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追風箏的人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為你,千千萬萬遍。
風箏?!放風箏,追風箏。兩個男孩的故事由此開始,由此結束。
風箏,就是兩個男人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追求,追求的方式也大相徑庭,所表現的靈魂也天壤之別。風箏可以歸納為3+1,直接而分明。
1、童年,真摯的風箏。
少爺阿米爾和他的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的畫面一出現,讓人不禁感嘆,雖然身份有別,但是少年時的友誼充滿力量,干凈而持久!這大概就是友誼的光芒。其實,哈桑的勇敢、果斷、直接、忠誠、“為你千千萬萬遍”,是忠于這份友誼,而不是身份。 “如果我讓你吃泥巴,你會吃嗎?”“如果你要求,我會的。不過我懷疑,你是否會讓我這么做。你會嗎,阿米爾少爺?”。童年的心這種反問,是為了得到同樣的友誼。
但是,在追風箏中面對暴力,阿米爾選擇了逃避,并且一步步將自己淪陷。孱弱的他沒膽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自私的他也不情愿跳出來讓哈桑把那個藍風箏讓給阿塞夫。同時,他內心是掙扎的,內疚的,還是不值得?所以選擇了栽贓,希望將自己的內疚遠遠拋出去。
但是,我相信,阿米爾的內心是善良的,是少年好勝,是希望贏得冠軍,是為了得到父親的贊賞,戰勝了自己的自責和內疚,做了一個錯誤的、不斷折磨自己多年的錯誤的決定。誰的童年不是如此呢?
這都是少年友誼最真摯的風箏。
2、成長,責任的風箏。
面對戰爭,阿米爾和父親偷渡到美國,二十六年,或許,往事已淡,虧欠已忘。他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事業起色、父親去世…希望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承擔起丈夫的責任;希望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開始寫作。哈桑選擇守護故居,在他心里,那是他應該永遠守護的地方,他心中的阿米爾永遠在那里。直到最后,不惜為了守護那個空院子,付出生命。守護就是責任,大于一切。
兩個人,都是為自己所堅持的事情負責,付出自己的努力,做認為值得做的事情。這是成長責任的風箏。
3、救贖,救贖的風箏。
往事會不自覺的爬上來。虧欠、內疚,從來就是一道很難愈合的傷疤。
陌生的來信,多年的傷疤重新揭開,原來那些傷疤從沒痊愈過,只不過是暫時隱藏。阿米爾得知事情真相,原來兩個人是親兄弟,被戰亂留在阿富汗的是自己的親侄子。
“那里有你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這是撫平傷疤、不再內疚的唯一出路。少年友誼風箏的往事再次襲來,經過了內心斗爭,艱辛的過程,救親侄子回到美國。完成自我救贖或是仿佛已經完成了自我救贖。
這是救贖的風箏。但是,其實,原來這些都不重要。
4、希望,微笑的風箏。
原來,如何對待自己的親侄子才是真正的救贖。在一次次的努力后,在一次的追風箏的比賽中,阿米爾對自己說,“為你,千千萬萬遍。”他終于在二十六年以后,對自己曾經的玩伴,說出了同樣的話。
這才是最后的自我救贖,但這僅僅是一個好的開始。
只是一個微笑,就如第一片雪花的融化,是一個無限的希望。我追,唇上掛著一個像潘杰希爾大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這才是真正的風箏,希望的風箏,一直追尋的風箏…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么,讓我們勇敢地追。”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放風箏的人讀后感04-10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范文06-05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15篇01-13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01-22
夢見被蛇追02-23
夢見被獅子追11-08
追夢的作文02-19
追夢作文02-19
追劇的說說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