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
《愛的教育》是一個意大利小學生安利柯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在四年級這一學年中的學習和生活,每一則日記都講述了一個關(guān)于愛的故事。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祖國,每一種愛都深深地種在安利柯的記憶里。
《可愛的新老師》不愿意責罰班中的任何一個學生;《弟弟的女老師》到家里探望生病的弟弟;《老師們和校長先生》用盡了心力教育學生;《學校的女教師們》像媽媽一樣愛她們的學生;《助教老師》脾氣超好,學生怎樣搗蛋他都不發(fā)怒;《病中的老師》鼓勵安利柯“要努力學習數(shù)學,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父親的老師》對學生嚴格要求,卻常常寬恕學生的錯誤。安利柯筆下的師生之愛不停地碰撞到我的心靈。
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日記本,記錄下心靈深處那個的愛的故事。
那天我生病了,“嘀嘀嘀”,媽媽的手機收到了老師的短信。“孩子,今天是母親節(jié),老師給你留一項特殊的'作業(yè),用心寫出十種你感受到的媽媽給予你的愛,并且大聲地說給媽媽聽。祝你早日康復(fù)!落下的知識老師會幫你補上。”
兔年快到了,“嘀嘀嘀”,媽媽的手機收到了老師的短信。“20xx,我們心相連,學習同在;20xx,我們信心滿,努力永遠。老師祝22班每一個可愛的孩子健康成長!祝各位家長新年快樂!”
就要期末考試了,“嘀嘀嘀”,媽媽的手機收到了老師的短信。“今天的語文作業(yè)是針對練習卷中的錯題進行復(fù)習,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九點準時睡覺,預(yù)祝全體同學在明天的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媽媽手機里的信息經(jīng)常會刪掉,可是老師的信息一直保存著。我告訴媽媽,將來我有手機了,讓媽媽把老師的信息轉(zhuǎn)發(fā)給我,我要收藏這份愛。我和安利柯一樣是四年級學生,我和安利柯一樣愛自己的老師。
合上日記本,我再一次翻開了《愛的教育》。此時,一輪紅日照亮了我的心海。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2
讀著《愛的教育》我思緒萬千;合上《愛的教育》我心潮起伏。這本書沒有大事情,不講大道理。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有很強的感染力。如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敘利亞,齊齊勒,父親的老師等等。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
“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看看他們,再想想自己,生活中的我好像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寬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勵,多了些批評……我經(jīng)常會拿出家長的一副樣子來,大有說一不二之勢讓孩子無條件服從,不能細致地去感受一顆童心,總認為孩子已經(jīng)上學了,長大了,就應(yīng)該懂事了,于是就拿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當孩子達不到要求時,就認為孩子沒認真對待這件事情,沒有專心去做從而去批評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卻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自己是否能夠真正做到,做得更好,雖然我們在物質(zhì)上給予孩子很多,甚至應(yīng)有盡有。但是卻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里,沒有成為孩子真正的朋友,孩子對我們的愛又怎么會不打折扣呢?
孩子就是孩子,他不是成年人,要以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去愛他,去尊重他。孩子的天性是可愛的,在他們成長的路上真的需要愛的教育。教孩子學習,教孩子做人,讓他擁有愛心,讓他懂得怎樣做人。父母是孩子們生活中的老師,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自己的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家長們在不經(jīng)意間的流露,可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我會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多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不再像以前那樣對待孩子了。要讓孩子把我當成他的朋友,我也盡量不做一個只會訓斥的媽媽.我一定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以實際行動來告訴孩子,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要學會愛自己,更要學會愛他人。學會尊重,關(guān)愛,做一個感恩的人。讓愛在孩子心里扎根.讓孩子在愛的環(huán)境里自由,健康快樂地成長。
這是一本令我終身受益的書,讀完這本書后,我感覺自己沉浸在愛的海洋里,只要你認真付出,就一定會收獲滿滿哦!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3
周末,我和媽媽一起共讀了《愛的教育》。
這本文沒有豪言壯語,卻深深的吸引了我們每一個人。它原名《心》,是意大利亞米契斯的作品。它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在一年之內(nèi)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的所見所聞。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樸素描寫,向人們詮釋了愛的意義,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和塑造著兒童們的愛心。
讀這本書,有淚有笑,但心底一直涌動著暖暖的愛意,愛是自始至終貫穿的主題。文中所講的愛,不是空洞的,是生動的。書中的人物給我和媽媽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我的老師、賣炭人、父親的老師、小石匠、盲童、鐵匠的兒子、洛貝諦等等。他們是一群充滿活力,積極上進,如陽光班燦爛的少年。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這些平凡樸素的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對他人奉獻愛。就是這樣一個個自然生動的人物告訴了我什么是愛。它包括對學習的愛,對勞動的愛,兄弟姐妹的`愛,對弱者的愛,對大自然的愛,對祖國對人民的愛······它不僅教會了我什么是愛,還教會了我的媽媽怎樣用愛去關(guān)心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怎樣去尊重別人,包括弱者,怎樣勇敢地面對生活。
我讀完愛的教育后,知道自己作為一位學生,首先要熱愛學習,只有努力學習,將來才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能更好去幫助別人,讓祖國更強大。媽媽看完以后,也積極和我分享在這本書里學到的東西,她認為雖然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困難,但是和書中的人物讓她懂得要堅持、不要放棄,用愛去對待身邊一切,生活一定會美好的。
讓我們學學卡羅內(nèi),洛貝諦他們,多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打開人們的心扉,那么陽光將照耀到世界的每個角落,人間處處有愛,美好和諧。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4
最近,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令我感悟深刻。
小主人公恩利科是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生活富裕,家庭環(huán)境輕松、快樂、和諧。父母都是樂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導(dǎo)恩利科要幫助窮人和有困難的人,也常常以身作則。他有一本與父母共享的日記,里面記述了他平時所作所為,所感所想,父母所寫的勸誡啟發(fā)信,老師在課堂上所讀的每月故事。
其中恩利科在日記中寫了"我的好校長"這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他是個和藹可親、厚道的人,在兒子當志愿兵犧牲之后,校長遭受打擊并打算辭職,只因舍不得離開孩子們才一直未交辭職信,孩子們做錯事,他從不訓人,而是拉著對方的手耐心地進行開導(dǎo),幫助他們明辨是非,學會做人,他對待學生就跟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他的盡職盡責令人敬佩。
"父子情深“這個詞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見,這本書中講述到一名叫朱里奧的孩子12歲,家境困難,他是家里的長子,父母對他抱很大期望。鐵路上工作的父親工資很低,為了養(yǎng)活全家,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他曾提出幫父親一起做,被父親拒絕了,父親希望他把所有精力放在學習上。
后來他等父親睡著后偷偷起床做工,父親雖沒發(fā)現(xiàn),但他因為長期睡眠不好而精神不振,父親漸漸對他失望了,他卻不肯解釋。直到有一天父親終于發(fā)現(xiàn)了,心疼并沒有責備他,反而對他的愛更加濃厚了。朱里奧和父親相親相愛,為了整個家庭不辭辛苦地默默工作。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令人感動。我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為他們排憂解難。
還有一個"陪護爸爸"的故事,講的是西西洛的.父親一年前離開家去法國工作,不幸在回家的路上生病住院,年長的西西洛步行50公里去看望父親,卻誤以為一位病重的老人是自己父親,當他父親病好找到他并說帶他回家時,他卻想著陪老人走過最后一程,他用愛心陪護了老人好幾天,他對老人的照顧讓我感動到淚流滿面。我們也要做一個有愛心的好孩子,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
讀完一個個愛的故事,我深切的感受到:一個人要是擁有一顆無私的心,這個人就是擁有一切高尚品質(zhì)的人,愿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5
書是知識的海洋,是智慧的翅膀。我看過許多書,書上的許多人物我都喜歡,我最喜歡的是《愛的教育》中的人物洛貝諦。
洛貝諦是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是父母的的掌上明珠。一天早晨,在上學路上,一個低年級的學生離開父母后不小心摔倒在馬路上。這時一輛汽車向孩子疾速駛來,眼看就要撞上那個同學了,洛貝諦見此情景,勇敢地跳過去,一把抓住了孩子往后拖。孩子得救了,可他的腳卻被碾在了車輪下……
讀到這里我非常震驚,如果我遇到這樣的事,也許不會勇敢上前。我為自己平日的膽小而慚愧,我要學習洛貝諦的勇敢精神。
洛貝諦醒來的第一句話是問:“我的書包在哪里?”我被他的學習精神所感動。他在這么痛苦的時候還記掛著學習,我真佩服他。在以后的學習中不論遇見什么的困難,我都不會退縮。
《愛的教育》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卷,帶給我們了愛與美的'享受,使我感受到大家多么需要相互關(guān)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
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份純潔與美麗的愛,愛是陽光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世界里,才會慢慢地享受愛。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才真正領(lǐng)悟到了愛的真諦。
這本《愛的教育》里有一篇描寫了父親與老師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就是父親在看抱紙的時候,看到了20年以前的老師,父親看到了就高興了一場。晚上,父親還在回憶老師的往事,到了早晨九點,父親來到火車站,進去以后,一小時就到了父親老師的住了世界,接下來,父親就打聽老師的住所,最后,正走著,對面走來一個頭戴大帽子的老人在我們前面,父親一看,就說,是他,就是他,我的老師,父親驚喜地說著。在這篇課文里面,有著學生對老師的愛,還有許多愛如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6
愛,像空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卻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有一本書又讓我重新體會到了這些平時所忽略的愛,這就是——《愛的教育》。
暑假里,我從學校圖書館借到了這本書,當我打開第一頁時就被這感人肺腑的故事所深深的吸引。《愛的教育》主要講的是發(fā)生在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周圍的事,里面充滿了父子之愛、母女之愛、同伴之愛、師生之愛……
在這本書里,最讓我感動的是《小抄寫員》:十二歲的小學生敘利奧看著父親天天辛苦地上班,晚上還要幫報社抄寫賺錢,他想幫助父親,讓他不要那么疲勞。于是,他在父親十二點鐘睡覺后偷偷地幫父親抄寫。開始,父親沒有發(fā)覺,他決定繼續(xù)做下去。后來,他因為每夜睡眠不足,所以經(jīng)常上課時打瞌睡,遭到了父親幾次痛心的責罵,但他沒有放棄,還繼續(xù)抄寫,更沒把真相說出來。最后,父親得知了敘利奧一直在幫助他抄寫,他為自己責罵敘利奧而后悔不已,并讓兒子好好地睡了一覺。
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到非常內(nèi)疚。敘利奧僅僅十二歲,就那么懂事,他體諒父母,為了給父母分擔,他不怕辛苦,甚至不怕受委屈,多么令人感動啊!我和敘利奧比,差得太遠了!前一些日子,我讓爸爸幫我買油條當早點,爸爸卻帶來了兩只包子。我皺著眉頭說:“怎么是包子?”爸爸這才恍然大悟:“啊,我給忘了!明天爸爸給你買油條。”“沒關(guān)系,包子也很有營養(yǎng)!”媽媽說。但是我卻十分生氣,不愿意吃那些包子,嘟著嘴巴,一聲不響地走回了自己的房間。過了一會兒,爸爸來敲門,原來他看我不愿意吃包子,又把油條買來了,我這才吃了起來。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太過分了,爸爸為了我們,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給我的.卻總是最好的,我還不能體諒他們,經(jīng)常要提一些無理的要求,還要耍脾氣。想到這里我禁不住落下了眼淚,我該怎么彌補我的過錯呢?
愛,如影隨行,就看我們能不能用心感受。愛是相互的,父母給與我愛,同樣,我也要給與父母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7
老師是人們生命的技術(shù)工程師,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向?qū)W生傳送著專業(yè)知識。安利柯的爸爸說:她們站在社會發(fā)展的身后,拿著輕度的酬勞,為人民的發(fā)展比較發(fā)達勞動者著。她們不追求暴利的收益,但求自身的學生可以在自身的教育 下有一定的獲得,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歷年,老師一直被大家稱之為最崇高、最頗具敬業(yè)精神的崗位,一直遭受大家尊重。殊不知在這里尊重的身后,是曰曰夜夜的勞碌。
早晨,當學生還未掙開惺忪的睡眼,老師們就早已開始了一天的繁忙。她們用笑意掩蓋著因休息不好而疲倦的容貌,仁慈地看見接連不斷進課室的學生們,激情地問好。上課的時候,老師們艱辛地站著,雖然雙腿酸痛,但她們并無埋怨,她們在乎的僅有學生是不是用心上課、是不是懂得了這堂課的內(nèi)容,由于沒有一個老師是不喜歡學生的,她們像善待自己的小孩一樣深愛著自身的學生。在課堂上,老師會因這堂課的`必要性而嚴肅認真,會因為某些學生的搗蛋而惱怒,會因為這種心態(tài)讓學生們受到驚嚇,可是在課下老師便是學生們的盆友,大伙兒一起笑一起鬧。夜已深,全部大城市都平靜下來了,但是老師屋子的燈仍然亮著,老師們?nèi)栽趯忛喓芏嗟墓ぷ鳎崂斫虒W課件,從沒有過悠閑。
很多人都覺得老師是最輕輕松松的崗位,一年有許多暑假。卻不知道,這一崗位擔負著極大的義務(wù),擔負起全部中華民族的期待,乃至她們的一生都會為國家的下一代努力著。伴隨著學生們年齡的提高,老師的黑眼圈眼袋也越來越深;伴隨著學生們體能的健碩,老師的兩腿也逐漸乏力;伴隨著學生們專業(yè)知識的累積,老師的微笑也更為璀璨。以前青春年少,不懂得老師身后的艱苦,不懂得老師對學生的殷殷期望,有時候乃至厭惡、得罪老師。現(xiàn)如今長大以后才搞清楚,這些指責全是埋下伏筆大家未來的路的磚瓦窯,指責的身后全是老師滿滿的愛。
老師是大家聰慧的啟明燈,大家理應(yīng)遷就老師的疲倦,對老師心存尊敬和心懷感恩,用老師教給的專業(yè)知識為國家做出貢獻,也僅有那樣才可以回報老師為大家艱難無私奉獻的養(yǎng)育恩。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8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從4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愛的教育》是一部極富感染力的兒童小說,它通過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寫的日記,抒發(fā)了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本書講述了無數(shù)個發(fā)生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告訴我們的小讀者: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xiāng)、對人民、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與尊重。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動情,字里行間洋溢著兒童的純真與情趣。
教孩子學會為人處世,學會愛,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一個敢于承擔責任和義務(wù)的人。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取材于兒童生活的作品,最早發(fā)表于1886年,自此以后一直暢銷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種文字的譯本,多次被改編為動畫片、電影和連環(huán)畫,成為一部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是世界公認的文學名著。
《愛的教育》一書是以一個意大利三年級的小學生的日記形式為主的小說,共一百篇文章,記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在三年級這一學年里在校內(nèi)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其間還包括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fā)意義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過一個個平常而又飽含人性美的生活事件,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人世間各種偉大的愛:對老師的愛、對父母的愛、對子女的愛、對同學的愛、對祖國的愛;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
從而,可以使我們了解到如何為人處事,如何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一個敢于承擔責任和義務(wù)的人――不僅是對家庭,還包括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wù)。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9
愛,一個多么閃亮,多么令人鐘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能夠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個的四年級的有趣生活。
他寫的是你開學第一天到十月,我記了很多的每月一讀的經(jīng)典故事。
書里面還寫了很多很多安利柯的同學。在這里的同學們又好又壞,有的調(diào)皮,有的可愛,有的沒孝心,有的孝心。就是這么多同學勾選,這本有對比有愛的愛的教育。
在這里有讓安利柯生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yōu)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樸實可愛的“小石匠”。
卡隆是一個比我們都大一歲的“哥哥”,因為一些原因也在四年級,他比人高出一個同學們他是個好學生,一旦有人被欺負,他就會站出來保護他。小石匠他很有孝心,就算父親一直打他但他都一直維護著他的父親,平時他也十分的幽默,還有一門獨門絕技“兔子臉”,這可是百試百靈。
“小石匠”的名字叫做安東尼·阿爾伯特,他之所以叫小石匠,是因為他的父親是一個石匠。有一天父親又醉酒了,就在這時小石匠向爸爸要買文具筆的錢。可誰到他的父親突然發(fā)怒了,把他打了一頓。第二天一早臉上的巴掌印還沒有消退,他只好帶著巴掌印上學了。同學們看到他臉上的巴掌印,就向他提議校長報告,讓校長跟他父親說一說,可是小石匠并不承認是他父親打的,還一直的說他的父親從來不打他,對他特別好。從這里可以看出“小石匠”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孩子,他從來不想讓別人去侮辱,去玷污他的父親。后來他的父親知道了,對兒子。十分內(nèi)疚,于是他就戒了酒,后來對小時間也非常的好。
《愛的教育》在最真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母親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是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愛的教育讓我深受感觸,其中我也學到了很多很多,比如說如何堅強,如何的幽默風趣,如何的去幫助他人,等等等等。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0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小說。它以小學生安利柯的目光,講述了他讀書時發(fā)生的一百多個感人的故事。這本書中的人物,或富有正義感,樂于助人;或勤勞善良,樂觀開朗;或品學兼優(yōu),謙虛好學……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讓我感受最深的故事是《災(zāi)難》。里面講述的是安利柯的父親送主人公上學時,見一群人圍在那,便去打聽發(fā)生了什么。知道了是羅伯帝為了救一個低班的學生,被馬車碾傷了腳,骨頭也斷了。羅伯帝在關(guān)鍵時候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救助小同學。他的行為難道不值得贊揚嗎?如果換作我們,我們也會像他一樣舍己為人,不顧一切地幫助遇到困難的.人嗎?
然而,最讓我感動的無非就是波列科西這位角色了。他是鐵匠的兒子,身材瘦小,目光憂郁,靦腆膽小。他家境十分貧窮,父親一直酗酒,經(jīng)常打罵他,但他一直忍氣吞聲,不肯對他人吐露出這些事。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沒有泄氣,他還十分熱愛生活,熱愛學習,最終以優(yōu)異的成績將父親喚醒。盡管他身材矮小,卻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這本書中的人物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對家長的愛,他們把我這個小小的心給融化了。我感到我的眼睛濕潤了。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我見到的那種的“愛”。有一次,我去學校的路上,看見了一個以拾荒為生的老奶奶,被一塊小石頭絆倒了,鼻子也流血了。但是沒有幾個人停下來。這時我看見了一位同班同學跑過來,原來是我們班的體育委員來了。他將老奶奶扶了起來,并將口袋中的一包紙巾拿出來,抽一張遞給了老奶奶,給她擦鼻血。我看著被感動了。他做這件事時仿佛只是家常便飯而已……
愛是什么?愛是在你摔倒時,別人將你扶起來;愛是當你有過不去的大河擋在你前方,別人帶你搭起一座通向希望的橋;愛是在你唉聲嘆氣時,別人為你不停加油鼓勁……
這個世界從不缺少愛,愛,無處不在!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1
這個暑假我過得很有意義,因為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書對我觸動最大。這本書經(jīng)過對生活樸素的描述,使我感受到人類多么需要相互關(guān)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忙!我認為這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書中有一篇文章叫《要學會愛人》給我印象最深,主要資料是講,安利柯的父親看見安利柯走路時不細心撞了一個婦人,連對不起也沒說就走了,感到十分生氣,并告訴他今后應(yīng)當怎樣尊敬別人,培養(yǎng)好的品德。經(jīng)過這件事,我想到了我自我,說實話,我有時也和安利柯差不多,家長在時我都很有禮貌,但當家長不在時,我就變懶了,見到誰就低下頭當沒看見,別說打招呼了。
記得有一次,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碰見我家隔壁的王叔叔,大老遠我就低著頭,裝做沒看見,我也不知人家是怎樣想的,是不是從此把我看成一個壞孩子呢?總之,我這樣是十分不禮貌的。
還有一次,是在上學的路上,當我走到一個上坡路時,發(fā)現(xiàn)一位老奶奶手推輪椅吃力地往上走,本來這時我應(yīng)當趕緊去幫忙,可我還在猶豫了,到底去還是不去呢?正當我猶豫不決時,我身旁的一位阿姨連忙跑過去幫老奶奶推車,并對她說:“上坡路陡,我?guī)湍惆伞!敝螅职涯俏焕夏棠趟退偷搅四康牡亍?吹竭@些,我十分的.后悔,后悔我當時為什么猶豫。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愛心哪里去了,我怎樣變成這個樣貌。我便暗地里對自我發(fā)誓,以后我要做一名有愛心的人。
從此以后,我學會了關(guān)愛他人。如果有同學摔倒了,就連忙扶起來;看見有人遇到困難,就及時幫忙;給老人讓路、給盲人引路、見窮人施舍、見傷員施救這都是禮貌的表現(xiàn),都是愛的表現(xiàn),我都努力去做。慢慢地,我懂了:一個人要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必須從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大事成不了。
我真期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滿愛心!正如一句歌詞所唱的:“僅有人人都獻出一片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未來。”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2
在人世間,到處都充滿愛,《愛的教育》將“愛”表達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讓我難以忘懷。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為它能讓我感受愛的溫暖。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者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所寫,在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下,二十歲加入軍隊,寫了許多愛國主義的短片小說,在四十二歲那年,寫出了《愛的教育》。《愛的教育》,原名為《心》,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用一個意大利的小學男孩安利柯的眼睛講述他在四年級校園內(nèi)外的故事。安利柯用自己的眼光來審視他眼中的善與惡,美與丑;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在《愛的教育》里,講述了許多愛的故事,大至祖國,人民,小至父母,同學,朋友,但不管這些愛,是大是小,全部平等。在這些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安利柯的父親在二月二十五日為安利柯寫下的《街道》。這篇文章寫的是安利柯回家的路上不小心碰撞了一位婦人,但他卻并沒有在意她,直接走過,正巧被樓上他的父親看見了,后來父親用書信的方式告知安利柯:街道是應(yīng)該被尊敬的,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程度可以從街上行人的.舉動看出來。如果在街上有不好的行為,在家里也必定同樣有不好的模樣。沒錯,如果我們在街道上的行為非常文明,非常和諧,這樣不僅自己看得舒服,外地人也會認為這是一個美好的城市......
在還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并不懂什么是“愛”,以為“愛”是指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關(guān)心。但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漸漸明白了,原來“愛”不僅是父母與孩子間的親情,還有同學之間的友情,如安利柯吧自己心愛的玩具火車送給了伯萊克西;還有人民對英雄的崇敬之情,如安利柯父親瞻仰卡華伯紀念碑;還有老師對學生的關(guān)愛和包容,如先生沒有責罵在課堂上玩娃娃的學生;還有學生對老師的敬仰之情,如安利柯的父親過了幾十年還坐火車去看他以前的先生……
世間的愛,無處不在,它能讓我們感到幸福,感到溫暖。《愛的教育》把這份愛傳遞給了我們,讓我們一起再傳遞下去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3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合上了《愛的教育》,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愛的教育》使我特別感動,在這本書中,有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校下課了,弗萊克走在回家的路上,馬路上人山人海,很容易發(fā)生事故。一位二年級的小男孩正在過馬路,馬路的另一邊有一位婦女,好像是在等她的孩子。小男孩走到了馬路中間,剛想沖進媽媽的懷抱,就在這時,一輛馬車跑得飛快,車夫根本沒有看見小男孩,眼看著就要撞到小男孩了,弗萊克一個箭步?jīng)_到了馬路中間,一把推開了小男孩,馬車從弗蘭克的身上軋了過去。
馬車停了下來,小男孩平安無事。弗萊克靜靜地躺在馬路中間,當眾的人說:“這個孩子真可憐!”旁邊的人也附和道:“是啊,真勇敢!”車夫也不由自主的責備自己,這時,從人群中沖進來一位婦女:“孩子,孩子……”原來她是弗萊克的母親,“媽媽……”弗萊克輕聲說道,“那個小男孩沒事吧?”“傻孩子,你都已經(jīng)傷成這樣了,你還說!”從人群里,校長走了出來,來到了弗萊克的身旁。校長撫摸了一下弗萊克蒼白的臉,并用粗粗的手將弗萊克舉過頭頂,用洪亮的聲音說:“來吧,來看看這位天使孩子吧!”……
這個故事讓人心酸,心痛,可憐的弗萊克,為了一個陌生的小男孩給自己帶來了殘疾,這叫“愛”。這本書,使我感到了愛,愛是誰都有的。但是,要看你愿不愿意去付出,去挑戰(zhàn)。就像弗萊克一樣,伸出雙手去幫助別人,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
世界上的愛有千千萬萬種,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爸爸媽媽用他們的辛勞為我們換來了溫暖;老師用他們的耐心付出為我們換來了優(yōu)異的成績和做人的道理……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愛,就是要伸出雙手,扶別人起來。愛就像一根火柴,點燃了紅得像太陽的火光。我們也要做一個有“愛的心”的人!
張老師評語:子倩的這一篇讀后感層次分明,故事的表達很清晰,尤其是對“愛”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同學們可以仔細品讀一下這篇文章。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4
最近,我一直在看一本書——《愛的教育》。本來還以為是像童話一樣好玩、有趣。但我看完才知道,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是一個四年級的意大利小孩寫的日記。寫了他在一學年度的成長經(jīng)歷,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在《愛的教育》里面,充分寫出了個“愛”字。把所有的故事用“愛”巧妙的連在了一起給我們講述了純潔的同學之愛,濃濃的師生之愛,溫馨的母子之愛,還有對祖國的誠摯之愛。這一個個小故事,都讓我感動。《少年愛國者》中的意大利男孩,寧愿自己饑寒交迫,也不接受誹謗自己國家人的錢。我被他對祖國的深愛打動了。《雪球》中的卡洛斐勇雪球砸傷了老人的眼睛,他開始不敢道歉,最后他鼓起了勇氣向老人道歉。我被他的誠實勇敢打動了,《少年比耕》中的敘利亞,非常體諒父母的辛苦,他犧牲晚上睡眠的時間,偷偷幫父親抄寫工作,就算成績下降也堅持不懈。我被他孝順父母行為打動了……
最觸動我的其實是小主人公安利柯的父親給他寫的一封信——《感恩》。在信里,父親告訴安利柯,老師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尊敬、愛戴老師。即使老師有時犯錯誤,但也要尊敬老師。在文章里有一句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句子:“因為他們把畢生精力、才智都奉獻為了孩子,是因為孩子犧牲了一切的人,是開發(fā)你精神的人。”是呀,常言說:“愛自己孩子是人,愛別人孩子是神。”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神”的.關(guān)愛下,就會充滿了愛。
不是常說老師是辛苦的園丁嗎?的確呀,老師不就是不知疲倦的園丁嗎?她用全部經(jīng)歷呵護著知識的小苗。為了小苗能茁壯成長,她精心栽培它們,長成粗壯的大樹。我們不是天天說老師像父母一樣,所以我們應(yīng)該感謝老師,去報答他們。可是我有時候也不能理解老師的嚴厲,和安利柯一樣對老師有抱怨的時候,現(xiàn)在想一想真是慚愧。我覺得安利柯的父親的這封信不只是寫給安利柯一個人的,而是寫給所有人的,因為“尊敬老師”和“孝敬父母”一樣,是每個人都必備的基本道德。
【愛的教育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愛的教育作文03-13
愛的教育作者04-06
愛的教育作文04-18
愛的教育好詞好句03-16
《愛的教育》活動方案04-20
愛的教育教學反思10-15
愛的教育讀后感(精選)07-07
愛的教育讀后感【精選】07-06
【精選】愛的教育讀后感07-20
《愛的教育》讀后感(精選)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