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
更新時間:2023-08-04 14:30:31
  • 相關推薦
三國演義讀后感【熱】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明朝的羅貫中寫的一本章回體古典小說。記得剛讀這本書時,就被書中的人物深深吸引。于是,我在課余飯后,時常捧起這本書,沉浸于書中人物的“智”、“勇”、“忠”、“膽”,自己恍如走進了那群雄紛爭的三國,與他們一起把酒言歡,經歷他們的悲喜人生。

  “智”的代表是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從赤壁之戰到空城計再到木牛流馬,無一不盡顯諸葛亮的智,他的智都來自他的雄才大略和飽讀兵書。劉備曾說:“孔明之智能比云長之勇。”由此可見,“臥龍”在三國眾多謀士之中鶴立雞群。可惜的是,諸葛亮雖才智過人,但人算不如天算,最終英年早逝,沒能統一三國,讓我在讀《三國演義》時多了幾分悲愴之感。

  “勇”的代表是張飛。他一臉黑炭,大把的蓬亂胡子,手使一把丈八長矛,為蜀國五虎上將之一。他孤身一人立在長板橋前,怒吼一聲,把曹操的十萬大軍嚇得魂飛魄散,逃的逃,走的走,頓時,一支百萬大軍變成了散兵游勇。曹操見了,長嘆一聲,狼狽地逃了。張飛的勇的確是勇冠三軍,無人能擋。張飛的勇讓我對《三國演義》又多了幾分豪邁。

  “忠”的代表是武圣關羽,這可是個大人物,關羽一生馳騁戰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許許多多的英雄事跡說明了關羽的忠。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便是對他最好的詮釋。關羽死后,劉備惋惜道:“云長為我出生入死,今日……”說完,便吐血不止。在中國京劇臉譜上,關羽的臉皆為紅臉,代表著忠義。

  “膽”的代表是趙云,趙云可謂渾身是膽。在《三國演義》中趙云是為當世無敵的虎將,一生未嘗敗績。而他一生最為光輝的一戰,是在當陽縣長坂坡七進七出救阿斗。此役,趙云單槍匹馬七進七出曹營,竟以一人之力在曹營百萬軍中如入無人之境,斬殺五十余名曹將,全身而退,讓人驚嘆。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癡迷,讓我為它歡喜為它愁,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不僅要有勇有謀,還要有膽有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揚帆起航,乘風破浪,勝利地到達我們理想的彼岸。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12-03

《三國演義》讀后感01-23

三國演義讀后感06-02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6-21

《三國演義》讀后感01-22

《 三國演義》讀后感01-10

《三國演義》讀后感12-30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2-02

初三三國演義讀后感01-30

《三國演義》 讀后感02-09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综合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精品 |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86 | 香蕉在线一本大道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