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烏塔》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烏塔》讀后感1
今天,我學了《烏塔》這一篇課文,感受頗多。
這篇課文是汪曉潔作家寫的。主要寫了汪曉潔出國游玩,遇到了14歲從德國回來的烏塔,經過幾次交談。烏塔的語言深深地打動了汪小潔。是的,中國的`小孩正像汪曉潔所說的一樣,中國的小孩吃什么,要什么,穿什么,都靠自己的父母,像寄生蟲一般,我也曾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當我讀到了這篇課文以后,改變了我的想法。
以前,我總是依靠父母。一離開他們就又哭又鬧。我要什么,就向爸爸媽媽伸手,想去哪就讓爸爸媽媽陪我去。干什么都要爸爸媽媽陪。一次,媽媽有事情,就讓我一個人去博物館。她本來已經給我制定好了路線,安排好時間,給我費用,剛把我送出了家門,結果媽媽回來以后,我已經到了家里,使媽媽哭笑不得。
可文中的烏塔卻不一樣。她自己一個人妥妥的制定好了行程,可我卻不敢去。她是一個多么獨立自主,勇敢,聰明、熱愛生活,做事有計劃,考慮問題周到的小女孩呀!
是的,正像汪曉潔所說的“中國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游樂園,孩子們很快樂!贝_實,中國的孩子,一點也不缺乏樂趣。但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有句話講,“看過世界的孩子更強大”。我們也應該一個人去游玩世界。
我以后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獨立自主,大膽,有規劃的人。
《烏塔》讀后感2
在最近的幾天里,我們認識了烏塔。她是一位美麗漂亮的小姑娘。她熱情活潑;她生存能力強;她有責任感;她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她才十四歲,就獨自一個人游了歐洲。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
烏塔的'生活自理能力強,因為她獨自一個人游歐洲都沒問題。每次遇到問題都能很好地化解,什么事情都可以完成的特別好。再想想自己,每天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次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件事情都是家長代替我做的。我看了烏塔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自己的事情就應該自己做,不應該讓別人代勞。
烏塔不僅生活自理能力強,而且做事還非常有條理、有計劃。烏塔在游歐洲之前,她用了三年的時間做準備。她提前在家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烏塔每到一地就查一下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一張明信片。我有時候做事會沒有計劃,知道了烏塔的故事,以后我再也不那樣做了,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干任何事情都有條理、有計劃的人。
我想要告訴大家,要學習烏塔并不是要學習她一個人游歐洲的事情,而是要學習她那種精神。以后,我們要更好地學習烏塔的精神,做一個獨立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強的孩。我希望早日為父母撐起一片天。
《烏塔》讀后感3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因為我被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深深的感動了。
《烏塔》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烏塔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在開始旅行之前,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人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烏塔的自立自強精神,值得我們敬佩。
我十分贊同烏塔的做法,因為獨立意識會使柔弱變為堅強,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依賴,只會讓我們走向失敗。如果我們不能像烏塔一樣獨自生活,我們就會是“溫室里的'小草,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永遠那樣弱小!笨縿e人只是暫時的,靠自己才是終生的。
看到烏塔的做法,使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邰麗華,她2歲時因高燒失去了聽力和說力,成了聾啞人,但她從未自暴自棄。6歲時爸爸送了她一雙舞鞋。15歲時,她正式訓練舞蹈,開始了舞蹈生涯。邰麗華雖是聾啞人,但卻以堅強的毅力摘取了事業成功的花朵。
《烏塔》這篇課文,給了我一個啟示:我們要自立自強,擁有獨自意識和獨自生活的能力,而不是依賴父母。我們要做的是展翅高翔的雄鷹,而不是像風箏一樣被拽在手里!
《烏塔》讀后感4
在星期六早上,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讀完后,我受益匪淺。
《烏塔》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游歐洲的故事,反映了外國兒童強大的獨立生活和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當我讀到“不知過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鬧鐘驚醒了我……她走了不久,我也出去了!蔽业.內心十分慚愧,因為我自強的力很差,而烏塔自強能力卻很強。
我每次寫完作業都出去看電視,從來不檢查作業,而且把書桌弄得亂七八糟,我總讓媽媽來善后。還有一次,學校舉行校運會,媽媽早早起來,煮好早餐,裝好水,叫我起床,幫我把衣服穿上,疊好被子,拉起我的手陪我一起去學校,幾公里路程她都喋喋不休的說,讓我注意安全,跑步前要做熱身操……我總覺得媽媽就是我的女傭。另外我看到一張報紙,知道了中國人的父母太溺愛孩子,含在口里怕化了,抱在手里怕摔了,我們都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而外國父母不是這樣教育的,他們是讓孩子從小學會獨立生活和技巧,我多么希望我的媽媽也能像外國父母那樣教育孩子,相信孩子,放手讓我自己去面對生活的事情。
在這里我呼吁,希望我們零零后不要再當父母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我們也要像烏塔那樣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做新時代的小主人。
《烏塔》讀后感5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位年僅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在暑假間,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勇氣實在令我佩服。
當我讀到烏塔說,她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人打電話或者寄張明信卡片時,我頓時被烏塔那充分的準備給驚呆了。要是我出門的'話,我一定讓我的爸媽給我準備,我只要自己帶著東西出門就可以了。從未想過設計旅行路線或閱讀哪個地方的旅游指南。至于查當地的警察局的電話,我想都沒有想過,只不過玩累了想家了,才會給爸媽打個電話。而烏塔就不一樣了,她為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三年,讀了很多有關她要去的哪個地方的書籍,掙了許多旅費,還養成了獨立生活和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我們中國有許多的孩子和我一樣,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溺愛里,嬌生慣養,做什么事情都要依賴父母,從來不自己做,有時還讓父母給零花錢。而國外的一些小朋友就不同了,他們每次花錢都在想怎樣花才劃得來,不僅精打細算,還會掙錢。這種從小就學會自己理財和獨立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衷心的希望,家長也能給我們適當的空間,讓我們能夠自由的飛翔,也讓我們能像烏塔一樣,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好少年。
《烏塔》讀后感6
本文主要講了一個年僅14歲叫做烏塔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并且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遇的事情。
我覺得烏塔身上有我很多要學習的地方。如: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的時候,
我覺得烏塔很熱情友好,可我連平時去別人家里做客時,都不會和別人打招呼。
我以為烏塔是用她爸爸媽媽的錢去旅游,而且只是單純地去玩一下而已。但當我讀到后面才知道,烏塔用了三年時刻準備這次旅行,她先在家里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還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她每個周末去幫餐館和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原來,烏塔的旅費是自己掙的,她為這次旅行做了充足的準備,這說明她的自理潛質很強。可我每次要出去的時候都不會先換好衣服,搞得別人要出發了的時候卻還要等我一個人。
烏塔去了一個地方之后又做了什么呢?我繼續讀了下去。原來,烏塔每到一地就會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忙,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以免讓家人擔心。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一件事:以前,我的同學姚雨軒在外面的培訓班里學習很優秀,培訓班里的老師對她說:“雨軒,這次我們要去深圳的一個地方玩,你很優秀,因此我們想要讓你邀請另一個同學跟我們一齊去那玩,能夠嗎?”姚雨軒邀請了我,我很高興,可媽媽卻不讓我去,說我照顧不好自己。結果,我和姚雨軒錯過了這次機會。讀了這篇文章,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請讓我們獨立去做一件事情吧!像烏塔一樣學會獨立,我們不想做溫室里的花朵,我們要做展翅高飛的雄鷹!
《烏塔》讀后感7
我聽到烏塔這個名詞,就覺得很新鮮,烏塔是不是一座黑黑的塔?還是一座停著很多烏鴉的塔呢?讀完課文以后,我大吃一驚,原來,烏塔是一個小女孩的名字。
“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中國的孩子像一只風箏一樣被父母拽在手里,而德國的孩子卻可以像小鷹一樣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中國的孩子大多在家里都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德國的孩子個個都是從小到大闖出來的,特別勇敢,特別獨立!斑@次趁暑假游歷了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矣悬c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她很自然的回答道。”讀了這段話,我不禁佩服烏塔勇敢又獨立的精神。
中國的孩子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游樂園,孩子們很快樂。可是德國的孩子們認為光從電視中認識的世界總不完美。就像我一樣,我經常從電視、電腦上看見過北京,但只有我來到北京親自感受,它的美才更深深地感動了我。
她還說,自己用了三年時間準備了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發廣告單,每個周末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烏塔做事好有計劃啊!我們要向她學習如何有效的制定計劃和有效的規劃時間。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認識了做事有準備有計劃,聰明、喜歡旅游、勇敢、獨立、合理安排時間的烏塔。
《烏塔》讀后感8
《烏塔》這篇文章寫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在父母的支持下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她很自然地問答道!笔刮腋械剿芸蓯,善于交朋友,很熱情,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而中國小孩恰恰相反,不要說見到陌生人,就是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招呼,讓人覺得中國小孩很不禮貌。我還感受到烏塔的獨立性很強,居然敢獨自一人游歐洲,并把這看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讀到這里使我想起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我獨自一人下太白巖時,爸爸總是不放心,在小路旁看了又看,并且讓哥哥在山下接我。哎,不就是下個太白巖嘛!爸爸就那么放心不下,假如我也去游歷歐洲,那爸爸媽媽不知有多擔心。然而外國的父母總是把鍛煉兒女的獨立性放在第一位,給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的機會,真令人羨慕。我還從“她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個周末去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讀出了烏塔很細心,也很了不起。說她細心,是因為烏塔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看了許多關于這些國家的書籍,每個細節都想得很周到。說她了不起,是因為她自已掙錢游歐洲,想想看游歷歐洲需要那么多錢,她卻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掙,真是個了不起的小女孩兒!
讀完《烏塔》這篇文章后,使我十分羨慕烏塔,羨慕她獨自一人游歐洲多自在呀!而我身為中國小孩就連獨自一人游重慶、北京都沒有想過,更別說歐洲了,就是想過父母也只會說讓你掃興的兩個字,那就是“不行。”我多么希望中國的家長也能像外國家長一樣鍛煉我們的獨立性。文會刪除所有投稿!
《烏塔》讀后感9
假期閑著沒事,翻開上四年級的語文書。我的眼睛停留在《烏塔》這篇文章上,便寫下了這篇讀后感。
我認為烏塔比我快樂,她小小年紀就可以單獨在歐洲旅游,見到非常多美麗的景色。我只在課本看過威尼斯、埃菲爾鐵塔,我多么想像烏塔一樣親自去看看!就因為烏塔見多識廣,所以我覺得她比我快樂多了!當然,中國和外國的家長有很多的不同。我非常向往外國孩子們的生活方式,我羨慕烏塔有朋友式的爸爸媽媽。
因為他們給孩子很多自由的活動空間,不像我的父母總是不準這個,不準那個,從小就把我嚴嚴實實地包管起來,沒有給我希望得到的自由空間。我就像溫室里的'一顆小草,不經風雨,不見彩虹。而中國的家長卻認為他們非常體貼孩子,他們不準孩子們做冒險的事,是出自于對我們的愛,他們以豐富的經驗來告誡我們,以防我們做錯事、走彎路。但我覺得愛的方式有很多種,愛的最高境界是理解和支持。烏塔的父母就支持她做她喜歡做的事,這樣的愛是最崇高的!
我想把自己和烏塔做個比較,我認為烏塔比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它能夠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旅游的快樂、打工掙錢的快樂。而我呢,整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唉!沒辦法,正如我老媽所說,我的任務就是學習!烏塔是快樂、自由飛翔于藍天之間的蒼鷹,我只是在籠中在待飛的小鳥!父母們啊!讓你的孩子們有很強的獨立生活的能力吧。不是溺愛,而是支持孩子們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是給他們自由的空間!
《烏塔》讀后感10
烏塔,僅僅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子,竟然一人敢旅游歐洲!這對一個沒有單獨旅游的孩子是都不敢想的事!
烏塔為了這一次的旅游,她整整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做準備!而且,這次的旅費沒有從家里面拿一分錢,而是靠自己去餐廳和超市、還有發報紙和廣告單自己辛苦掙來的!
我讀完之后,心里掀起了無數個波瀾。因為我是個十歲的孩子了,從來沒有離開過爸媽,更不要說自己外出和旅游了。這還讓我想到了那一次:因為我每個星期天的下午,我都會去上英語課。吳老師有次讓我們去青島日照三日游,誰想參加誰報名。我興高采烈的把此事告訴了爸爸,結果爸爸一口否定,“你還小,以后會有機會的'”。我傷心的回到了英語班,看著同學們高興離開時的身影,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后來同學們回來了,向我講起外面的風景和拾貝殼的感受,我心里即替她們高興,又感覺她們像是在諷刺我。
有的家長就是太“愛”孩子了,為什么在愛字上加上引號呢?因為這是錯誤的愛。為什么烏塔的爸媽敢于讓烏塔獨自一人去旅游歐洲呢?難道她的爸媽不愛她嗎?不是的,烏塔的爸媽只是想鍛煉孩子的獨自能力。中國的爸媽真們是把孩子是“捧在手里拍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爸爸媽媽們,請讓我們獨立去做一件事情吧!像烏塔一樣過早的學會獨立,我們不想做溫室里的花朵,不想做籠中之鳥,我們要做雄鷹、暴風雨里的雄鷹!
《烏塔》讀后感11
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女孩。你能相信她獨自一人游歷歐洲嗎?也許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可以,也只能游歷一個國家而已,怎么可能游歷整個歐洲呢?可她卻去了法國、羅馬、意大利、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瑞士、奧地利等國家。她,一個德國小姑娘,身上卻有著我們沒有的美好品質。她愛學習、開朗、活潑、熱情、大方,更重要的是她獨立自主,自食其力。我曾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一位考入名校的學生,卻因為自己不會疊被子,穿衣而被退學。這,就是對我們敲響的警鐘啊!、
父母常常約束我們,擔心我們的安全,從來不讓我們單獨出門,把我們呵護得像溫室里的花朵。冷了,有棉衣,有火爐。餓了,有香噴噴的飯菜。我們只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坐享其成,卻忘記了當下孩子最需要的一點:獨立,自強.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的棟梁,但如果我們只知愚昧的學習,那,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更失去了寶貴的自主能力呀!我們何時才能不做溫室里的花朵,而做一只翱翔在藍天里的雄鷹啊!我們就像一只被關在籠子里的.小鳥,沒有自由、沒有向往、沒有憧憬、沒有夢想。只求填飽肚子,睡眠充足?墒牵闶欠裣脒^,當有一天,你的主人離你而去時,你的命運又將由誰來做主?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學會自己穿衣,自己疊被。讓我們向烏塔學習,學會自食其力。面對挫折跌倒了,再從那兒爬起來!讓我們告別雛鷹,告別溫室的花朵,一起成為展翅高飛的雄鷹吧!
《烏塔》讀后感12
我讀了《烏塔》一文,眼前浮現出了一個自強、勇敢、細心、自信、獨立堅強的小姑娘。
烏塔小姑娘年僅14歲,卻游遍了歐洲許多有名的景點,而且所有費用都是自己掙的。我們呢,連學校舉行的野炊活動都要父母來幫忙,而且買菜的錢都是父母給的.。還有的人12歲了都還和父母一起睡覺,不能自己獨立生活,自覺性也比外國的孩子差,吃飯、睡覺也要父母督促,寫作業也要父母監督才肯寫。烏塔早在11歲就準備了全部工作,想得很周到,她的父母也不放心,但烏塔有辦法?墒俏覀冎袊暮⒆幽?卻是父母嬌生慣養的寶貝,我有一次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新聞:有一個17歲的男孩子連疊被子、掃地、洗桌子、拖地都不會。
還有一次,語文老師告訴我們,她在網上看見了一個新聞叫“中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意思是有些人讓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比賽攀山,中國孩子有的覺得背包重,就扔了一些飲用水;有的在半路上吃光了食物;有的向日本孩子求助。等攀上山了,中國孩子氣喘吁吁,但日本孩子強健有力,而且還剩下了一些食物和飲用水。有人問他們:“已經上山了,你們為什么不把東西吃光?”日本孩子說:“只要有一點路,就不能吃光食物。”
讀了《烏塔》一篇文章我懂得了,一定要學會獨立、堅強。
《烏塔》讀后感13
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為了去歐洲旅行,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做準備(不草率)。閱讀有關國家的書籍(有目的),自己打工掙旅費(自力更生),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有計劃),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請求幫助(安全意識強),到了目的地,給家里發張明信片或者打電話報平安(懂事操心)。正是烏塔具備這些能力,所以她能輕松愉快的.獨自一人旅行歐洲。
看到了烏塔,我不由得想起我自己。別說出門旅行了,就是在油區內獨自坐個三輪車,父母也是大聲的再三叮囑:“路上一定養小心呀,保護好自己!鄙挛視䜩G。自己想煎個雞蛋,爸爸媽媽也要嘮叨半天:“煎雞蛋是一定要小心,不要燙到你的手了,讓媽媽來給你煎雞蛋。”時間一久,我便習慣成自然,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所以我老是覺得爸爸媽媽太呵護我了,才讓我做什么事都產生了依賴心理?墒亲詮膶W了《烏塔》這篇課文后,經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關鍵還是在于自己。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了,父母才會信任你,放開雙手,讓你自由飛翔。
比如說,我寫作業有時很貪玩,總覺得時間還早著呢,就東看看,西晃晃。磨磨唧唧的,作業經常寫到九點多,為此媽媽經常皺著眉,大聲的督促我,我才肯抓緊時間寫作業。我的房間我總忘記收拾,每次都是媽媽催促我幾次,我才去不情愿,慢慢騰騰地去整理房間……所以我總覺得媽媽嘮叨。靜下心來想一想,如果我能像烏塔那樣做什么事情都井井有條,考慮事情全面周到,媽媽也一定會支持我做一些事情的。
《烏塔》這篇課文讓我知道了許多,學到了許多。所以,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要爭取做一個有計劃,有準備,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烏塔》讀后感14
今年,我們語文課本,第二十七課是用一個名叫烏塔的德國小女孩來命名的。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她用三年的時間,準備了這次暑假獨自游歷歐洲。其中,她每個周末都去幫餐館或者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和到別人家當保姆掙取旅游費;她還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一張明信片向父母報平安,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從這幾點,可以感受到烏塔是一個自力更生和測劃心強的小女孩。也許,這就是父母讓她獨自去的理由。可是,如果同樣有準備這么充分的中國小孩子,真的能像她一樣獨自游歷歐洲嗎?
中國的父母不是一口咬定一起去,不然就不準走;就是甜言蜜語地把孩子騙回來,說不去可以留在家里吃大餐啊、每月的零花錢可以多十塊啊……說到底,根本不想讓孩子單獨邁出家門就是啦!
平時在家里,父母總是把我們視為掌上明珠,拿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頂在頭上怕飛了。什么事情都幫我們收拾地井井有條,就算我們自己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父母也會說我們是家里的寶貝,只要安心學習就可以了;或者是:寶貝,你的心意我們領了,還是我們來做吧。每時每刻都把我們照顧地無微不至?蔀跛灰彩羌依锏膶氊悊幔繛槭裁此齾s能獨自游歷歐洲?難道她的父母和爺爺奶奶都不愛她嗎?他們當然也愛,但是他們都知道自己不能陪伴孩子的一生,所以才會從小培養孩子,讓他們變得獨立,他們長大才能自力更生……
同學們!請問你們是愿意當籠中的'小鳥?還是在暴風雨中頑強生存的雄鷹?父母!請收回你們溫暖的雙臂,讓我們從小鍛煉獨立生活的能力,為國家培育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烏塔》讀后感15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烏塔是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姑娘,她居然獨自一人游遍歐洲,真是了不起!她的行為令人十分敬佩。
烏塔為了旅游歐洲,做了三年的準備工作,她在家里就收集好了旅游路線和日程,收集了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到一地她總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為了掙旅費,她每個周末都要去幫餐館或者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帶小孩……總而言之,烏塔是一個具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小姑娘。
看到烏塔,我就想起了我們中國的少年兒童。我們雖然學習成績不錯,但是在獨立性方面和外國小朋友相比,差距真是太遠了。平時,我們在家里就像“小皇帝”、“小公主”,總是依賴父母,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而且上學、放學都要家長陪同,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就變成了溫室里的花朵,花盆里的蒼松,怎么經得起風吹雨打呢?我多么希望我們中國的家長,松開你們的“手”,讓我們到生活的風雨中去磨煉自己,讓我們在磨礪中去生活,磨礪中去成長,使我們越來越堅強。而我們學習烏塔并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的精神。
我們雖然從電視和書本了解了一些知識,看到了世界的樣子,但僅僅從電視和書本上得到的知識是不完美的,必須要有親身的經歷,親身的體會,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麗,生活的精彩,才能真正地去了解世界,感受世界。
【《烏塔》讀后感】相關文章: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2-27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04-26
烏塔的教學反思03-12
《烏塔》教學反思04-15
烏塔教學反思04-16
由《烏塔》想到的作文04-15
由烏塔想到的作文06-10
《烏塔》讀書筆記03-03
烏塔讀書筆記11-25
烏塔的作文600字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