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鳥獸與木匠》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鳥獸與木匠》讀后感1
今天我們2組讀了《鳥獸與木匠》的故事,讀了這個故事,我的感受非常的深刻。
故事中的是獅子真是太自大了。每只動物經過它的時候,都讓它趕緊逃跑。而它呢不但沒跑,還和木匠說話,木匠不愿理幫忙。獅子還硬是要木匠幫它。不幫獅子建造一間房子,就不讓木匠離開這里,人類有很多人本來就是打獵的,有的人雖然不是打獵,但是也是為了將動物殺死的。這個木匠故意不給森林王子建造房子,其實這個木匠也是會將森林王子,殺死在自己建的房子里面。這樣的'話森林里面就少了一個,保護森林的猛獸了,人們就可以攻大森林。將森林擾得不得了,讓世界的樹木漸漸的變少,我們生活的地方就會變得更多。
我覺得這個人類也非常的壞,他們為了將動物殺死,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可以讓自己的功勞白白的浪費,只要能將動物殺死。文中的人類裝作深長的可憐,讓獅子掉以輕心。這樣就可以不會任何東西,就可以將森林王子殺死了。他還裝作是為老豹子建造一間房子,其實他是想趁豹子快死的時候將豹子殺了,這樣他就會開心點兒。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要學習這句話,按照這句話的意思去做事情。
《鳥獸與木匠》讀后感2
今天晚上我們聽玩了二組讀的課文《鳥獸與木匠》的故事。我深受感悟。
簡單內容如下:
我一次次鳥獸收購了額人類的欺辱,都嚇得去找獅子。獅子就想著報仇,結果自己卻喪命了。
我覺得獅子很傻。因為這么多的動物都受到了人類的傷害,那么就應該到著他們逃跑。而不應該總是想著報仇。要是提前逃跑了,就不會受到人類的傷害,更不會喪命。結果別的動物都沒事,救它自己死了,多可惜呀。
還有一個道理要將給我們人類。如果人類能善待動物,不欺負它們,他們就不會驚慌。更不會不愿意干活。人類好像把它們當做沒有生命的事物,那他們怎么還能走動、馱物呢?動物也是有生命的。別看它們說的話我們聽不懂,但也是一種無聲的生命,我們不能傷害它們,更要保護它們。是它們幫我們干活兒,幫我們耕地要梅特它們,誰幫我們耕地呀!要是光靠人力非累死不可。 在生活中也會發生這種事。比如:別人偷走了你的.一個東西,你還繼續給他玩,他就會認為你好欺負,就會繼續偷你的東西。
你的東西就會的越多。所以不能給對你不尊重的人交朋友,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受到傷害。
《鳥獸與木匠》讀后感3
今天晚上吃完飯,2組給我們帶來了《鳥獸與木匠》這個故事,我作為一個評委必須有感受,要不還評什么分數呀。但我的感受可能和別人的與眾不同。
我聽完這個故事后覺得故事里的森林王子大獅子很out!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他身為森林王子竟然不知道動物的名稱,鴨子都知道那些動物的`名稱。而且獅子連人都不認識,所以我覺得他非常的out!
我還覺得鴨子和小獅子沒主見,在夢里面已經得到警告了,為什么不通知大家走,還去和森林之王大獅子商量。雖然我也沒有主見,但是也比它們倆好吧,我現在都開始改了,鴨子和獅子比我差。
我更覺得這個故事不邏輯,因為獅子本身連老虎都能打得過,一個木箱子就沖不破?《武松打虎》里面老虎都能打破木頭棍還是哨棒,獅子肯定更能打的破了。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不邏輯。
雖然這個故事被選到《一千零一夜》但是這個故事也是有很多缺點的,這就是我的感受。
《鳥獸與木匠》讀后感4
今天,我們二組為大家讀了《鳥獸與木匠》,讀了這個故事,我對一個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什么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這個故事當中的木匠就是一個例子。木匠的心很壞,竟然忍心把一條堅強的生命用大火焚燒了。我覺得動物是我們的朋友,也是我們的伙伴,我們不應該傷害它們,應該好好的保護這些動物們,是它們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光彩。自從出現人類后,許多動物救被人類殘忍滅絕了,比如旅行鴿,只因為它的肉質鮮嫩,就被人類滅絕了。還有更多的動物就在滅絕邊緣,比如說像雄性瓷白犀牛,全世界僅剩一只,還要侍衛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監護著。
什么叫防人之心不可有,獅子就給我們當了一個反面教材。盡管當中的獅子聽了許多動物的警告,但是他還是覺得自己是最厲害的,沒有什么人能敵得過他。所以它就落得了一個慘痛的`下場:被木匠燒死。這就是防人之心不可無,當然,像曹操那樣防人的心思太多也不好,那樣也會給你招來災難。像獅子,它的防人之心就要在多點了,要是它能防備著木匠,也不會落得慘痛的下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一句話我們一定要記住,這樣對我們的人生會有很大的作用。
【《鳥獸與木匠》讀后感】相關文章:
《木匠的房》讀后感04-13
讀后感西游記讀后感02-01
讀后感01-25
經典讀后感02-21
愛蓮說讀后感04-06
孔乙己讀后感04-08
論語的讀后感04-15
勇氣的讀后感04-16
《感恩》讀后感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