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伊索寓言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1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書:《伊索寓言》。這本書的原名叫《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世界上最早的的寓言童話集之一,書里通過簡短而精煉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不為人察覺的道理。
其中的一些故事都是我們知道、了解、熟悉的。比如說家喻戶曉的小故事《農夫與蛇》、《狐貍與葡萄》、《龜兔賽跑》、《烏鴉喝水》、《狼來了》、《狐貍與烏鴉》。我看的這本書分為幾章,我向大家介紹幾篇吧!
《農夫和狗》里面大概說的是:一次冬天的暴風雪非常的`猛烈,持續了很久。農夫不能出去干活,只能把家里的綿羊、山羊都吃了,就連憨厚、忠心耿耿的牛也吃了。可是暴風雪還沒停。
狗看見主人的所作所為,互相說:“無論暴風雪多大,我們都必須離開,主人連幫他一起辛勤耕作的牛都宰了,又怎么會放過我們呢?”我的理解是如果有人連自己的家人都要傷害,那么一定要警惕!
《偷東西的小孩與他母親》里面的大概內容是:有一個小孩在學校偷了同學的筆,拿回來給母親看。母親不但沒有罵他、懲罰他,還表揚他。這個小孩越來越大膽,開始去偷更大、更值錢的東西。直到一次,當場被抓,法官判他死刑。
臨死前,小孩想與他的母親說一句悄悄說,母親上前,小孩卻猛地用力咬掉她的耳朵。母親罵他不孝,兒子說:“如果我在初次偷筆時你就制止我,打我一頓,告訴我那樣做不對,我就不會落到今天如此下場。”我的理解是如果一個人犯了小錯不改,那么必會釀成大錯!
這本書中的故事很短,但它告訴了我們許多深刻的道理,一個個短篇的寓言給我帶來了樂趣,也帶來了道理。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2
書頁在手中一頁頁翻動,這個暑假,我把《伊索寓言》這本書讀完了,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受益匪淺。
《伊索寓言》里有許多小故事,如:《欠債人》《發現金獅子的膽小鬼》《宙斯、普羅米修斯、雅典娜和摩摩斯》《鶇鳥和捕鳥人》……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鶇鳥和捕鳥人》,它講的是"有個捕鳥人發現一只鶇鳥為了吃果子,一向在樹上,于是人用捕鳥膠把鶇抓住了,臨死前,鶇鳥說:"我為了一點口福,把命都搭上了。"是呀,有時人會為了一點兒利益把多的東西都賠進去了。
比如有次我看報紙,說查封了一個以度假村為名的賭城,在那里可說烏煙瘴氣、魚龍混雜。上到公司大老板,下到普通老百姓。有一夜暴富的奇跡,有一貧如洗的杯具。但大多數僅有輸的命,他們為了賺點錢(手法不正當),有時心血來潮,越輸越賭,越賭越輸,搞得最終把自我的本都賠完了,弄到傾家蕩產、妻離子散、身敗名裂的境地。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鴉明白自我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細心翼翼地全插在自我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面前。
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準備立他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于自我的羽毛。于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鴉了。
這本書經過講述一個趣味的小故事讓人們懂得一個人生哲理。傳說伊索原是貴族的奴婢,之后獲得了自由。他把對社會生活深刻的體會編進寓言里,故事中充滿了對真善美的歌頌和對假惡丑的憎惡。這本書哲理深刻精辟,充滿了幽默情趣和豐富想象,對后世影響很大。
我就此明白了一個道理:借助別人的東西能夠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于自我的東西被剝離時,就會原形畢露。
我必須會好好珍藏這本書,它將使我一生受益!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3
我讀了<<伊索寓言>>中的<<烏鴉的故事>>印象很深,故事是這樣的:
上帝要挑選最美麗的鳥為禽類之王。于是,烏鴉把孔雀的毛披在身上,到了上帝那兒應選,結果真的被選中了。其他鳥大怒,把它插在身上的羽毛都扯了下來,顯出了烏鴉的本相,可烏鴉提議大家都把自己天生的羽毛拔下來,光著身子,看看相互間有什么區別。
烏鴉確實是因為自己的長相難看而拔去自己身上的羽毛的,而它重新披上的羽毛,不是偷的,不是搶的,而是從孔雀身上脫下的羽毛中細心挑選之后又一根根小心翼翼的粘在身上的,這是烏鴉在意識到自己的.先天不足,這很合乎情理。因為,它的行為沒有傷害到其他任何鳥類,它只不過是用了一種方式使自己變得美麗動人罷了,然而,這種做法卻引起了其他鳥的嫉妒,它們用粗魯,無禮的方式傷害了烏鴉,扯去它的羽毛,讓它光著身子,可是,自己何嘗又不是一樣呢?
現實生活不也是這樣嗎?大家都各有長處,也都存在短處。有些人,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長處,善于面對自己的短處。他們善于發現自身的缺點并改正它們,讓自己做得更好一些。可是,另外一些人,自己不思進取也就罷了,還眼紅別人的進步,嫉妒別人的"美麗"。他們總會給那些有進取心的人制造一些負面影響,用以滿足自己那一點點可憐的"自豪感",這是什么?這是一種畸形心理,是人們心中的毒瘤,就像有些鳥兒因為妒忌去傷害烏鴉一樣,他們也在用一種殘酷的方式去傷害別人,在背后議論別人,中傷他人是極不和算的事。
烏鴉的故事讓我明白:妒忌是埋在每個人心中的一顆種子,如果讓它瘋長,將會糜爛我們的心田。所以,不要毒劑別人,多看看別人長處,彼此觸動,才會有助于我們的進步。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4
自從我暑假里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以后,我對寓言故事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寓言是一根魔杖,雖然短但能變成許多有趣的東西,非常的有誘惑力。在其中,我不僅得到了快樂,也從中明白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道理。
伊索寓言的第一大篇是動物篇。我最喜歡《狼和獅子》這篇,在這一篇中,狼用不正當的手段好不容易得到了一頭小肥豬,正在得意洋洋的時候,在山路上遇到了迎面而來的獅子,那獅子不由分說的把小豬給搶了過去。可狼沒有反抗,因為它知道獅子不好惹,只好看著獅子把小豬帶走了。這個寓言告訴我們: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東西,最終還是保留不住的。
第二大篇是人物篇。《兩個樵夫》這篇中,有一個樵夫在水潭邊喝水時,不小心把斧頭掉到水潭里去了,他傷心極了,因為沒有了斧頭就砍不了柴,也就沒錢買藥,沒發給母親看病了。樵夫忍不住大哭起來。這時,驚動了水潭中好心的神仙,樵夫就把事情說了一遍,神仙聽了認為樵夫是個勤勞而孝順的好孩子。于是給了把金斧頭給樵夫,可樵夫說不是他的斧頭。神仙又拿了一把銀斧頭,可樵夫也說不是。最后神仙把那把鐵斧頭給樵夫,樵夫高興說這就是我的斧頭,非常感謝神仙的'幫忙。神仙看到樵夫這么誠實,便把金斧頭和銀斧頭都給了樵夫。樵夫回家后變賣了金銀斧頭,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還有一個貪心的樵夫知道了這件事,便起了貪心,也來了水潭 邊把準備好的鐵斧頭扔進潭里,然后就大哭起來,不一會神仙過來了,知道了這件事,于是從潭里拿了把金斧頭給樵夫,樵夫高興地說這正是我掉下去的斧頭,心想:以后可以過上好日子了。想呀想呀,不小心掉到了潭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勤勞誠實的人,總會過上好日子,貪心的人最后連生命也賠上了。
從這兩篇寓言故事中,讓我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實實的,用不正當手段得到了東西,到最后是一無所有。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5
十一長假中,我讀完了一本書——《伊索寓言》。這本書之所以讓我愛不釋手,是因為它通過一個個簡短的小故事,講述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大道理。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317個故事,通過一個個小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弱點,如背信棄義、貪得無厭等等,還為人們提供了許多亙古不變的人生經驗、處事真理和生活智慧。如《斷尾狐》這則寓言告訴了我們不要聽信別人的話,要有自己的主見;《狐貍和山羊》告誡人們做好事也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
我最喜歡的是《好心幫倒忙的笨熊》。
這則寓言主要講了一位隱士和熊交上了朋友,一次他在大樹下睡著了,熊寸步不離的站在旁邊保護著他。這時一只蒼蠅飛來不停的騷擾隱士,熊怕朋友被驚醒,對蒼蠅又是吹又是拍,可蒼蠅就是不肯走,圍著隱士飛來飛去,最后竟然落在了隱士的鼻子上。熊氣壞了,心里想著一定要讓朋友睡個好覺,于是舉起石頭就向停留在隱士鼻尖上的蒼蠅砸去……蒼蠅敏捷的閃開了,隱士卻被熊的石頭送進了天國。
讀了這則寓言,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我和曉軍是好朋友,我們每天都在一起玩,媽媽說,我倆都快穿一條褲子了。有一次,為了鍛煉身體,我們一起做仰臥起坐,為了能讓曉軍做得更好,我坐在曉軍的腳上,兩手用力抱住他的膝蓋。可是曉軍做完后卻嘟囔著腿有些疼,掀起褲管一看,才發現他的腿已經變紅了,肯定是剛才我太用力的'緣故。我和那只笨熊不是一樣嗎?本來想著幫助朋友,卻給朋友帶來了傷害,雖然曉軍一直說沒事,但這事還是讓我覺得有些愧疚。我知道了與人相處,關心別人要講究方式方法的。
《伊索寓言》這本書就是我們的哲理老師,給了我們許許多多的啟示,還告訴我們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從中明白生活的智慧。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6
《伊索寓言》這本書家喻戶曉,它的作者是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弗里吉亞人,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臘。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并稱世界四大寓言家。
這本書里有很多故事,有的故事告訴我做人不能太貪婪,有的故事告訴我不能違背大自然的規律,有的故事鈣素我不能盲目相信別人的花言巧語,還有的故事告訴我做事不能太沖動,要考慮周全。
在這本書里,給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有很多,如:《燕子和蟒蛇》,故事大概講的是幾只燕子尋家,一只燕子媽媽,還有幾只是燕子寶寶。它們找到了一家法院,在法院那邊安了家,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燕子的羽毛也多了起來。一天燕子媽媽想教寶寶們飛行、捕食、逃避敵人的追擊......可小燕子太懶了,不想學,就沒學成。可是有一天,來了一條大蛇,把不會飛的小燕子吃了,燕子媽媽回來后很傷心,說到:為什么最講道理的地方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
其實啊,當災難發生于寄予希望的地方時,最使受害者難受。惡人行兇是不分場合的,善良的'人們要時刻警惕啊!
還有一個故事是《一頭蠢驢》。這個故事講了一個人養了一頭驢和一只觀賞狗,小狗和驢子的待遇大不相同:小狗很受主人的寵愛,而驢子卻要天天干粗活累活。一天,主人家來了一位貴客,客人把小狗借走了,驢子趁機掙脫韁繩,悄悄地走進了主人的居室,學著小狗的樣子去討好主人。換來的卻是一次毒打。這個故事教育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質工作,切不可逾越,否則會吃虧的。
《伊索寓言》里面的還有很多多姿多彩的故事,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那就趕緊翻開書看看吧!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7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伊索寓言》的書。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家伊索寫的,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寓言家,據歷史記載,他原是奴隸主雅德蒙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智慧出眾、知識淵博而被賜為自由民。成為自由人后,他四處游歷,為人們講述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臘人民的喜愛,被后世譽為“希臘寓言之父”、“西方寓言的開山鼻祖”。
這本書里講述了很多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一篇“農夫和狐貍”的寓言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農夫因為一頭狐貍總是偷吃他的家畜而對這頭狐貍懷恨在心,一天,農夫終于在自家的農田里把這頭狐貍抓住了,并打算用酷刑來懲罰狐貍,他把浸過油的麻絮綁在了狐貍的尾巴上,然后點燃了麻絮,狐貍疼痛難忍,便在田地里四處亂竄。那時正是農田收獲的季節,因此田地里的莊稼也遭遇了和狐貍同樣的命運,全部燒完了。農夫損失了全部的莊稼。
這個故事里面農夫對狐貍偷吃他的家畜而對狐貍懷恨在心并沒有錯,對狐貍進行懲罰也沒有錯。可是農夫抓到狐貍后根本不考慮時間、地點和后果就非常沖動的去發泄他的'怒火,最后的結果就是把自己辛辛苦苦種植一年的莊稼全部都燒干凈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也聯想到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件事情,在一次街舞課上,有個小男孩總是嘲笑我的街舞動作不好看,我一生氣一下子就把他推倒摔了一跤。結果爸爸發現了,狠狠的批評了我。我很委屈,但是爸爸對我說:小朋友之間有矛盾,應該對話解決,并尋求老師的幫助。小朋友嘲笑你是他不對,但是如果因為他的嘲笑就動手打架就是我的不對了。在這件事里,我的表現非常像這篇寓言故事里的農夫。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一定要考慮后果,以免適得其反。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我還會繼續讀下去。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8
記得小時候就常聽老師和父母這樣告訴我:從前哪,有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寫完作業后,終于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那些性格各異,喜好不同的飛禽走獸加以描繪,用來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通過它們揭示人間的真偽、善惡與美丑。在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歡的是《看見獅子的狐貍》,講的是有只狐貍從來沒有見過獅子。有一天,它們終于遇上了。頭一回見到這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狐貍可嚇得要命,抱頭鼠竄落荒而去。可巧它們又相遇了,雖然是第二次相會,狐貍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見時,狐貍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啰哈啰地跟獅子閑聊起來。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說出這個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覺得狐貍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十分膽小,一上講臺就會兩腿發軟,四肢發抖,舌頭發麻;三年級時,敢在臺下發言了,但在臺上仍然不敢說話;四年級時,我在臺上口吐蓮花,神態自若,贏得大家陣陣掌聲;五年級時還得了個“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這說明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去面對并想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一篇《蒼蠅》的寓言:一只蒼蠅掉進了湯鍋里,就要被淹死了。他對自己說:“好哇,我已經吃飽了,喝足了,還洗了個澡,我死而無憾了。”蒼蠅的話充分體現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在一個新的環境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也可以試著慢慢適應環境,融入環境。
《伊索寓言》把一個個深奧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淺顯地表達出來,因此在古希臘,《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個人的知識的尺度。當時著名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寫過這樣一句臺詞:“你連伊索寓言也沒有熟讀,可見你是多么無知的懶散。”這真是本好書。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9
在一個很高的葡萄架上,垂了幾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貍偷偷摸摸地踅過來,抬頭望了望,饞得直流口水。它跳、跳,使勁地跳,就差一丁點,爪子夠不著。它搖、搖,用力地搖,葡萄調皮地笑,就不往下掉。狐貍徒勞無功,大失所望,只好悻悻地到別處找吃的。它一邊走,一邊自言自語:“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這是伊索寓言《狐貍和葡萄》中的情節,仔細想想,蠻有意思的。吃不上葡萄,就說葡萄酸,狐貍的判斷實在太絕對了,給人蠢蠢的感覺。不過,那幾串葡萄就一定是甜的嗎?
聽人說,伊索是古希臘人,希臘盛產葡萄。而葡萄有兩種,一種是直接食用的,另一種是用來釀酒的。如果是前一種葡萄,成熟后當然甜甜的;假若是后一種葡萄,即便熟透,也還是酸酸的.。那么,惹得狐貍流口水的葡萄是哪一種呢?伊索先生沒說,他把未知數留給了狐貍,也留給了我們。
媽媽的書架上,有一套《毛澤東選集》。第一卷里,有一篇《實踐論》。媽媽告訴我,那上面有一句話: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
哦,我明白了。那狐貍要想知道葡萄究竟是甜還是酸,得嘗嘗才是。我很愿意給狐貍當個助手,先幫它打探打探那葡萄園的主人是誰,是地道的果農,還是釀酒作坊的老板;再幫它找把梯子,讓它摘一顆葡萄嘗嘗。這樣,它就會知道是甜絲絲還是酸溜溜,也就不會瞎噴了。
哦,我也靈醒了。無論做什么,都得親自去嘗試。就像去年暑假學游泳,有人說可難,有人說容易。報了游泳班才曉得,初學就是有點難,練水中憋氣,練四肢協調,練劃水蹬水,缺少毅力確實很難堅持下來。不過,學著學著就順當了,只嫌游泳池太短,呼啦幾下就到頭了。又像上個月開始學奧數,有人說沒用,有人說有用。上了幾節課才清楚,這奧數對于學好數學還是很有幫助的。它可以拓展思維,一道題能想出多種解題方法,有利于“舉一反三”哦。對,學會嘗試,也就學會了成長。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10
我是書海中的一條忠實的小魚,常常在書海里自由自在的遨游。海闊任魚躍,有一天,我在新華書店發現一本世界聞名的寓言著作——《伊索寓言》!其中有一篇寓言很有意思,很能啟發人去思考,那就是《蚊子與獅子》。
這則寓言講的是一只小小的蚊子向森林之王——獅子宣戰,竟然憑自己的機智最終戰勝了兇猛的獅子。可是隨后,蚊子便得意忘形地吹著喇叭,唱著凱歌不知天高地厚地飛走了。結果,被一只小小的蜘蛛網給粘住了。最終,成了蜘蛛的一頓美餐。在臨死的時候,它悲嘆道:“我已經戰勝了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人要謙遜,不能太驕傲了,因為驕兵必敗。在笑過蚊子傻之后,忽然發現自己也不是這樣子的嗎?
在我平時的學習中,我的語文成績一直不是很穩定。有時候在班上名列前茅,有時候就只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過去也不知道到底是為什么。現在讀了這則寓言,我忽然明白了——那是因為我太驕傲、太自滿了。每當我考了個好成績時,我總是洋洋得意地思量著怎么去跟爸爸、媽媽要獎品,思考著是奧特曼呢,還是要變形金剛;或者想著去哪兒玩,是去溫州樂園呢,還是去江心西園;要不,就琢磨著要爸爸媽媽帶我去甌北吃肯德基。尾巴翹得太高了,也總是會折斷的。所以,自己的.語文成績一直就像微風中的麥浪,波濤起伏,時高時低。看來不能在娶得一點小勝利的時候就忘記了自己姓什么、長什么樣兒了。
而我們班的學習委員,無論考得多好,她都不驕傲。老師也常常表揚她,還號召大家要向她學習呢。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話不假!蚊子驕傲的代價是生命,而如果我驕傲自滿了,那我的代價又將是什么呢?
《伊索寓言》以擬人化的動物、普通人以及神為主要表現。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一個好人,怎樣去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怎樣變得智慧。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11
在這個暑假里,我看了一本著名的書——《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傳是古希臘一位十分聰明的人——伊索所著的。《伊索寓言》是以動物與人或者是以動物為主角的。而且這種擬人手法也十分地生動,比如狼代表邪惡、狐貍代表狡猾、牛代表憨厚、老鷹代表知恩圖報的人……
伊索寓言的內容看上去都是十分的短小精悍,沒有過長的背景或是心理描述。這樣我們1分鐘就能看懂一篇寓言了。盡管它只是簡單的敘述和對話,但是,他讓我們了解了許多道理,并更加發人深省。簡單的構造可以使我們更加深刻的去了解道理。伊索的故事是以其中的人物的下場來告誡人們不要去做同樣的事,如:《烏鴉與狐貍》、《鹿的.腳與角》等等,它用一段能解釋各種道理的小故事去警示人們。我發現在《農夫與蛇》這些故事中的寓意很簡單,可是有一小部分的寓言實在讓人感到莫名其妙,難以理解,可能是當時與現在的觀點不太一樣。
《伊索寓言》中一般都在最后添上一句:“這說的是……”這樣就可以讓我們對照著看,想完自己的再對照一下,這樣就不會對寓言的意思誤解了。
其中有一則寓言講的是一只蚊子自認為能戰勝獅子,它吹著喇叭飛到獅子那里,向獅子挑戰。它沖到獅子的臉上,專咬獅子鼻子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臉都抓破了,還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認輸。蚊子戰勝了獅子,非常得意,它繼續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驕傲地在空中飛來飛去。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網上,被蜘蛛抓住了。在臨死的時候,它悲嘆道:“我已經戰勝了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我們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驕傲自滿的人最后一定會失敗,落得和蚊子一樣的下場。
我看完它時,就了解了許多生活中需要的道理,這樣就是我干什么事都三思而后行,這本書真是太好了。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12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名叫伊索的這個人寫的故事集,里面有許多小故事:《農夫和蛇》、《農夫和兒子》、《龜兔賽跑》、《烏鴉喝水》、《狐貍和烏鴉》、《狐貍和葡萄》等,每個小故事都會告訴我們不同的道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為了讓我更好地理解那些小故事,媽媽還帶我去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觀看了《伊索寓言》兒童劇呢。
我最喜歡的小故事是《烏鴉喝水》,我們語文課也講過這個故事。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這個故事是說,運用智慧可以克服困難。
這讓我想起,媽媽曾經給我買了一套“和朋友一起想辦法的書”--農場主弗瑞德先生的'幾個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遇到問題不要慌張、不要哭泣,要多想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我在學習時,有時會因為不會著急地哭了。有一次剪紙課后,老師留的作業我不會剪了,特別著急,給媽媽打電話問媽媽怎么辦。媽媽幫我想辦法,讓我看看課堂上剪過的紙樣,也許就想起來怎么剪了。我和媽媽聊天當中也想到一個辦法,明天可以去問問一起上剪紙課的同學。媽媽還說還可以在網絡上查找剪紙的方法。就這樣,我們想了好幾個辦法,最后也解決了問題。
我非常喜歡這本《伊索寓言》的故事書,每天讀兩個小故事,我會變得更聰明。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13
“書籍是人類改善的階梯。”書是知識的源泉“書和我一起長大是我每天都要補充的營養品。書的格言就像一首歌,總是在我耳邊回響,在我心中蕩漾。(另一方面)。
這個暑假我興致勃勃地讀了《寓言故事》這本書。這本書的故事我很喜歡,深深地吸引了我。《得與失》、《神童方仲永》、《龜兔賽跑》、《改錯永遠不晚》、《墨子》等。
《寓言故事》這本書給了我深刻的靈感,教育了我。它告訴我們“謙虛使人提高,驕傲使人落后”和“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是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多么需要這樣的道理!
我記得當時黃老師發了一張試卷。啊,我得了第一名!我想:“本來我這么聰明得了第一,以后考試可能會變得很難。”從那以后,我就沒有努力學習。我在課堂上總是和同學們吵鬧。回家后隨便寫作業出去玩了。
幾天后,我們做了測試。幾天后黃老師發了這張試卷。沒想到,我只得了80多分,丟了10多分。我很傷心。眼淚一直在眼角打轉,最后流了下來。但是我不想被同學看到,所以急忙擦干了眼淚。結果一門課過去了。
下課后黃老師來找我,對我說3360“斯卡利,你這次考試沒考好的原因我很驕傲”。謙虛的心使人高漲,驕傲使人落后。你不應該為自己得了第一而驕傲。失敗是成功之母你現在真的不應該驕傲。要努力學習,趕上成績。你知道嗎?“我知道。”我含著眼淚回答。黃老師的'話讓我感到很羞愧。所以努力學習,提高了成績。
《寓言故事》這本書像鑰匙一樣打開了知識之門。請打開心靈之門。請打開明亮的大門。讓我嘗到了人生的神,甜蜜,苦澀,辣。《寓言故事》這本書像鑰匙一樣幫助打開了知識的大門。請打開寓言。“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伊索寓言讀后感 篇14
我很喜歡《伊索寓言》這本書它是一本有關動物、人或神的傳說故事,都講了許多短小而又意味深刻,蘊含哲理的寓言故事。并且每一篇都是先敘述故事最終在結尾揭示這個故事蘊含的哲理,能使我從中得到很多有益的道理。
作者把每一篇的主人公都刻畫得栩栩如生,仿佛真的一般。如:經過狐貍和山羊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不能輕易的幫忙別人;螞蟻和蟬告訴我們好逸惡勞的道理;烏龜和老鷹告訴我們任何食物都有規律性不能違背自然規律!
其中有一篇使我記憶很深:《蚊子和獅子》講了一只蚊子認為自我能夠打敗獅子,便去像獅子挑戰,蚊子找到獅子,總是在獅子沒有毛的地方亂咬,獅子無論怎樣都抓不到蚊子,最終只好認輸。文字很得意,很驕傲,在路上一不細心粘到了蜘蛛網上,被蜘蛛所抓。蚊子很后悔自我的驕傲與輕敵!這篇短文章就告訴了我:生活中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驕傲自滿,要謙虛的做人。并且衡量一個人的本事不能只看外表,重要的要看他的本事和智慧。這個故事還教會了我一個詞:驕兵必敗!
《伊索寓言》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道理,讓我受益匪淺!每個人都要看到自我的缺點和不足,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要取長補短,做一個好學上進的人。
在學習中,正如有些考試成績好的人便會驕傲自滿,認為自我很聰明!并沒有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句話。反而嘲笑考試成績不好的人,這樣只會是他下次考出的成績不夢想。而有的人,卻一向謙虛做人,好的會要求更好,不好的會努力的'改正!“功夫不負有心人”正是這樣,他們得到了好的結果!
《伊索寓言》經過對生活的諷刺和批判,告訴了我們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使我們看清了善與惡,美與丑,讓我們更深的了解生活!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的聰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