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
當我熱血澎湃的讀完這本小說時,不知不覺我已經熱淚盈眶,書中那些勇敢、善良、聰明、堅韌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浮此刻我的腦海中:品性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義感的卡隆;總是得第一的德羅西;獲取了金牌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的波列科西;孝順、勤奮的克萊地;知恩圖報的克羅西;學習刻苦的斯代地。
《愛的教育》的.作者亞米契斯是意大利作家,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人士,曾參加過意大利解放戰爭,退役后擔任軍事刊物的記者,發表了許多特寫、報道及短篇小說,后匯集成《軍營生活》出版。
這本書是小學生安利柯四年級時的日記,其中記錄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所見、所聞的各種各樣的感人小故事。透過這些小故事,作者在最平實、樸素的字里行間歌頌了人類最偉大的情感—愛。同時,這部小說還反映了當時意大利中下層人民窮苦的生活,醇厚、樸實、友愛的品德,以及他們善良、勇敢、寬大、無私的博愛精神。
那些平凡、真實的故事,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幾乎無從挑剔的各種偉大的愛—親情、友情、師生之情,等等,處處流淌著或溫馨、或濃郁的真情。雖然我沒有擁有過和書中完全一樣的經歷,但想想自己身邊的人,我同樣感受到了類似的感情,這都是我過去從來沒有重視過去的。我還發現,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懷有一顆善良的愛心,就必須能夠感受得到。發現愛、感受愛、付出愛、分享愛,讓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沐浴在愛的溫暖中,這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迪。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2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索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原名《心》。作者在序言中說:“這部書是特地奉獻給九到十三歲的小學生的。”書中以小學生的口吻,記述了發生在四年級學生中的一百個動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學生,還有老師以及學生的父母親等平凡的人。他們都具有高尚的品質。小說寫出了他們對祖國和人民,對父母和兄弟,對老師和同學深厚而真摯的愛。小說在1886年發表后。轟動了意大利文壇,先后被譯成許多中文字,在世界各國廣位流傳。剛獨到安利科的故事時,我就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哪怕是爸爸媽媽打你罵你也是為你好。安利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都無法感受到。讀了《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剡山小學五(7)班五年級 商倩倩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3
這本書原名為《一名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作者挨。德。亞米鍥斯是根據自己兒子的日記改編的。通過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之口,講述了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的10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的不同態度,不同情感和不同的處置方法。
書中每個人物皆栩栩如生,以高尚的感情聯系在一起,組成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面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久久不能抹去。
這本書是通過對生活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是多么需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而這種關心,理解,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孔子曰:仁者愛心。可見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雖然這本書文字并不多,但是里面卻蘊含了無比深厚與沉重。它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父子,老石匠父子,賣菜婦女,賣柴人,賣炭人父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員等等。這些平凡的人物在我心中激起一陣陣強烈的`感情。
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敬重和終身不忘,對同學們的關心,對窮苦人的同情,對殘疾人的幫助和尊重,對祖國的熱愛,對英雄的敬仰,要做一個勇敢,正直,不圖回報,善良的人。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4
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書,它通過講述主人公———安利柯身邊發生的故事來教我們“愛”—父母之愛,同學之愛,兒女之愛,國家之愛等。它是一本教育我們的好書,值得每個人用心的閱讀。
在《愛的教育》里面給我印象最深是“普雷科西得獎”這個故事,故事的情節是:普雷科西的爸爸是一個鐵匠,經常無緣無故的打他。有一天上午,督學和校長來發獎章,第一枚獎章發給了代洛西,第二枚獎章發給普雷科西,普雷科西表現出無比感激!放學了,督學走到普雷科西的爸爸面前高興地說:“我為你高興,你的孩子勝過了54個同學,獲得第二枚獎章。他是一個聰明又有夢想的孩子,他會前途無量。”鐵匠聽后十分驚訝,過一會,他的眼淚慢慢流下來了,然后緊緊抱住了普雷科西。
這個故事說明了:普雷科西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爸爸對他的態度。
我也要向普雷科西學習,比如做作業遇到困難,不能想都不想就去問爸爸、媽媽。我應該多動腦筋想一想。
普雷科西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學習,也能學習的這樣好,我的學習環境比普雷科西的學習環境好多了,普雷科西能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學習,還學習得這樣好,我也要比普雷科西學習得好。好遇見困難永不退縮,還要相信自己,困難打不倒你,我自己能做到。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5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德·亞米契斯的著作,曾在世界上產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它描述的是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所發生的故事。它是以日記形式表現出來的。在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里,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這本薄薄的小書,文字不多,但其內蘊卻無比深厚與沉重。它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老泥瓦匠、買菜婦女、買炭人、賣柴人、老鐵匠的兒子、老泥瓦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員,等等。這些平凡的人物,能激起讀者心中強烈的感情,對青少年以后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
書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小學生的形象,有表現優秀的',有表現差的,有成績好的,有成績差的,但每個學生都在本質上有其閃光的東西。這種閃光的東西只要能得到父母、老師和周圍人們的挖掘、發現和培育,他們即使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也會成為有益于社會的公民。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我們常把愛想的他國華麗,而忽略我們周圍純樸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但如果你能靜下心來對之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6
讀完《愛的教育》,我深有所感。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通過小學生的口吻,描述了發生在四年級學生中的動人故事,反映了社會各階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作者通過對生活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么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包容,相互理解!
書中的主人公有許多的小伙伴,他們是可愛的、講道理的孩子。雖然有的學習落后、有的貧窮、有的殘疾、有的富有,但是主人公從不計較,與他們一起開開心心地玩耍、快快樂樂的學習,并從開心和快樂當中受到了教育。《愛的教育》這本書塑造出了一個個看似渺小卻不平凡的人物:小石匠、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等,這些平凡的人身上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在我的心中激起一陣陣強烈的.情感。
我有許多朋友,但知心的朋友屈指可數。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終于懂得了怎樣讓自己的知心朋友多起來。找朋友不應該分貧窮富貴,更不應該因為自己的朋友學習差了就認為他不是你的朋友。作為真正的朋友,應該在他們困難的時候去給予幫助。比如,我們班的謝葉涵同學,她助人為樂,常常幫助同學,所以她有很多知心朋友,我要向她學習!
這本書還教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懂得了該如何做人!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7
愛就像一葉小舟,載著我駛向夢想的彼岸……
每當我重讀一遍《愛的教育》,我對愛都會有更深的理解。
《愛的教育》全書一百篇,其中最讓我浮想連翩的是《小抄寫員》。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的'工資很少,還要扶養多個孩子,小敘利奧十分懂事,想幫爸爸抄寫,可被爸爸拒絕了。于是,他只好在晚上偷偷地幫爸爸抄寫,有了他的幫忙,隨之時間的消逝,家里的情景好了許多。可小敘利奧卻因嚴重缺乏睡眠而導致上課無法認真聽講,回家也無精打采的,所以,爸爸經常責罵他。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了一件事,原先小敘利奧偷偷地幫他抄了許多文件,此時的爸爸愧疚萬分,后悔自我錯怪孩子。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敘利奧就是這樣從小就背負起增加家庭收入的重擔,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事,況且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還忍受著父親的責罵,仍堅持每晚幫著抄寫文件,就只為看見父親舒展的笑容。他的所作所為,他的家庭職責感,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在我七歲時,我看見一則新聞:一個四歲的小孩為了照顧受傷的爸爸,所有的家務勞動,都由他一個人承擔,當時,看到那個場景后,我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難道他的家庭職責感是天生的嗎?我們為什么沒有?
愛,就像蜂蜜,蜜蜂不能缺少它,正如我們每個人不能缺少愛一樣。
愛,有時就是職責,每年個家庭不能缺少它,正如小敘利奧一樣,他從小學會了擔當,學會了分擔,學會了付出。請問:你我有嗎?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8
愛,就像春日里的細雨,綿綿的滋潤著大地;愛,就像清晨的陽光,暖暖的照亮著心房;愛,就像黑夜里的燈塔,為我們指引著方向。
《愛的教育》是用日記形式寫成的,一篇篇文章利用最樸實的語言敘述著一個個故事。像啟祿那個小男孩,父親因病入院,母親要照看小兒子,不得不讓僅有十一歲的啟祿去照顧父親,而他又陰差陽錯的照顧了一個陌生人,最后不但沒有跟親生父親回家,還一直照顧著那個陌生人去世。還有賣菜婦女、鐵匠的兒子、石匠的兒子、帶病上課的老師等等,雖然他們只是平凡的小人物,卻因為心存愛而變得無上偉大。
讀著這本書,書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感動著我,影響著我。看看他們,再反思反思自己,我感到羞愧不已、無地自容。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一個身穿破爛不堪衣服的老人在大街伸手乞討,而我卻冷漠地從他面前走過。和他們一比,我感到自己是多么殘忍,多么渺小啊!雖然盡即使我上前掏盡所有零錢給他,也無法改變他那殘酷的現實生活,但至少可以給他灰冷的心送上一絲光明吧。我們日常生活中有無數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對待,用愛去呵護,相信你會有一份驚人的收獲。
愛,像空氣,每天環繞在我們身邊。因為它無影無形,所以常常會被我們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卻不能缺少它。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9
埃迪蒙托?德?阿米琪斯的《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它就像一泓清泉,蕩滌著我們的心靈。
《愛的教育》采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名叫恩利科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也以一個四年級小學生恩利科的視角,通過他一個學年的日記,向大家介紹了他的伙伴們:品學兼優的德羅西、正直的卡羅納、熱情的科列帝、刻苦的波列科西、不幸的納利、虛榮的沃提尼、“壞孩子”弗朗蒂……還有他敬愛的老師、校長以及深愛著的家人。《愛的教育》中還有每月故事。其中,《菲魯其奧的`血》和《愛國少年》最讓我記憶猶新。《菲魯其奧的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凄慘的故事。一個寒冷的夜晚,菲魯其奧出去玩,一直玩到11點才回來,祖母非常擔心。菲魯其奧回來時一身污泥,衣服也破了,額頭上有傷痕,原來,他又和朋友賭錢,并且全賭輸了。祖母十分生氣地責備他,還以一個以前認識,現在墮落成無賴的人為例子,以示警惕。突然,屋外除了雨聲,還有種不尋常的聲音,沒多久,兩個男人跳進屋里,一個捂住菲魯其奧的嘴,一個掐住老人的脖子,并且命令菲魯其奧把錢交出來。在得手后,有一個男人被認出,就是那個墮落成無賴的人,那個人見自己被人出來,決定殺人滅口,眼里閃露著兇光的向著祖母一刀捅過去。但是菲魯其奧幫祖母擋了那刀,為了救祖母,他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短刀刺穿了他的背部,他那壯美的靈魂升上了天堂。這個故事,寫出了一個少年最純潔的一刻,少年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表達了對祖母深刻的愛,更讓我明白了生命是那么脆弱,而同時人可以為了親人而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0
《愛的教育》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得日記,里面包含了對父母,兄弟姐妹,同學以及對老師的愛......現在我才發現,原來愛有這么多種。
讀到書中29頁時,《費羅倫薩的小抄寫員》這篇文章深深的打動了我。文章里講述了敘利亞和他父親的故事,敘利亞的父親是鐵路局的一名職員,為了增加家庭收入,他又從別處接了書件抄寫的工作。每天執筆伏案很晚才睡覺,這份工作很辛苦,每當在飯桌上吃飯時他就會向家里人叫苦,“我的眼睛似乎壞起來了,這樣熬夜會縮短我的壽命的!”有一天,敘利亞對他的父親說:“父親,你每天都這么辛苦,我來幫你抄寫吧,我會寫的和你一樣的好。”父親堅決不同意,他不想因此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敘利亞知道父親的脾氣,也就不再堅持,默默在心里想辦法。他每天聽到父親停止工作,回臥室休息的腳步聲,就悄悄的去給父親抄寫雜志,父親一直都沒有察覺到。就這樣日積月累,敘利亞因為睡眠不足影響了學習,父親狠狠的批評了他,甚至對他不管不問,但是敘利亞并沒有放棄幫父親分憂。文章的.后面,父親發現敘利亞一直悄悄在幫助他抄寫,感到非常的意外和懊悔。同時也敘述父親對敘利亞深深的愛。
我被文章里濃郁的情感所感動,深深的體會生活中父母對我的愛。而我在生活中還經常惹父母生氣,以后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好好的體貼父母。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1
書是人們進步的泉源,書是人們的朋友,讀書能使人增長知識,利用寒假這短短的幾天時間,我讀了一本《愛的教育》使我受益匪淺。
愛,是最美好的感情。有了愛,生活充滿甜蜜;有了愛,不幸化為幸福;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沖滿和諧!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洋溢著愛,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是同學還是朋友,是認識的人還是陌生人……都會給我們愛,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的友愛和溫暖,書中《意外事件》一文講述了一名叫羅伯蒂的三年級學生再過馬路時,看見一位一年級學生從母親那兒跑開,因為跑得太快,摔倒在馬路中央,這時一輛馬車正向他駛來,眼看就要遭殃了,羅伯蒂勇敢的跑過去,一把托開這個孩子,孩子得救了,而羅伯蒂被車輪軋傷了一只腳,這難道不是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關愛嗎?《校長》一文講的是校長原本是一位和藹可親,說話和顏悅色,見誰都面帶笑容的人,自從他的妻子參加志愿者犧牲以后,就不見了笑容,桌上擺著妻子的照片,十分痛苦,辭職信都寫好了,同學們都來勸告,看著孩子們一張張可愛的臉,校長不忍心走了,這難道不是老師和同學之間的關愛嗎?
現在都是初中生了,有的同學覺得上學太累,作業多,每天熬到深夜,完不成不但挨老師的`批評還得聽父母的嘮叨;快要過年了,成績考不好就過不好年,壓歲錢就一分也收不到……認為身邊沒有愛,只有一張張嚴肅的臉。其實這些都是愛。
愛需要用心體會,睜大你的雙眼去發現愛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2
安利柯在父母、師長的幫助下從淘氣的小男孩變成富有同情心、責任感、正義感的少年。在他身邊也有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人,比如體格強壯的卡隆。掃炊煙的男孩把辛苦掙來的銅幣丟了卡隆用他所有的錢幫助男孩湊齊了丟的銅幣。畢竟他也是一名小學生,自己的錢并不多,但一下子全都拿了出來,卡隆這一行為深深的打動了我。而且他也常常幫助被人欺負的弱小者。處處體現了卡隆的大度與正義感。為了減輕家庭重擔,敘利奧每天半夜起來幫父親干抄寫的工作,因此影響了學習,父親還對他不滿,態度越來越差。一天,父親發現了敘利奧的秘密,他撫摸著兒子,愧疚的哭了。看到這里,淚水已在眼眶中不停的打轉,可憐的敘利奧,為了家庭自己的身體以幾次達到極限,但他沒有說過一句抱怨的話。再看看我,就因為媽媽不給自己買心愛的玩具抱怨自己不幸福,真是太不應該了。
不顧自己安危去救跌倒在馬路上的小男孩的洛貝諦卻被馬車壓傷了腳,受了重傷但是還不忘自己的書包,舍己救人的精神令人敬佩,同時還不忘自己學習用的書包,值得我們學習。還有執著尋母的少年馬爾可雖然幾次絕望,腳都磨出了血,但他相信母親還活著,終于找到了母親。‘‘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我們并不陌生,但我們沒有做到,幼小的馬爾科做到了,他堅持尋母,終于見到了分散兩年的媽媽。
全書只用一句句打動人心的平淡的話,描述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書里有很多少年英雄,關心疼愛學生的老師,富有耐心、智慧的長輩。讓我們懂得了什么是愛;是誰最愛我們;我們應該怎樣去回報他們的愛。同時也教會了我怎樣學習,怎樣做人。就讓我們共同獻出自己的愛,就像歌詞里說的那樣‘‘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3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著作。這本書里處處洋溢著令人感動的愛。讓我的感受很深。
這本書的小主人公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安利柯。這本書是以日記的形式展此刻讀者面前,每月都有一個故事,稱作每月故事。它主要講了安利柯從新學年開始一向到一學年的結束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洛貝諦舍身救人,卡隆的高尚品德……但最令我感動的.還是恩里科的媽媽。當她的孩子生病后,她無微不至的關懷著自我的孩子,她能夠置自我的尊嚴于不顧,上街乞討,甚至連自我的命都要搭進去了,也不在乎。
恩里科的媽媽是偉大的,我的媽媽也是偉大的。昔日,幼稚的我不理解媽媽的苦衷,不理解“打是親,罵是愛”的真正含義,當母親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時,還要為我生氣,那誰還受得了呀!小時候,爸爸去出差了,媽媽每一天都要為了我忙來忙去,她那么忙,還會抽出時間來檢查我的作業,為了上第二天的課,媽媽每一天晚上都要備課,晚上到了十二點鐘時也還沒有睡覺,早上到了十點多才有時間吃早餐,媽媽是多么的忙碌啊!也可見,媽媽是多么的愛我啊!
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媽媽,每個人都感受過母愛,哪怕一點點。我想:媽媽是上帝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是誰把我們帶到人世?是誰把我們撫養成人?又是誰給我們不厭其煩地講述人生哲理?是母親。她無私地為我們奉獻自我的一生而不圖一絲回報。當我完全感悟了這本書時,我才明白了原先自我體會到的母愛是那么浮淺。
沒有什么愛能比母愛更加偉大,母愛是大公無私的、母愛是不求回報的、母愛是奉獻到老的、母愛是無怨無悔的、母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和衡量的!
【愛的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作文03-13
愛的教育作者04-06
愛的教育作文04-18
愛的教育好詞好句03-16
《愛的教育》活動方案04-20
愛的教育教學反思10-15
《愛的教育》讀后感04-03
《愛的教育》讀后感07-24
愛的教育讀后感07-24
《愛的教育》讀后感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