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平凡的世界》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
今天我讀的是《平凡的世界》這本書,這本書讀了有幾遍了,電視劇版也看過,但是有時間還是會拿出來看看。我特別喜歡里面的少平這個角色,因為在他身上,可以多多少少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文中,有這樣一個片段,那是一個冬天,在中學的操場上,少平吃最便宜的黑面饅頭就著乙菜,水滴下來掉進他的碗里,濺在他的臉上。但是少平知道他上學有多么不容易,也知道家里面的光景。還有一個片段就是少平他爸讓他二爸和他們村支書說讓少平做村里面的會計,這樣少平就有工作了,多么好啊。但是少平知道了完全不同意,因為他不想在一個小村莊呆一輩子,他想去外面看看。于是他違背了父親的意愿,沒有去成為會計。后來,少平離開他的村莊,來到了大牙灣煤礦。可是要成為大牙灣煤礦的一名員工還不是那么容易,少平首先就在體檢上遇到了麻煩,不過在他師傅的幫助下,也成功進入了大牙灣煤礦。他在大牙灣煤礦也不是過的一帆風順的,后來憑借的強硬的拳頭立足了,有了權威。
適者生存,這是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的。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包含了不少道理。我自己包括我周圍的同學,都在找工作的時候抱怨過,工資太低,工作不合適。但是這些不會因為你一個小小實習生的抱怨就去改變,你要么適應,要么離開,就是這么簡單。其實職場上,有你許多看不慣的東西,但是存在即合理,你必須適應,沒有辦法,適者生存。你可能看不慣勾心斗角,看不慣阿諛奉承,看不到斤斤計較,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但是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多反思自己,為什么自己看不慣,適應不了,但是別人可以。問題究竟是環(huán)境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一定要清楚。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你我。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2
平凡與偉大似乎是浸入骨髓的反義詞,平凡的人終究會一生碌碌無為,與偉大絕緣。但是《平凡的世界》告訴你什么叫激情、夢想、慷慨生于平凡,成就偉大。
很早就接觸過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當時尚未理解書中的話語蘊藉,真真就把書中人物當做“平凡之輩”,粗略地瀏覽全書、走馬觀花式的笑談書中人物的苦難生活,不帶有一絲悲憫,因而也就淡忘了書中那些紛繁的.場景、熠熠生輝散發(fā)偉大光芒的人物。而今重拾讀物,感觸頗深,以我本人之拙見,書中大到孫少安、孫少平、田潤葉和田福軍等這些主角,小至孫玉厚、孫玉亭以及田曉霞等這些配角都是灑滿青春熱血、化繭成蝶從而孕育偉大的人。他們飽受苦難的吞噬,但不低頭,在平凡中一步步靠攏自己的夢想。小說以親情、愛情和友情三個方面切入,剖析了大環(huán)境下小人物從無奈、悲痛走至光明的過程。在廣闊無際的的黃土地上踩下結實的腳印,鞭策自己、砥礪后生。
小說分為三部分,簡單來說,第一部分是介紹主角現(xiàn)狀飽受饑飽問題的困擾;第二部分講解主角如何自力更生追求所要;第三部分銜接第二部分的內容,講述小到普通百姓、記者大到當官人的崇高理想。我看完作品后忍不住逛了書評區(qū),其中有個作者言簡意賅地概括了主要人物的事跡,我覺得獨到不失內涵。他說“做人當如孫少平,做官當如田福軍,做父母當如孫玉厚,做記者當如田曉霞,做百姓當如孫少安,做妻子當如賀秀蓮……”這是人物在微弱的黑暗中搜尋光亮、匍匐前進化繭成蝶的結果,這是小人物在平凡中不安于現(xiàn)狀的表現(xiàn),平凡不是平庸,它始終會鞭策自己前行。
厚重的蠶繭困住我們的身體,但它鎖不住我們偉大而堅固的心靈,終究有一天我們會堅持以疲憊的身軀掙脫牢網(wǎng)、以平常之心看待苦難,成為一個真正偉大的人。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3
我說生命有色彩,濃郁欲滴。
翻開這本有些破舊的書,書中的世界在眼前畫卷般徐徐展開。讀罷感觸頗多,終化作一句:這世界與書頁一般,都是黃土高原的顏色。透過漫天風沙,我窺見幾點忙碌的黑影,原以為不過幾家人煙,卻從中看遍整個世界。
我看見一個粗獷的后生,扛著鋤頭,圍著被汗水浸濕的頭巾,牽一頭病重的老牛慢騰騰地走在毒辣的陽光下。我看見他先是發(fā)愁,再有條不紊地處理好瑣事,稍稍輕松,又被無盡的煩憂絆住了腳。我看見他娶妻生子,磚廠的生意日漸紅火,但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我看見許多來自生活的苦難,但我也看到他掙扎而起的奮勇英姿。
我看見一個清瘦的少年,在操場中央局促不安。我看見他因純美的愛戀生龍活虎,隨后又因同一份感情憤懣悔恨。我看見他在烈日下翻土,心中向往的還是更大的世界。我看見他明知煤工辛勞困苦,也不顧一切磨礪身心。我看見他因失去愛人而消沉,卻在下一刻堅強地安慰他人。我看見天光微明,他獨自邁向紛擾的前方。
我看見一個清秀的姑娘,紅著臉頰等候心上人。她溫和孝順,卻愿為自己的感情與世俗奮力一搏。我看見她鼓足勇氣,又看見她萬念俱灰。我看見她在溫言軟語和冰冷世故間無奈屈服,但仍舊不肯將就。我看見她在命運中浮萍一樣的自由,遭遇飛來橫禍的致命打擊,而我也看見她傲對苦難擔起天地的`柔弱雙肩。
這個世界就如它所擁有的黃沙一般,平凡得深入骨髓,也動蕩得扣人心弦。
我看見了一個村莊,兩大家族,幾個浮沉世事中掙扎謀生的年輕人,但我看到的又不止這些,還有悲憤與歡欣,奮進和頹敗、貪欲和無私、真情與假意,以及亙古不變的話題——生命。
黃色是最高貴也是最樸實的色彩,它最是流光溢彩,也最是暗淡陰沉,它屬于帝王,也屬于每一粒細小的黃沙。
被黃沙漫天裹挾的,復雜的,純粹的,千變萬化的生命,理應擁有這樣的色彩。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4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每天都要發(fā)生許多變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運了;有人在創(chuàng)造歷史,歷史也在成全或拋棄某些人。每一分鐘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這個世界,同時也把另一些人送進墳墓。這邊萬里無云,陽光燦爛;那邊就可能風云驟起,地裂山崩。世界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早前,就早已聽聞過《平凡的世界》,路遙先生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一本書,一直想讀,卻總是有些差錯而不曾讀過,就連電視劇《平凡的世界》上映的時候,也只是粗略掃過一些片段,沒有看完整的一部,十分惋惜。幸而,如今總算有時間,能完整的把這本書看完了。
記得高中時,為了寫作文記了一段話,是《平凡的世界》里的:“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每天都要發(fā)生許多變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運了;有人在創(chuàng)造歷史,歷史也在成全或拋棄某些人。每一分鐘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這個世界,同時也把另一些人送進墳墓。這邊萬里無云,陽光燦爛;那邊就可能風云驟起,地裂山崩。世界沒有任何一天是平靜的。”
《平凡的世界》描述了那么多人的一生,沒有人是永遠一番順遂的,總有些許坎坷。有人能撐過再站起來,就如孫少平與孫少安;有人被打擊了就趴下了,精氣神都沒有了,就如田福堂。這就是人生呀!許是晴空萬里,許是地裂山崩。所以,人要有韌性,不能被一件事就打垮了,要能站得起來,要能拿得起放得下。路是要走的,雖在這大千平凡世界里,我們只是滄海一粟,地球不會沒了誰就不轉了,但是在我們平凡的生活里,我們是自我世界的主角,走好自己的路,雖是平凡人物,但也走著自己人生里自己的路,身邊也總有不平凡。
在讀書里,我是真切感受到了這些人物身上的韌性,尤其是孫少平。在我看來,他是其中最為坎坷的人物。自幼家貧,生活不好,幸而他熱愛讀書,有著不同于莊稼人的眼界,讓他能走出山村,走上不同于一個農村莊稼漢的路。他能吃苦,不論是怎樣的苦活,他都能干的很好,成長為了一個肩膀寬厚的男人。但這一路,他仿佛一直受著人生給他的.磨難。他憑借自己的際遇,成為一個煤礦工人,并努力的工作。在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fā)展的時候,晴天霹靂,他的摯愛田曉霞遇難,在極度的悲痛下,他又再一次的挺了過來,哪怕是后期出事故毀容,他也沒有喪失對生活的樂觀,而是在悲痛后又繼續(xù)走下去。“他依稀聽見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滿活力的歌在耳邊回響。這是贊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5
放假前,我就借上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從放假第二天到今天,我終于心心靜靜地看完了這部長篇小說,內心里一直有種不吐不快的情緒……
這部小說是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它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在近十年的廣闊背景下,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刺激的故事情節(jié),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像我們身邊的平凡人,我們生活當中發(fā)生的或正在發(fā)生的一些平凡小事,但,這些平凡一經(jīng)路遙潤筆,就變得那么蕩氣回腸,那么感天動地,那么鼓舞人心。因此,雖是《平凡的世界》,卻揭示了不凡的人生!
在我不平靜的情緒中,應該是書中表現(xiàn)出的真善美,它是那么感動著我,激勵著我,也鞭策著我。其實我一直崇尚這樣一種生活:真假分明,善良至上,揚美抑丑。
就像孫xx,他自幼家貧,十三歲主動輟學歸農,與父親合力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在農事中他善于動腦,懂得創(chuàng)新,為人厚道,善良淳樸,深得村里老少的.信賴和愛戴。他可以說是農民中的新農民,有著其他農民所沒有的責任感和覺悟。為了能支持弟妹上學,他在貧瘠的土地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待憑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稍發(fā)達了,就對村里的弱者接濟錢糧……他首先是一個善良的人,有著一種讓全村人富起來的責任心和回饋社會的覺悟力,包括他遭遇了人生中最慘烈的失敗后,仍然不惜借錢也發(fā)給為他打短工的村人。還有與他相似的田福軍、喬伯年,都是為人民的利益兢兢業(yè)業(yè),實事求是,在其位謀其政。反觀現(xiàn)在的人,人人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權謀私,不擇手段,無利不為。弄得老百姓到哪都得找熟人托關系,否則要么辦不了事要么拖得黃花菜都涼了。
還有孫少平,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他。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對生活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jīng)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關于苦難的哲學,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jīng)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xiàn)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jīng)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于苦難的學說”這是一種怎樣的認識啊?!可現(xiàn)在的人呢?有誰不是為了自己的子女步步為營,建立社交網(wǎng),營造關系圈,動用一切能動用的人脈,利用一切能利用的關系,為孩子或自己鋪路搭橋,還有誰認可苦難教育?唯恐避之不及,似乎身陷苦難就是一種不體面的存在,哪怕再窮,也要裝得很有錢。還有誰覺得實實在在的勞動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生活?當人們無奈地感慨現(xiàn)在的孩子都懂得攀比,不想刻苦學習時,有沒有想過整個社會給孩子提供著怎樣的教育環(huán)境和生活現(xiàn)實?
還有田曉霞,作為一個充滿責任感和良知的記者,她是合格的。她也出生優(yōu)越,但從未以此自居自傲。她性格與眾不同,能夠用批判的眼光來看社會,敢于同一切非正義的現(xiàn)象作戰(zhàn)。經(jīng)常以獨特的視角來辯證地對待一切,包括她的感情生活。與之有一比的是少平最初喜歡的郝xx,出生卑微,于是內心里急于找一個成分好有地位的男朋友,所以挑選了干部子弟顧養(yǎng)民。而曉霞知道少平家境貧寒,又沒有考上大學,在家務農,可還是一如既往地給他去信,鼓勵他多讀書多了解時事多關心國家命運。可以說,她對少平的感情,是一種建立在有著共同愛好共同追求的基礎之上,她的愛情觀,本著自己的一顆真心。直到少平從村里走出來,到工地做攬工漢,她不顧面子到工地上去看他。后來機緣使然,少平成了煤礦工人,她已成為省內知名記者,她仍然對他一往情深。在一次實地采訪時,她為了救一個孩子,被洪水奪去了年輕的生命……他們的愛情雖以悲劇結束,卻是唯美的。如果現(xiàn)在的年輕人也能不過于物質化,將精神層面提高提高,是否很多社會現(xiàn)象就不會沖擊傳統(tǒng)的道德底線,是否會避免很多悲劇的演繹?那些諸如“笑貧不笑娼”“有錢就可以任性”的論調就不會影響下一代的成長?
書,看完了;意,卻無盡。我想,它之所以受這么多人的喜歡,一定直指人心。正是其中的真善美,引得人們內心希望不滅;正是其中的真善美,激勵人們勇往直前!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6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總是提著。一邊看的時候一邊心里總在擔心,擔心作者會把人給寫死。很多的故事,都通過撕裂純真美好,來達到作品的內在升華。然而,對于追求真善美,向往美好純真的善良的讀者們來說,體味美好被撕裂的過程,真的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就像愛護動物的人去上動物的解剖課,我想,那場景肯定會讓人不寒而栗。
一直到結尾,《平凡的世界》的作者,卻并沒有讓我的擔心成為現(xiàn)實,雖然中間有些人消失在了故事里,但是整體上他很愛護這小說里的人物,在小心翼翼的保護著這個故事里平凡的善良勤勞的小人物,不忍心讓他們死,讓他們受傷。在一般的故事中都會有一個中心人物貫穿著故事的始終,也許《平凡的世界》之中也有這么一個人物。在我看來,平凡的世界里更多的是平凡的人物,無所謂中心,無所謂整個世界的支柱。一個人死了,地球照樣運轉,太陽照常升起。
反過來,平凡的世界也有人死去,這些人的死亡給人的感覺是自然而然的`,就像生老病死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接下來的故事并不會因為這些人的死亡來個大轉折,像金俊斌、田二的死亡。就算是田彩霞,秀娥的死也沒有對平凡的世界有什么影響。影響到的是愛他們的人,而愛他們的人也只是平凡世界的一顆灰塵。
《活著》也有人死去,而且一個歷史階段死一個人,到了故事的最后,只剩下富貴和一頭牛相依為命。《活著》講述的也是普通人的命運,大的社會背景左右著富貴一家人的生死。但是,一個善良的相親相愛的溫暖和諧家庭是不應該有這樣的不幸的。對于一般的讀者來說,看一家子凋零成土,心底里全都是沉重,從而對人物的悲慘命運有更深的悲憫,連著對他們所處的社會不滿起來。這應該也是《活著》的過人之處。
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安一直都在努力的奮斗著,從未停歇過。即使是他與潤葉的愛情從明朗到暗淡,這之間,他沒有過多的沉浸在由此產生的喜悅悲傷里,仍舊為著孫家努力也許是作者同情孫少安,在故事里安排了秀娥,這個能干,俊俏,又專一的姑娘與他做妻子。努力的人結局大都不會太慘,孫少安的磚廠越做越大,即使中途有大挫折。在孫少安和秀娥穿戴整齊參加新校舍的建成儀式上,秀娥吐了血,她得了癌癥。這些似乎在說,人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我們都會經(jīng)歷生離死別。孫少安還不算悲慘,他失了妻子,還有兒子,父母親,兄弟姊妹生活里,我們很容易掉到枯井里,本可以出來,但就是找不到出來的方法:像失戀,考試失利,掉了面子
在我看來,《平凡的世界》中田彩霞的死安排的特別突然。在孫少平和田彩霞的感情希望渺茫的時候,南方突發(fā)洪水,作為記者,田彩霞主動要求到一線采訪,在洪水現(xiàn)場,為了解救一個被困的小女孩兒而犧牲其實田彩霞的死,也許是因為作者本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少平與彩霞的感情,才安排了彩霞的死亡,還有一層也許是響應當時社會上所倡導的罡風正氣。
田潤葉多次表示可以通過一些關系,將孫少平調回到城里工作。但是,孫少平認為他與城里的那些人或事格格不入,他覺得他屬于煤礦,屬于那個有溫暖的地方。二十多歲的年輕小伙,他的思想竟像已過不惑之年的人,這真的是他讀了非常多的的緣故嗎?這是否是作者將自身的思想放在了少平的身上,不想流于世俗,雖然他本就是世俗之人。
如有不當,還請不吝賜教!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7
夜里,在這靜得仿佛時間凝固的房間里,我閉上了這本書,一時思想如絮煩雜,想起來了未來,想起來了曾經(jīng),一切都樸實如初,一切卻又飄渺如夢,我深有感觸的同時卻心如刀割,感悟追夢的腳步永遠如此真實,感觸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里能幸運地最美好的人,卻不幸地遭遇生離死別。
這本書,在年輕人讀來,總是讓人熱血沸騰,為其恢宏的氣勢和振奮人心的尋夢之旅所震撼,為其甜美中內含苦澀的純真愛情所心存惋惜,總是讓人想死未來的美好,總是讓人想去追尋自己的人生——那一場熱血又飄渺的夢。在中年人讀來總是滿目回憶,那是對曾經(jīng)篳路藍縷中的滿足的追憶,對曾經(jīng)的年少輕狂的懷念,對曾經(jīng)以堅強地踏上追夢之旅,無畏風雨飄淋的不悔,也會想起最初的,最純真的美好,這時,他們總會滿足而愜意的憨笑,因為在記憶里一切都是如此,未曾有半分改變,總是沉浸在這場樸實卻又美好,從未被世俗卻又足夠平凡的夢。
一本書,敘寫了人一生,描述了一世界,它不僅僅向我表達了陸瑤對人生的感悟,這同時也是一種獨特的傾訴,言心之平凡,生之平凡,這是一個靈魂與靈魂交流的過程,牽縈我心畔,激起思想漣漪,蕩去,又撥回,一切顯得空蕩迷離,卻又曼妙空寂……
從讀這本書起,我便一直在讀孫少平這個人,讀他的心,從幼稚到成熟,從天真到深奧,我見證了他的成長,也見證了他是如何堅強地活在世上,也見證了他與田曉霞那凄美而真摯的`愛戀。細細想來,從校園結友到后來因為同樣熱愛,所以一起前行的經(jīng)歷,從校園艱苦的生活到工地上的揮汗拼搏,從與田曉霞一起短暫卻美好的相處時光,到她奮不顧身地縱身一躍剎那,一幕幕如在眼前,銘于心間,幸福如此,沉重如此。
孫少平的人生,是獨特的,可卻象征著平凡的本質:生于平凡,歸于平凡。無論是誰,無論他擁有什么,到人生的盡頭時,總是要回歸大地,歸于塵埃的,赤裸而來,赤裸而去,唯一曾來過世上的痕跡,便是人生時的精神與意志。
人生來平凡,應接受平凡,但絕不能甘于平庸,就像孫少平不顧一切地走出去一樣,不屈命運,由自己來掌控未來,以生活的艱辛鑄就內心強大,以無畏拼搏鑄就精神自強,在磨難中尋夢,在磨難中礪心,在磨難中享受進步……
曾有人說過,如果世界太喧嘩,如果人情太冗雜,那就放下一切,只需要在追夢路上惟愿心安就好。如果人生如夢,我愿沉醉夢中,享受人情的寒冷與溫暖,享受生活的困苦與甘甜。在這個世上,溫暖與寒冷并存,甘甜與困苦同在,正因如此,人生才會有柳暗花明的欣喜,雨后飛虹的愜意,才會有人生低里安然待花開的別致意境,這個世界,一切如此平凡卻如此多彩,一切如此平凡卻又淡雅安然……作者:廖展勝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8
縱觀《平凡的世界》全書,字里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情意。對土地、對父老鄉(xiāng)親的深厚情意,有親情、友情、愛情。少安與潤葉的愛情,少平與曉霞的愛情,潤生與紅梅的愛情,少平與少安的親情,少平與蘭香的親情,少平與師傅的友情,……《平凡的世界》中使用最頻繁的一個詞語是:親愛的。親愛的大地,親愛的雙水村,親愛的父親,親愛的弟弟,親愛的朋友,。。。 總之,所有人世間的真情都在這里一一的展現(xiàn)。
《平凡的世界》三卷,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可以毫不客夸張的說,這部小說已經(jīng)成為記錄中國農村的史書。人類史和文學史表明,偉大勞動和創(chuàng)造精神即使產生一些生活和藝術的斷章殘句,也是至為寶貴的。”是的,路遙通過《平凡的世界》證明的這一點,與其說《平凡的世界》是作者路遙歷盡千辛萬苦創(chuàng)作出的一部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不如說這是一部作者通過長期的社會底層小人物命運的關注、以一個優(yōu)秀作家的強烈社會責任感,用心血泣成的一部可歌可泣的社會歷史的反映。《平凡的世界》展示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給后人關于一個時代的如實記錄。即僅僅只有這一點,已經(jīng)注定了這部作品的偉大。
在今天看來,路遙所描述苦難已被多數(shù)人所不解。也許,作者路遙都沒有想到這一點。但是,作者在作品中展示的面對生活的重壓所展現(xiàn)的堅韌不拔的性格、對未來充分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在艱難中人物不斷與命運抗爭的斗志卻深深感染了我,也使得讀者在遭遇挫折與困苦時充滿了向上的`、不屈不撓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絕大數(shù)人是平凡的,但是只有努力了,就無愧于這平凡背后的不平凡的人生。書中的小人物都是平凡的,然而這種平凡后的腳踏實地的努力,不正是我們這個社會和國家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源源不竭的力量源泉嗎?
好的作品,總能鼓舞人們不斷向前進步!是的,《平凡的世界》就是這樣的一部好的優(yōu)秀作品。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大滿足的時代,沒有經(jīng)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戲劇。擦亮我們的眼睛,仔細瞧一瞧,哪一位是孫少平呢?
作為一名當代的中學生,這部作品中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回味的地方。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抖擻精神,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是信念的力量,善良隱忍的中國人,總是有一種信念的力量在支撐。我想,作為年輕人來講,只有腳踏實地工作、以飽滿的熱情生活、以感恩的心態(tài)回饋社會,才是書寫我們這個平凡或不平凡人生應有的態(tài)度。也許,我們對于平凡與不平凡的理解多種多樣,但是我也堅信,我們面對苦難,卻總是能團結一致,同舟共濟。這也相信,沒有一種力量能阻止我們前行的腳步,也總有一種力量能讓我們不斷前進!
今后,《平凡的世界》將繼續(xù)伴隨我,不管是失意落魄,還是輝煌興奮。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9
作家路遙,對于我一個不怎么看小說的人來說,本來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可是,自從暑假里,我跟媽媽一起品讀了他所寫的《平凡的世界》后,我對他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平凡的世界》是路遙著的一部近百萬字的長篇小說,里面記敘了農村最普通的人,最平凡的事,卻感人至深,讓人讀后難忘。
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吃著食堂里最差的食物,穿著最破舊的衣服,但他卻有著最頑強的意志,有著最好的學習成績,他叫孫少平,是書中的一位主人公。他是一個從小山溝溝里出來的學生,他有兄妹和一對平凡的父母。孫少平在學校成績優(yōu)異,但因窮困他被劃分在了“黑非洲”。條件的限制在無言中安排了他的命運,他無緣踏入大學的校門,只好走入社會,為了生活他當小工、當教師、當?shù)V工,他每做一樣都是最出色的,這都源于他不屈服于命運,不甘被人生中的苦難所壓垮的意志。
因為命運的捉弄,孫少平歷經(jīng)苦難,可是他選擇了直面人生的捉弄,以自己不屈的精神,頑強地與命運作斗爭,從而讓我們感到原來苦難可以是脆弱的,可以是那么不堪一擊的。自從走入了閱讀,他就忘了疲憊不堪的身軀,忘了生活的拮據(jù),只記起了那些平凡中的甜蜜,苦難中的幸運。他雖然依舊是普通農民的兒子,依舊是普通的礦工,但他的心,他的靈魂卻無比的崇高。他大膽,勇敢,有魄力。他用心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事,用手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用努力去做不易做的事,用汗水和淚水去成就平凡而偉大的事。他一如既往的努力,一如既往的學習,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依然有見義勇為、維護正義的勇氣。這樣的平凡還平凡嗎?
你有可能無法改變周圍的一切,但你可以適應它并保留原來的純真,你也許一輩子都是農民,與土為伴,也許是在不見天日的礦下生活,可能經(jīng)過努力還是沒能收獲自己所向往的一切,但是這一切都沒關系,你可以用愛心,用信念,用理想去使自己成為靈魂高貴的人。
因為,高尚的生命不卑微。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0
近期閑余時我閱讀了《平凡的世界》這一書。厚厚的三冊書,讓我一見便不太想碰。可是當我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起,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便吸引了我。
懷著濃濃的興趣以及一種癡迷的態(tài)度,我用一種連自己也想像不到的速度讀完了這一本書。可是看完之后心里卻有些堵,沒有完整的愛情,沒有美好的結局,甚至讓人覺得有些悲涼。但是這本書我很喜歡。《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與,紛繁地交織,使人讀起來酣暢淋漓!可以說,這一本書改變了我,它帶給了我一種靈魂的震撼。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勵志?愛情?還是別的什么。而我,一名中學生,當然無法去談這本書的價值,談其中的思想。我只想說說一個我最喜歡的人物——孫少平。孫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的的確確,他的生命是平平凡凡的,他的生活也依然如此。從高中畢業(yè)生變?yōu)猷l(xiāng)村教師,再變?yōu)閿埞h,最后成為了一名煤礦工人。然而在他平凡的生命中卻不僅有著小風小浪,更有著狂風大浪。生活的艱辛,愛情的痛苦,這一切的一切,他都默默而堅強的承受了,也正是這樣,他學會了平靜的接受所有事物,對生活永遠充滿著希望。孫少平坦然地面對人生,他將勞動看得高于一切,無論是當攬工漢還是當煤礦工人,他都是由于勞動而受到尊重也同時樹立了他的信心。當他當小工背石頭時,雖然背上傷痕累累卻沒有叫喊一聲。
當那些同他一起下煤礦的礦工去領工資,卻連當月的生活費都不足用時,他真正地體會到了勞動的價值。然而在如此沉重的工作中,孫少平仍然沒有忘記學習,他仍然在閑暇時看小說,關注新聞。這樣一個人,讓我敬佩。我敢說他的生活經(jīng)歷落到我們任何一個人的'頭上,都是承受不起的,而他那種不卑不亢,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我們的身上恐怕更是看不見了。
孫少平,他用自己的拼搏,自己的奮斗,自己的不屈服,擺脫了農民的傳統(tǒng)意識,漸漸的在社會上立足。他已經(jīng)從那個羞澀、自卑的高中生成長過來,蛻變成堅強、勇敢的男子漢。而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孫少平身上那堅強、不屈不撓、向上的精神。我們之間的有些人遇到了困難都選擇躲避,沒有去坦然地承受,更沒有同命運做抗爭,我們之間的有些人整天沉醉與自滿或自卑之中,沒有向上的努力拼搏,所以我們要學會那一種精神,為的是讓自己更好地發(fā)展。
這就是我讀《平凡的世界》之后的感悟,在平凡的世界中我找到了一種不平凡的品質。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1
八月長安說,上帝明目張膽地不公平,但凡人保留偏執(zhí)的權利。
事實的確如此。
似乎在小說的世界里,男女主都是性格鮮明的光環(huán)人物,有完美的經(jīng)歷和圓滿的結局。很少有人關注那些平凡配角的人生,他們在主角的光環(huán)下黯淡如墜落的隕石,沒人關心他們是否榮光過,閃耀過。
事實上,這世界上最打動我的不是天才的揮霍,而是普通人明知無望卻毅然選擇的勤勉。平凡的人們有自己的不平凡,有掙扎,有喜怒哀樂。就像《平凡的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從思想先進的女大學生田曉霞到村口愛撿破爛的傻子田二,或是力不從心但倔強的領導田福軍,他們都有起起落落的生活樂章。茅盾先生的作品細膩又殘酷,他記錄不同角色的命運,而不是像莎士比亞那樣塑造絕對極端性格的人物,因此筆下的人物大多矛盾而令人落淚。
故事發(fā)生在雙水村,一個在普遍貧窮的鄉(xiāng)里顯得有少許先進的小村莊。
在貧窮的年代,似乎有糧食吃,不被餓死就是天大的好事了。生活像座無形也無情的大山死死地壓在每一個家庭身上,在簡短的喘息空隙里,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家庭,情感,未來而擔憂著,孫少平在為學費而擔憂苦惱,田福堂為全村人的關系傷透腦筋,潤葉在為少安哥間的感情糾結……小村莊里幾十戶人家,彼此抬頭不見低頭見。每個人都有苦衷,也有各自的真相。
可盡管這個淳樸的村莊有這么多煩心事,在東拉河親切的流水聲里,每一個入睡前的黑夜,帶著濃濃的擔憂與不安,他們每個人都仍對第二天的到來充滿希望。親人與家的陪伴給予他們勇氣,也帶給他們反抗命運的力量與希望。
李娟說,我最大的不幸就是明明一無所有卻高昂著頭。可在我看來,人最大的幸運,就是明明一無所有卻有勇氣高昂著頭。他們在平凡的生活里怒吼,為什么我偏偏是這樣?為什么我不能變得更好?為什么背上永遠背負裝有貧窮、平凡的擔子?!
因此他們反抗了,在政治風云變幻的動蕩時代,用自己的方式。一群堅韌的人們反抗貧窮,孫少安率領一隊獨立生產,孫少平離開學校去黃原闖蕩歷練,田福軍在職位上堅持自我的操守……無論最后是否頭破血流,還是成功到底,他們堅持著,發(fā)出自己的一聲怒吼!
或許像《悟空傳》中那只無所畏懼的猴子一樣,它說,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zhàn)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等待這些人們的是悲慘寂寞的'結局,也許到了晚年,他們會悲傷遺憾,但若是歲月的河流逆流,他們多一次選擇的機會,一定仍一如既往,不放開自己的手。
那名叫悟空的猴子,在今何在的筆下又說,你跳不出這個世界,是因為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就超越了它。曾經(jīng)的孫少平不知道世界有多大,他只知道學習,雙水村,公社,可后來他主動離開了,在命運的岔路口上,他毅然決然地跳出了熟悉的一切。
命運是一個奇怪的圈,有人在圈內躍躍欲試,有人在圈外一籌莫展。沒人知道等待的是什么,他們自己安排命運,只求這一刻堅定的不悔。
猶記奧運會女排奪冠的艱辛不易,在面對對手的打壓和忽視,教練郎平只說了四個字:自我救贖。命運是何等抽象又奇怪的東西,它那么沉重,那么壓抑,那么無可反駁無可置疑,勇敢與之搏斗的人,在我看來,皆是勇者。
人活一輩子,若沒有這份張狂與傲氣,在生命的坐標軸留下一片虛無。這與奏響命運交響曲的人相比,實在是可悲可嘆啊。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2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卻不短。一個世界,一個時空,一輩子干著同樣的事,是人都會有所不甘,想要往大方向去,想了解世界的所有,想活得痛快和精彩。有這份心無這份力的人卻不止少安少平一對兄弟。
孫少平和孫少安是一對農民階級的兄弟,倆人共同奮斗,勇往直前,努力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一路上的坎坎坷坷造就了他們。少安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甩掉了貧窮的帽子,從黑面饃到黃面饃最后是白面饃,從快塌了的土窯到箍起來全村最漂亮的磚窯。這一路上走來有多少辛酸苦辣,多少忍辱負重,多少委屈無奈。他和潤葉相愛,卻因家世背景被潤葉父親拒絕,并且不留任何情面。少安和潤葉最終并沒有在一起,而少平和田曉霞雖然熱戀中,但田曉霞因救洪水中的女孩而被洪水沖走,這對少平無非是晴天霹靂。
孫少安與潤葉沒能在一起是因為世俗的偏見而少平?jīng)]能和田曉霞在一起卻是因為天災人禍,他們倆已經(jīng)沖破世俗的束縛,打破了一切,眼看就要修成正果了,老天爺卻硬生生的把他們拆散,真是應了那句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
我喜愛路遙先生的出發(fā)點—平凡,他的世界是平凡的,所以他對待一切也都是平平淡淡的,從小處著手,用現(xiàn)實刻畫出一個個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途,襯托出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反映出人們的思想,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覺中給人啟迪。平凡這個代名詞在人們看來都是平常,不稀奇的。但在路遙先生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主人公們都有著不平凡的一面,我曾在馬路邊上的`廣告中看到過:“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這就是不平凡。”我當時正好讀完這本《平凡的世界》,心里產生了很大感觸。
這本書是初二的語文老師推薦看的,我想著這都是教材外的內容,不必上心,一頁、兩頁,我一頁一頁的看下去,竟看的不亦樂乎,這是我第一次看這么有故事性的作品,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這本書上,體會著人物們的不平凡,領會著路遙老先生想傳送的道理。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主人公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思考,究竟值不值得我們學習和模仿?我們生在這個對比起少安少平生長的地方來說稍微安穩(wěn)的時代里,想象著當時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里,擁有夢想并且去追求的人到底經(jīng)歷過多少冷嘲熱諷,世人對他們的不公,他們皆當腳下踩風,不回頭,不認輸,跌倒了重新來過,踏上更長的人生旅途,到達最高的世界之巔。
生活沒有如果,主人公們的命運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于這個時代,我們都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只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出一絲的不平凡。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3
姑且認為“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濺了他一臉菜湯。他閉住眼,緊接著,就見兩顆淚珠慢慢地從臉頰上滑落下來——唉,我們姑且就認為這是他眼中濺進了辣子湯吧!”
“姑且認為”。哪個人在第一次眼睛進了辣子湯時能不聲不響呢?也許那兩顆淚珠里包含著別的東西吧。那淚珠,還代表著窮人們的艱辛,那種淡淡的、卻又強烈的對不愁衣食住行的生活的向往。辣子湯進了眼睛,孫少平?jīng)]有“啊呀”的驚叫,沒有趕緊去揉眼睛,而是讓淚珠慢慢地、默默地流下來。這時,更是沒有人去關心到他,注意到他。檐水和菜湯混在一起是什么呢?對我們來說,是臟水,是有細菌的,喝了會生病;可在孫少平眼里,那是做夢都想不到的'一頓飯,盡管可能不是飽餐,但誰也不會像他一樣對一鍋雨水有如此強烈的渴望。大概郝紅梅除外吧?
再想想“洋女生”和“富家子弟”的眼睛里,若進了辣子湯,會怎樣呢?他們肯定會大喊大叫,讓在場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們的“不幸”,然后,回家,他們可能還會跟父母“伸冤”,讓父母給他們上藥……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4
他上了二級平臺,沿著鐵路線急速地向東走去。他遠遠地看見,頭上包著紅紗巾的惠英,胸前飄著紅領巾的明明,以及脖項里響著銅鈴鐺的小狗,正向他飛奔而來……
這是這部百萬字小說的結尾,我似乎看到了少平帶著傷疤的剛毅的笑臉,以及他未來依舊平凡而艱辛的生活。少安、金波、潤葉、蘭香、潤生、孫玉厚、田福堂、雙水村、石圪節(jié)、黃原……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
說實話,讀完這本書后,我郁悶了。它在講述著一個沉重而嚴肅的問題——命運,卻沒有用任何修辭手法,不加任何粉飾,不帶一絲幽默。
潤葉深愛著少安,卻不得不嫁給李向前!李向前得到潤葉的愛,代價卻是失去雙腿!無法想象,像少平這樣優(yōu)秀的高中生,卻成為了一個煤礦工人?而田曉霞如花的生命,竟在洪水中逝去,和少平的愛情,也在洶涌的波濤中湮滅……
社會的變革,帶來的不僅是希望、機遇與拼搏:像少安、田福軍、喬伯年;伴隨而來的還有固執(zhí)、痛苦、人性的墮落:像田福堂、張有智、苗凱……
理性與智慧的光,在時代的長河微弱地搖曳,將光遮住的,是自私、固執(zhí)、墮落、“出身的局限性,農民的狹隘性”……
啊,平凡的世界,已使我“目不忍視,耳不忍聞”了!
……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我不甘心,我試圖從紛繁的故事與人物中找出共通之處——一種支持時代與歷史前進的力量。
于是我開始仔細的思考……
少安與潤葉因為愛而相聚,也因為愛而分離;命運奪去了李向前的雙腿,帶來安撫與希望的也是愛;時代可以泯滅一個優(yōu)秀青年的輝煌未來,卻無法阻止他對真理和愛的追求,即使在最艱苦的時代,少平不也堅持讀書嗎?命運可以將兩個人分離,將一個人毀滅,但卻無法阻止一個煤礦工人與記者的愛……
生活中固然拼搏與頹廢并存,但取得成功與人民愛戴的,不還是那些心存愛、正義和善良的人嗎?
是的,有些人會頹廢,會墮落,會迷失方向。
是的,有些人,可以僥幸?
不,應該相信,沒有僥幸!真理和愛雖有時看起來衰微,但卻不會隨時代的更替而改變。甘地說,“歷史上只有愛和真理才能獲勝。”
至于命運中的不幸與苦難,應該是財富。就像少平在給蘭香的信中所說,“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親愛的妹妹,我多么希望你的一生充滿快樂。可是,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他應該使我們偉大!”
正與負本來就存在,存在于自身,存在與社會,我不懼將兩類事物陳放于眼前,因為我相信,任何明辨事理的人都會選擇前者,而選擇后者的人,終將無所作為。我所悲哀的,是不幸的人墜落于痛苦的怪圈,被愚蠢蒙蔽了雙眼,不能認清自我,于仇恨與自私中隕落……
故事并沒有給出一個結局,少安、少平、蘭香應該還有更精彩的經(jīng)歷,但是,平凡的世界,悠悠的時間,哪里又會有一個盡頭呢?
或許,路遙把故事留給了我們,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經(jīng)歷,書中的,終究不屬于你,身邊的,才可以給你創(chuàng)造奇跡!
我又看見了少平,遠方的天邊,朝陽從彩霞中噴薄而出,他邁著更加穩(wěn)健步伐向遠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