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烏塔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烏塔有感1
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姑娘,一個人獨自在歐洲各地旅游,她有主見而不盲干,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還懂得自我保護。她就是一個德國小姑娘――烏塔。
這是我們的第七課的課文,它向我們講敘了一個勇敢的德國小姑娘在暑假獨自旅游歐洲的經過。讀完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烏塔只有十四歲,父母就放手讓他獨自游歐洲,這不僅是因為烏塔有著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更重要的是國外與國內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觀念:外國家長給予孩子的是信任、關懷、鼓勵,因為他們相信孩子是會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的。他們信任孩子,但不過分寵愛孩子,所以孩子們更不會辜負他們。有時,孩子遇到了困難,父母不會伸手幫他們一下,為的就是鍛煉他們獨立自主的心,讓他們懂得依靠自己,相信自己。
而中國的家長給予孩子的,是過多的疼愛,甚至溺愛,把孩子呵護得像小皇帝似的,使孩子們像溫室里的花朵,其結果是讓孩子時時事事都依賴父母。父母們整天把孩子埋葬在書山題海之中,一心希望他們學業有成。孩子們只是認識到了書本那小小的天空,如果不讓他們出去闖闖,是無法認識到大千世界的奇妙的,無法領悟人生的真正含義。父母不可能照顧孩子一生一世,如果某一天父母不在的話,那他們該怎樣養活自己呢?有些大學生上大學時,生活竟不能自理,還需要父母跟去照顧飲食起居。那么培養這種無法自理、自主、自強的大學生有什么用呢。
未來是我們的,父母們,請放開對我們的束縛,讓我們經受風雨的磨練,在這大千世界中開辟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吧。
讀烏塔有感2
大家看過楊紅櫻阿姨寫的《女生日記》嗎?看過的看知道,豬腳冉東陽的表姐林舒緩吧!她住在美國,卻是中國人,但她有美國人的優秀品質,猶如最近學的《烏塔》一文中的14歲德國女孩——烏塔。
我猜想烏塔三四年級時,就經常一個人參加學校的`夏令營,而錢,就是她自己一個人掙。恐怕,在中國,爸媽一定掏腰包,為孩子們服務。美國,父母們有一大片的足球場,一座大房子給他們,而孩子們不接受,用自己幼小的雙手,掙自己的金錢。所以,東西雙方的教育理念,造就了兩個不同的國家!
瞬間,我覺得自己像籠中的小鳥,不能展翅高飛;像有線的風箏,被死死拽住;像一只井底之蛙,只看到一小部分的天空;像……
父母們!正所謂“花盆里長不出松柏,鳥籠里飛不出雄鷹。”請放手讓我們在天空中飛吧!
讀烏塔有感3
最近,我讀到了一篇名叫《烏塔》的課文,這一篇課文讓我深有感觸,我被課文中的主人公烏塔的大膽、自立、善良的品質所征服。
讀了這一篇課文,我覺得烏塔是幸運的,她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實踐的.熱愛。不知家長們是否聽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寧愿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爸爸、媽媽們,你們不要再執迷不悟了,難道你們嘴里所說的愛就是這樣的嗎?你們這種含在嘴里怕化掉,捧在手心里怕摔的“精神”,真的讓我們感到透不過氣來。把孩子緊緊看管著的家長,請打開你們的“溺愛之鎖”,讓你們的孩子成為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鳥,成為一條歡樂嬉戲的小魚,讓我們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吧!
這樣的孩子何止我一個,尤其是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更加疼愛,天天把孩子當“格格”、“阿哥”供養著。我的爸爸媽媽也不例外,常常幫我做這做那,連整理書包,系紅領巾這種小事都幫著干。記得有一次,媽媽爸爸都不在家,我這一位“大小姐”只能自己親自下廚做中餐,我本想馬馬虎虎吃一碗自己煮的干挑面,不料,因為我是第一回煮面,所以,就有些手忙腳亂的感覺,我先將面條放入沸水,大約過了5分鐘,我掀起鍋蓋,“哎呀,好燙”我大叫一聲,我細嫩的小手被鍋蓋燙了一下,鍋蓋從我手中滑落在地上,看著快要糊的面條,我也管不了那么多,忙著把面條從鍋里撈出,拿起醬油瓶就往盤里倒,一大匙四川辣醬一拌,把白糖當成味精放,結果,一盤又咸又辣又甜的干挑面便出自我手, 我捏著鼻子“享受”了這頓“美餐,真是太難吃了。看著這盤面條我心想:這就是平時媽媽寵愛我的緣故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放手,讓我自己做吧!這是我們的感慨,也是我們對家長所寄托的請求,爸爸媽媽,我們已不是三歲小孩了,請讓我們跟烏塔一樣,能有一個自立的機會吧!
讀烏塔有感4
今年,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課文講了一個名叫“烏塔”的14歲女孩獨自一人自費游歷歐洲的故事,她為了攢夠錢,曾為超市和一些小餐館分發傳單或周末在別人家哄小孩玩,她就這樣來攢齊旅游費用。這個故事不得不讓我感到驚訝。
由于父母對我們過多的溺愛,讓我們失去了自理能力,當然這也不只能怪父母,他們只是想讓我們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而對于穿衣服、穿襪子這樣的小事他們替我們做。從表面上看,這是父母在疼愛我們,其實這對我們沒有一絲好處,反而“害”了我們。據統計:在我國城市的小學生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孩子自己不會照顧自己,甚至連衣服也不會穿。再想想烏塔,這個僅僅14歲的女孩,不但自己攢夠旅費,而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還能把旅行計劃訂的'井井有條,要是換做我一個人游最近的蘭州,我都能把自己丟了,更何況是歐洲。
大家不要認為,我是贊成獨自一個人去旅游,而是讓大家從一點一滴做起,逐漸提高自理能力。如果將來,父母不能再照顧我們了,而且還需要我們照顧他們,連衣服都不會穿的我們,到那時該怎么辦呢?所以,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學會自己照顧自己,進而學會照顧別人。
讀烏塔有感5
烏塔,是一個堅強又可愛的孩子,它只有十四歲。如果在中國,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每個家庭的心肝寶貝,是在嬌生慣養的環境下長大的,而烏塔,也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不同的是她父母愛他的方式很獨特,不是嬌生慣養,而是讓她自己出去尋找自己的成長旅行,烏塔周游許多國家,在那長的旅行中,烏塔也在漸漸成長。
在中國,幾乎沒有父母讓孩子出遠門。即使一個孩子愿意外出旅行,但是父母的心卻是一千個不愿意。怕孩子在外生病,沒人照顧啊,餓肚子呀……覺得自己的孩子永遠長不大,當做自己的心肝寶貝對待,含在嘴里怕化了,擱在手心怕被風吹走了。
難道烏塔的父母不愛烏塔嗎?可是她父母為什么就同意讓她周游世界呢?這就是西方的教育與中國的教育方式的截然不同。他們還是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的,他們對孩子的愛是讓孩子在成長中養成自立的好習慣,讓孩子體驗生活的苦難,讓孩子在磨難中頑強,讓孩子成為暴風雨里的'雄鷹;中國父母,他們愛孩子是溺愛,是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從小養成依賴思想,讓孩子成為溫室的花朵,成為享受生活的籠中鳥。同學們,你愿意像溫室里的花朵、籠中之鳥一般還是愿意成為暴風雨中的驕子-------雄鷹?
《烏塔》,讓我認識的是一位教會我堅強與獨立的可愛女孩,在此,我想說:“父母啊!請你們放開溫暖的手臂,讓我們在藍天中自由的飛翔吧!”
讀烏塔有感6
我們剛學了一篇課文,名字叫烏塔。課文里寫的是一個名字叫烏塔的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游歷歐洲。今天,我就與烏塔比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爸爸媽媽的“大傘”下度過的.。下雨淋不著,出太陽曬不著,但有時我也覺得像籠子里的小鳥,很不自由。媽媽總希望我在她的視線之內活動,一會兒看不見了,她就會“奇環、奇環…”地大叫。我不得不歸到她的視線之內。而烏塔的童年過得非常獨立、自由。她周末能自己去打工掙錢,暑假里還能自己合理安排時間去想往之地旅游。使她的獨立能力越來越強。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空間。我與烏塔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顯得呆板,而烏塔的童年雖驚險連連,但自由無比。
要是把我的童年和烏塔的童年加起來,再除以二,那必將是一個幸福、完美的童年等式。
讀烏塔有感7
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一直在沉思:中國人有烏塔那樣的.獨立嗎?沒有。我們有她那樣的耐心、勇敢、細心嗎?沒有……
我有爸爸、媽媽和姐姐。爸爸每天讓我吃東西時,都告誡我:“你吃完這些,以后學習好點,考上重點大學,就不用我擔心你像你姐一樣分數不好,讓我們為你們擔心,學校沒得上!”如果有同學生日,媽媽肯定會說:“不能去!你整天不看書,腦袋里都沒知識了。你看看管敏吉,讀書那么好,她媽媽都把她關在房間里看書,不讓她出門。再說了,你一個人去,很危險的!我才不讓你去呢!”如果換做我姐,那肯定也會嘮叨不停。
哎!我的爸爸媽媽姐姐,你們何時才能解開對我的“溺愛之鎖”啊!能讓我像烏塔一樣獨立,自己自力更生嗎?
讀烏塔有感8
今天我們學了《烏塔》這一課,我想到了我每次出去玩都不能走遠,而且晚上還不能出去,而烏塔卻能自己出去,而且旅游的錢也自己掙,這讓外國兒童和中國兒童產生了鮮明的對比,為什么外國兒童自理能力那么強,而中國孩子卻沒有這么強的'自理能力?我想對中國的家長說:“是時候打開籠門,讓籠子里的鳥兒飛翔了,不要讓它們在狹小的空間里認識世界,這樣只會沒有半點收獲!
讀烏塔有感9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讓我深受感動。《烏塔》講述了作者在羅馬認識了一個叫烏塔的女孩,這個女孩子只有14歲,可她卻一個人游歷了歐洲。為了這次旅行,她準備了三年,閱讀了這些國家的有關書藉,每個周末都去打工,賺取旅費。在和她交往的過程中,作者了解到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別,明白了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自強的精神。
哎!現在的.中國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無論父母還是親戚都疼愛我們,“捧在手里怕摔著,含在口里怕化了。”因為大人的過份溺愛,使我們現在連鞋帶都不會綁了。一放學,爸爸媽媽就像奴隸一樣,幫我們脫掉土鞋子,穿上拖鞋。還有一些還一口一口地喂飯!
我看過電視報導,一些學生成天只顧著讀書,連英語詞典都能背,可他們連一點小事情,比如綁鞋帶、洗衣服……這些芝麻小事也需要父母幫他們做,一點也不會自理。有些人上了大學,因為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退學,真是讓人惋惜!
《烏塔》這篇課文教育我們,要自立自強,不要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爸爸媽媽、所有疼愛我們的人,讀了這篇課文后,你們是否也有所感悟呢?請給我們一個自由獨立的空間吧!讓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都成為自立自強的“中國烏塔”!
讀烏塔有感10
我讀完《烏塔》這一課,我覺得烏塔是個摯著的孩子。
課文主要寫的`是:作者在羅馬下了車,來到了青年旅館,他在旅館認識了一個14的小姑娘,她獨自一人游歐洲,讓作者感到很驚訝。
我覺得烏塔很厲害,哪像我們一樣當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讓爸爸媽媽侍候我們,而烏塔卻一個人去超級市場,假期去別人家人小孩玩,打工賺錢,哪像去哦們一樣,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零花錢,我覺得烏塔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我們要出去時,爸爸媽媽都要陪我們,而烏塔去一個人游整個歐洲,已經游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希臘,這么多的地方,他不怕危險,實在太厲害了。
我們也要向烏塔一樣學習,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我們每個人都要做自強的人,不怕苦,不怕累,遇到事情自己能做到的自己做,自己能解決的事自己解決。
讀烏塔有感11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后,我受益匪淺。從烏塔身上,我收獲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許多中國孩子,在家里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人百般呵護,什么事都不讓做,而在本文中的烏塔卻大不相同。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情。課文中講到烏塔為計劃這次旅游,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里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愿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時時刻刻警告自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余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里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后,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雖說是出去玩,其實就是在外面瘋跑!
通過《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了解了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與我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讀烏塔有感12
上學期我們學習《烏塔》這一篇課文,文中14歲的烏塔獨自游歷歐洲的勇氣令我非常敬佩,我被她那善良、膽大、心細的品質所深深地折服了!
文中講了“我”在羅馬認識了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朋友烏塔。在“我”和烏塔的.攀談中,“我”知道了烏塔在讀小學,已經獨自游歷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蘭等地方這一次獨自游歷歐洲的故事。
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游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事情時情時請求幫助,再給家人打一個電話,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叫爸爸媽媽給我整理,也從來沒有想過獨自旅行,警察局的電話我也沒有想過。只有在玩累后才到想家,才會給媽媽打一個電話的不只是我一個人吧。
許多孩子也跟我一樣從小就生活在蜜罐當里,生活在長輩的羽翼下,長輩們把我們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我們這一代都缺少獨立,要想獨立就要在困難中磨練自己的意志,鍛煉自己,遇到困難不放棄。
通過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勇于探索,爭做一個自理、勇敢、堅強的人。
讀烏塔有感13
課文《烏塔》介紹了作者在羅馬遇到的一位大膽姑娘——烏塔。14歲的她獨自掙旅費,獨自做計劃,獨自游歐洲。
14歲的小女孩獨自游歐洲?要不是課文所見,我還真當是一個笑話!要知道在中國大城市,爸爸媽媽絕不會,讓寶貝離開自己的視線一步。哪怕是獨自下樓買包糖,父母也要千叮嚀萬囑咐。
我每次騎車去小區二期玩,老媽總要打上好幾個電話。哎!我每次摔倒,絕大部分都是打電話造成的。以前我下樓買糖,老媽居然在我身上捆了個對講機,好隨時聯系。
其實,中國的父母大可不必這樣。過度溺愛,只能導致孩子的生活、生存能力大幅下降,最終被嚴酷的社會無情地淘汰出局。最近,在微信QQ里炒得沸沸揚揚的.兒童安全事故中,提到了: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過度溺愛自己的孩子呢?他們從來沒有摸爬滾打,防范意識逐漸消失,造成了一連串悲劇的發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與人,還是講道理,一直上談兵,有何差異?說實在的,真不如讓他自己試試,才能意識到暗藏的危險。
是時候放手了,各位爸爸媽媽們,是虎鯊,就要搏擊濤濤大浪!是雄鷹,就要翱翔在白云之上!松開手,讓孩子成為那條虎鯊,成為那只雄鷹!
讀烏塔有感14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烏塔十分勇敢,自主能力特別強,而且她很能干,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都幫餐廳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要到別人家去陪小孩玩,如果要是在中國的孩子,大多數可能都做不到,只會找爸爸媽媽要錢,根本不會自己到外面掙錢。烏塔準備也十分到位,花了三年的時間設計旅行路線和日程,還閱讀了許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要是在中國的孩子,可能就是隨隨便便地計劃一下,花個三五天就解決了,才不會像烏塔那樣周密細致地安排呢!
我覺得歐洲國家的家長們喜歡讓孩子獨立生活,嘗試生活,所以歐洲國家的孩子的獨立能力強,而不像中國的孩子,許多都獨立能力很差,就是因為家長們總是把孩子捧在手里,把他們當成小公主、小皇帝,生怕他們獨自出門碰上壞人,好像所有的壞蛋都看上了自己家的孩子,周末想出去玩,帶著;吃完飯想去散步,跟著;讓他們生活在自己的翅膀下,使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最重要的是他們自立能力會變差,不再喜歡與人溝通,最后讓孩子變得膽小,連獨自上街買東西的勇氣都沒有了,要是以后到了社會上,如果不學會與人溝通,那可是件可怕的事情。所以親愛的家長們,請給我們一個自己的空間,雖然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可是我們有翅膀,請不要將他們折斷;我們會站立,請不要總是扶著我們走路;我們會飛翔,請您給我們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請讓我們變得勇敢、自信、堅強,請讓我們振翅高飛、獨自翱翔!
讀烏塔有感15
每個孩子都會長大,離開媽媽和爸爸,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自己成家立業。
烏塔是個德國小女孩,今年 4歲,她準備用三年的時間游遍歐洲。她勇敢,堅強,自強自立,勇猛,有耐心,是個勇敢的女孩。
有時,媽媽會叫我拖地,可是,我就是從蜜罐子里出來的,哪回拖呀!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于學會了拖地,還越拖越有勁兒,一下就拖完了,我問媽媽:“還有事干嗎?”媽媽氣喘吁吁的`說:“沒事干了!看會兒電視吧!”我心想:媽媽一定很辛苦吧!我無聊極了,便拉起掃把掃了起來。媽媽見了,笑瞇瞇的說:“會做事了,但是,你還小呢!”我嘟起小嘴說道:“我已經長大了耶!不再是嬌寶寶了!”
媽媽,您該放手了,我不愿意當一只不會飛翔的小鳥,如果不會飛,就會一輩子呆在籠子里,而不會在天空中翱翔!
媽媽放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