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巴金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我在初中的時候就把它讀完了,在讀這部名著時,我的心充滿了悲憤與憐憫,即使現在讀完了,我的心依舊久久不能平靜。我的心在激蕩,我的思潮在涌動,我是在悲憤與惋惜中糾結和嘆息,實在是在難過啊!但我暗暗為自己慶幸,,我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時代,相對于那些無數的可憐的生命做了陪葬品的人們,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那些可愛的勇敢的人奮起而攻打破了舊社會的桎梏,一個嶄新的時代隨之到來,從前飽含女子血淚的舊路我們不會重蹈。這是最大的幸運啊!
有人認為,作為大哥的覺新樣貌清秀,品學兼優,本有著大好的前程與美滿的夢,但在吃人的封建禮制面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著別人難以明了的苦衷,博得長輩們表面上的暫時的友好對待,但他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他被迫與所愛的梅分離,娶了另一個少女,梅卻被嫁到趙家受氣,不滿一年即守寡回娘家,最后含恨而終。他也熱烈地愛著她的妻——一個善良貞靜的女子,但他卻不能保護她,讓她任人擺布,聽著她在為他生第二個孩子時的痛苦的呻吟聲卻不能進房看她,知道妻因難產而殞逝卻不能與之見最后一面,卻只能夠忍受。他甚至還做過封建禮教的劊子手,逼二弟覺民完婚,但最后,他有了一點覺悟了,他終于幫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而我覺得覺新這樣的人懦弱,無能,他不去爭取他所愛的梅,也不能保護他所愛的妻,他眼睜睜地看著這個他一直維系的家扼殺他最愛的兩個女人的生命,是他的懦弱害了她們啊!他的順從扼殺了他自己,也摧毀了她們。然而,他卻是最值得人同情的,前途失去了,美景幻滅了,一切都在黑暗中掙扎,沒有幸福可言。可是,我也理解他,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在那樣的家庭環境下,他的思想,他的行為,都已失去太多太多。活著,只是機械的活著,看不到光明了。
有人認為,二哥覺民,擁有進步思想,但不堅定,他是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憑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幫助,贏得了琴——一個進步的充滿自信的新女性,他可以說是《家》中最幸運的一個!而我看來,他的幸運還是源于他自己的爭取,一個人,只有自己不放棄,才能有信心去克服各種困難,爭取屬于自己的幸福,也才能最終收獲幸福。
有人認為,三弟覺慧,不但擁有進步的思想,而且意堅定,他最初與俾女鳴鳳相愛,但無情的長輩把鳴鳳迫得投湖自盡,這成了覺慧心中一道永遠的痛!在這一點上,覺慧,因我個人覺得,他還是思想不成熟,他想過放棄鳴鳳,讓這樣一個十七歲的純結少女嫁給六十多歲的老頭做姨太太,任人糟蹋,然而,鳴鳳為他犧牲了,她為他留下了一具清白的濕淋淋的尸體,和一個蒼白的吻。在這件事上,我是相當的氣憤,相當的難過,相當的痛心。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覺慧后來反抗了,為他自己贏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終于擺脫了這個家,然而,他的愛情還會有最初的美好嗎?他的人生是否有遺憾呢?我想,在他心里,會一直有個陰影吧。那個黑暗的年代,留在歲月的遺跡里,永遠地過去了。但《家》在批判那個時代的同時正昭示著青春的力量,我們正處于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里洋溢著愛!對未來,對生活都充滿了向往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