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者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者讀后感1
人們常說:“她見證了中國一個世紀的歷史,她的心永遠和孩子們在一起,孩子們的心中也永遠有她的位置!边@個人就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冰心!
她寫的《寄小讀者》心物相映、情景交輝,讓我讀后受益匪淺。這本書主要描寫了四個方面:歌頌童真、歌頌母愛、歌頌自然、歌頌祖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冰心奶奶做出壓小白鼠的動作之后,她后悔了,后悔奪取了這個幼小的生命。
面對小鼠,冰心奶奶十分的愧疚。讓我感動之余,又想起了一件事:
那是一天早上,我騎自行車去買早餐。在回來的路上,我正一心想著要快點回家。
可沒想到,在路上,有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正騎著自行車,帶著一個三四歲左右的孩子。突然,那個小孩的鞋子掉了。他開始哭了起來。而我就在他們的后面。只見那小孩兒的淚水如泉水一般,從眼睛里流了出來,仿佛如小獅子似的.。眼淚在他天真的臉上流下了一道道灰色的印跡,仿佛眉毛都讓淚水糊得屏在一起。此時有一個念頭從我的腦海深處升起。我去幫那小孩兒拿拖鞋。但是我又想,這多么簡單的事情只要他們自己去做就行了,何必去幫他們。
這點舉手之勞幫一下有何妨?眼看我已經離他們越來越近了,我感覺到我的血正在往我的腦袋上涌過去,可最后,我沒幫他們撿。只見那個小女孩停下了車,好像有些生氣,將拖鞋撿回來。
我想著:如果我幫她撿了,也許小女孩的表情是燦爛的,如果我幫她撿了,也許我的心情是放松的,一天的心情也會很好。但是我沒有,心中竟然在猶豫不決。我甚至覺得我應該去嘲笑自己決定的這一件事情。
碰到這樣的事情,就像腦袋里有一個惡魔,它正在驅趕著天使的到來。我有些后悔沒有幫助他們,雖然我與他們沒有什么交情,但對他們,我仿佛總有一種歉意在里面。
俗話說:“世上沒有后悔藥!笔前。∥覀兗词购蠡谧隽四羌拢墒怯钟惺裁醋饔媚,反而不認識其中的錯誤,去改正它,不讓它再次出現,不要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再后悔!
讀者讀后感2
不知道大家還喜歡看《讀者》沒有,早上一邊看今年最新一期第9期的讀者>>,在第18和25頁,看到兩位讓我感動的男女。現在來到公司,可以上網,就寫篇讀后感吧,先介紹兩位俊男美女:
第18頁的男士,是一位60歲左右的外國擦鞋匠,他15歲開始擦鞋,偶然的一次機會,知道有個免費醫療服務的募捐后,第一次就把所有的7000美元捐給醫院,后來院長讓人帶他看了一次免費醫療服務所救助的小孩后,后面的幾十年里,他把除了生活費外的所有擦鞋收入,全部捐到醫院的免費醫療服務中去…他說,”我沒有全部見過被救助的孩子,但我愛他們,他們都是我的兒女…”
第25頁的女士,是一位已經去世的普通老婦人,她年輕的時候,國家經歷戰爭后,她父母和丈夫都不在了,她成了沒親人沒工作的孤兒,也是偶然聽到哪里有10美元可以認養一位孤兒,聽了很心動,后來找到一份清潔工的工作,湊足錢開始認養第一個小孩。后來陸續認養了很多孤兒,因為孤兒來自不同國家,她就到夜校努力學習各種語言,好給她的兒女們寫信。。。她自己后來因為懂得七國以上的外語,從清潔工升到總裁助理…她年老的時候,兒女們給她在一個天氣象她家鄉的一個地方買了別墅…她去世之后,來自各國的一千多名她的后代參加了她的葬禮,成為那個城市的奇觀…人們從她的日記和兒女們的陳述,才了解到關于她的一生。她的兒女們說,她是他們的天使…
今天看完讀者>>上的.兩篇文章,想起了自己和身邊的親戚朋友,想想社會上現在的風氣,絕大多數的人,都在追求更多的財富,希望可以財政自由,希望擁有更舒適的衣食住行,沒錢想有錢,有錢想買房買車旅游等,種種心思,為的都是自私的個人享受。而象讀者中的擦鞋匠和老婦人和我國的叢飛他們,也許是讓好多的人都覺得是傻人了…
中國人也好,外國人也好,在生的也好,已經去世的也好,人心,都是一樣的,都有自私和無私的一面,看的只是一生到最后,能做到怎樣的自私和無私的區別而已…
活著的時候,為眾多原本陌生,甚至到最后都沒見過面的”外人”付出愛心,對待他們象自己的兒女一樣,關心幫助,為兒女們付出一生的收入,付出一生的精力和愛意,直至老死…這樣的活著,才是不枉人生啊!
讀者讀后感3
其實這是一篇寫給自己的警示書,與對本書的評價幾乎沒有任何關系。
很久沒有寫讀書筆記,直到閨蜜問我最近讀了什么好書,我竟一時答不上來。好像讀過的書就像吃掉的東西,隨著新陳代謝走掉了,除了徒長幾斤肉,什么都沒留下。這和《讀者》中提到的那個老教授的故事——一個人讀過的書構成了這個人的世界——實在有點相悖。所以逼著自己把讀過的內容回憶起來,希望它至少成為一部分的我。
《讀者》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就是那個老教授的故事了。他去世了,他的世界卻依然留在那里。正如書中所說,達官貴人都不愿意展示自家的藏書,因為那樣會暴露了隱遁的自己。也因為這個故事,我理解了歷史上的書癡,憑什么要用那樣的精力,修建藏書閣,豢養書官,其實在保護這些書的同時,他們也在保護自己的靈魂。
讀什么,就是什么。
這句很像是森馬的廣告詞,但深究起來,卻比廣告詞更有深意。特意查了一下古代的秀才都讀什么書,大多回答是四書五經之類的。我估摸著也是如此,讀同樣的書,他們才有了公共語言,才建立起以知識為技術壁壘的清高范兒。而現在,遇到相見恨晚的人,深入討論,也許我們也會發現,這樣的`氣場相合,其實正是讀了相似的書的結果。一個朋友說美國文化,“你不是native speaker,永遠都融不到人家的文化里去”。這評價讓人絕望,但究其原因又發現不無道理:大家從小讀的書看的字兒都不同,兩種靈魂當然是越大越難互相理解了。
關于讀書的無底洞。
這一點,我和幾個朋友都有感覺。正如梁兄所說,讀到一些東西,就好像看到了冰上浮出水面的一角,要想了解得通透,就會發現越刨越深,沒有盡頭。而讀書人,大多是在這樣的好奇驅使下,溺死了自己。但世上總有沒有答案的問題,所以會驅使我們不斷地追尋下去,即使在追尋的半道上翹翹了,也不枉這一路越走越明白的旅程。所以勸自己,還是好好挖吧,即使知道是個無底洞。
最后,給自己一點建議。讀書還是記筆記吧~否則,剛剛充盈起來的自己,又被時間掏空了,一點一點漏氣。
讀者讀后感4
每天下班回宿舍,閑來無事都會捧著一本《讀者》細細品味。
每次,當我買回一本《讀者》,我都會認真看“卷首語”,我覺得,一本書的“卷首語”是很重要的,《讀者》的每一篇“卷首語”都會告訴人們一個深深的道理,讓人印象深刻。
深夜,靜靜的躺在床上,手捧著一本《讀者》,當我讀完幾篇故事時,心中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讀后感。
其中有一則寓言給我印象深刻故事是這樣的: 光滑的墻壁上,一只螞蟻在艱難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滾落下來,這是它的第七次失敗。然而過了一會兒,它又沿著墻角,一步步往上爬了……
第一個人注視著這只螞蟻,禁不住說:“一只小小的螞蟻,這樣執著頑強,真是百折不回。∥椰F在遭到一點挫折,能氣餒退縮嗎?”他覺得自己應該振奮起來,來勇敢地面對他在生活中的那些困難。
第二個人注視著這只螞蟻,也禁不住說:“可憐的螞蟻,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悲的螞蟻!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地失利,我該學得聰明一點,不能再蠻干一氣了——我是個人,是個有頭腦的人!惫,他變得理智了,他果斷地放棄了原先錯誤的決定,走上了新的道路 ……
當我看完這一篇故事后,我陷入沉思,想想,一只小小的螞蟻的體積與我們一個人來相比是一個多大的天壤之別。〉F在的`我們與螞蟻也有一種天壤之別的地方,那就是——精神。
一只小小的螞蟻途徑了7次失敗都還不放棄,而現在的我們呢?也許1次小小的挫折有可能會讓我們放棄了以及整個人生,也許你會笑我說,一只螞蟻怎能和一個人相提并論呢?但是的確是這樣的,就比如一些感情失敗的人!他有可能會因為人生中的這一次挫折而放棄了整個人生,也許會天天呆在家里上網啊,玩礙…跟甚者連自己的生命都要放棄,一點也不想想家人,讓我覺得這種人真是白活了這么多年!
我覺得這種事沒什么不可能的,因為我堅信挫折能鍛煉一個人的心,也能就此毀了一個人,也許因為這樣,很多人都想遠離挫折,甚至逃避挫折,當是人人心理都應該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螞蟻的這種精神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應該像螞蟻那樣不要輕易被挫折而打敗,即使命運將自己避進死角,只要心中有盞不滅的燈,生活就會展開新的出路和生機。
讀者讀后感5
老爸老媽說:“玥兒,爸爸媽媽愛你。”,老師說:“小丫頭,老師愛你!,小閏蜜萌萌說:“施施,我愛你!薄鞘裁词菒郯。课易笏加蚁,愛好像無處不在,但好像又怎么也抓不住、摸不著。
有一天去新華書店,一轉頭間,在書架上看到《寄小讀者》,好像聽老爸說過這本書,我拿起書來翻了翻,誰知再也放不下了。簡單的文字、親切的話語、柔和的描寫,每句話都是那么的樸實無華,像小溪流水一樣緩緩的流淌著,卻又寫進了我的心里,好像冰心奶奶就在對著我娓娓道來,分享著她的那段美妙經歷。
我跟隨著少年冰心飄洋過海,來到了威爾斯利、威尼斯、倫敦等地,讓我身臨其境的進行了一場世界之旅。獨坐慰冰湖,看漫天白雪,望湖光白霧,念故鄉親人,簡單而優美的文字帶著我進入了那個場景,也深深的打動了我,我似乎也坐在那兒,那一刻心里很寧靜。
通訊七中有這樣的一段文字,“今夜沒有海潮聲,靜極心頭又起,倘若母親此時也在這······,恕我不能寫下去了!,每當讀到這里,我的眼淚也一下子涌了出來,我想到了以前老爸到外地出差好幾個月的情景,我忽然明白了這種感情,我知道這就是愛。
寫到這兒,我想起了冰心奶奶的另一篇文章——《小桔燈》,文章描寫了一位堅強、勇敢、善良、禮貌里的`妹妹。文章里有一段話,“她用小手在面前畫了一個圓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們大家也都好了’顯然的,這其中也包括我在內。”,我好像也看到了小桔燈在黑暗中發出的光芒,也指引著我的成長方向。
老爸對我說過,“有你在,燈亮著”,我想這就是老爸對我的愛吧;夜深了,我模模糊糊感覺媽媽給我蓋被子,我想這是愛吧;許老師幫助我補習因生病落下的課,我想這是愛吧;萌萌親密的挽著我的手說著悄悄話,我想這也是愛吧······我明白了,愛雖然不能被摸著,但卻深深得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
冰心奶奶的文章,讓我懂得了愛:愛星星、愛大海、愛親人、愛老師、愛朋友、愛祖國,愛一切美好的事物,讓我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我想等寫好這篇作文,我要對老爸老媽大聲得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讀者讀后感6
每當閑著隨手翻閱,細讀,總會無數個靈光一現的瞬間。于是,對于親情,對于人生,對于生活,在那一個個一瞬間,都會有種種新的理解。它像長者,指引年輕人走好人生的旅途。它像哲學家,在侃侃而談中給人以啟迪,讓人從中得到些許人生感悟。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它像一股清泉,凈化著人們的心靈,它讓你引發對大自然、對社會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讓你懂得去關注親情、珍惜友情。那一篇篇睿智的文章,給你鼓勵,看那一些漫畫或幽默故事,讓你開心,啟迪心靈,給人以愛心、正義、睿智、純真的引導和熏陶,使我們充滿了一顆感恩的心。
在《讀者》中,我讀了畢淑敏《錢的極點》上面說我們現在是站在錢的極點上,但我們很快就會離開它,人們在新一輪物質需要滿足之后回過頭來仍然需要皈依精神,精神是人類最大的財富,在沒有金錢之前,人類就有了精神求索,也許有一天人們會不在追求金錢,但是,人類的精神將永存。
《你的'需要其實很簡單》虛懷謙仔細想一想,其實我們需要的真的很少很少,自由的閱讀、思考、寫作,把文明的繁瑣盡數剝去,如果一個人信心十足地朝著他的夢想走去,并且努力照著他想象中的方式過活,便能達成他的目標,他的內心和周圍會建立起新的,更具普遍性、更不受限制的法則,或者舊的法則會增益開闊,使他置身于生命的更高的秩序里。他的生活愈簡單化,宇宙的定律就變得愈,孤獨不再是孤獨,困境不再是困境,柔弱不再是柔弱。財富大多只是身外之物,是對自由之身的一種拖累與妨礙,預保自由之身,就應該最大限度地遠離物質誘惑,家財萬貫,一日不過三餐,廣廈萬間,夜眠不過三尺。欲壑難平,把欲望轉移到精神性的東西上去,靜靜看一會書。
每一瞬間,那真、善、美,在我的心底里升華成了一輪明月,一盞香茗!蹲x者》它就有一種神奇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在與《讀者》交往久了的過程中,我發現:是它讓我體會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精神力量。同時,它也像一位熱心的鄰居,為我端來暖暖的紅茶,鼓勵我:“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同時也會打開一扇窗!贝蜷_《讀者》,我真的有一種遠離了浮躁和喧囂世界的感覺,到了陶翁筆下的世外桃源,這里有的是一片凈土、陽光和干凈的空氣,它成了我舒展心境時的去處,僅小小一篇文章就足夠美好和使我快樂。
《讀者》是本感人至深的雜志,也是給人深刻教訓的雜志。
讀者讀后感7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寒假里,我又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寄小讀者》等等書。我對《寄小讀者》這本書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通訊二: 我極不愿在第二次的通訊里,便劈頭告訴你們一件傷心的事情。然而這件事,從去年起,使我的靈魂受了隱痛,直到現在,不容我不在純潔的小朋友面前懺悔。
去年的一個春夜——很清閑的一夜,已過了九點鐘了,弟弟們都已去睡覺,只我的父親和母親對坐在圓桌旁邊,看書,吃果點,談話。我自己也拿著一本書,倚在椅背上站著看。那時一切都很和柔,很安靜的。
一只小鼠,悄悄地從桌子底下出來,慢慢的吃著地上的餅屑。這鼠小得很,它無猜的,坦然的,一邊吃著,一邊抬頭看看我——我驚悅的喚起來,母親和父親都向下注視了。四面眼光之中,它仍是怡然的不走,燈影下照見它很小很小,淺灰色的`嫩毛,靈便的小身體,一雙閃爍的明亮的小眼睛。
小朋友們,請容我懺悔!一剎那頃我神經錯亂的俯將下去,拿著手里的書,輕輕地將它蓋上!系!它竟然不走。隔著書頁,我覺得它柔軟的小身體,無抵抗的蜷伏在地上。
這完全出于我意料之外了!我按著它的手,方在微顫——母親已連忙說:“何苦來!這么馴良有趣的一個小活物……” 話猶未了,小狗虎兒從簾外跳將進來。父親也連忙說:“快放手,虎兒要得著它了!”我又神經錯亂的拿起書來,可恨呵!它仍是怡然的不動!宦曄矏偟奈⒑,虎兒已撲著它,不容我喚住,已銜著它從簾隙里又鉆了出去。出到門外,只聽得它在虎兒口里微弱凄苦的啾啾的叫了幾聲,此后便沒有了聲息!昂蟛坏揭环昼,這溫柔的小活物,使我心上颼的著了一箭!
從這么一個短短的事件中,我們便可以感受到冰心內心的糾結以及悔恨。但是,她卻在這本書里坦白了,大家都知道,承認一件自己做的錯事是十分不容易,但是,冰心卻有這種勇氣,我們應該像他學習。
這本書里不僅僅只有這一個故事,他一共有二十九個通訊,每個通訊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因為這點,我愛上了它!
讀者讀后感8
此書講了閱讀要跨界,在自己的邊界上在不斷探索,不斷擴大自己的疆域,真正體會到閱讀帶來的美好和快樂。
讀這本書我很快樂,因為書中講跨界閱讀撓的我心癢癢,真想抓緊多讀幾本書。
作者把閱讀比作飲食,分為四種:
第一種閱讀,我概括為讀“有用之書”,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比如職業、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這一類閱讀作者定義為主食。主食閱讀,又可以稱之為“生存需求的閱讀”。
第二種閱讀,不以直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閱讀,比如:文學、哲學、科學、歷史、藝術。作者把這一類閱讀定義為“美食”。美食閱讀,又可以稱之為“思想需求的閱讀”。
第三種閱讀,是工具書,以字典為代表,還包括百科全書、地圖等這些書籍,作者認為這一類閱讀像飲食中的蔬菜、水果。蔬果閱讀,又可以稱之為“工具需求的閱讀”。
第四種閱讀,我概括為讀“無用之書”。以興趣為目的,純粹為了娛樂、消遣,比如:武俠、推理、言情等小說、漫畫、寫真集、八卦內幕等等,很像是飲食里的甜食或零食。甜食閱讀,又可以稱之為“休閑需求的閱讀”。
看書和飲食一樣需要營養搭配。
書中用了一些篇幅來講教育與學生階段的閱讀,我談談我的感受,重點來講下目的與手段。
書中提到學習是目的,而考試是手段,考試是為了檢驗有沒有學會,所以只要學會就好。何為學會?把詩詞一字不錯的背誦下來?這不是學會,是死記,學會是領略到其中的美,并能靈活運用,就是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所以學完就得立馬用?涩F在本末倒置,考試是目的,學習是手段,就像爺爺變成了孫子,孫子變成了爺爺,這是不正常現象。為了考試而學習,會很痛苦,現在中國的學生就是這樣,悲哀!
再往前邁一步,考試是為了什么?為了分數,考高分才能上好大學,上大學又是為了什么?為了文憑,那一紙文憑。沒有文憑,好工作特難找,這又是一個怪圈,目的與手段的倒置,這社會充滿了怪誕荒謬。把工作做好的前提是工作能力,而不是文憑。大學里是分專業的,而大學生畢業后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可以說不是大概率事件。當然,有人說上大學并不是為了學好專業,而是有其他很多更重要的因素,我不否認,但這些并不一定非在大學里學啊。
現在科技這么發達,在網上就可以上麻省理工大學的課程,有人說線上不如線下效果好,那線下也有許多課啊,為什么非要去正規大學上學?這又繞回來了,還是為了文憑。
讀者讀后感9
星期六晚上,我一如既往地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朗讀者》,本期節目的主題詞是堅持。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姚明。
他的理想之火,是在十七歲那年盛夏被點燃————要做一個出色的運動員。自此,他告誡自己,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不懈。姚明在堅持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從中國男籃最優秀的球員到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的.超級球星;從上海大鯊魚俱樂部老板到中國籃協主席。在籃球的世界里,他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2008年奧運會時,姚明左腳骨裂,有幾套治療方案征求他的意見。姚明說:“任何治療方案,都要將奧運放在第一位。”他堅持要參加奧運,決不放棄。
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然后在挫折面前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往往一念之差。是放棄還是堅持,對一個人的成長尤為重要。姚明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選定了目標,只有堅持才能到達彼岸。
記得上六年級時,我的數學常不及格,我一度心灰意冷,埋怨自己怎么這么笨,直到有一天老師找我談話,說:“丁麗潔,數學該加把勁啦,不然上初中時會很吃力的。你要知道,努力終有回報,你再堅持堅持,說不定數學就上來了!崩蠋煹恼勗拰ξ矣|動很大,現在放棄不學就等于宣布讀書的路已到盡頭,我越想越害怕。事實上學習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選擇放棄,就好似游戲闖關一樣,一旦放棄就會滯步不前,硬著頭皮堅持一下,或許能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堅持有時候是一瞬間的閃念,有時候是一輩子的執念。它是一筆財富,擁有了堅持不懈的精神,就擁有了改變命運的力量。海倫凱勒一個聾啞人,正因為她不懈努力,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最終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作家。再比如剛逝世不久的偉大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小時候醫生診斷他活不到三十歲,但他不向命運屈服,一心搞科研,正因為他的堅持,為我們后人留下了一筆筆的財富。
只瞄準,不射擊,不是好獵手;只吶喊,不沖鋒,不是好士兵!所以,不要為失敗而彷徨,更不要畏縮不前,只要我們堅持行動付出努力,就一定會穿過暴風雨,到達成功的彼岸!
記。簣猿志褪莿倮
讀者讀后感10
放了寒假,班主任讓我們讀一本冰心的書。但對于她的文章,我不是很熟悉。我決定要買一本好好看看。
寄小讀者這本名書是冰心老人在美國留學時以散文形式寫的二十九封給小讀者的信。內容主要都是冰心老人她的所見所聞,真實的每一件事情的描寫。
我看著看著,眼睛忽然濕潤了,一種莫名的感動涌上我的心頭。有誰能扯斷這母子情呢?是母親給我們,又把我們養育大。給予我們愛,這種愛是溫和的,是美麗的。這正使這種愛時刻圍繞我們,但同時又是太小了。使許多人并不珍惜,有時發怒還感到十分厭煩,那時我們希望得到像火山一樣摯熱,像瀑布一樣壯觀的愛。
再現在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他們當成自己親愛的寶貝。但這樣關愛我們,我們有時還是不滿意,如果,你想一想一個孤兒被拋棄在社會中流浪,那是多么多么可憐,有誰會對他問寒問暖,又有誰會關心他,把他當成親愛的寶貝呢?
說起冰心奶奶的文章,我從沒有讀過,但這次讀寄小讀者讓我一步一步走進了冰心奶奶所生活的那個時代中,貼近了冰心奶奶的心。
冰心奶奶的文章文筆細膩,她觀察很仔細,舉個例子,在通訊三中,奶奶寫到在讀《國語文學史》時,看到弟弟冰季在書的的空白處寫著“別忘了小小”著幾個字,“我的心忽然一酸,連忙拋了書,走到對面的椅子上坐下!边@短短的.一行字讓我感覺到冰心奶奶離家遠行時的那份憂愁。
在旅途?康能囌旧,那些“黃衣灰衣的兵丁,皮靴拖沓、刀槍相觸!弊尡哪棠虝ャ裤搅荷讲春脻h的那種激越豪放、大刀闊斧的胸襟。冰心奶奶是多么憂國憂民啊。
讀《寄小讀者》里面的風景描寫讓我眼前浮現出了那海上夕陽的美景,那江南水鄉的幽靜,那風雨綿綿的季節……時不時讓我贊嘆不已。在冰心奶奶筆下把在我眼里很平凡的景色描寫的栩栩如生,我仿佛就站在她的邊上和她一同欣賞這美景
冰心奶奶的那個時代我已經無法回到,但我還能從《寄小讀者》里找到她那個時代的足跡。其實讀每一本書,都能讓我領略不同的時代和美景,讓讀書伴隨我成長,讓我的心靈去貼近每一位作者,每一個故事。
讀者讀后感11
今天,我細細品讀了冰心奶奶寫的《寄小讀者》這本書,我才知道冰心奶奶多么喜歡小朋友。
冰心奶奶原名謝婉瑩,出生于一個愛國的海軍軍官家庭,1999年去世,享年99歲,人稱百歲“世紀老人”。
母愛、童真、親情,是冰心奶奶小說的主打;清新婉麗、以情感人,是冰心奶奶散文的主要特點。《寄小讀者》分為三大類,小說、小詩、散文。其中描寫母愛的一篇文章,我特別感動,那就是《紙船》這首詩,詩人格外思念母親,思念母親的感情,說自己在海上不肯妄棄一張紙,留著它折疊紙船,從舟上運到海里,紙船去向不明,但詩人仍然不灰心地每一天都疊著,當然白紙船是不可能流到母親懷抱,但她仍然祈求著自己含著淚疊成的紙船,能夠載著她的愛和因遠離母親而產生的悲哀情懷,進入母親夢境。
冰心奶奶描寫她兒時幼稚的歡樂和天真的淚水,盡情歌頌母愛、童真,大自然和祖國。
冰心奶奶以童心未泯的孩子口氣寫的,通過疊紙船,寄托對母親的思念。用兒童單純地心靈,單一希望包容了孩子對母親最深厚的情感。
我喜歡這首詩,因為很多書上寫的都是母親對孩子的感情,但她卻是寫孩子對母親的感情。在5.12汶川大地震,有位母親為了讓幾個月大的一個孩子活下來,她雙腿跪地,雙手與身子為孩子撐起了一塊空間,孩子得救了,母親卻永遠的離開了他。母親用無聲的形體表達方式表達了偉大的母愛,平凡真摯的表達了愛,催人淚下。
我們與母親感情應是很好的,母親為我們付出,我們也應該回報。騰訊有一條消息,一個植物人媽媽生下孩子,孩子兩歲后用嘴嚼碎食物喂媽媽,多么感人,我熱淚盈眶。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一定要愛自己的.母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冰心奶奶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愛的天地,讓我們受益匪淺啊!
讀了這本書以后,對我最大的啟迪是母愛的偉大,我一定要更愛自己的媽媽,媽媽每天為我們做可口的飯菜,洗臟衣服,365天從不間斷,而我們有時還覺得很煩,現在,我讀了這首詩,覺得自己太不懂事,一點也不體諒媽媽,一點也不懂得感恩。我們要學會愛,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才有一顆感恩的心,擁有了感恩的心,才擁有最高尚的品質。我一定要像冰心奶奶那樣讀各種各樣的書,因為在各種書中,會了解到不同的知識,從而豐富我的視野,擴展我的知識面。
讀者讀后感12
我很喜歡看《讀者》這份雜志,因為其中有很多故事能給予我啟示。前不久看到的一篇短文中,女主人講的一番話讓我頗有感觸。她是這么說的:“有一回我回家,在電梯的鏡子里看到了一張困倦、灰暗的臉,一雙緊擰的眉毛,煩惱的眼睛……把我自己嚇了一跳。于是我想,當孩子、丈夫面對這樣愁苦陰沉的面孔時,會有什么感覺呢?假如我面對的也是這樣的面孔又會有什么反應?接著我想到了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
我看著看著,不禁聯想到,我家門口的那面鏡子。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會時常會在出門前匆匆地在鏡子前偷偷地瞄上幾眼,只是為了檢查一下自己的衣服是否合身,頭發有沒有不聽話,臉上皮膚是不是很干燥……可是卻從來沒有檢查一下自己的心情是如何的。
說實在的,當班主任工作一年了,教育教學水平未見長進,埋怨、批評學生倒是有了一套。什么拖拉作業,打架吵嘴,不愿打掃衛生,文明禮儀衛生得不到五星等等,每天都會為這些瑣碎的事情生氣,哪怕已經氣到無氣可生之時,也要裝腔作勢一番,因為要讓他們知道老師很重視啊。現在回想一下,當我生氣時,大發雷霆的樣子在鏡子中會是怎樣呢?我的學生第一次面對這樣的面孔會害怕嗎?那第二次、第三次呢?……接著我想到了學生由開始的懼怕到后來的漠然、無動于衷。
短文的最后寫道:“天下的好與壞,幸與不幸,快樂與痛苦,常常是一體的兩面。一念之間的轉換就呈現出截然不同的世界!爆F實生活中的'我樂觀開朗,很喜歡“轉念一想”這個詞,也經常用“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來教育那些容易沖動惹事的學生,那我何不以此為轉機呢?想想他們平時是很淘氣,很貪玩,但這又何妨呢?“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嘛,我小時侯不也常拿這句話來與家長作斗爭的嗎?;想想明明平時作業拖拉,生字詞常默不及格,可是他今年不也說出了一句令我感動的話嗎?“我雖然身體不舒服,但我不要回家休息,因為作業還沒完成呢”;班級里總有調皮的男生“惹是生非”,每次不是總有人“臨危不懼”、“挺身而出”嗎?……想想,想想,與孩子們相處了那么久,他們一次次對我的寬容還少嗎?
雨果說:“……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孩子們的心靈是如此純凈,即使他們偶爾鬧一下情緒,撒一下嬌,我們也應該象他們一樣,寬容對方,給自己一個好心情,給孩子一個好心情。所以,提醒自己下一次照鏡子時,別忘了檢查一下自己的心情。
讀者讀后感13
“在人生路上,我們雖是孤身啟程,而沿途卻逐漸加入了許多同行的好伴,形成了一個整齊的隊伍并肩攜手,載欣載奔,使我們克服了世界的險峻崎嶇,忘卻了長行長行的疲乏勞頓,我們要如何感謝人世間有這一種關系,這一段因緣?”這句話出自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讀者通訊二》,她的這篇通訊讓我頗為喜歡。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友誼”。冰心奶奶用年輕的手筆描述出友誼是多么重要,讀完這后是我覺得自己身邊的友誼是多么的重要,一旦為了雞毛蒜皮的事而失去了本身的友誼感到孤單、無助,這真是大大不值。
記得那次我正在教室里完成參賽的`書法作品,劉夕冉和潘建章卻在教室里瘋鬧地熱火朝天。他們在追逐間從我座位旁跑過時,一不小心碰到了我的胳膊,我的筆在書法紙上畫了一條長長的橫線,這使我精雕細琢的書法作品功虧一簣,我氣得火冒三丈,抓著潘建章的衣領,狠狠地打了他一下,并歷聲呵斥他和劉夕冉:“你們愛到哪兒瘋就到哪兒瘋!”說完,就把他倆猛推出了教室。從那天起,他倆躲得我遠遠,再也沒有來往過,我也失去了和他們的那份友誼。
因此,我也明白了冰心奶奶筆下的那句“熱情、活潑而富有同情心的人,常常能吸引許多朋友”這句話的含義。我們班的姜建誠同學就是這樣的人。我的《語文課堂作業》上有一題不會寫,于是我便向姜建誠請教,他熱心地教了我。從那以后,我常向他請教,慢慢地和他成為了好朋友。每次體育課上,他總是和我們一起,說出他的心得體會,因此,大家都找他做合作伙伴。還有,每次學英語,班上的宋坤離學習的地方遠,這樣來回折騰很辛苦,所以姜建誠讓宋坤把書包放他的家里,他的那份美好的心迎得了大家的青睞,看到姜建誠那廣闊的交際網,我也有些羨慕。
正如冰心奶奶所說的交友是一種藝術,友誼是大海中的燈塔、沙漠里的綠洲,友誼中只有快樂、慰安、興奮連接,朋友是你空虛的填補,心靈的加深。這幾句話說得多好啊。友誼是我們一生中一個重要的部分,讓我把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讀者——通訊二》送給所有朋友,祝福我們友誼長存。
讀者讀后感14
記得暑假的一天,我在家里覺得太無聊了,便要去姥姥家玩幾天,出發前的一天晚上,媽媽千叮萬囑:“到了那兒先打個電話過來,千萬別在馬路上亂跑,不要去山上玩,更不要喝生水!蔽也辉谝獾穆犞犞,竟迷迷糊糊地睡著了。臨行時,媽媽追到門外,又把昨晚的話重復了一遍,我邊聽邊說:“嗯!钡搅死牙鸭,我便進入了“快樂自由天堂”。要玩就玩,要吃就吃,要是渴了就對著水龍頭一頓“猛飲”,早把媽媽的話拋之腦后,真爽!一到晚上,我的肚子疼了起來,抬頭看看姥姥已經睡熟了,哎,忍吧!可不爭氣的肚子越來越疼,好像一把刀子在我的肚子亂捅,痛得我幾乎叫出了聲。這時,我想起了媽媽,要是她在身邊多好啊!又想起了媽媽的叮囑,對我來說是多么重要啊,母愛是多么珍貴!
現在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把自己當作中心,不管母親的感受。同學們,我們是“生在福中不知!,試想一下,如果有個孤兒流浪在社會,有誰會對他問寒問暖,又有誰會關心他呢?
地球也是我們的“母親”,我們在它的懷抱中生活,它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源和食物,可人們卻不珍惜眼前的一切,不珍惜“母親”對我們的愛。為了自己的利益,破壞大自然,使以前的樹林變成了高樓大廈;以前的綠洲變成了大片沙漠;以前清澈見底的小河變成了臭氣熏天的`“黑河”;以前空氣中的花香變成了刺鼻有害的氣體;以前的聲聲鳥語變成了嗓音。使我們的“母親”身上遍體鱗傷。我們應該珍惜地球母親對我們的愛,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祖國更是我們的“母親”,想當年,外國人想侵占我們的土地,多少熱血兒女為保衛祖國,不惜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最終不使祖國被人侵占。而今,仍有許多海外“游子”不能回到“母親”的懷抱,香港、澳門已陸續與“母親”重逢,但寶島至今流浪在外。有一句話說:“老之后,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祖國母親已張開懷抱,迎接“游子”的歸來!
母愛猶如濤濤大海,母愛猶如一片天空,母愛猶如一個“避風港”,母愛猶如一洼溫泉,讓我們向冰心奶奶學習,珍惜母愛,回報母愛,贊美母愛!
讀者讀后感15
有一天,我象往常一樣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有一只小鳥從天而降,落在了我的頭上。我嚇了一大跳,仔細一看,小鳥的翅膀受傷了。我本來不想管這只小鳥的,可是小鳥卻用哀求的目光看著我,仿佛在說:“救救我,救救我。”這也是一條生命啊!我怎能見死不就?我小心翼翼地拾起小鳥,希望一切還來得及。
回到家,我從房間里拿出紅藥水和紗布,把小鳥的傷口包好,然后拿出一個紙盒子,用剪刀剪了一些小洞透氣,剪了一個大洞做門,然后涂上了漂亮的顏色。我把小鳥放進了新家,一有空,我就把小鳥翅膀上的紗布打開,看一看小鳥的傷口好了沒有;每天,我都從花園里找一些東西給小鳥吃;有時,我還把小鳥放出來讓它練習飛行。
我和小鳥的感情越來越深,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小鳥的翅膀完全好了,我雖然舍不得讓小鳥離開,但是大自然才是它的家,小鳥在那里生活才最快樂。何況小鳥好久沒有回家,鳥媽媽一定焦急萬分。我依依不舍地把小鳥放走了,小鳥在我的頭頂盤旋著,發出“喳、喳、喳”的叫聲,好象在說:“謝謝你,謝謝你!”
望著小鳥飛走的身影,我想起了一位作家的一段話:“我小時曾為一頭折足的蟋蟀流淚,為一只受傷的黃雀嗚咽;我小時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小時未曾做過不仁愛的事情,但如今卻墮落了……”
她也曾象我一樣在小時候救過小鳥,可是她長大以后卻因一次無心的過錯,讓自家的小狗將一只初次出來覓食的小鼠給吃了。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她仍覺憂愧,總想著那只小鼠的'母親,含著傷心之淚,夜夜出來找它,要帶它回家。靈魂隱隱作痛,直到把整個事情毫無保留地寫了出來,接受小朋友的嚴正裁判。
或許在別人的眼中這只是針尖大的事情,可是在作家冰心的眼里,她覺得自己已經開始墮落了。
我認為冰心沒有墮落,勇于承認錯誤的人是不會墮落的,珍愛每一條生命的人也不會墮落,能終身與小孩子做朋友的人更不會墮落。
通過品味一篇篇充滿情感的文章,讓我感受到了冰心的童貞,冰心的勇敢,冰心的博愛。愛一個人很容易,愛大家卻很困難,而冰心小時就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正是因為冰心有一顆仁愛的心,才能寫出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的詩歌和文章,才會將愛的種子播撒在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的心中。
【讀者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者的作文03-11
再看朗讀者12-20
《讀者》讀后感01-25
讀者讀后感07-01
讀者的讀后感05-18
讀者讀后感09-04
寄小讀者好句12-29
寄小讀者的句子03-05
讀者讀書筆記06-11
《讀者》讀書筆記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