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伊索寓言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伊索寓言讀后感1
《伊索寓言》這本書家喻戶曉,它的作者是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弗里吉亞人,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臘。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并稱世界四大寓言家。
這本書里有很多故事,有的故事告訴我做人不能太貪婪,有的故事告訴我不能違背大自然的規律,有的故事鈣素我不能盲目相信別人的花言巧語,還有的故事告訴我做事不能太沖動,要考慮周全。
在這本書里,給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有很多,如:《燕子和蟒蛇》,故事大概講的是幾只燕子尋家,一只燕子媽媽,還有幾只是燕子寶寶。它們找到了一家法院,在法院那邊安了家,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燕子的羽毛也多了起來。一天燕子媽媽想教寶寶們飛行、捕食、逃避敵人的追擊......可小燕子太懶了,不想學,就沒學成。可是有一天,來了一條大蛇,把不會飛的小燕子吃了,燕子媽媽回來后很傷心,說到:為什么最講道理的地方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
其實啊,當災難發生于寄予希望的'地方時,最使受害者難受。惡人行兇是不分場合的,善良的人們要時刻警惕啊!
還有一個故事是《一頭蠢驢》。這個故事講了一個人養了一頭驢和一只觀賞狗,小狗和驢子的待遇大不相同:小狗很受主人的寵愛,而驢子卻要天天干粗活累活。一天,主人家來了一位貴客,客人把小狗借走了,驢子趁機掙脫韁繩,悄悄地走進了主人的居室,學著小狗的樣子去討好主人。換來的卻是一次毒打。這個故事教育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質工作,切不可逾越,否則會吃虧的。
《伊索寓言》里面的還有很多多姿多彩的故事,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那就趕緊翻開書看看吧!
伊索寓言讀后感2
記得小時候就常聽教師和父母這樣告訴我:從前哪,有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日,我寫完作業后,最終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經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那些性格各異,喜好不一樣的飛禽走獸加以描繪,用來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經過它們揭示人間的真偽、善惡與美丑。在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歡的是《看見獅子的`狐貍》,講的是有只狐貍從來沒有見過獅子。有一天,它們最終遇上了。頭一回見到這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狐貍可嚇得要命,抱頭鼠竄落荒而去。可巧它們又相遇了,雖然是第二次相會,狐貍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見時,狐貍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啰哈啰地跟獅子閑聊起來。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說出這個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覺得狐貍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十分膽小,一上講臺就會兩腿發軟,四肢發抖,舌頭發麻;三年級時,敢在臺下發言了,但在臺上仍然不敢說話;四年級時,我在臺上口吐蓮花,神態自若,贏得大家陣陣掌聲;五年級時還得了個“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這說明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去應對并想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一篇《蒼蠅》的寓言:一只蒼蠅掉進了湯鍋里,就要被淹死了。他對自我說:“好哇,我已經吃飽了,喝足了,還洗了個澡,我死而無憾了。”蒼蠅的話充分體現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在一個新的環境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也能夠試著慢慢適應環境,融入環境。
《伊索寓言》把一個個深奧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淺顯地表達出來,所以在古希臘,《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個人的知識的尺度。當時著名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寫過這樣一句臺詞:“你連伊索寓言也沒有熟讀,可見你是多么無知的懶散。”這真是本好書。
伊索寓言讀后感3
在這個快樂的暑期里,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書中講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和許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精神品質。在如此多的故事里,讓我感受最深刻是《獅子與報恩的老鼠》這個故事。那接下來就讓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讀這個故事的`感受吧!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只老鼠見到一頭熟睡的獅子,它想趁著獅子熟睡,走近去仔細看看獅子。但是意想不到的是獅子竟然是裝睡的,當小老鼠一走近就被獅子抓住了。正當獅子想吃掉老鼠時,老鼠卻說:若獅子您能放過我,在未來我能夠報恩。獅子因為不餓放過了它,并且對老鼠的“大話”進行了嘲諷。而有一天獅子竟然被獵人捉住了,此時老鼠咬斷了繩子,解救了獅子,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獅子衷心地對小老鼠表示了感謝,也對之前自己對老鼠的嘲諷表示慚愧。由此讓我聯想到在兄弟姐妹中就算你是大哥哥或大姐姐,也不能小看比你弱小的弟弟妹妹們;在比賽中你就算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不能去嘲諷沒名次的隊員。總之,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要去無視或者嘲諷比我們弱小的人,因為他們有他們的本領和力量。
這個寓言故事,老鼠知恩圖報,獅子知錯就改都值得我們學習。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時運交替變更,強者也會有需要弱者的時候,所以我們在自己比別人強的時候,一定不能驕傲自大。在生活中,我們要感恩辛辛苦苦養育我們長大的父母;在學習中,我們要感恩循循善誘的老師、感恩互幫互愛的同學。總之,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一切人。
伊索寓言讀后感4
《伊索寓言》是一本好看的書,里面的故事妙語連珠,極致諧趣,并且道理淺顯,因此我十分喜歡看《伊索寓言》。 這些故事中,有的使我明白了要怎樣做人,有的教我怎樣與人相處,還有的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其中有幾則故事我印象最深,那就是《蚊子和獅子》、《田鼠與家鼠》和《獅子、羊、狼和狐貍》。
《蚊子和獅子》一文講述了蚊子與獅子戰斗,最后蚊子勝利了。勝利后,它十分驕傲,結果卻落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蜘蛛手上。蚊子它戰勝了比自己強大的獅子,是因為它用了技巧;它敗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蜘蛛的手下,是因為它驕傲,沒有戒備心理。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擊敗過自己強大的人,也會比自己的弱小的人所擊敗。
《田鼠與家鼠》一文講述了家鼠到田鼠家去作客,嫌它家窮,就帶田鼠去自己家作客。可田鼠體驗了家鼠驚險的生活后,還是回去過自己的生活。家鼠之所以沒有去過田鼠的生活,是因為田鼠的生活雖然簡單,但是卻很安全,而家鼠的生活卻像不寄安全帶走鋼絲一樣,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把自己的性命丟了。這樣的'生活田鼠怎么愿意過?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簡單平穩的生活勝過充滿恐怖的歡樂生活。
《 獅子.羊.狼和狐貍》一文講述了獅子有三個顧問,分別是羊,狼和狐貍。這一天,獅子問了它們一個問題:你能不能聞到我嘴里發出的臭味?羊說有,立即就被獅子咬掉了頭;狼說沒有,獅子把它咬得鮮血淋漓;狐貍說它感冒,聞不出味道,獅子卻放過了它。狐貍之所以能過關,是因為它那樣回答,讓獅子覺得它既沒有對它不恭敬,也沒有阿諛奉承他,所以狐貍沒有讓獅子抓到把柄而過關了。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莫凌兩可,曖昧含糊是可以讓人抓不著把柄。
所以《伊索寓言》這本書十分好看,我以后要多看看,里面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道理。
伊索寓言讀后感5
在這個暑假,我放下手中的正在看的《愛瑪》,拾起了充滿童年記憶的《伊索寓言》。雖然《農夫與凍僵的蛇》、《狐貍吃葡萄》等伴隨我一起長大的著名寓言都出自那里,但是到現在我都還沒有捧起這本書,從頭到尾好好地讀下來。
翻開這本書,老朋友還真不少:《農夫的遺產》、《老婦與醫生》、《鹿的'腿與角》、《馬和驢》以及《烏鴉與狐貍》……這些寓言早已耳熟能詳、倒背如流。雖然有很多寓言還是第一次聽說,但是也有很多吸引我的故事。比如寓言96,它講述的是演說家得馬得斯在一次關于江山社稷的演講會上的演講反映冷淡,大家提議讓他講一個伊索寓言,他答應了。講著講著突然不吭聲了。大家詢問他主人公即燕子飛天、鰻魚下水后要怎么辦,該干什么時。,得馬得斯說話了:“她生氣了,因為你們撇下城邦大事不管,只顧聽人講故事!”這則寓言要告訴大家的便是世間愚人亦復如是:彼等不務正業,一味沈于逸樂。
而在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寓言當屬寓言19:伊索在造船坊。這則寓言吸引我的就是伊索在造船工匠們用寓言挑撥他、逗引他答話時她所講的一番話:“太古時天地未開,宙斯打算讓土面世。宙斯吩咐土吸三次水。土奉命行事,初次吞吸露出山巒;再次吞吸,露出平原。如果土打算吸第三次,你們這幫家伙就沒活可干了。” 由此可見《伊索寓言》的作者竟可以把原本應當干巴巴的人生哲理于用如此詼諧幽默的手法表現,真是不俗!
《伊索寓言》同時具有濃烈的民族色彩。比如在寓言18出現的阿佛洛狄特、寓言44中出現的忒修斯和赫拉克勒斯、寓言110出現的赫耳墨斯與忒瑞西阿斯以及寓言138中出現的宙斯全部出自古希臘神話。并且有趣的是寓言9中還揉入了古希臘人有吃夜鶯的這個習慣。再加上本書所講述的寓言平易近人,適于下層社會。與其說此書是一本寓言集,不如說是一本古希臘民間故事寓言集恰當。
就是這樣一本書我在這個暑假接觸了它,它一定會給我以后的生活帶來啟示,引領我走得更好!
伊索寓言讀后感6
總有一本書讓你受益匪淺,總有一本書給你帶來巨大的財富。而最近,我就找到了那么一本書。它的名字是《伊索寓言》。
小故事大道理。眾人皆知。《伊索寓言》正是如此,由300篇經典小故事組成的一本書。向我們講述了300個道理。
自強不息者,哪怕自身條件落后最終也可能成功。且,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這是經典故事《龜兔賽跑》悟出的道理。兔子為什么而輸?烏龜又怎么而贏?憑自身條件肯定是兔子優越。可是兔子因為驕傲,自信滿滿中途睡了一覺。而烏龜雖然自身條件差但是他自強不息,最終成功地超過了兔子。學習中何曾不是呢?哪怕你的天賦沒有別人好,但是你可以比他更努力,你照樣也可以超越他,打敗他。
做人,千萬不能說謊,說謊的'人也會因此而受到報應,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這樣,才能使其融入到大家、群眾的生活中去;這樣,才不會被世人鄙視。俗話說得好:“誠實是通往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所以,誠實待人,等于尊重別人。——這是《說謊的猴子》告訴我們的道理。猴子被海豚救起,面對善良的海豚他說了謊,海豚識破了并憤怒地把猴子扔回了水中。由是觀之,撒謊者必定沒有好果子吃。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千金。被父母捧在手里還不夠。很多父母可謂“只因養而不教”。現代的很多新聞,例如“我爸是李剛”事件,正是因為父母沒有教好,寵著愛著反倒最后讓兒子成了殺手。《兩條狗》這個故事,一條狗天天打獵,而另一只狗卻看家。打來的獵卻是兩只狗分著吃。獵犬不服氣,看家狗就說:“該受責備的不是我而是我的主人,是他教我不要干活而去坐享別人的勞動果實。”這則故事形象的表明了父母的影響對孩子的重要性。一個好的父母只有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正確的教導他,指引他,才能使他長大有一個優良的品行,良好的作為。
《伊索寓言》每則故事雖小卻道理深刻。類似于上面的例子還有很多。每每翻開《伊索寓言》又會有了新的發現。
伊索寓言讀后感7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一部享益世界的寓言集,它以簡短的小故事,深刻地總結了人們許多生活經驗和道德教訓,其鮮明的形象、生活的比喻、發人深省的警句,帶給讀者很多樂趣和啟迪。里面有許多精彩的故事:龜兔塞跑、披著羊皮的狼、烏鴨喝水等。我覺得很精彩的是三頭公牛與一只獅子:從前,在美麗的大草原上生活著三頭公牛——紅牛、黑牛和黃牛。他們是好伙伴,總是在一齊吃草,一齊游戲,形影不離。
這天,草原上來了一只獅子,他埋伏在一旁的草叢里,想吃到公牛,就看準機會,朝他們猛撲過去。
三頭公牛早有察覺,見了獅子,立刻圍成了一個圈,用又粗又尖的犄角共同抵御獅子的襲擊。
獅子明白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是三頭公牛的對手。他見占不到任何便宜,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公牛們很開心,商量好以后要同心協力,一齊對付獅子。
獅子沒有吃到公牛,很不甘心。他左思右想,最終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這天,他趁三頭公牛不在一齊,悄悄地跑到黑牛的身邊,對黑牛說:“剛才我聽紅牛說,你們三個中他的'力氣最大。那天,要不是他挑了我一下,你好肯定會被我吃掉。”
之后,獅子又溜到紅牛的身邊說:“黑牛對我說他的力氣最大,只是沒有機會和你比試罷了。”
紅牛一聽氣壞了。獅子又跑到黃牛身邊,對他說:“紅牛和黑牛都說你是膽小鬼,在一齊時是他們保護你”。
三頭公牛聽信了獅子的話,互相不服氣,就約定好日子來一比高低。‘
他們爭吵不休,最終生氣地打了起來。
黑牛用尖角頂黃牛,紅牛用后腿踢黑牛,他們都鬧得頭破血流。
這時,獅子跑過來,把三頭筋疲力盡的公牛全咬死了,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并為自我的陰謀得逞而暗自欣喜。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分裂會以失敗而告終。
伊索寓言讀后感8
在這個暑假里,我看了一本著名的書——《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傳是古希臘一位十分聰明的人——伊索所著的。《伊索寓言》是以動物與人或者是以動物為主角的。而且這種擬人手法也十分地生動,比如狼代表邪惡、狐貍代表狡猾、牛代表憨厚、老鷹代表知恩圖報的人……
伊索寓言的內容看上去都是十分的短小精悍,沒有過長的背景或是心理描述。這樣我們1分鐘就能看懂一篇寓言了。盡管它只是簡單的`敘述和對話,但是,他讓我們了解了許多道理,并更加發人深省。簡單的構造可以使我們更加深刻的去了解道理。伊索的故事是以其中的人物的下場來告誡人們不要去做同樣的事,如:《烏鴉與狐貍》、《鹿的腳與角》等等,它用一段能解釋各種道理的小故事去警示人們。我發現在《農夫與蛇》這些故事中的寓意很簡單,可是有一小部分的寓言實在讓人感到莫名其妙,難以理解,可能是當時與現在的觀點不太一樣。
《伊索寓言》中一般都在最后添上一句:“這說的是……”這樣就可以讓我們對照著看,想完自己的再對照一下,這樣就不會對寓言的意思誤解了。
其中有一則寓言講的是一只蚊子自認為能戰勝獅子,它吹著喇叭飛到獅子那里,向獅子挑戰。它沖到獅子的臉上,專咬獅子鼻子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臉都抓破了,還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認輸。蚊子戰勝了獅子,非常得意,它繼續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驕傲地在空中飛來飛去。不小心粘到了蜘蛛網上,被蜘蛛抓住了。在臨死的時候,它悲嘆道:“我已經戰勝了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我們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驕傲自滿的人最后一定會失敗,落得和蚊子一樣的下場。
我看完它時,就了解了許多生活中需要的道理,這樣就是我干什么事都三思而后行,這本書真是太好了。
伊索寓言讀后感9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這樣說。確實是這樣,就拿《伊索寓言》來說,小時候我就讀過,今天,當我再次拿起它,細細品讀,竟有了新的理解,新的。這本書是西方寓言一璀璨的明珠,里面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讓人讀后回味無窮。兩千多年來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藝術魅力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舉世聞名、家喻戶曉的伊索,他是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生活在小亞細亞,弗里吉亞人。
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伊索在造船廠》,它主要講了閑暇的時候,善講故事的伊索來到了造船廠。有些造船工人與他開玩笑,逗他說話。伊索說在古時候到處是一片混沌和水,但宙斯想要土出現,便叫土分三次喝干海水。土第一口喝下去,最先奇跡般地出現了山峰,第二口喝下去時,一片原野展現在眼前。伊索接著又說:“他若再喝第三口,那么你們這點技藝就將毫無用處了。”
這故事說明,嘲弄比自己高明的人,往往會自討沒趣。
生活中確實常常有一些不識趣的人,自作聰明,結果落得個灰頭土臉。比如:有一天,德國大詩人歌德在公園里散步,正巧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對他的批評家,那位傲慢無禮的批評家對歌德說:“你知道嗎,我這個人是從來不給傻瓜讓路的。”機智敏捷的歌德回答說:“而我卻恰恰相反。”說完閃身讓路,讓批評家過去。
還有:俄國著名寓言大師克雷洛夫生著一副高高、胖胖的身軀,而且面色黧黑,非常引人注目。有一天,兩個游手好閑的人在路上遇著克雷洛夫,其中一個人指著他對另一個人說:“你看,前面來了一朵烏云!”克雷洛夫聽到了這句話,他沒等另一個人回答,便幽默地接道:“怪不得青蛙開始叫了!”
所以我們不要以嘲笑別人作為本事,而要更多地在提高自己素質修養上下功夫,才能成為令人尊敬的人。
伊索寓言讀后感10
暑假里,我閱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它是由古希臘的伊索根據民間故事編寫的。這些寓言故事寫出了人們的智慧和勞動,還寫出了人民的心愿,它讓我很受啟發,也懂得了很多道理,真是一本有趣的書啊!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蝙蝠和黃鼠狼》。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只蝙蝠一不小心落在地上,正好被一只黃鼠狼看到了,黃鼠狼說:“我要吃了你,我最討厭鳥類!”蝙蝠嚇了一跳,說:“我是鼠類啊,我不是鳥類。”黃鼠狼看了看它,就把它放了。后來,黃鼠狼又落在地上,被另一只黃鼠狼叼住,黃鼠狼說:“我要吃了你,我最討厭鼠類!”蝙蝠不慌不忙地說:“我是鳥類,你看,我有翅膀呢。”黃鼠狼又把他放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善于動腦筋,就能避免困難。如果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像這只蝙蝠一樣有個聰明的腦袋,那該有多好啊!
還有一個故事是《小山羊和狼》。講的是有一只小山羊獨自離開了羊群,來到一片草坪,開始低頭吃起草來。突然,一只狼發現了它,要吃掉它。小山羊說:“老狼,聽說你的.蕭吹得棒極了,在我臨死之前,你吹蕭,我來唱歌好嗎?”狼說:“行。”就這樣,狼吹起了蕭,小山羊的歌聲被牧羊狗聽見了,牧羊狗救了小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不能見異思遷,這樣會失敗的。
這本書里還有《貓和公主》、《狐貍和猴子》等許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呢,我讀了后覺得很有收獲。人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我覺得這本書里不但有黃金,而且還有智慧。
伊索寓言讀后感11
通過閱讀后,我覺得《伊索寓言》是一部由各種各樣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組成的一本書,它通過故事里面的一些動物、植物和人之間發生的事來反映我們現實生活里的一些道理,其中有兩個寓言故事對我印象最深刻。
我先說一說《牛和青蛙》這故事:故事講的是一頭牛到潭邊喝水,踩死了一只小青蛙,其他小青蛙回家告訴它們的媽媽,媽媽自不量力,用力鼓氣,問小青蛙:“這個四足獸是不是這么大呢?”小青蛙說:“您別再鼓氣了,您不可能和那怪物那么大,您會把肚子脹破的。”這篇寓言告訴我們:渺小的人永遠也不能和偉大的人相互比較。我喜歡這篇寓言的原因是,它讓我懂得了不要高估自己,做什么事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去做,才會做好。
再說《驢、公雞與獅子》的故事:有只公雞和驢生活在一起,饑餓的獅子來侵害驢,公雞一叫,獅子就害怕的跑了,驢一見心想:獅子沒什么大不了的,連雞都怕。便立刻追過去。獅子跑到遠處,聽不見雞叫了,便猛然轉身吃了驢。這個寓言說明了:不要輕敵,要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不要在強大的對手面前逞強。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同樣還是它和上個寓言一樣,都告訴了我們怎樣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我覺得我在我們班級完全有能力考第一,幾次沒考好的原因是沒有重視自己的寫字潦草、檢查不認真、審題不認真、計算不認真、態度不端正的缺點,考試的時候沒有提醒自己不要犯上面的毛病,所以每次考試的時候都會有讓我沒注意的丟分的地方,害得我考不好,我現在下了決心了,一定要把我的那些毛病改掉,爭取考出好成績。
我真的感覺到《伊索寓言》里面的故事雖小,但是都可以對照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讓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讓我們以后不要犯錯誤。我希望同學有時間看一看《伊索寓言》吧。
伊索寓言讀后感12
農夫的那一鏟鏟土,本是用來埋葬它的,然而,騾子卻利用它一步步走出了枯井。面對困境,我們本能的反應是恐慌,是痛苦,是怨天尤人,甚至是逃避,是放棄。如果我們能拒絕這一切,以平和的心情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那么,那些看起來將要埋葬我們的不幸,往往可能是一種潛在的力量和財富,會給事情帶來轉機,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做事總慢悠悠的我,從二年級開始學習畫畫,憶及四年級時,因學畫遇到了瓶頸,便不得不每天晚上練習畫畫,那簡直是一種折磨。每天下午放學后,我總是與時間賽跑:先是寫作業,然后吃飯,最后去學畫畫。每天都忙得團團轉,第二天起來就變成了國寶大熊貓。回憶起一天的經過,卻發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我經歷的`除了忙碌,剩下的也只是忙碌。就在我堅持不住,想要放棄學畫的時候,我驚喜地發現我做作業的速度竟然越來越快了,更讓我欣喜的是,我的畫作被評上了全國一等獎!
面對人生的困難,我們不要輕易言敗,也不要輕易放棄那些看起來不可戰勝的困難,有可能就是我們人生新的起點,新的開始!
《伊索寓言》中,蘊含的豈止是這一個人生哲理。當你坐在小屋里,打開書,就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與千里之遠,萬里之外的人和生物,以及宇宙中的一切生命進行對話,你的精神世界將會被書中的偉大思想與高尚情操所浸潤,心田總會被它的睿智之氣所充斥。
《伊索寓言》具有無窮的思想價值與藝術魅力是每個人一生中都不應錯過的靈魂驛站。它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時光的沉淀,它是沙里淘金留下的精華,它是璀璨迷人的珍珠,它散發出圣潔的光,將我們帶入文學的殿堂。
請敲開真理的大門,在真理的海洋中遨游吧!
伊索寓言讀后感13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它將動物擬人化,借動物之口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蘊含的道理從古至今都是極其實用的,是古希臘人留給世界的一筆寶貴財富。
《馬與士兵》一篇講的是士兵在做戰時精心喂養他的戰馬,等到戰爭結束的時候馬便被拉去作農活,戰爭又一次開始的時候馬不斷摔倒,再無力氣去作戰。這告訴我們和平舒適的日子里也不能忘了災難。由此聯想到了中國,在曾經多少朝代中擁有著廣闊的疆域,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濟濟的人才,無數人曾認為這個屹立在東方的龐然大物,將永遠不會倒下,輝煌依舊。直到清朝,這個以天朝自居的帝國開始漸漸的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走上了閉關鎖國的不歸路,到了鴉片戰爭英國殖民者用堅船利炮輕易的轟開了清朝閉鎖了多年的大門,清朝的統治者才開始發現這早已不是那個他們用金戈鐵馬就可以征服的世界。精裝的馬與稱霸一時的中國,在和平過后一個不斷摔倒毫無力氣,一個被滿“蠻夷”所征服。正是因為他們的過分安于和平,沒有想到災難,以至于在和平中慢慢的衰落。
另一篇《小孩兒與烏鴉》則講述了一位母親為被預言會被烏鴉害死的.孩子做了一個大箱子將孩子保護起來,但即使是這樣孩子最后還是沒有保住性命,告訴我們該來的災難是躲不掉的,只有提高與災難抗爭的能力才是正途,腐朽無能的清朝統治者在被列強侵略后一心想與其和解,甚至不惜簽訂一個個不平等條約來換取短暫的安適與和平,統治者們一直躲避,可最終還是沒逃脫國破家亡的結局。若是一開始就不斷學習先進的技術,發展與強大自己,國家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
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許多人安于現狀,在安適中不思進取,也免不了類似的結果,我們只有居安思危,不斷壯大己身才能換來永久的安寧。
伊索寓言讀后感14
記得小時候就常聽老師和父母這樣告訴我:從前哪,有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寫完作業后,終于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那些性格各異,喜好不同的飛禽走獸加以描繪,用來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通過它們揭示人間的真偽、善惡與美丑。在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歡的是《看見獅子的狐貍》,講的是有只狐貍從來沒有見過獅子。有一天,它們終于遇上了。頭一回見到這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狐貍可嚇得要命,抱頭鼠竄落荒而去。可巧它們又相遇了,雖然是第二次相會,狐貍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見時,狐貍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啰哈啰地跟獅子閑聊起來。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說出這個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覺得狐貍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十分膽小,一上講臺就會兩腿發軟,四肢發抖,舌頭發麻;三年級時,敢在臺下發言了,但在臺上仍然不敢說話;四年級時,我在臺上口吐蓮花,神態自若,贏得大家陣陣掌聲;五年級時還得了個“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這說明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去面對并想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一篇《蒼蠅》的寓言:一只蒼蠅掉進了湯鍋里,就要被淹死了。他對自己說:“好哇,我已經吃飽了,喝足了,還洗了個澡,我死而無憾了。”蒼蠅的話充分體現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在一個新的`環境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也可以試著慢慢適應環境,融入環境。
《伊索寓言》把一個個深奧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淺顯地表達出來,因此在古希臘,《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個人的知識的尺度。當時著名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寫過這樣一句臺詞:“你連伊索寓言也沒有熟讀,可見你是多么無知的懶散。”這真是本好書。
伊索寓言讀后感15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一部享益世界的寓言集,它以簡短的小故事,深刻地總結了人們許多生活經驗和道德教訓,其鮮明的形象、生活的比喻、發人深省的警句,帶給讀者很多樂趣和啟迪。里面有許多精彩的故事:龜兔塞跑、披著羊皮的狼、烏鴨喝水等。我覺得很精彩的是三頭公牛與一只獅子:從前,在美麗的大草原上生活著三頭公牛——紅牛、黑牛和黃牛。他們是好伙伴,總是在一起吃草,一起游戲,形影不離。
這天,草原上來了一只獅子,他埋伏在一旁的草叢里,想吃到公牛,就看準機會,朝他們猛撲過去。
三頭公牛早有察覺,見了獅子,馬上圍成了一個圈,用又粗又尖的犄角共同抵御獅子的襲擊。
獅子知道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是三頭公牛的對手。他見占不到任何便宜,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公牛們很開心,商量好以后要同心協力,一起對付獅子。
獅子沒有吃到公牛,很不甘心。他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這天,他趁三頭公牛不在一起,悄悄地跑到黑牛的身邊,對黑牛說:“剛才我聽紅牛說,你們三個中他的力氣最大。那天,要不是他挑了我一下,你好肯定會被我吃掉。”
接著,獅子又溜到紅牛的身邊說:“黑牛對我說他的力氣最大,只是沒有機會和你比試罷了。”
紅牛一聽氣壞了。獅子又跑到黃牛身邊,對他說:“紅牛和黑牛都說你是膽小鬼,在一起時是他們保護你”。
三頭公牛聽信了獅子的話,互相不服氣,就約定好日子來一比高低。‘
他們爭吵不休,最后生氣地打了起來。
黑牛用尖角頂黃牛,紅牛用后腿踢黑牛,他們都鬧得頭破血流。
這時,獅子跑過來,把三頭筋疲力盡的公牛全咬死了,美美地飽餐了一頓,并為自己的陰謀得逞而暗自欣喜。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分裂會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