條。告訴這個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歡紅色和黃色,你能跟我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嗎?”這樣,就會打開交談和一起學習的大門。不過,我個人感覺這部分有點難,稍微不注意就又說成贊揚的話了。所以,這需要我們不斷反復的練習才行!
鼓勵的方法:
1、描述行為
2、強調努力,而不是結果
3、對孩子有信心,給孩子力量
4、關注孩子的感受
5、關注正面
6、指出孩子的進步
7、表情夸張,帶有煽動情緒。
三、把犯錯作為最好的學習機會。
我們往往對孩子有著諸多評判、期望、指責、失望、憤怒。但事實上,愛和快樂才是我們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們表達無條件的愛,我們應當給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長空間,理解他們對于自己未知的問題犯錯很正常,相信他們自己已經在犯錯中感受到了悔恨,并有機會和能力在我們的正確引導下改進。將犯錯作為最好的學習機會。如果孩子在一個問題上反復犯錯,我們需要“翻譯”一下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不要膚淺的應對孩子當下的行為,而是要找到產生這樣行為的,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們為人父母、師長可以、更應該采用的正確的方式。
隨著正面管教學習的不斷深入,以及回到工作中的不斷實踐和思考,我會給自己制定一個每周愛心計劃,每個周我都將認真踐行正面管教的一張工具卡,無論對孩子們,還是對身邊的每一個人,我都將學以致用,以便幫助我、維護我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親密關系。尊重他人,帶領著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允許他人發表看法和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
愛孩子,愛自己,洞見缺憾,尋求第三選擇,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時間在書香中飄逝,《正面管教》這本書也伴著夏日的緩緩酷熱漸漸綻開。
書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特別深的印象:最惹人厭煩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看到這句話,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我們班的_同學,他是個特殊不合群的孩子,上課時永久坐不端正,經常趴在桌上,并把椅子360度旋轉。喜愛插話,走路永久不在隊伍里,磨磨蹭蹭地落在班級后面,作業不按時交,訂正從來不按老師的要求寫我跟他講了很多次的道理,也常常在下課后把他單獨留下來進行訓練批判,可是大半學期下來,我的批判訓練對他好像不起什么作用,每次在我訓練他時都是低著頭,但經常是我在唱獨角戲,后來還是老樣子。因為我不認為他是一個笨孩子,所以我打算要在他身上花費更多的心思,爭取對他有更深的了解。我想起了正面管教里的這句話,突然領悟到,這個讓我如此頭疼的孩子的種、種行為不正是缺愛的表現嗎?我打算用愛“收服”他。于是我在每一次的作業中都加一張用可愛的便簽紙寫的'小短語,信中著重表現了其實我內心有多喜愛他,字寫得越來越有進步,今日又比昨天好了一些,告知他他是我在班里第一個留意到的孩子,我覺得他優秀又陽光,我信任自己的眼光,這一點從未變過!一段時間后,我明顯感覺到了他的變化,至少上語文課時聽課比以前仔細多了。后來,我對他更加關懷,有一次,他感冒了,但是帶的卻還是涼水,于是我就給他倒了一杯開水,還一天多次詢問他有沒有感覺好一些;而當我發覺他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喜愛在課堂上玩生氣的小鳥橡皮,有時還打攪到別的同學。思索良久,我讓他帶著全部的橡皮來我辦公室,在他懷疑時把我預備的兩塊嶄新的學習橡皮和他作交換,并在送他的橡皮上刻下提示的話最終,我全部的付出都有了收獲,他跟最初相比有了極大的進步,聽課比以前仔細多了,當然成果也突飛猛進,期末考試考了“優”。
《正面管教》一書中“支配特殊時間”一節中講到“放學后只要花幾分鐘作為給一個孩子的特殊時間、就能關心這個孩子感受到足夠的鼓舞停止其不良行為,盡管在這段時間里并沒有提到不良行為。”我對此深有感受,我們班里有一個Y小正面管教讀后感1000字伴侶,上課極易分神,學習上很不踏實,試卷經常做的一團糟,小測驗的成果也不行極差。因為家長做生意,接小孩常常晚點,她經常是一個人在教室里做自己的事的。有一次,我很偶然的發覺不是值日生的他在很努力地去擦黑板并且整理講桌,我很感動,大大地表揚了他,并且跟她商定以后一段時間假如媽媽又來晚了的話我可以在教室陪她,我和他之間將有非常鐘的“特殊時間”,孩子聽了很興奮,像和我共有了一個小隱秘。事實上我也照做了,一開頭他跟我談天時很拘謹,后來在我的引導下越來越放得開了,她很情愿和我共享自己的生活,甚至把他前一段時間狀態不好的緣由是爸爸媽媽老是吵架的事都告知了我當然,在“特別時間”的作用下,她進步特別大,不僅是成果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此外,書中還告知我們要經常鼓舞孩子。說真的,有時我們會認為鼓舞并不簡單,尤其是做一個班主任,通常由于心急很習慣以負面方式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作出回應,批判能促使孩子改善他們的行為,很少有人深想過批判帶來的影響。絕大多數的人認為關心孩子的最佳方法就是對他做錯的事進行批判,才不會再犯。而這本書告知我們的是要鼓舞。《正面管教》的始終強調,懲處雖然能臨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地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舞來關心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積累的效果。這一點對班級里的全部同學,都是可以發揮作用的。
看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從中學到了許多可操作性強的方法。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努力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平常的訓練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去,真正讓同學們受益。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莊嚴,不如金秋給人已收獲的喜悅,然而它卻承載著別有的一份美麗,讓我眷戀。11月中旬,在園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將一起跟隨Linda老師帶來的《正面管教》開啟四期的課程,可以說是為我們帶來一場身心的洗禮,為了我們學習的有效性,領導還為我們提供了《正面管教》書籍及踐行工具卡。在學習中我們一起頭腦風暴、一起分組討論、一起分享收獲、一起參與各種游戲。四次的學習讓我們彼此拉近了距離,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溫暖彼此、最后到欣賞彼此。之后,我便以依依不舍的姿態利用工作之余閱讀完這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對于學習正面管教,我有以下體會:
一、先聯結情感、認同感受再糾正行為。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決孩子問題上會直接去糾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和不足。有時候,甚至還會講一大堆的道理,認為這些道理你應該都懂,因為我是為了你好。甚至我們還天真的認為,我們這樣糾正了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可事實是:不良行為一直存在。問題出在哪里呢?為什么孩子就是聽不進我們的話呢?今天我學習正面管教之后完全明白了,原來都是因為自己沒能和孩子建立好聯結。
德雷克斯說:“愛不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關系”,先聯結再糾正是要我們通過傳遞愛的信息,建立親密和信任,而不是距離和敵意。這其中往往透著這樣態度:“我愛你,而答案是不”;“我愛你,我相信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比如,孩子在商場鬧著要買東西,可家里的這種玩具已經很多了,你又不想縱容孩子這種出門就要買玩具的壞習慣。那么,就要在糾正孩子錯誤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聯結、認同感受,建立良好的關系,再去積極的影響孩子,這才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簡單的來說:就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一旦有了情感聯結,孩子們就會愿意接受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糾正了。
這里的糾正行為,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機會,或者和他們一起來找解決問題的方案。買玩具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買玩具達成共識,而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愛時,彼此之間才更可能達成共識并容易執行。因為,此時,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下面的這個案例是我運用Linda老師講的認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為。你希望。”句式來幫助孩子解決了分離焦慮:周二早上我們班有個小女孩高高興興走進教室,把玩具放進自己的抽屜里,接著跑回班級門口,往外張望著,這時臉上的笑容已經變成了兩行眼淚,最后終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來幫她擦拭眼淚,與她說話:“寶貝,程老師理解你的感受,你現在心理很傷心,很難過,是因為你還沒有來得及跟媽媽說再見,媽媽就走了對嗎?”孩子聽了我的話用力地點點頭,哭的`更傷心了。“那你希望我為你做點什么嗎?”我撫摸著她的背接著問。這時孩子的情緒緩和了一些,對我說:“小程老師,我想讓你抱抱我。”接著我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又和孩子約定下次先和媽媽說再見,再進教室。孩子就高興地去吃早飯了。擁抱是最天然的動作,是最能表達愛的親密接觸,也是情緒控制和安撫最有效的動作,在我的擁抱里,孩子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愛。相信孩子在這一整天里都不會再因為這件事產生壓力了,因為她內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懼。其實,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聯結,愛人,親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聯結!
二、含糊的贊揚不是鼓勵
德雷克斯一直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這個詞來源于一個法語詞根,其意思是“將心給與”,鼓勵能幫助孩子培養勇氣,增強自信。但含糊的“真棒”不是鼓勵,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讓你的鼓勵很具體。比如,一個孩子剛完成一個泥工作品拿給你看,而你對孩子說:“哦,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作品,你簡直太厲害了!”那么你對孩子的幫助可能并沒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給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悅別人,這是一個危險的人生信條。告訴這個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歡紅色和黃色,你能跟我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嗎?”這樣,就會打開交談和一起學習的大門。不過,我個人感覺這部分有點難,稍微不注意就又說成贊揚的話了。所以,這需要我們不斷反復的練習才行!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02-27
《正面管教》讀書筆記(15篇)06-09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01-11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02-04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體會05-09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07-04
《正面管教》讀書心得06-28
讀《正面管教》有感01-20
讀正面管教有感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