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更新時間:2023-10-24 10:05:31
  • 相關推薦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大全【4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篇1

  讀完鄭杰校長《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后,心中涌動著許多久違的感覺,幸福和感動更是充盈著整個胸膛。

  鄭杰校長的一百條建議第五十三條:“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也是目前一個敏感的話題。鄭校長說:“教師真的越來越難當了,特別是遇到一些差的學生,教師變得一點辦法都沒有了,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打學生早已歸列入一條罪狀——叫體罰,被明令禁止了,現在連批評也不敢。批評重了怕孩子想不通,出了什么老師吃不了兜著走;為了少若麻煩,一些教師寧可抱”多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這段話非常真實地寫出了我們教師的心態。這種消極態度肯定是對教育學生不利的,那么,我如何既有效地控制學生的不良行為,又能很好地保護自己呢?

  鄭校長認為教師完全擁有對學生進行懲戒的權利,但是教師的懲戒也需要限制。首先我們懲戒學生應該有教育性,懲戒學生的出發點不是為了使學生感受痛苦和屈辱,更不是為了瀉自己的心頭之忿,懲戒是一種不得已而使用的教育手段。其效果應該是看學生是否改正了不良行為。其次,在懲戒學生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懷有一顆愛心,再次懲戒還應合理并公正,不因個別學生的越軌行為而遷怒于群體,不能用集體懲戒,熱使無辜學生受罰,懲戒還要符合相關程序,不可隨心所欲。如果帶著這樣的出發點,遵循這些原則,我們的懲戒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自然不會使教師陷入吃不了兜著走的'境地。

  讀了鄭杰校長的《一百條新建議》我的靈魂似乎受到了一次圣潔的清洗,很多昏暗混沌的東西一下都明朗清晰起來,無論是在做人上,還是在工作中,很多方面,如果我們真的能誠懇地接受鄭杰校長的建議,我們做人一定會很成功,我們做教師也一定會很出色。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篇2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讀了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讓我受益匪淺。這本《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不僅有精辟的理論分析,還有生動的實際事例,而且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這些基本上也是我們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因此讀著他的這本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指點迷津。

  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我也常常有這樣那樣的困惑,總感覺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每天從早忙到晚還是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備課,上課,批改,加上大大小小的活動……我也深知讀書有多么重要,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可說是我們一生的收益,可是我們該怎么做呢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時間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我記得上學期我在所執教的班級中就明確的提出"每天讀書半小時",我這樣要求著學生,可是我自己呢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那么什么時候讀書呢我曾經提議學生讀書可以利用晚上放學完成作業后或者早上起床后。其實這兩個時間段也是我們老師讀書的好時機。當然每天讀書半小時也需要下決心。只要你有了決心,不管多忙,你就一定能找到這半小時。桌子上放一本,沙發上放一本,床頭上也放一本,在你有意無意能讀書的地方都可以提前放上一本書。

  由此我更想到了學生讀書,若是能利用教室的黑板報,墻報等,在其中設"采蜜集","知識角"等欄目,發動學生把課外閱讀中學到的精妙詞句,逸聞趣事,百科知識等摘抄上去,讓學生互相交流學習。如此一來,學生的'閱讀面就大大地提高了。

  當然,平時還可以讓學生上臺講故事,其他學生聽故事,。這樣一方面調動了部分學生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對于少讀書或不愿讀書的孩子來說,就能通過聽故事,了解故事情節,認識人物個性,知道事物善惡,從而產生愛聽的欲望和閱讀的興趣。

  不過,說說容易做做難,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師,能做到這一點,反正我覺得我還沒有很好地做到。因為我給學生上著同樣的課,提著同樣的問題,做著同樣的作業,考著同樣的一張卷子,即使做錯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樣的。雖然有時也想改變,但最終總是不了了之。我想今后我一定要從繁重的教學中抬起頭來,多看,多想,多實踐,多讀書,爭取和學生一起愛上讀書。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篇3

  “我們當教師的人應當記住:對于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他已經被耽誤到了什么程度,我們都應當讓他在公民的、勞動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腳。我們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選擇這樣一條生活道路和這樣一種專業,它不僅是供給他一塊夠吃的面包,而且能給予他生活的歡樂,給予他一種自尊感。”對于后進生我恰恰關注的`更多的是他的學習,教材中要求掌握的,我會千方百計讓他掌握,手把手地教,不厭其煩,為了他的成績能提高一、兩分,我傾注了心血,犧牲了休息時間,經常弄得自己身心疲憊不堪,曾經多次反問自己:這樣做對嗎?對學生的發展有用嗎?讀了這本書我決定做到“不要強迫兒童盡量長久地死摳書本”,而“要培養智慧,發展大腦,教他去觀察世界,發展兒童的智力。”

  “在每一節課上,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兒童都應當在認識的道路上邁出哪怕是最不顯著的一步,都要取得一點點成績……”這將成為我每一節課的目標。

  品味《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就如與智者交流,解決困惑,指引前行,洗禮心靈。它將是我工作、學習中的導航燈。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篇4

  教師工作中的另外一個重大缺點,就是教師對幼兒的知識抱著冷淡的、缺乏熱情的態度。幼兒的不好的回答沒有觸動教師,沒有迫使幼兒去認真地思考幼兒知識薄弱的原因。

  蘇氏說的對,對于幼兒知識的冷淡,缺乏熱情的態度,其實在我們每個老師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教學中,我們常常無意間把這種冷淡的情感傳遞給幼兒,而我們毫無察覺。

  教學,是在師幼平等的對話中進行。教學中師幼間的對話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幼兒回答不出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者回答錯誤時,教師的回應常常是“請坐”、“不大對”,或者干脆把幼兒晾在一邊,讓其他幼兒回答。這對幼兒而言他已經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冷淡,至少覺得自己沒有得到重視。

  讓我們來分析以上的對話,當幼兒回答錯誤時,老師一聲“請坐”,表面上對幼兒似乎尊重有加,但幼兒的感受是:“我錯了”,或者“老師根本沒在意我的回答”,因為老師對幼兒的思考未作任何評價,幼兒感受不到來自教師對自己勞動的關注,他會很茫然。優秀老師的做法是,“你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么?”“再想想。”……然后給予期待,給予時間,給予點撥,給予改正的`機會,讓幼兒通過解決問題感受學習的快樂,感受被尊重的快樂。

  像以上的對話情景,我們常常能看到。其實,那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平等的對話,因為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應該出于內心對幼兒真誠的關注,對幼兒人格的完全的尊重。以上所謂的尊重其實是一種偽尊重,充其量那最多是一種形式上的尊重,它不能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當然感受不到學習帶來的快樂了。

  那怎樣才是對幼兒勞動的真正尊重呢?個人認為,那應該是對幼兒尊重基礎上的真誠的關愛。孩子的心靈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需要老師精心呵護。我們要努力建構每次對話的現實意義,讓幼兒感受到師幼的交流充滿著人文的關愛,閃耀著人性的溫暖。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個善意的愛撫……都能讓幼兒感受到老師的潺潺細流般的關愛。幼兒常常沉浸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怎么會喪失學習的愿望呢?相反,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在一次次的冷淡中,他才會把自己包裹起來,成為老師心中的對學習、對知識充滿冷淡的那個孩子。

  正視現實,老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最好的方法是重視每個幼兒,重視和每個幼兒的每一次的交流。教學中我們要堅持幼兒的“無錯”原則,所謂“無錯”原則,就是充分尊重幼兒的理解,幼兒的理解或者回答,只要他是思考的,總有他自己的理由,我們應該學會傾聽,讓幼兒表達自己的理解,老師也可以從中找出錯誤的原因,給予引導,給予期待,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的過程幼兒肯定能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哪怕幼兒錯了,我們也應該表揚他的勇氣,表揚他的學習熱情,相信下一次的舉手他肯定會給你驚喜……

  課堂上,如果我們真正學會傾聽了,真正學會讓幼兒自己解決問題了,真正改變教師的傳統角色了,真正關注每個幼兒了,真正尊重每個幼兒了……相信,我們的課堂肯定會充滿生命的活力。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相關文章: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04-17

讀《給教師建議》有感06-23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04-28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范文06-07

(通用)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08-08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5篇09-06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15篇)09-08

讀《給小學數學教師的建議》有感06-27

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集錦15篇)03-01

[熱]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6篇08-3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天堂Av免费片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天堂网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