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愛的教育》有感1
愛,無所不在。
我知道,清晨飯桌上一杯溫熱的牛奶是媽媽無言的關愛,上學時一句平常的道別是女兒對媽媽的依戀……然而,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卻深深的體會到,愛不僅僅存在于親人之間,也在我們的朋友、同學、老師以及身邊很多默默工作的人之間。
書里有一篇短文中的一句話讓我很感動,短文的名字叫《玩具火車》。書里說道:我母親把一束鮮花交給了卡隆,叫他帶給母親,說道:“這是一個母親對另一個母親的情誼!”
安利柯的母親是一個很有愛的人,她也許未曾和卡隆的母親見過面,但是因為卡隆是安利柯的同學,所以她對自己孩子的愛擴大到了孩子的同學和同學的.媽媽身上,這是一個母親偉大的無私的愛。
還有同學之間的愛,比如:洛貝諦為了救一個低年級的孩子,自己卻被車壓傷了;孩子對父親的愛:潑來可西為了維護爸爸,即使被爸爸無緣無故的毆打,也從不向別人說;還有挺身而出保護弱者的卡隆,他表現出的是對同學的關愛;還有還有…… 我已經數不過來了!
《愛的教育》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我發現自己讀書的過程等于接受了一次次“愛的洗禮”。這么多生活中發生的小故事,平凡而又感人。它告訴我們“愛如此偉大,然而卻無處不在很平常。只要你有一顆真誠對待別人的心,那么你就會是一個有愛的人”。
有首歌這樣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如果每個人都能愛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學、老師、能夠對自己身邊的人好,那么這個世界一定比天堂還要美麗!
讀《愛的教育》有感2
寒假里,我讀了《愛的教育》,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一篇是:《弗蘭帝的母親》。
文章講得是:有一天正在上宗教課,弗蘭帝的母親闖了進來,原先是她來求校長讓弗蘭帝繼續在學校念書的,如果他不念書了,他的父親就會宰了他,經過弗蘭帝的母親再三懇求,校長同意了,讓弗蘭帝回到了座位,母親下樓時咳嗽了幾聲,可是,弗蘭帝卻還在笑。
弗蘭帝的母親當著大家的面,求校長能讓弗蘭帝繼續在學校念書,因為她愛弗蘭帝,雖然弗蘭帝不聽話,可是她不愿看到弗蘭帝的父親宰了他,更期望自我的兒子能回到學校,和同學們學到一些知識,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有所出息。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我們必須要孝敬父母,長大后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學生一個道理,在學校里念書必須要聽從教師的`教導,遵守學校的紀律,上課的時候不開小差,認真聽講,不和同學上課講話,認真傾聽同學發言,會回答的問題就舉手回答。要好好學習,掌握好所學知識,為自我的目標奮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讓大家對我們刮目相看。
讀《愛的教育》有感3
愛,一個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里,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才真正領悟到了愛的境界。
《愛的`教育》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學習。寫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書里處處洋溢著愛,它使我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精神講話》。
《精神講話》講得是這樣的一件事:馬可爾的媽媽為了還債,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可是不久,她和家里失去了聯系。家人給她寄去的信也沉入了大海,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困難,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熱心幫助,馬可爾終于找到了幾乎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讓媽媽堅強地生存了下來……
馬可爾這種對母親深深的愛令我感觸很深自愧不如。平常,媽媽每天為我操心,每天上學前總會給我添上幾句“用心學習啊!”“要努力呀!”之類的話言。但我卻嫌她嘮叨,總會不耐煩地敷衍媽媽。媽媽問我幾句學習上的東西,我就覺得煩。還常常為了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跟父母賭氣,甚至向父母發脾氣,卻絲毫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應該了。父母對我問長問短、嘮叨,這正是對我們愛的表現。看,現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疼愛,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愛是包容。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
讀《愛的教育》有感4
假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著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這本書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愛的教育一書上每一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特別是每月故事更是讓人感動,讓我覺得世間處處有真情。其中《洛馬格那的血》更使我感動。費魯喬整天在外面鬼混,到了夜里十一點才回家。外面下起了大雨,費魯喬回來時,滿身都是泥水,衣服也撕破了,額頭上一塊腫包。老祖母十分心疼,和費魯喬說了道理。房間里有人,費魯喬說:誰一個人從房間里沖出來,抓住了費魯喬,用手把他的嘴捂住,另一個人將費魯喬的外祖母綁架。在,無可奈何之下,費魯喬將錢交給了強盜。后來,強盜將費魯喬扔到費魯喬的外祖母的膝蓋上,將刀刺進費魯喬身體里。強盜逃走了,可是費魯喬卻死了。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要看到在當前發展經濟的情況下,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關心人,了解人,幫助人的`優良風氣日漸淡漠。因此,在全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更應在學校,在學生中提倡和開展愛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培養學生得、智、體全面發展,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讓我們用愛去喚醒人類的真實情感,讓愛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駐。
讀《愛的教育》有感5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愛的教育,我非常喜歡一口氣就讀完了。里面的內容深深的打動了我,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其實很難的。
我覺得愛就像空氣每天都在我的身旁。我覺得愛就像一本我終生的書。我覺得書中的內容深深的打動了我,里面的卡羅斐把一位老人的'眼睛打傷了,卡羅斐在安利柯和老師的勸說下給老人說了聲對不起又把老人最心愛的集郵冊送給了老人,沒想到老人第二天有把集郵冊還了回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是做錯了事情必須要有勇氣去承認,這樣就會得到別人的諒解。
這本書教會了我們要把愛心獻給真正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和寬容,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6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真是不可忘卻的感動。在里面的幾個主人公身上就體現出一個字,偉大的“愛”,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耐利
一個瘦小的男孩,自己覺得他根本無法爬到平臺上去。如果我是耐利的話,可能會去放棄,因為平臺實在是太“高”了。而他卻又堅持不懈的精神,經過他的努力,讓不可逆發生的事情發生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克萊蒂
一個小睡得好孩子。當媽媽有病在床時,他一邊幫媽媽賣店里的東西一邊照顧生病在床的媽媽。可憐天下父母心呀,有多少兒女能像克萊蒂一樣孝順父母呀。看到這兒,我突然覺得很困就,比起他來,自己還差得遠呢。
羅貝蒂
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小男孩。別人快被車撞住的時候,他卻奮不顧身的沖上去,雖然那個小男孩得救了,自己卻受傷了。多么令人感動的一件事呀!為了別人竟然犧牲了自己。我也要學習他的精神。
那么多一件件感人的故事,都引我開始深思,有一些東西我還不如他們。我確實很愧疚,我以后要學習他們的精神,因為有愛世界才能充滿溫暖!有愛大地才能充滿生機!有愛人們才能露出笑臉!
讀《愛的教育》有感7
《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早就讀過了,可前前后后加起來我讀了有三四遍,每讀一遍,我都要思考一下,這本書讓我讀懂了很多很多的道理。
這本書的主人公恩利科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他和他的同學們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感人的故事,讓我十分感動。好學生的定義不一定非要學習好,品德也必須要高尚。主人公恩利科犯了錯,他的父母不會一味地責備、責打他,而是用書信的方式給他寫信,親切的指出他的錯誤,我相信這種方法比責打孩子更有效。恩利科的身邊有許多品德高尚的朋友,他們有不同的好品德,也許他們沒有優異的成績,可他們那高尚的'品德值得我們敬佩。也有一些同學有很多不好的品格,他們就算成績次次年級第一,可又有什么用呢?走入社會,學習就算一級棒,還不是要走入不正之道嗎?那種同學,我們根本不值得和他交朋友!這本書中就有一位這樣品格不好的同學,被學校一次又一次的退學,她媽媽都跪下來求學校了,他還還嬉皮笑臉,這樣的人在地球上是多么可恥!
這本書很好看。
讀《愛的教育》有感8
今年寒假,我在家里讀了一本老師推介書,名叫《愛的教育》。這里面有許多飽含愛的故事,看了令我感動的要留下熱淚。
其中《不幸的事件》講述了:羅伯弟看到一位一年級的小男孩在馬路上就要遭遇車禍,他奮不顧身救了小男孩,自己的一只腳卻被車輪軋傷了。我很佩服羅伯弟的英勇,這是多么偉大的舉動呀!《清掃煙筒的孩子》講述了:清掃煙筒的小男孩不小心將辛辛苦苦掙的銅幣弄丟了,不敢回去見自己的主人,到了絕望地步,路過的學生們,有的用自己要買作業本的錢,或者是女孩子要買花的錢或零花錢,紛紛募捐,向清掃煙筒的小男孩伸出援助之手,奉獻愛心時,我很感動,也不再擔心清掃煙筒的小男孩的處境了,雖然這談不上什么“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我看了后深深為作者和他感到驕傲,因為他們勇于奉獻。
最讓我難以忘卻的是《費魯喬的血》一天晚上,費魯喬的父母和女傭人都出去了,只留下祖母和費魯喬。夜深了,刮著風,下著雨,他們都還沒有睡。費魯喬狼狽不堪地回到家里,渾身是泥,衣服也撕破了,額上還有被石頭打的`青斑。他與別人打架了,還賭博過,錢輸光了,帽子也落到了溝里。祖母很傷心,邊哭邊給費魯喬講打架、賭博的壞處。這是,兩個蒙面人跳了出來,捂住了他們的嘴。蒙面人拿走了家里的錢,但在走的時候一不小心,黑布掉了被祖母認了出來,他就是惡棍莫左尼。因為強盜被認了出來,所以他要殺死祖母。一刀刺了過去,油燈倒了。強盜們走了。祖母發現,費魯喬被刺中了,他死了。
我看了這篇短文差點哭了。要是我的話,我的膽都要嚇破了,肯定四處亂逃,費魯喬是多么勇敢而高貴呀!
讀完了這本書,我想,我們也應該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我這次語文考好了,我就應該幫助別的同學,現在,我就在幫助韓起同學。《愛的教育》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字里行間一句句樸實的語言透著一個個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多讀讀這本數。
讀《愛的教育》有感9
暑假的時候,我從同學笑笑那里借來一本《愛的教育》。剛開始,我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才借來《愛的教育》看看。偶爾翻開它,可是看著看著卻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所創造的一本著名又精彩的兒童小說,是一部極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是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愛的教育》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開學寫到第二年七月份。它里面不僅有安利柯的身邊發生的各種各樣的小故事,還包括父母在他的日記本上寫的一些勸誡啟發性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內容新穎有趣,十分引人入勝。
安利柯這個小男孩,認識了許多各有特色的同學:品學兼優、家庭富裕卻從不驕傲的班長戴洛西,充滿愛心和耐心的長者安利柯的父親,身體瘦弱、貧困而懂事的鐵匠的兒子波列科西,弱不禁風、發憤圖強的耐利,頭大肩寬、見義勇為的陽光男孩卡隆……合上厚厚的《愛的'教育》,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中……愛,就像空氣一樣無影無形,我們常常忽略了它,可愛卻時時刻刻縈繞在我們身邊,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不能缺少愛。
愛是簡單的,而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被忽略;愛是無私的,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寫的日記,而很多的學生的日記本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愛是偉大的,因為愛,唐山大地震中母親為了救孩子舍棄了自己的生命……愛的形式有很多種。在父母疲勞時,為父母泡上一杯茶,那是關愛;給平日辛苦的老師一個敬禮,那是敬愛;爺爺奶奶遠道而來為我過生日,那是疼愛;與朋友共同分享快樂和痛苦,那是友愛……“教育之間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夏丏尊老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愛是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的。但我知道,擁有愛,人生必定是充實無憾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10
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的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感冒咳嗽,就有父母辛勤的守侯和照顧;安靜的晚上也不忘記再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愛子如命的心。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本上都掛著一把精致的小鎖,而這把小鎖鎖斷了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橋梁。最簡單最貼近自己生活的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正如這博大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沒有感覺到,因為它是無形的嗎?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因為愛是沒有盡頭的,就像生活,如果有人把生活看成是一次服刑,人們為了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干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再說旅游吧!大家也許會覺得旅游很浪漫,很愉快,但是總有一個終點,其實錯了,真正的旅游是一次心路的旅行,雖然行程已經結束,但是自己的心還會依然帶著旅游的心情繼續跳躍,說的實在點,這就是回味。愛也是一樣,當父母把他們的關心和愛護傾注在我們身上的時候,也許只是一句溫柔的晚安,我們就可以回味很久,在回憶里,我們知道了愛的甜蜜。所以有的時候愛就是一次旅游,一種可以在回憶里遨游的感情,那就是愛。讀了《愛的教育》,我走進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是怎樣學習,怎樣生活,又是怎樣愛別人的。在生活中,我發現了愛中蘊涵著對生活的追求。
如果說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國家崇高的愛。也許聽起來有點像喊口號,但是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該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述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家炸斷了雙腿,淋著彈雨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潤了中華兒女的鮮血。同樣是為了祖國的光明,他們可以拋棄一切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所折服。我們不需要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是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和情操。
在《愛的教育》中,它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實是這樣但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很難找到明確的答案,但是我已經完成了對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最偉大的力量!所以,讓我們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社會中去,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的氣息。
讀《愛的教育》有感11
放假前孩子的語文老師給我們家長和孩子同時布置了一項假期作業,那就是讀讀《愛的教育》這本書后,自寫寫讀此書后的感受,老師說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對孩子的愛都是相同的,因此不要求我們家長寫得很出色,但需要我們和孩子們共同完成這一件事,以示對孩子的一種愛吧!其實從讀完此書的總體感受,覺得整部書中所表現出來的愛,都是圍繞主人翁和身邊人的學習、生活、成長等一件件小事,大家共同參與把一個個的愛奉獻在我們面前,因此我的第一感受認為老師布置的這項作業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愛的教育。
這本書從自己作為家長讀下來,感受頗多,主要談談讀了“感恩”這個故事的感受,這個故事通過安利柯的父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將老師在課堂上一次態度的小事,告訴孩子要如何體諒感激老師,這個父親所寫的事例、所表達出來的對老師的尊敬之情,給了我們家長一次深深地震撼。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每天都會和我們父母談論一些學習、生活中關于老師和同學的事,對于關心、幫助孩子學習進步的事情我們會很高興地告訴孩子要懂得感謝,心里要存有感激之情,這個方面相信每位家長都會做,而且做得也很好,甚至有些還會超過書中所寫的。但我要說的`是,如果有時孩子告訴家長關于老師或者同學的事和我們家長的理解角度不同,我們像安利柯父親那樣做了嗎?有時候沒有吧,不要說不僅沒有做,而且有時還會因爭論的觀點不同,而告訴孩子不需要按老師說的去做,這個時候,相信讀完這個故事,我們每位家長都應該好好的反省深思一下了……懂得感恩,懂得不僅熱愛自己的父母、家人,更要懂得愛老師、愛同學,愛所有美好的一切,只有那樣去教育我們的孩子和自己,并親身參與的這么做了,大家就會在互敬互愛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共創愛的家園。
讀《愛的教育》有感12
輕輕翻開扉頁,淡淡的油墨香便在鼻尖環繞,指尖觸碰到泛著鵝黃的書頁,心中不由得升騰起一種親切之感。今天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每一段,全身心都好似受到了一次重生般的愛的洗禮。這是一本洋溢著愛的書。因為有了愛,書中的人物頓時鮮活、靈動起來,就好象生活在我周圍一般親切。書里充滿愛:父母之愛、同學之愛、書生之愛。通過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個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中國的文圣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
其實,老師對學生的愛是最純潔的。敢問有哪位當老師的不愛自己的學生呢?我們的孫老師就是一個好例子。每天都努力的想使我們多增長一點知識,默默無聞,認認真真想著各種方法使我掌握各種知識。每周情況學生的情況都會及時的總結反饋給家長。老師與學生就是這樣,他們之間總是散發著“愛”的“香味”,令人“陶醉不已”。
在一個美麗的世界中,除了環境美以外,還需要有愛的存在,只要世界充滿了愛,那么世界才能夠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努力吧!一起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13
泰戈爾曾經說過:“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著風暴卻不移動,愛充實了生命,正如盛滿的酒杯。”人間處處有真情,我們的身邊充滿了愛,家人的愛,老師的愛,同學的愛……它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身邊。只不過是,沒有人喜歡去挖掘它而已。
《愛的教育》這本書就是圍繞“愛”來寫的。他是意大利亞米契斯的不朽之作。《愛的教育》經歷了100年的光陰,使它依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本書是通過一位小學生安利柯以日記的形式,反映了各種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事物的不同態度,不同的驚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
這本書詮釋了人間的各種愛,我最喜歡《我的母親》這一篇,有這樣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啊!安利柯!順知道親子之愛是人間所有感情中最神圣的東西。破壞了這感情的實在是最可恨的人。雖犯了殺人之罪,只要他是敬愛母親的,其胸中還有美好的部分留著;無論如何有名的人,如果他是使母親哭泣,使母親苦痛的,那就真是可鄙可賤的人物。”這一段話中,并沒有用什么華麗的詞藻來烘托它們,但這樣話仿佛讓我看見了這世上最神圣的`東西——親子之愛,那種親子之間血濃于水的愛。
這本書不僅有親子情,師生情,朋友之誼,還有每月一個的愛國小故事,《帕多瓦的愛國少年》中那個衣衫襤褸,體弱多病的小男孩因那些人醉酒辱罵了他的國家,他寧愿自己餓著,也愿接受那些人的施舍;《倫巴第的小哨兵》那個男孩為了捍衛國家失掉了一條腿……這些濃濃的愛國情,也同樣值得我們去學習。
愛是什么呢?它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已經完成了對于愛的挖掘,愛是美好的,無窮的,偉大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14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名著。它是以日記的形式描述了四年級的學生安利柯在9個月的學期里的一些小故事。這些小故事雖然平凡,但每個文字里,都包含著一種愛的力量: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不論是哪一種愛,都是不一樣尋常的。
故事的主人公安利柯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里,他十分善良,助人為樂,但有時候不懂道理,還時常跟父母頂嘴,盡管這樣,他的父母還是很愛他。《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平凡的生活,表現出那些愛與期望。作者用筆,把讀者帶入愛的世界里,在愛中受到教育。
除了這些小故事,還有一些父母的留言和每月故事。父母的留言是對安利柯做錯了事,父母給安利柯的批評,也是一個小小的提醒,每月故事是先生每月都要讀給同學聽的愛國故事,這些留言和故事讓我受益很多。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愛,是誰都能夠做到的。那么,同學們,讓世界充滿愛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15
有一句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里,每當看書時,我就會慢慢地投入到書海里去。
有一次,我讀了一本書《愛的教育》,其中《小抄寫員》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敘利奧是一名五年級、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他的父親是在鐵路上工作的,還有好幾個比敘利奧小好幾歲的兒女,敘利奧管好自己學習的同時,幫父親照顧幾個弟弟妹妹。他的父親為了多賺點錢,晚上幫別人抄文件賣錢,敘利奧想幫父親寫,但父親無論如何不答應,但是敘利奧每到12:00就幫他父親寫文件,后來父親終于發現,他4個月來一直沒睡一次好覺,一直在幫自己寫文件。
讀了這篇文章,我不由得低下了頭:敘利奧,他幫爸爸擔負著一個家,而且要好好學習,照顧比自己小的弟妹,當“小保姆”又不耽誤學習。當他知道過度疲勞會影響父親的健康時,他又開始幫父親寫文件,4個月沒睡過一次安穩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許多同學都在家里當“小公主”、“小皇帝”,在家里吃得飽、穿得暖,還覺得不滿足。想想自己多么慚愧。
于是我下定決心,決不讓爸爸媽媽為我們而辛苦、過度疲勞,決不再當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
我開始改變:那一天,是星期六,我早早地起了床。把自己的床被疊好,放整齊。然后擦了擦桌子,擦了擦窗戶……家中的家務只要我能做的都做了,房子干干凈凈的.,我卻累得腰酸背痛,身上出了汗,這時我羞愧地想起來:以前媽媽剛剛打掃完的房間,就被我弄臟的樣子。我頓時感到臉上熱乎乎的。
我真佩服敘利奧,他是一個關心父母的好少年。我決心做一個像他一樣關心父母的好少年,不做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做一個懂事、體貼、責任心強的好孩子!
點評:開篇簡明扼要,精煉有序;作者從《愛的教育》中獲得諸多啟迪,又將這種啟迪娓娓述之筆端,飽含了對敘利奧的崇拜、敬仰,文章所揭示的主題對現如今的家庭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相關文章:
讀《愛的教育》有感06-02
讀愛的教育有感09-20
讀《愛的教育》有感12-11
【熱】讀《愛的教育》有感07-29
讀《愛的教育》有感【熱門】07-29
【熱門】讀《愛的教育》有感04-25
讀《愛的教育》有感【熱】04-28
讀《愛的教育》有感【精】05-12
讀《愛的教育》有感【薦】05-12
【推薦】讀《愛的教育》有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