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俗世奇人》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俗世奇人》讀后感1
這個暑假在我們班主任的推薦下,我閱讀了馮驥才老師的《俗世奇人》這本書,在這里我和大家談談我的感受吧!
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狗不理》這個故事:我一看到這三個字,腦子里就不由地浮現出我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看見的“天津狗不理包”。當時我還不要吃,可現在讀完了這個故事。我的饞蟲卻來到嘴邊。聽我慢慢道來:狗不理包本來是沒有名字的。“狗不理”這三個字本來是個罵名,是別人想把他的包罵“砸”了而取的名字。可是說來也奇怪,這本來不好聽的三個字,可是越說越讓人聽著有故事,也越使這個包聞名天下。這包不但名字有趣,味道更是香飄十里,這“狗不理”包是用肚湯排骨湯拌餡,而且在包時還都會在上面放一塊豬油,更滑,更香,更入口更解饞!
除此之外,還刻意在包的模樣上來點花活兒,皮捏的緊,褶捏的多,一圈十八個褶,看上去像朵蓮花一樣美不勝收。想當年這狗不理包也是皇帝們的喜愛。像我們這些大吃貨聽了我這么一說,是不是很想嘗嘗呀!我是剛從北京回來,我這腸子都悔青啦,不過再讓我遇見,我肯定每個口味吃個遍!
從馮老先生的筆下我仿佛看到了當年的'天津,了解了天津人們的平淡生活中的閑聞趣事。這本書里的每個小故事都告訴我一個小道理,不服輸的精神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更加了解了天津的人文文化。
《俗世奇人》讀后感2
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后的人物,都是俗事奇人;小說里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
俗事奇人這本書里面講了各種神通廣大的人物,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說有著火眼金睛的藍眼本領高超的.刷子李,還有力大無窮的張大力,還有還有那就是天底下最厲害的牙醫華大夫。
可是令我印象最深的卻是有著酒癮的酒婆,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有時候誠實也不是完全對的,要不然為什么酒店老板幾十年拿假酒騙人,卻相安無事,都喝的挺美,可一但認真起來卻全毀了。還有還有只會認牙不會認人的華大夫,華大夫為人很善良,作風很正派,做事很規矩,可是也有缺點,便是記性差就是記不住人,見過就忘,忘得干干凈凈。我給你講一件華大夫記性差的事。你昨天剛去他的診所瞧蟲子牙;今天在街頭碰上,一大打招呼,他就不認得你了,你說惱不惱?要說他眼神差,他從不帶鏡子,可為什么記性這么差?也是也是費猜。
《俗世奇人》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俗世奇人》的《藍眼》。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藍眼這個看假畫的,到處去識破看造假畫的。
“這天,有個念書打扮的'人來到鋪子里,手拿一軸畫。外邊的題簽上寫著”大滌子湖天春色圖“。藍顏看似沒看,他知道這題簽上無論寫嘛,全不算數,真假還得看畫。他刷的一拉,疾如閃電,露出半尺畫心。這便是藍眼出名的”半尺活“,他看畫無論大小,只看一半。是真是假,全拿這半尺畫說話,絕不多看一寸一分。藍眼面對半尺畫,眼鏡片刷地閃過一道藍光,他抬起頭問來者:”你打算買多少錢?“來者沒急著要價,而是說 : ”聽說西頭的黃三爺也臨摹過這幅畫。“這段中,我看出了藍眼很機智多某,很厲害,只看半尺就可看出,真是厲害呀!
藍眼有根,理也不理。愈是不理,傳得愈玄。后來就說得有鼻子有眼兒了。說是有人在針市街上一人家里,看到了這軸畫的真品。于是,又是接二連三,不間斷有人去裕成公古玩鋪看畫,但這回是想瞧瞧黃三爺用嘛能耐把藍眼的眼蒙住的。向來看能人栽跟斗都最來神兒!”這段中,我看出了有很多人想看藍眼蒙住眼睛辨畫,也想看看黃三爺是用什么能耐讓藍眼蒙住眼睛的。
藍眼的好經驗真是高啊!
《俗世奇人》讀后感4
《俗世奇人》中的一個個人物都個性鮮明,活靈活現,就像在你我的生活中。看著一個個故事,也學會了一個個的道理。
《認牙》中通過華大夫認牙不認人,巧妙的表現出他的“醫術頂天”;《死鳥》中的賀道臺的欺軟怕硬被表現的淋漓盡致,到頭來卻讓八哥結實地“耍弄”了一番,得了“死鳥”這個外號;《泥人張》里的張明山不卑不亢,好好地“回報”了羞辱他的海張五,“賤賣”了他,使他不得不花了大價錢買下了所有的海張五泥塑……
閱讀《俗世奇人》不僅讓我沉浸在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情節中,也讓我體會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一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最近的新聞里,也報道了有個小伙子去南極發豆芽,結果賺了大錢。保姆一般也被看成低下的`職業,沒有什么前途,賺不了錢。可是一個農村來的小姑娘,手腳勤快,每干一家都會獲得主顧的稱贊,慢慢積累了經驗,開始雇人,生意越做越紅火,成立了自己的家政服務公司。
為什么這兩個毫不起眼的工作卻能賺大錢呢?因為他們“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當然很好,但是世間不如意之事往往很多,有時事件好像有意和你拗著干,所以不要刻意追求喜歡的職業,干好現有的職業,“做自己的英雄”。
雖然不能“愛一行干一行”,但是仍可以刻苦鉆研,干一行,精通一行。像《俗世奇人》中的華大夫,泥人張一樣,成為行業中的狀元。
《俗世奇人》讀后感5
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這本奇書,不僅各種人物寫得十分生動形象,而且講述的故事也是非常有趣奇妙的'。
比如書中有篇《絕盜》的故事,那兩個盜賊偷東西的本領可是離奇又高超,別的小偷大都是在夜晚賊頭賊腦偷偷摸摸地偷,他們卻是在光天化日大大方方地偷,不僅如此,還冒充成主人的父親,在眾目睽睽之下把失主的家都搬空了。我覺得他們不光是盜賊,還是騙子,太可惡了,他們那“高超”的本領,并不值得稱贊。
還有一篇《蘇七塊》,我也很感興趣。蘇七塊是個脾氣古怪的醫生,任何人要想找他看病必需先交七塊大洋,否則蘇大夫可是眼皮也不會抬一下的,要不得名“蘇七塊”呢!一天,蘇七塊在和人玩牌,一個人著急慌忙地來找他,因為此人受了重傷急需醫治。但是因為一時拿不出七塊大洋,蘇七塊對病人根本就不理不睬,連旁邊和他玩牌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醫生的職責不就是治病救人么,蘇七塊這是見死不救啊。其中有個好心人華大夫(注:這也是俗世一奇人),悄悄地給了那病人七塊大洋,病人交給了蘇七塊,只見如有神助,蘇七塊精神抖擻地幾下子就把病人的傷口處理好了,還包了一包藥給病人。事后,蘇七塊拿出七塊大洋還給了朋友,朋友很費解,蘇七塊稱,他并不是狠心不善良,而是因為“規矩”是不能隨便改的。
是呵,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事一旦定了規矩,就要執行,否則,那就不叫做規矩了。我們平時學習、做事、做人,不也應該這樣嗎?
《俗世奇人》讀后感6
《俗世奇人》講了許多個人的故事。他們都有特殊的外號,其中本名已經沒有人之知道了,像:刷子李,九婆等人;有的本名雖然還有人知道,但知道的人不多,還張大力,蘇七塊等人。他們能有特殊的'絕活,比如說:刷子李可以刷墻時穿著一身黑,刷完后,全身上下竟沒有一個白點……
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捏泥人,治牙,養鳥……都是手藝人,個個有絕活,這個世界真是五彩繽紛,千奇百怪。雖然我覺得有些地方不符合常理,但是,如果把它們當做超人來理解,來崇拜,則會有另一番惟妙惟肖的滋味,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古怪人,這么幽默,這么厲害的人該多好!
因為這本書幽默,所以,在看這本書時,如果想笑就大聲笑出來,甚至可以忘掉整整一年的煩惱。
看完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人雖然不可能哪一個方面都很優秀,至少也有某一個方面本領很優秀,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利用自己的優勢,努力訓練出裝,屬于自己的“絕活”,長大之后才能在社會上建立屬于自己的“天地”。
《俗世奇人》讀后感7
一本好書可以把人帶到一個更高的境界,一本好書可以使我開開心心的度過每一天,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俗世奇人》的作者是馮翼才,浙江寧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然燕趙故地,血氣方剛;水咸土堿,風習強悍。近百余年來,舉凡中華大災大難,無不首當其沖,因生出各種怪異人物,即在顯要上層,更在市井民間。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酒婆》了,講述了酒婆很愛喝酒,她常常上酒館喝酒,一走到路口時酒就醒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酒館的老板每次都在濃酒里摻一些水,使酒變多,沾一些便宜,老板沒兒沒女,給佛爺口頭時,動了良心,不再往酒里摻水了。這天,酒婆又來吃酒,喝了幾大杯酒后,到了路口酒也沒醒,結果呢?卻被一輛馬車給撞了!哎,你說這老板大發慈悲,不再往酒里摻水,反倒害死了人,還不如繼續作假呢。
我喜歡馮翼才的文章。幽默,搞笑,給人說不出的`歡樂,每當看到這本書時,就會把煩惱忘得一干二凈,渾身放輕松,美美的享受這段幸福的時光。
《俗世奇人》讀后感8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能,一個人并不可能擁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他的才能是無人能及的,獨一無二的。
馮驥才,他筆中的‘奇人’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就說第一章里的'蘇七塊吧,別人每次到他這來看病,首先要交上7塊押金才行,否則不給醫。別人以為他這是小氣,才不是呢,他是為了他立下的規矩啊。規矩既然定下了,就不能破,要是破了,人人都這樣,那該怎么辦啊?刷子李,他讓我明白了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做起啊,如果沒有一天一天的積累,他能有這么高的手藝嗎?自己的本事不是突然一下子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練成的啊。‘藍眼’都說他是古董行的專家,只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專家變成了磚家。既然藍眼有辨識古董真假的技能,那必定也有造假方便的磚家。藍眼,他敗在了黃三爺手里。可見出黃三爺的造假功夫不是一般的高啊,居然能把古董行的專家——藍眼耍得團團轉。絕盜,我無言以對啊,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么厚臉皮的人吶,可悲可嘆!……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才能,至于能不能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好,發揮到極致,那就是自己的事了。相信大家讀這本書都有不同的感想,那些奇人給大家留下的印象絕對很有趣!
市井民間,奇人異事,樣樣都有。余聞者甚夥,久記于心吶!
《俗世奇人》讀后感9
寒假里,我讀了《俗世奇人》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在天津衛中的各種奇人。有刷完墻身上沒有一點白點的“刷子李”,有喝完酒走一百多步遠說醒就醒的“酒婆”,有眨眼間就能捏出一個活靈活現的泥人的“泥人張”,有號稱“魚絕后”,能把魚釣絕了的“大回”,還有……
《俗世奇人》語言生動,筆觸清新,使我感覺那一個個奇人仿佛就出現在我眼前。比如描寫“蘇七塊”的一段: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兒一山羊須,浸了油賽的烏黑锃亮。這句話語言幽默風趣,把“蘇七塊”的外貌特點描寫得栩栩如生。
這些奇人也只不過是普通百姓而已,如果沒有刻苦的`練習,它們的絕技又怎能做到令人嘆為觀止?“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天才并不是生下來就有的,而是靠后期努力成就的。有好的天賦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空有好的天分,沒有自己的努力,什么都是白費。
要把平淡的生活活出點味道來,就要努力刻苦的學習一門謀生的技藝。不用樣樣精通,只要選擇一樣自己感興趣的學好學精,你就能成為茫茫人海中的那一個亮點,成為另一個俗世中的奇人。
《俗世奇人》讀后感10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正如《俗世奇人》中說的:“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叫長了,名字反沒人知道。只有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當當,當當響。”
在這本書中,我最佩服的,還要數捏泥人的泥人張了,他的大名叫張明山。這則故事主要說:海張五仗著自己是大官的親戚,隨口罵人。泥人張看不慣仗勢欺人的海張五,就把泥巴藏在袖口里,迅速捏了一個海張五的頭,“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而海張五卻依舊嘲笑、貶低泥人張。幾天后,泥人張在最繁華的街頭擺了個攤,賣得就是各式各樣酷似張海五的泥人。還掛了旗子,寫了五個大字:賤賣張五。許多人都來圍觀,海張五恨不得有個地縫鉆進去,只好把這些泥人都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的故事卻流傳至今。
馮驥才老師說的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其實《俗世奇人》中寫的每個人的.絕活并不是天賦,不是生下來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練出來的。俗話說“梅花香自苦寒來。”生活中,我們也是一樣,要想學成本領,不但要勤奮、刻苦的學習,而且要相信自己,堅定自己的信念,要腳踏實地去干,不能總想著走近道。其次便是堅持,不可半途而廢。這樣才會取得成功。
《俗世奇人》讀后感11
馮驥才先生,我們可不陌生,在語文課本上,就學習過他寫的《挑山工》和《送你一束花》。今天再次捧起他的書,我便有了一份曾經相識的親切感。
看到封面上的“足本”二字,我有些奇怪,一查才知道,足本是指內容完整的書籍,這本《俗世奇人》是在舊版基礎上,增加18篇新作而成,馮驥才先生重新修訂,并親手為它繪制了39幅插圖呢。
書中有36篇故事,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的生平事跡,故事千奇百怪,語言生動有趣,人物也各有各的特點。經過馮驥才先生的描述和渲染,他們變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躍然紙上,令我贊嘆不已。
書中所說的'俗世其實是一個重情重義,奇人輩出的時代。書里的奇人更是各具魅力的真正的奇人,大都身懷絕技,絕不浪得虛名。他們生活樸素,勤勞淳樸,是最真誠的勞動者,在勞作中鍛煉出絕技,并不斷精益求精地追求著。
除了一身絕技,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們心中做人的標準。無論哪一路英雄,無論哪一次比拼,贏要贏得光明磊落,輸也要輸得心服口服!
這些故事告訴我如果沒有平時的勤學苦練,哪來這震動人心的驚艷亮相?他們的故事之所以讓人津津樂道,就因為他們手中有絕活,靠自己的手藝和努力受到了別人的尊重,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也將是我追求的目標,我定會不懈努力的!
《俗世奇人》讀后感12
最近,我看了老師推薦的《俗世奇人》。這本書十分的好看,我一連看了兩次。
這本書之所以那么好看是因為講述了 18 位有 “ 絕技 ” 的奇人。有力大無比的張大力,趕時髦的背頭楊,記牙不記人的華大夫,把人捏得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在那么多的文章中,我最難忘的是蘇七塊。蘇七塊一文中講述了天津醫生蘇金散。他醫術十分高明,只不過想看病得先付七塊銀元才給看。一天,來了一位三輪車夫,他手骨折了,往門上一靠,右手托著左胳膊,疼得夠嗆。而蘇七塊視而不見,華大夫趕緊給三輪車夫七塊銀元。當錢落在柜臺時,蘇七塊就把車夫的手放在柜臺上,捏幾下骨頭,車夫做好心理準備承受疼痛的時候,蘇七塊卻對車夫說:已經接好了。當下涂上石膏夾上夾板,給了活血的配方。
讀了這本書,我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一、 寫作要把道理和凸顯手法合二為一,讓人讀起來明白、清爽。
二、寫作時文章中可以用多一些幽默的手法。
三、人一定要有特長。電視上也經常會報道說:東北農民會說一口地道的俄羅斯語,都成了翻譯員。下崗工人研究出了很多適用于生活的發明,甚至是機器人。我們不一定要樣樣精通,但一定要有專長。
四、文中的蘇七塊其實并不是一個愛錢的人,只是因為他性格倔強,有自己的個性跟原則。
《俗世奇人》讀后感13
假期,我隨手拿起一本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翻開就被其中一篇《蘇七塊》的標題吸引住了。
蘇七塊的原名叫蘇金散,是一位外科名醫。他在給人做手術時,操作的動作像閃電一樣快,當你還沒感到疼的瞬間骨頭就接好了。但是他有一個習慣,所有人找他治病,無論情況多么緊急,病情多么嚴重,都要先付七塊大洋。你說,這是嘛習慣?我看到這兒時,心理覺得這樣不好,認為他沒有善心。作為一名醫生萬一遇到一個病重病急的人,難道真見死不救?
帶著困惑我讀了下去,讀到最后,我明白了個道理:規矩就是規矩,規矩是永遠不能隨意改變的。他在行醫過程中確實遇到我擔心的'情況,他堅持收錢,最后還是他的牌友捐的錢讓他醫治病人,但是在病人治好后,他悄悄地把錢還給了牌友。我發現他是善良的,是有愛心的,只是立下的規矩不能改。
想一想在我的生活中也是這么一個道理,老師說過的法律法規、校規、班規,這些都是不能違反。上學期學校開展過安全交通規則的學習,然而我有一次因為上學快要遲到了,焦急的在十字路口等紅燈過馬路,當時看到左右沒有車,就心存僥幸地跑過馬路。現在想起來,我知道自己錯了,規章制度是不可以因為各原因而置若罔聞,蘇七塊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這本書里有許多奇人奇事,我會一一和大家分享我讀書的樂趣和學到的道理。
《俗世奇人》讀后感14
這個寒假,我讀完了《俗世奇人》。讀完這本書,我頗有感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清朝時期一個小碼頭上各種各樣身懷絕技的“活神仙”。如妙手回春的蘇七塊;刷漿不漏的刷子李;力大無窮的張大力;捏你神態逼真的泥人張;能說會道的好嘴楊巴……他們雖然都是俗世俗人,卻個個身懷高招,有獨門絕活,在碼頭上享有盛名。
他們都是俗世俗人,哪來那種“活神仙”的'通天本領呢?當然,他們這些“神仙”般天衣無縫的本領,并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經過千錘百煉造就的,是通過幾年或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磨練出來的。不然,那些普通。平凡之輩哪有這種絕活呢?為了練成一番手藝,他們寧可花掉一生中最好的青春年華學本領,也不愿混混日子一事無成,遺臭萬年。所以,那些受人尊敬的,在行業中名列前茅的,沒有一個不是通過刻苦練習練出來的。這就像我們學生學習一樣,如果沒有長期地積累知識,進行艱苦的學習,哪能取得好成績?哪能考上名牌大學?哪能為國家,為社會效力呢?
讀了《俗世奇人》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想學成本領,就要腳踏實地去干,不能總想著走近道。其次便是堅持,不可半途而廢。如果有了這兩點,我想我們就可以取得成功。
《俗世奇人》讀后感15
在這個寒假里,我看了許多有益的書籍,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水滸傳》、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數不勝數。可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要屬《俗世奇人》這本書了。
剛看的時候,我對奇人的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有所懷疑,再往下看就信以為真了,全都是真人真事。
書中有個正骨拿環的蘇金散,技藝高超,但是有個規矩,必須先拿七塊銀元碼在臺子上,才肯瞧病,俗稱“蘇七塊”,其實他心地善良只是力的規矩不能改。書中還有個泥人張,臺下一邊看戲,一邊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啥像啥,一手絕活兒。他藝高膽大,智斗橫行霸道的“海張五”。還有更絕的文混混兒劉道元活出殯,一連七天詐死笑看世間百態、人情寒暖······
書中著黑衣黑鞋刷墻,不沾一滴白點的刷子李,只認牙不認人的華大夫,好嘴楊巴······一個個活靈活現,真實反應了那個時代的人物風貌,堪稱“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總共十八篇,每人一篇,各不相關。此書故事簡短,語言通俗易懂,讀完全書,讓人驚嘆不已:奇人妙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真值得一看,建議你有空也看看哦!
【《俗世奇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俗世奇人好詞好句06-25
俗世奇人讀書筆記12-22
俗世奇人的讀書筆記02-22
《俗世奇人》讀書筆記04-19
俗世奇人的優秀讀書筆記08-23
俗世奇人讀書筆記(15篇)02-28
俗世奇人讀書筆記15篇02-25
《俗世奇人》讀書筆記15篇11-24
《俗世奇人》讀書筆記(15篇)01-08
《俗世奇人》讀書筆記(通用22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