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1
這是一本沉甸甸的書,并不是正因它厚重,而是因為它里面包含的都是愛。它就是《傅雷家書》,一本關于愛的書。
沒讀過《傅雷家書》之前,我以為只不過是一封又一封枯燥無味的家信罷了,為什么要編成一本書來讓我們閱讀呢,可是,當我認認真真地讀完這本書后,我完全消掉了我這個認為枯燥無味的想法,這本書竟給我帶來了無數啟示,從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父愛!
說起父愛,他是不同于母愛的,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的是一杯溫開水,雖然平淡無奇,可又能讓你渾身溫暖,倍感熱血。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
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有一絲的溺愛,既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閑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藝術等等,扮演著一半父親、一半益友的角色,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傅雷家書》給我們了解過去的歷史,開啟了一扇不大卻能看清一切的窗戶,很好的為我們保存了那個年代珍貴的記憶,正因為有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明了的闡釋出來,它不僅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生行事的準則。
說到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親,在現實中又何嘗不是這樣,他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給我的愛卻并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事事為我著想,為我考慮,他給的愛是永遠不能與任何人相比較的。他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為人處世的大道理來,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和處事態度也是非常好的。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坦然謙虛,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我深深的啟迪,我一定會永遠銘記。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2
如果別人問起我對《傅雷家書》的看法,我總是會打趣說,如果我爸爸是傅雷,我一定會發瘋的!因為他實在是太啰嗦了!
的確,翻開每一封信,我們都能看到傅雷對傅聰長篇大論的說教。可是仔細一想,這不正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竭盡畢生所學之力、之能的愛嗎?
整個暑假,我和我的爸爸發生了不少沖突,我覺得他開始變得不可理喻、無法溝通。但如果仔細想一想其中的緣由,恐怕沒有一個人會站在我這一邊吧。爸爸總是希望我的學習能更上一層樓,所以幾乎每天都跟我說要好好學習,不要荒廢時間,我卻總是嫌他煩,爭端由此開始。
但轉念一想,如果他不是我爸爸,跟我沒有血濃于水的親情,他還會管我是否優秀嗎?
人們都說父愛如山,因為父親不如母親細膩、會表達。父親只會用實際行動顯示他的愛。我的爸爸是,傅聰的`爸爸也是。縱觀這幾十封信,雖然并沒有多少字是直接表達父親對兒子的愛的,但傅雷的每個提醒、每個關照都是一份愛,一份偉大的父愛。傅雷對傅聰的愛是那樣沉默、堅毅。他把這份愛融到了對兒子的循循善誘和殷切期望之中。
我們總是沒有真正體會過父母的心情,他們為了我們付出了太多,但我們卻不明白。大多數的父母不會表達,不會像傅雷那樣給兒子有見地的意見。但父母為我們竭盡全力是不容否認的。而傅聰了解,他不僅是傅雷的兒子,受到傅雷的教育,也是傅雷的知音,與他共同探討學術上的問題。
雖然我們很少能與父母做到想傅雷父子那樣的知音,但我們應該做到像傅聰那樣了解傅雷的苦心。我們是否忽視了這些呢?我們真正的體會過父母的心情嗎?
當我真正沉下心想到這些時,不免為之動容。在人世間,也只有父母的愛是一定的、真正無私而偉大的。然而我們見過太多歌頌母愛的贊文,聽過太多贊美母愛的歌曲,也讀了太多太多偉大而又平凡的母親。而《傅雷家書》以這幾十封信中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悉心教導體現了這位父親、也是天下的父親對兒女竭盡全力的愛。
傅雷家書讀后感 篇3
家書,一筆一畫寄托著對家人的牽掛。在古代,“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一封家書“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在近代,傅雷一家如何表達思念?
傅雷給兒子的家書中飽含著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期望,滿含著對藝術、人生的思考、對立身處世的叮囑。小到對音樂的見解,大到國家大事,字里行間,滿含著愛。
回望宋代,陸游年邁時“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滿紙空。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自嘆徒勞,卻又“寄語紅橋橋下水”,不甘浮于心間,借水懷人。
回望明代,袁凱百無聊賴時收到家書,卻“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只有家人的期盼。
回望近代,傅雷在一封封家書中告誡兒子,當兒子取得成就時又絲毫不吝嗇他的贊揚——“東方升起了一顆星,這么光明,這么純凈,這么深邃;替中國創造了一個輝煌的世界紀錄!”信中,傅雷對兒子也極為嚴格,將錯誤嚴肅地提出來,嚴厲地要求兒子一一改正,但是,這無不表達著父親對兒子的無限期盼和愛,即使相隔千里,兒子的身邊總有一個諄諄教誨的父親,教他立身處世。信中同時暗含著苦,令人唏噓——父母不能陪伴兒子的苦、傅雷夫婦不能見到孫子的苦、傅聰未能盡孝的苦……種種情感交織在一起,匯成一封封書信,將自己的思念寄給遠方的親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卻不能洗刷內心的思緒。即使異地相隔,也不能阻斷親人那熟悉的字跡,那倍感親切的家書。
驀然回首,家書已離我們日漸遠去,網絡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即使相隔萬里,仿佛近在咫尺。科技發達的今天,書信已經漸漸趕不上時代的'腳步,驛站的消失,見證了一個國家的崛起。書信象征過去,科技代表未來,但無論是書信還是科技,都滿含著一代代人的家國情懷。
傅雷的家書,只是近代的一個縮影,它隨著歷史而失去在通訊上的地位,但在它身上的親情永不消逝,家書,一直是家人情感的表達與寄托。
【傅雷家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的好句01-04
傅雷家書摘抄02-09
傅雷家書教學反思03-03
《傅雷家書》教學反思04-15
傅雷家書的好句14篇01-05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1-09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01-01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1-18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3-30
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