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俗世奇人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俗世奇人讀后感1
長長的寒假期間,總少不了一本好書的陪伴,我的寒假期間就看了一本叫做《俗世奇人的一本書》。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在平凡的世界里,一些奇人有哪些不可思議的絕活,處處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不停的`叫絕。
這本書第一個講的人叫蘇七塊,他是一名醫生,他有個鐵規矩,就是無論大病小病,治療費只收七塊。而且治病是藥到病除。第二個講的人叫刷子李,他刷墻的本領可了不得,這不,他穿著一身黑衣黑褲,用沾了白漿的刷子往上一刷,竟一滴白漿也沒掉,不一會,整面墻就被刷得白的透亮。第三個人叫酒婆,她每天晚上都來酒館喝一杯叫“炮打燈”的酒。每次喝完酒,就賽在畫上畫天書了,可一到過馬路時,就十分清醒。第四個人叫……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張大力的故事:有一次一個賣石材的店子做了一把堅如磐石的鎖,上面刻著一行字:凡舉起鎖者賞銀萬兩。話雖如此,可這把石鎖極為沉重,甚至沒有人搖動過它,你說這鎖有多重?可有一次,張大力來到了這里,只見他手握鎖把,腰一挺勁,石鎖就被他輕松的舉了起來,之后他去要銀子時,老板說:“張大師,您難道沒看到鎖底的那一行字嗎?張大力一看,果然有一行字: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張大力看到這話,知道別人在表揚他,放下石鎖,開心的走了。我覺得這個故事說明了不要靠別的途徑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也許一本好書真能成就一個美好的暑假,但是讀書要做到先讀,后感。你呢?
俗世奇人讀后感2
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這本奇書,不僅各種人物寫得十分生動形象,而且講述的故事也是非常有趣奇妙的。
比如書中有篇《絕盜》的故事,那兩個盜賊偷東西的本領可是離奇又高超,別的小偷大都是在夜晚賊頭賊腦偷偷摸摸地偷,他們卻是在光天化日大大方方地偷,不僅如此,還冒充成主人的父親,在眾目睽睽之下把失主的家都搬空了。我覺得他們不光是盜賊,還是騙子,太可惡了,他們那“高超”的本領,并不值得稱贊。
還有一篇《蘇七塊》,我也很感興趣。蘇七塊是個脾氣古怪的'醫生,任何人要想找他看病必需先交七塊大洋,否則蘇大夫可是眼皮也不會抬一下的,要不得名“蘇七塊”呢!一天,蘇七塊在和人玩牌,一個人著急慌忙地來找他,因為此人受了重傷急需醫治。但是因為一時拿不出七塊大洋,蘇七塊對病人根本就不理不睬,連旁邊和他玩牌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醫生的職責不就是治病救人么,蘇七塊這是見死不救啊。其中有個好心人華大夫(注:這也是俗世一奇人),悄悄地給了那病人七塊大洋,病人交給了蘇七塊,只見如有神助,蘇七塊精神抖擻地幾下子就把病人的傷口處理好了,還包了一包藥給病人。事后,蘇七塊拿出七塊大洋還給了朋友,朋友很費解,蘇七塊稱,他并不是狠心不善良,而是因為“規矩”是不能隨便改的。
是呵,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事一旦定了規矩,就要執行,否則,那就不叫做規矩了。我們平時學習、做事、做人,不也應該這樣嗎?
俗世奇人讀后感3
在天津那里邊,有堿有鹽還有硝,因生出各色性格的人,又熱又辣又爽又嘠又不好惹。因之,我從小就常聽大人們說起天津那兒一群群鄉土怪客與民間英雄,叫我拍手稱奇叫絕,打心眼里佩服。我覺得,如果沒有這些人物,人們應該就不知道什么叫作天津衛了。就有這么一本書,它把天津那一方水土獨有的人物寫出來,那些人物從作者的筆管鉆出來,然后一個個活脫脫地站起來,獨立成篇——那就是馮驥才老師寫的《俗世奇人》。
碼頭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著。天津人好把有絕活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叫長了,名字反沒人知道,只知道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當當。
這本書里的人物,有接骨的、拔牙的、刷墻的、偷盜的、釣魚的、賣古玩的'、做小吃的、靠吃家產的、為人算命的、替人打官司的······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醫術精湛的蘇七塊;聰明機智的楊巴;力大無窮的張大力;疏遠冷漠的冷臉;做工嫻熟的狗子等等,在這些人身上,許多有趣的故事和高超的技藝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讀完了《俗世奇人》,我受益匪淺:那些俗世奇人一開始并非全都是奇人,而是在一次次磨練后練出來的,就像于謙的詩里寫的一樣“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下來并不是天オ,所謂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現代童話之父安徒生曾說過“一個人必須經過一番刻苦奮斗,才會有所成就”。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積極進取,將來才能有所成就,這樣,我們也能成為“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讀后感4
這學期,我去書店買了一本書,書名叫《俗世奇人》。書是一個人的良師益友,有了書,就有了無窮的財富,有了書,一個人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俗世奇人》主要講了: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然燕趙故地,血氣剛烈;水咸土堿;風習強悍。近百余年來,舉凡中華大災不難,既在顯耀上層,更在市井民間。
我最感興趣的是《泥人張》;他在飲酒時,來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當下,城里城外氣最沖的要算這位靠著販鹽賺下金山的張錦文。人們在當面叫他張五爺,背后叫他海張五一稱。手藝人靠手吃飯,用手賺錢。海張五拿泥人張取笑,人家泥人張不生氣,用泥捏了個海張五。把海張五氣得面紅耳赤。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的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得,
成批生產,足有一二百個。攤子上還貼著個白紙條,上面使墨筆寫著:賤賣海張五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了找熟人來看,在一塊兒樂。
三天后,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說連泥模子也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個兒。
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人俗人,小說里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
俗世奇人讀后感5
今天出門上街,看到街邊有許多賣藝人的表演,唱的跳的都有,可是不管他們如何精彩,永遠也比不上民國時期的天津碼頭。
《俗世奇人》寫的是民國時期天津碼頭上各種藝人的奇聞妙事,而且里面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這里面所有的人的名字,都不叫真正的名字,而是叫別人給他們取的藝名:一陣風,皮大嘴,燕子李三聽著有意思吧!而且每個人身上都身懷絕技,有著自己的獨門絕活:吳橋人善雜技,爬桿走繩,如赴平地!然而,這些絕技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都是靠千錘百煉“磨”出來的,要不然那些普通平凡之輩,哪兒會這么受人尊敬!若想成為生活中的強者,必須要靠自己的實力,而實力需要持之以恒和千錘百煉。
這不禁讓想起生活中的自己,當時在學羽毛球時,有一個前后的步伐,總是做不好,在做的過程中總是因為復雜要被自己的腳絆倒,每天我都堅持練習擦腳滑步,把我折騰的死去活來,一周后我感覺我的身體散架了似的,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但我還是沒有放棄:“堅持,一定要堅持!”腿磨破了,手腕酸了,一切都不能阻止我練習。一年后,我的羽毛球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并且在比賽中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獲得了富陽區第六名。
當你剛開始面對困難時,覺得它像一座山,跨過它再回過頭來看他時,才發現他只是個臺階。
俗世奇人讀后感6
有一本書叫《俗世奇人》,這本書讓我十分著迷。這本書是馮驥才在天津寫地,記錄了天津的許多奇人妙事。
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小達子》和《酒婆》這兩篇文章了。前一篇是講小達子專門在公交車上偷乘客的東西,一次他想偷一位先生的東西,但他沒偷到,反而自己東西被偷了,小達子受到了教導。后一篇講酒婆經常在一家酒店喝酒,但她一出門就醒酒了,是因為店長往酒里摻了水。有一次店長沒摻水,結果酒婆一出門就被汽車給軋死了。這兩篇文章告訴我們不能偷偷摸摸地騙人。
這本書很有意思,也教給我很多道理。有一天,我和一個小妹妹在玩。她有一個娃娃,十分可愛,我很喜歡,也想要一個,就跟媽媽說:“媽媽,你也給我買一個娃娃吧?”媽媽說:“不行,買娃娃有什么用!”我失望地離開了。到了中午,媽媽去午睡了,我心里還想著那個娃娃,轉身就看見了媽媽的包放在床上。我就想偷偷拿媽媽包里的'錢去買娃娃。我去查看媽媽睡了沒有,然后慢慢走回到媽媽的包旁邊。突然,我想到小達子和酒婆的故事,我不好意思地停止了,我在心里對自己說:“不能欺騙別人,這樣做是不對的。”
是啊,我們要做個誠實的孩子,不能騙人,不能偷偷摸摸的,這就是《俗世奇人》帶給我的讀后感。
俗世奇人讀后感7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古往今來,如此之多的名人都在贊美書籍,這次的疫情雖說不能出門,但讓我讀到一本好書——《俗世奇人》
這本書講了許多天津的“奇人”的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蘇七塊的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有一名“神醫”,叫做蘇七塊,他能把任何人的骨頭快速接好,而且不疼!但他有一個很奇怪的規矩,每次治病,必須要收七塊銀子!有一次,有個車夫治病卻因沒銀子被蘇大夫拒之門外,一位善心大夫替他交了錢。怎料蘇七塊又把七塊銀子還給了善心大夫。
蘇七塊其實不是為了要錢,而是因為他不會不守他立下的規矩,一旦立下規矩,就不能再違反,這種品質很值得我們學習,可能他的行為里會讓人認為他有一點倔強,可能他的行為但規矩的確是不能改!畢竟有句老話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無規矩,那么一切將會是一團散沙。只有定了規矩,才有可能進步、卓越。
就像我們班里實行的小組積分制,我們的小組一開始就像一盤散沙,我們一點團結都沒有,更別說我們還坐到前面,當遇到這種情況,身為組長的我制定了各種方面的.規則,而且不僅讓他們遵守,我自己也堅持遵守規則。從這以后,有了這些規矩,大家都在課堂上積極發言,作業也變得認真,這就是規矩的力量。
可見,定下的規矩不能改,這不是倔強,而是一種堅持遵守規則的品質,而且“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蘇七塊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俗世奇人讀后感8
在《俗世奇人》中,有很多有趣的奇人,可其中,最令人難忘的就是蘇七塊了。
蘇七塊,名副其實的講規矩,有人說他貪財、小氣,可我覺得不同,那就同我一起走進書的世界!探索蘇七塊的生活一番吧!
蘇七塊因從小喜歡醫術,便當了一家醫院的`醫生,他醫術也是真好,每天都排一大長的隊來找他看病。可是,蘇七塊有一個規矩,不管怎么樣,看病都得付七塊錢,不是七塊不看病,一次,有一個病人找他看病,可因錢不多,付不起七塊,便請求蘇七塊給他治病,但蘇七塊很堅決,寧可不要這幾塊錢,也不要給那個人治病,在一旁的蘇七塊朋友看不下去了,便找借口出去上廁所,朋友把病人叫出去,偷偷摸摸的給那個病人湊足了七塊錢。這一次的事過去之后,蘇七塊似乎早已看穿了一切,便對朋友說:“沒規矩不成方圓,你這樣好心幫助他,反而是毀了規矩,難道你能讓后面的病人怎么做?”
之所以我喜歡這個人,是因為他的故事,是我經歷過的。記得我8歲時,要上舞蹈課,便找了一個能到大寨路的公交車,上去之后司機說要交兩塊錢,可我只帶了1塊5毛錢,錢不夠呀!我本想以后補錢,可那個司機堅決要兩塊錢,旁邊的一個叔叔好心的給我了五毛錢,幫我交了上去,我連忙道謝,可司機卻對那個叔叔說:若你壞了規矩,就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混亂,難道你真的希望這樣嗎?”
老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呀!
俗世奇人讀后感9
《俗世奇人》這本書講述了天津的一些民間手藝人。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個個身懷絕活。當然,天津那時是靠手藝吃飯的,要是沒有個手藝不就瘦成干兒了?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感受到了有趣,還讓我得到了受益匪淺的道理。
讀完全本書總結下來是一個字:奇。奇分有神奇、奇特。俗世奇人中的人雖不像《三國演義》中的英雄,舍身取義、視死如歸。但為了養家糊口,身懷絕技,不也是另一種神奇的英雄嗎?最讓我感到神奇的是“刷子李”。他的絕技是刷墻,但你可別小看刷墻!他能刷完一整間屋子身上沒一個白點,要是有一個白點就白刷不要錢。刷出來的墻整整齊齊,顏色均勻一樣。但他每刷完一面墻,就要坐下來抽支煙、喝些茶休息一下。但誰叫人家刷的好呢?真可謂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有一次,刷子拉和他的徒弟曹小三,一起去刷墻。曹小三一直聽說師傅的絕技,卻從來沒有見識過。這次他要見識一下師傅是否真的身懷絕技。師傅在刷墻他就在專注地看,有沒有白點。趁著給師傅倒水的空隙,他看到了一個白色的小點。刷子李似乎看出了徒弟的想法,便對曹小三說:“你是不是覺得你師傅有一個白點,絕活是假的'?你再仔細看看”曹小三一看,原來是用煙頭燙出來的小洞。“你要踏踏實實學功夫,不要老是懷疑別人,只有真功夫才行!”刷子李說。
在生活中,有時老師讓我們上傳作業。我總會看別人有沒有上傳,如果上傳的人不多,我就會想:“人家也還沒寫,我也不用寫。”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不能總是投機取巧。
在現在已經沒有了《俗世奇人》中那樣的手藝人,在現在的人們不用有好手藝也能混口飯吃。我們要學習的是他們踏踏實實學功夫的精神。
俗世奇人讀后感10
《俗世奇人》這本書十分好看,里面介紹了36個性格鮮明的人物。本書作者馮驥才將他們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來,吸引人的眼球。
《俗世奇人》這本書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有從來沒笑過的“冷臉”,有賣糖藥的“四十八樣”,還有以假亂真的馬二。但是最讓我難忘的仍是好嘴“楊八”。楊七和楊巴是搭檔,他們一起開了一家茶館,生意十分興隆。我從“楊七自有高招,他先盛半碗秫米面,便撒上一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面,沏好后又撒一次芝麻。這樣一直喝到碗底都有香味。”“芝麻必得炒得焦黃不糊,不黃不香,太糊便苦;壓碎的芝麻還得粗細正好,太粗費嚼,太細沒嚼頭。”這幾句話中可以看出楊七手藝很好,但光手藝高也沒有用。三分活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到了需要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左右逢源的時候就更指著楊巴那張好嘴。楊巴好嘴名不虛傳,我從“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計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這句話看出來。
《俗世奇人》這本書十分好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的絕活,推薦你們也去看看。
指導老師點評:推薦一本書,作者能抓住印象最深的一點進行說明,小作者對楊巴的能說會道作了描寫,很有趣,這本書還有幾個人個性特異,可以稍作介紹,吸引作者的眼球,使讀者迫不及待地看這本書。
俗世奇人讀后感11
《俗世奇人》這本書寫了清末民初天津衛的奇人們、發生的奇事。這些是我們生活中所見不到的,作者馮驥才就將它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在眾多奇人中,我最喜歡的還要數刷子李了。因為我覺得刷子李的'刷墻技術真是太高超了。
你看這一句“別不信,他還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刷子李對自己也太苛刻了,您說,這刷墻的人無論是蘸漿還是粉刷,總會掉一兩滴在身上,而且又沒人規定刷子李必須保持衣服干凈,他還給自己立下這樣的規矩。實在難以理解。
曹小三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上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曹小三驚得目瞪口呆,連我都覺得不可思議,這哪是一個粉刷匠在粉刷呀!
可事情好象并不如此,“當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墻坐下來,曹小三給他點煙時,竟然看見刷子李褲子上出現一個白點,如黃豆大小。”難道刷子李的那手絕活是假的?他并不是那么神?枉我那么佩服他!可我總覺得事情還沒完。我繼續往下看,看著看著,我不禁笑出聲來,真是讓我松了口氣,原來那白點是一個破了的小洞,刷子李剛才點煙時燒的一個小洞,里面的白襯褲映襯出來,看起來就像一個小白點。曹小三傻了,我無語了……
俗世奇人里面沒有一個人不奇,也沒有一個故事不精彩我推薦大家看這本書,實在是太精彩了!
俗世奇人讀后感12
《俗世奇人》這本書寫的是老天津的奇人異士,這些人都有一技之長如正骨的、賣藥糖的,看牙的……又熱又辣又爽又嘎又不好惹。這本書幽默有趣,運用了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文章內容引人入勝。
作者馮驥才,1942年出生于天津,他是中國當代畫家、作家,我們學的《珍珠鳥》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三十六個故事中我最喜歡泥人張這個小故事。泥人張原名張明山,他最喜歡去兩個地方:一個是東北角的戲院大觀樓,另一個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在那他就為一件事:看角色。一日下雨他去天慶館里飲酒,忽然走進來三個人,其中一位是販鹽賺下金山的“海張五”。這位“海張五”嘲笑泥人張并拿他找樂子。泥人張不急不惱,從鞋底摳了一塊泥,左手飛快地捏了起來,捏完后他將捏好的泥團放在桌子上并轉身離去。那泥團讓人叫絕:好似把張五海的頭割下來放在桌子上一樣。張五爺不服氣,過了幾天泥人張就生產了一二百個張五爺的泥像,上面還貼著一個白紙條:賤賣張五爺,后來海張五沒辦法只好花下大價錢買了這些泥人。這個故事十分生動,讓我了解了天津人不一樣的生活和奇特的手藝。
在書中的每一個人都很平凡但不平庸,他們工作專注,富于創新,也非常敬業。每個人都把拿手好戲做的更精湛,而這些拿手好戲都是他們多年練習所積累而成的,這就是“匠人精神”。記得秋山利輝在所寫的《匠人精神》這本書中提到過:“無論在哪個行業,想要成為一流的人才,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一邊揮灑汗水,一邊鍛煉積累自己的實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是啊,勤奮不懈是匠人的基本,不忘初心是匠人的明燈,擁有這兩件法寶的人生會更加精彩。
俗世奇人讀后感13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天津衛涌出一批人才,你能想到的才藝,在那里都有。這批人中,有一位刷墻匠,想必大家都知道我說的是誰了吧,對,就是刷子李!
刷子李刷白漆,總穿一身黑,要是身上有一個白點,那這次耍起就不要錢!學徒曹小三找到了一個,但師傅告訴他,這是抽煙時不小心燒的洞。并說:“好好學本事吧!”
刷子李也是凡人,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刷漆界的大神。
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努力創造,不要想著自己稍微努努力就能創造奇跡,因為“我非生而知之者”,在你認為自己很努力時,其實有些人比你更努力。我們,乃一介布衣,但布衣也能變錦衣,去改變,去創造,整個世界都是你的.。“成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一的靈感。”有靈感還不夠,得去付出,得去耕耘,一定會就能取得成功。
魁克柯伯格是解放兒童基金會的主辦者,他十二歲成立基金會,為了解放童工,他寫信給各大總統,最初,只籌到三十加元,但他沒有放棄,他一直努力去創造,最后,他開了五十多所學校,讓孩子們遠離童工,接受教育。但我遇到問題就連想都不想就退縮,讓我失去了很多機會,我讀完刷子李這篇文章后,我就不怕困難,不被困難所打倒。
《淋雨一直走》這首歌中唱到:“淋雨一直走,只要有夢就應該閃爍,每個人都有夢,有夢就別怕痛。”對呀,遇到怎樣惡劣的條件,我們都不應該退縮,只要相信自己,迎難而上,永不退縮,就能創造奇跡,那時候,你一定會感謝曾經努力過的你。
俗世奇人讀后感14
寒假里,我又交了一個新“朋友”,大家一定很奇怪我的朋友為啥加了一個引號,那是我讀了一本《俗世奇人》的好書,它讓我了解了天津衛的奇人妙事,使我受益匪淺。
碼頭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天津衛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有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手指一觸,隔皮戳肉,就能了解傷情的蘇七塊;有刷墻不沾衣服的刷子李;身強力蠻,力大無邊的'人稱張大力;心高氣傲,落筆生花的是馮五爺。
天津衛的買賣多如牛毛。其貌不揚,眼疾手快的小達子就有了用武之地。登堂入室的小混混就能渾水摸魚,這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要數《絕盜》了。
《絕盜》講的是一對新婚夫妻租了一間房。他們不在家時,來了一個老頭和倆個小伙子冒充他的家人,罵他不孝,砸開門拿走了所有的東西,鄰居都以為那個新郎是一個沒良心的白眼狼,都沒上去勸阻,任由那伙人在搬東西。老頭子走了以后,新郎回來了,發現家里被偷了,急忙去報了案,但是這個案子查了十年也沒找到那個“爹”。這個故事讓人哭笑不得,很多小偷都是深夜進行偷竊,只要有一點響聲,就嚇得魂不附體,可是這伙小偷就不一樣了,他事先在家里設計了一個完美的行竊方案,騙過了所有的鄰居,大搖大擺地就偷走了很多的東西。當新郎訴苦時,卻招不來同情的目光,反而被人取笑,這樣的事情真是防不勝防,讓人扼腕嘆息。
我真希望自己也是一個擁有某種特殊技能的俗世奇人,能更好地為人類造福,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建議大家一定要用心閱讀,仔細閱讀,取其精華,為自己所用。
俗世奇人讀后感15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馮驥才老先生寫的《俗世奇人》一書。我對書里的人物非常地欽佩,而且他們各種各樣的獨家絕活,更是讓我大開眼界。
故事發生在天津衛碼頭上,許多奇人奇事,無一不讓我們嘖嘖稱贊。這本書里有一句話:“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天津人好把這些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叫長了,名字反而沒人知道。只有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當當和當當響。
天津衛小白樓一帶,有個醫生叫蘇金傘,他醫術高明,正骨拿環,但有個規矩:來看病的.必須先拿七塊銀元,否則決不搭理。于是,眾人背后給他一個綽號叫“蘇七塊”。我真佩服作者馮驥才,寥寥數筆,就把“蘇七塊”醫術高明勾畫出來,十分傳神。
讀完了這本書,我不禁感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啊!他們勤學苦練,得一身的本領,都是自己一人打拼出來的。他們誰不是從無名小卒成了一代宗師?他們讓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完成不了的事。這使我想起了學騎自行車的那段經歷。那天,我突發奇想,讓媽媽教我騎自行車,可是我連連摔跤,使我信心全無,是媽媽用“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名言來鼓勵我,讓我重新有了信心。在騎的過程中,我剎車不當,腿被鐵絲劃了一道十厘米的口子,但當我想到媽媽的鼓勵時,全身充滿了力量。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是我從《俗世奇人》中悟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