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3-08-23 08:23:12
  • 相關推薦
三國演義讀后感優秀(6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后感1

  忠肝義膽興漢室,奈何萬事難如愿。

  先主最大愿望便是興復漢室,卻不幸早早殞命。如今蜀漢難勝魏國,后主劉禪出降鄧艾。可姜伯約一心欲復興漢室,還天下一個太平,只得假降鐘會,欲借此力滅鄧艾。而鄧艾于鐘會不和,二人敵對。在鐘會被射殺之后,姜伯約便自刎而死,蜀漢江山一去不復。不得不說,姜維真的是英雄,亂世之中不忘初心,扛起應有的責任,哪怕以卵擊石,也要搏一搏,如此不屈不撓之精神,實乃令人敬佩!

  江山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悠悠三國,晉統一。

  漢室未興,天下未平。那個懷大志,斬賊寇,識賢才,統中原,定天下的朝代,便是晉朝!三國之爭因此停息,草菅人命的世界,鮮血噴涌的`歲月,尸體荒野的大地,此刻,恢復了久違的和平與安寧。

  為君王者,非掌權為己任,而以天下為重擔。四海腐木煥然,枯草重生,能人志士有才可施,蒼生黎民有福能享,八方諸國皆賀國盛,不敢越地半步……信義駐四方,仁,修天下;德,平萬世!

三國演義讀后感2

  最近,我看了《三國演義》這部電視連續劇,那一場場戰役,一次次智謀交戰,一位位英雄被害,使我發出陣陣感嘆。

  首先,我為那些英年早逝的英雄們感到痛心。關羽,一向沉穩,曾經打過無數勝仗,但最后由于驕傲輕敵,中了呂蒙的計,致使自己敗走麥城,被吳候所害。龐統曾與孔明合稱鳳雛臥龍,但在落風坡卻中了張讓的埋伏,被亂箭射死。周瑜,三國時東吳大將,因為妒忌諸葛亮的才華,被諸葛亮三氣至死,埋沒了一肚子的才華。可惜!可惜!

  其次,我對歷史動蕩時期的`那些奸雄們無比痛恨。東漢末年,董卓利用自己手中的兵權當了太師,廢少帝,立獻帝,臥龍床,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后來王允獻計除董卓,真是大快人心。呂布一介勇夫,背信棄義,為了金錢而殺了丁原,為美色而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最后被曹操殺死在白門樓。董卓和呂布都是罪有應得。

  最后便是對那些英雄能人的欽佩。我欽佩孔明的奇妙百出,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欽佩張遼威震逍遙津,跟隨曹操屢建戰功;我欽佩趙子龍在曹操百萬軍中七進七出,人稱常勝將軍。

  《三國演義》不愧為名著,它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成為今人的一面面鏡子。

三國演義讀后感3

  《三國演義》讓我領略了足智多謀的無盡魅力,也讓我進一步懂得了了智慧來源于知識、知識來源于勤奮的道理。在任何時代,只有掌握了知識,才能掌握話語權,也才能掌握未來。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更是如此。我深知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從現在開始,我一定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三國演義讀后感段落四

  故事中我認識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關羽、三顧茅廬的劉備、望梅止渴的曹操、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孫權……我最喜歡的.人還是諸葛亮,他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是蜀軍的主要人物。最主要的情節是空城計:說司馬懿引軍十五萬,攻西城,西城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諸葛亮傳令把旌旗藏起來,四座城門打開,每個門派二十個軍士扮成老百姓,打掃城門,自己在樓上彈琴。司馬懿一看覺得有古怪,就下令撤退。諸葛亮轉危為安真乃神也。

三國演義讀后感4

  這個寒假,我在媽媽的推薦下閱讀了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剛讀了開頭,我就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住了。

  三國鼎立,天下紛爭,一切的一切,都被卷進了那戰爭的硝煙之中。我見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關羽的勇武,張飛的豪邁,姜維的文武雙全,趙云的膽量……“亂世出梟雄。”風起云涌,我沉浸在那個久遠的'年代久久不能自拔。

  但是,英雄也有弱點。周瑜他才華橫溢,被孫權器重,又有小喬做賢內助,可謂是幸福美滿,但小氣、自私卻是他的弱點,使諸葛亮借此擊敗了他。再比如武圣關羽,因為他的驕傲,讓他萬劫不復。而張飛,則是他沖動才讓他的人頭落在在下人的手中……

  縱觀三國,它譜寫了一闋一闋英雄的生命之歌。他們或勇敢、或機智、或豪邁,但最終,他們都走向了生命的盡頭。可是在百姓心中,曹操雖得大統,但卻被評為奸雄;劉備雖然沒有奪得江山,但他在百姓心中卻有良好的口碑。由此看來,一個人就算取得不了太高的成就,但是日常的點點滴滴,都能影響、感動身邊的人,從而人皆稱贊。不是么?

  三國,如此豪邁,如此蕩氣回腸!他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三國演義讀后感5

  在這個假期,我讀了《三國演義》 這本書 。

  所謂《三國演義》,就是要凸顯義這個字 ,尤其是劉備這個大人物 ,他的意思,是眾所周知的。

  關于沒有打敗孫策,就把荊州交給了麥城,但孫權繼續圍攻麥城,俘虜了關羽 。冷血的絞死了他,無止境的折磨他 。就在這個故事要傳到劉備耳朵里的時候 ,張飛又被他的士兵所殺害了 。這兩件事都惹怒了劉備,他率領75萬大軍向東吳進軍 ,在那里與吳軍死戰,那一天沒有回來,結果是失敗 。由于軍隊喪失慘重,無法為弟弟報仇,他患上抑郁癥,死于白帝城 。這一代英雄就都隕落了 。

  他深深的打動了我 ,我下定決心要做一個正義的`人 ,做一個重視感情,重視正義的人 。

  我也想學學趙云的勇敢,我通常有些脆弱,老流淚,根本無法做到,男兒有淚不輕彈 。

  還有我們也要學到諸葛亮的智,諸葛亮七擒孟獲 ,與司馬懿斗智斗勇 ,上演了空城計,暗度陳倉,減兵增灶。司馬懿不知道,是諸葛亮的計, 害怕學生上當 。可我現在還在學習中老犯其他小毛病 ,數字抄錯,計算方法錯誤 ,審題不仔細分析等等。

  讀了這本書,我得到了很多靈感 希望下一次讀《三國演義》,可以有另一番滋味 。

三國演義讀后感6

  悠悠三國塵落定,東吳孫權終歸冥。大壽將至,終逝去。孫權卒,孫亮繼位,魏之司馬昭伐吳,卻被吳將丁奉一舉擊敗魏國船隊。皇族孫峻欲謀殺諸葛恪,掌握吳國兵權,未知成敗。

  一代豪杰司馬懿,身歸大地。卻說司馬懿果真英雄,就連諸葛亮也懼他三分。如今魏主曹睿,昏庸無道,大興土木,百姓苦不堪言,引得公孫淵起兵造反。身卒后,其養子曹芳繼位,權臣曹爽設計撤去司馬懿兵權,被司馬反詐病消疑。期間,姜維趁亂伐魏,卻被郭淮、陳秦用計擊敗。司馬懿病故,其二子司馬師、司馬昭掌魏國大權。

  君主昏庸無道,無疑是自取滅亡。古往今來,多少昏君、暴君?無一不引起百姓咒罵,自然也便有了造反之舉。

  明君之責,非掌權術而已,而令百物之潤發,萬世之太平,人人之常樂。掌權為樂者,只治得了心病,卻治不了其江山天下。故,君王,非個人而言,是舉國上下之百姓之福澤!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6-28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07-11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11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10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17

三國演義讀后感【經典】07-25

三國演義讀后感【精選】07-27

三國演義讀后感12-03

《三國演義》讀后感01-22

三國演義讀后感06-02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午夜国产乱码福利电影 | 午夜福利视频韩国19禁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 久久综合天天精品 | 先锋影音最新在线资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