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駱駝祥子》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駱駝祥子》有感1
巴爾扎克說得好:“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駱駝祥子》中的祥子是屬于最終一類人,他是在苦難中墜入了萬丈深淵。
祥子——北平普通的車夫,他老實,健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般進取和堅韌的精神,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買一輛自我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之后,經過三年的省吃儉用,他最終用自我的汗水換來了一輛車,卻被孫偵探給敲詐一空。第三次,他用虎妞的錢買了車子,日子漸漸的富裕起來了,可是總不盡人意,虎妞卻難產死了,祥子悲痛欲絕,沒辦法,只要好好把車子賣了來安葬虎妞。應對多次挫折,他逐漸對生活失去了信心,逐漸墮落,最終,他變成了一個,麻木,潦倒,好占便宜,吃喝嫖賭的行尸走肉。
創成這杯具的元兇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祥子的遭遇也代表著當時絕大多數人的遭遇。可想而知,在當時的混亂社會中,人們是過著怎樣的悲慘生活。如果不是舊社會的迫害,祥子就不會從滿懷期望走向墮落絕望,一個以往勤勞堅忍,有著自我目標的人最終卻淪為了社會垃圾。
我不禁為祥子感到遺憾和悲傷,對于當時的社會,我更加感到悲哀,感到恥辱,祥子在社會的影響下經過跌宕起伏的艱難歷程,最終卻淪為社會垃圾,這就是社會對他的不公,能夠說,祥子是被這個腐敗的社會害死的。
社會是現實的,也是殘酷的,他不會為了一個人的夢想而改變。它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所以我們僅有努力拼搏,堅持追尋自我的夢想,才不會被社會所遺棄。
命運是掌握在自我手中的。
讀《駱駝祥子》有感2
從沒有過一本書讓我讀來如此如饑似渴,不到三天的時間,祥子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勤勞、堅強、樂觀,一位老實實在的車夫。然而小說最后祥子悲慘的結局卻讓合上書后的我久久不能平靜。
小說以祥子為中心,以買車問題上的三起三落為主線,寫了祥子的三個階段,立體地展現了社會各階層民眾的生活畫面。第一階段寫祥子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了一輛車,本想以此來改善生活,卻被亂軍搶走;祥子沒有氣餒,努力過后又重新買了一輛車,然而又被孫偵探所騙。第二階段主要是祥子與虎妞的生活,祥子與虎妞結婚后,本以為生活會越來越好,可虎妞卻不幸難產而死,悲傷的祥子又不得不賣車葬虎妞。第三階段,祥子在遭受這接而連三的磨難后,好不容易在小福子身上看到希望,小福子卻在受辱后自盡而別。絕望的祥子自此走入了街邊“混混兒”的隊伍。
對于祥子,我是既同情又惋惜,既無奈又敬佩,敬佩他那樂觀向上、堅韌不拔的`精神,若換作是我,受到那么多的打擊,早就一蹶不振了。但是祥子最終沒能繼續與困難作斗爭,成為了社會的累贅,這對我也是一個警醒。
對于祥子所處的社會,我感到悲哀,也感到痛苦,那個社會常常在人為的產生大量的社會垃圾,本應為人民服務的人,大多也都是腐敗奢靡,如同臧克家所寫:有的人騎在人民的頭上“呵,我真偉大”。
說讀完后,我最大的感觸是:學習和生活中,有困難不可怕,困難多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面對困難時選擇退縮和放棄,而應該執著地向著心中的夢想去努力,如若像祥子一樣半途而廢終將一事無成。
讀《駱駝祥子》有感3
祥子是個車夫。
和他本身的名字相反,他的人生本沒有太多的吉祥如意,而是處處充滿了坎坷。剛剛看到祥子把他用命換來的幾匹駱駝低價賣了出去。心想著真是悲哀啊。明明已經用幾年的努力掙到了一輛真正屬于自己的車,憑什么那些個天殺的軍官搶了去就這么沒了著落?明明是以命相換的駱駝,為什么不足車的三分之一?然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從兵手中逃出來后。
心中為世界感到悲涼,自然看到的,必定也是世界的悲涼。他受不了寂靜,他為身后的駱駝感到害怕,他為自己的驚疑不定而害怕。然而,當他意識到手中的'駱駝可能會為自己再帶來一輛新車時,他的內心,又染上希望。這時,作者用了代表著希望的日出來烘托這種愉悅的心情,讓我們與祥子一起,感受希望。而后,在祥子進村后,眾人的打量讓他難堪,這時候,祥子又看見了那光明的太陽,可是太陽似乎不像剛才那樣可愛了。到最后,賣駱駝得來的三十五塊錢讓祥子的希望破滅了。這段的景物描寫可謂是恰到好處。
祥子的故事還在繼續。
【讀《駱駝祥子》有感】相關文章:
讀駱駝祥子讀書筆記12-22
讀駱駝祥子有感01-25
讀《駱駝祥子》有感01-25
讀《駱駝祥子》有感01-22
讀駱駝祥子有感01-22
駱駝祥子的好句12-22
駱駝祥子好句11-19
駱駝祥子好詞04-20
駱駝祥子的好詞02-06
讀老舍《駱駝祥子》有感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