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讀后感1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書的第一面是由百姓的樸素生活為開端,眼前好像浮現了一副人們為了生活努力低頭干活的場景。也講述了作者童年的故事,全文以孩童的視角來創作。
作者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她所居住的那條街上的人民因為迷性,變的`有些殘忍,側面反應了當時社會的人有多么的愚味,街上的人整天無所事事甚至覺得人的一生只是為了穿衣,睡覺和吃飯。因為迷性,人好像都很瘋狂,因為一些人的哄騙,年紀大的老人,心甘情愿的將錢送出去,打著治病的噱頭,事實可以說是在“虐待”除了這些令人發指的事還有一些作者的美好回憶。比如在外祖父的小菜園里,和祖父的嘻嘻哈哈,在菜園里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祖父做農活,她也照葫蘆畫瓢的做了,即使做的并不好,但那又怎么樣呢?那一段幸福的時光和外祖父慈祥的臉龐,相信作者不會忘記。
故事的最后,作者長大了,離開的呼蘭河。那里的生與死,好與壞,她都記下了,不管是快樂還是悲傷她也都記下了,最后那句“忘卻不了,難以忘卻”蘊含著作者對那個小城的懷念,也對故鄉的人和物表示思念……
呼蘭河傳讀后感2
最近我看了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內容十分精彩。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天作者和祖父去菜園里玩,在菜園里他們無憂無慮,在里面祖父干什么他就跟著去做,他幫祖父鏟地時,只不過是亂鉤一陣,他還不認得苗和草,他拿著草給祖父說這是苗,祖父說那是草,又教他怎么認識草和苗,他馬馬虎虎的認了。他也是調皮拿著水瓢往天上潑水,在園子里昆蟲動物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到哪兒就到哪兒,植物想長多高長多高沒人管他們,他玩累了就找個陰涼的地方睡了。
從這段故事里,可以體會到蕭紅的童年是那么自由,另外也讓我覺得他天真可愛。但我為他的'英年早逝而惋惜,像他這樣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作家還在人世的話,一定會有更多的好作品。
時間大凡都是靠擠出來的,一個常年不覺得時間緊,反而覺得有的是時間,松松垮垮,他講事無成,虛度年華,浪費了生命––謝覺哉。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更要珍惜美好的時光––童年。
呼蘭河傳讀后感3
團圓媳婦的例子又何嘗不是一這樣個血淋淋的例子呢,團圓媳婦身邊的所有人包括她的婆婆,都認為她是不對的,合該管教,最后害得團圓媳婦被折磨死了。這個杯具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普遍的,這種狀況不僅僅古代有,近代有,現代還是有。眾人現代提倡自由,提倡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堅決捍衛你說話的自由。但這種意識,除了小部分開明人士,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呢
我們此刻大部分人依舊歧視殘疾人,農民工,同性戀等弱勢群體。就拿同性戀來說,我國20xx年才把同性戀者從精神病患者的名單上刪除,此刻如果看見了,依舊會有人說變態。20xx年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小組在市中心做以同性戀為主題的社會調查,理解錄音調查的人中還有一小部分人覺得那是變態,有一部分覺得那是自己生活之外的事,還有部分人覺得我們同學會問這種問題也是變態。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其實,我們反省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行為,就會發現我們的確有這樣一些不太友好的觀點,也許這些并沒有對某個人造成明確的傷害行為,但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某些行為卻會匯總起來造成一種社會價值取向,給一些特殊群體龐大的精神壓力,甚至導致一些人走上絕路,這樣看來,我們難道不是類似于那些在不自覺地迫害團圓媳婦而不自知的“熱心人”一樣的人嗎?
呼蘭河傳讀后感4
大家都應該有自己喜歡看的書吧,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一本書是: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主要講的是一座小城,它的名字叫呼蘭河。在呼蘭河這座小城里生活著各樣的人:“我”的祖父、鄰居們……及它的年中盛事。
在作者的筆下,呼蘭河這座小城并不繁華,但卻蘊含著生機,也有著一絲絲的悲涼。在那兒有東二街的“大泥坑”、有賣麻花、粉坊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有二伯,有勤墾老實的.馮歪嘴子,有“我”跟著祖父學古詩快樂而寂寞的童年,有因呼蘭河人太迷信而造成的悲劇人生……
在呼蘭河生活著一個不幸的人,她就是小團圓媳婦。她本來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嫁到了老胡家后,受到了百般折磨后生病了。生病本來就應該找醫生,可是老胡家卻對她使用了許多稀奇古怪的“醫療方法”,她最后被折磨致死。在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知道,生病就應該找醫生治療,迷信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在呼蘭河還有一些年中盛事,野臺子戲就是其中之一。在這個重要的年中盛事里,唱戲的人一唱就是三天,所以一到了唱戲的時候,可并不是簡單的看戲,而是呼朋喚友,熱鬧的很。
呼蘭河的人們生活平凡、不幸,但他們并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而是頑強地生活著。他們頑強、堅持,不放棄自己生活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呼蘭河傳讀后感5
呼蘭河是一個十分“平靜”的小城。在這里跳大神、放河燈這些事兒在人們眼中也算得上是大事兒了,剩下的也不過就是親戚間的雞毛蒜皮、妯娌間的相互攀比。在那里,封建舊疾固不可徹,人們迷信愚昧,各種傳統習俗使他們逐漸成為了“集體無意識”的烏合之眾。例如:小團圓媳婦病了,她的婆婆找盡了偏方,請盡了鬼神,卻堅決不肯請大夫去看一看。可以說,小團圓媳婦的死,就是死在這種愚昧無知上!
這里的人們都很“聰明”。以大泥坑作為盾牌,自欺欺人地吃著便宜的瘟豬肉。還對生活中種種和大泥坑一般給自己造成阻礙的東西視而不見,對自身不如意的生活不求改觀,只為所謂的“安穩”而茍且度日。
這里的'人們更是悲慘的。他們為了有飯吃、有地方住而不顧一絲尊嚴,他們用頑強的毅力支撐著生活,并繼續迷信且麻木地過著食不裹腹、衣不遮體的生活。
這就是小城呼蘭河與呼蘭河的人們。他們可恨并又可憐著。在文章天真幽默而樸實的話語中,字句間透著對這些人的諷刺,但仔細讀來,對這些人又變成了一種同情,對這些封建社會中的悲慘犧牲品的同情¨¨
呼蘭河傳讀后感6
今天,我讀完了蕭紅的《呼蘭河傳》非常興奮地寫下了這篇《呼蘭河傳》讀后感。
我這才明白什么叫“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呢!蕭紅寫的全是生活,她的人物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活靈活現的。不管是高興還是悲傷都好像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都能產生共鳴似的,好像她說的都是我們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她是憑她個人的天賦與對生活的觀察在創作,使我們感到特別真實。
她的.言語時而樸素平淡,時而風趣幽默,她的書使我們對讀書有了更大的興趣,寫出了她對呼蘭河城的觀察遇到她對一些人或事獨特的見解與看法。
她以一個孩子的身份,寫出了一個孩子對自己家鄉的回憶,對童年生活、人的記憶,不是編出來的故事,“我手寫我心”表現得非常突出,我們也應該這樣。
快來一起享受讀書的快樂吧!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呼蘭河傳讀后感7
在愉快的假期中,我懷著如饑似渴的心情,讀了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這本書不是一部長篇小說,而是蕭紅對自己童年的一個完整回憶。
內容由三大部分組成:有詩歌篇《最是深情片語詩》,有散文篇《回頭不知身何處》,有小說篇《夢里依舊是家山》。內容非常豐富,令人難以忘懷。雖然有些內容比較深奧,我似懂非懂,可我依然喜歡閱讀。
蕭紅的詩文優美,令人動容。當我讀到詩句:“綠色的海洋,藍色的海洋,我羨慕你的偉大,我又怕你的'驚險”的時候,我深有感觸,不由地想起了海南的水,也是那么湛藍,那么碧綠,它以寬闊的胸懷包容著千千萬萬的生命,可有時也會生氣,波濤洶涌巨浪翻滾……我還記得有一年,我和親人去上墳,當我來到爺爺的墓前,我不由想起作家蕭紅的《拜墓詩》:“跟著別人的腳跡,我走進了墓地,又跟著別人的腳跡,來到了你的墓邊……”作家的詩真是讓我浮想聯翩,刻骨銘心。
當然,蕭紅的散文和小說更是充滿語言魅力,久久回蕩在我的心中。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雖然說不出太多的感受,但我記住了蕭紅是這么說的: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以外,還有溫暖和愛,所以我應該向著“溫暖”和“愛”的方面,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呼蘭河傳讀后感8
"一篇敘述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這是著名作家茅盾為《呼蘭河傳》這本書寫的總結。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實它更是蕭紅的代表作。全書概括地寫明了蕭紅灰白的童年,既有寂寞和傷感,但還充滿了幽默。
真的,當我讀完最后的尾聲之后,竟情不自禁地抹了抹眼角上掛著的`淚,全書中有數不勝數的情節令我回味,但是,唯獨這么一句話,寫在尾聲的那句話,卻永遠地留在了我的腦海里——
"以上我所寫的并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它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
合上書本,我輕輕地閉上了眼睛,想象著,叫賣麻花饅頭涼粉的,也許還天天扯著嗓子挨家挨戶地推銷,也許早就沒有了;蕭紅祖父園子里的花鳥蝶蟲,也許還年年地長著,飛著,也許現在更本沒有了。又有鴨子或小豬掉井了?小團圓媳婦化作的那只兔子是否還在東大橋下哭著?整座呼蘭河城也許依舊那么熱鬧,也許這勁兒早就化為烏有了……
蕭紅將它童年的回憶,全都記錄在了這里,《呼蘭河傳》的傳奇是三天也說不完的。那一行行跳動著的文字,為我們譜寫了那動蕩不安的年代,在呼蘭河這座小城里的故事。
一切都會漸漸地變老,童年總會離我們遠去。《呼蘭河傳》我現在讀完了,可我的思想還停留在那灰白色的境界里……
呼蘭河傳讀后感9
前兩天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起初只覺得這本書作者只是干巴巴的描繪了一下他的家鄉,沒有色彩,但是只要你精心的品味這本書,你就會發現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隨著作者的筆鋒,我也跟著走進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時候,處在東北那一座封建小鎮,那里的房樓是灰色的,那里的人們也是灰色的,都迷信邪教,沒有一點色彩。
那里有很多的迷信習俗,這些習俗看起來莊重,卻荒唐可笑,那里的人們都是從迷信于邪教中生長的。有的人為了為了生命而活著,有的人則為了死亡而活著。我是含著眼淚讀完的,書中有很多人自認為是美德的事卻極其殘酷。其中,小團圓媳婦給我的印象最深。十二歲本來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年齡,卻過早的被人們拐賣過來,本來來失去父母的愛已經夠傷心了,可是還要為那里的人們拼命干活,同時還要忍受著人們的打罵,甚至還要以“治病”為由,是太過早的失去了性命。
封建社會是可怕的,也是殘酷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團結起來趕走封建社會,同時為呼蘭河的人敲響警鐘吧。
呼蘭河傳讀后感10
讀過《呼蘭河傳》這本書后,我認為本文十分的尤其,跟其他小說集顯著的不一樣,原文中的人物都十分的愚昧無知、愚昧,對生活一點也不積極主動!我十分的'討厭她們。
此篇緊緊圍繞著呼蘭河邊的小村莊來寫,剛開始寫了村子里的大水坑,無論是大晴天還是下雨天,好的禽畜都死在了里邊,但是周邊的大家僅僅在想如何避開它,而不是怎么解決它,哎,簡直替那時的大家可悲。∮^念真是是太落伍了,一點也不奮發向上,仿佛每天便是為了活著才活著的!
還有一個跟我一樣大的小女孩,原本是一樣的十一二歲,我一直在念書,她卻很早的給人當上媳婦兒,并且被她的家婆又打又罵,還被用開水燙了三次,最后一次被活生生的燙死了。好好地的兒時就是這樣失去,我確實剛開始討厭哪個社會發展了,如果我還在那時候,我不會瘋掉才怪呢!
糊糊涂涂的時代,很簡單的歲月,一點顏色也沒有的日子,要我有一種喘不過氣的覺得!為大家的如今幸運、引以為豪吧,大家應當好好地珍惜當下,解決那類時代的愚昧無知,為了更好地我們自己的將來,加油努力!
呼蘭河傳讀后感11
讀完小說,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小說的主人公應該是誰。是“我”?是“祖父”?還是根本就沒有主人公呢?或許這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主人公或許就是這座“人吃人”的小城——呼蘭河,當然也可以是小城里這些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麻木不仁的居民。
真的不重要,因為,作者為我們展現的是舊中國的`一個縮影,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揭示的是“吃人”社會中人們的愚昧,我們體會到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對祖父的懷念,我們感受到了……
蕭紅的一生是短暫的,她只活到了三十一歲,在戰亂中的香港帶著病痛和驚恐辭別了人世,呼蘭河帶給蕭紅的,或許正是一個真正作家——蕭紅要告訴我們的吧。一座本應該是美麗的小城,卻到處彌漫著冷漠與孤獨的味道。而我們,最終還是要走出那片黑色的世界,去尋找、去體悟、去珍惜自己身邊這份難得的和諧與安寧!
呼蘭河傳讀后感12
讀了了呼蘭河傳,在這本書中我懂得了許多 大道理和寫作技巧,也會令人了解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都明白去勤奮能夠造就更強的將來,還可以讓長輩,父母們了解大家祖國的花朵能夠讓全球越來越更幸福。
第一章要我了解了這個地方,例如院;蛘咭恍┬∩痰,念完第一章之后忽然讓我認為這兒有一種故鄉的覺得。作者像把這兒的人物寫活了一樣例如一個賣饃饃老年人倒在地面上站不起來了,在街上過路的的`人趁老年人不留意拿好多個饃饃就離開了。這類事在實際生活中也常常出現。后邊多張全是寫在這兒產生的一些有意思的事。盡管生活不富有但每日高高興興也很好她們在這兒真幸福無需每天那麼難過。
之后我們要認真學習,讓如今的生活越來越更強使我們的親人更幸?鞓贰
呼蘭河傳讀后感13
《呼蘭河傳》是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作者蕭紅以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抒情的散文風格,描述了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表達了作者對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的否定。
整部小說以呼蘭河城為中心,細致地描繪了小城的自然風光、風俗習慣、人物故事等,展現了呼蘭河城瑣碎而又平凡的生活。那里有很多令人懷念的地方,如絢爛耀眼的火燒云、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后花園、讓“我”可以冒險的儲藏室等,這些都使“我”的童年、生活多了一絲溫暖和色彩,讓“我”對那時的生活滿懷眷戀。
《呼蘭河傳》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一章,第一章是對呼蘭河城鎮的描繪,作者以對嚴寒環境的描寫起筆,以十字街為中心,描寫了東二街到西二街道甚至小胡同的'人情風貌。那些趕車的、賣饅頭的、賣豆腐的、賣麻花的,形成呼蘭河城人民的瑣碎而又平凡的實際生活,在這些平凡的生活中,呼蘭河人民的愚昧無知、自私、冷漠展現得淋漓盡致。
故事常常是與美好、溫暖等詞語聯系在一起的。而作家蕭紅筆下,故鄉不僅僅是美好與溫暖的,還有壓抑和憤滿,充滿了凄婉與哀傷,然而,在這些凄慘和哀傷的背后,我卻看到了作者蕭紅對純真的執著追求和向往。
《呼蘭河傳》讀完了,聽著蕭紅講述著呼蘭河的故事,盡管憂郁,但依然美麗動人!
呼蘭河傳讀后感14
《呼蘭河傳》這本書主要講的是20世紀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蘭,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里面回憶了作者童年時的一些往事,特別是與祖父在一起的日子。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蕭紅和她的祖父在園子里種菜的場景。蕭紅的祖父種菜,小蕭紅就會跟在后面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個地溜平,小蕭紅并沒有真的溜平,而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還把菜種踢飛了。
這令我想到在我小的時候,在老家的那段時光,我跟爺爺一起去家后面的菜園玩。爺爺穿著一雙大靴子,我也鬧著要穿,于是我換上了奶奶的靴子,奶奶的腳雖然很小,但對我來說,依然是大大的靴子。我就這樣穿著奶奶的靴子,晃悠悠地跟在爺爺身后。爺爺種菜籽,讓我澆水,而我沒有好好地澆水,反而是把水倒在沒菜的地方,然后在上面踩。泥濺得到處都是,爺爺并沒有罵我,反而輕輕擦拭著我鼻子上的泥,看著我笑了。突然,我又是不小心“啪”一下,哎呀,我摔到了地上,爺爺一把抓住了我,可沒有來得及,反而濺了自己一臉的泥。爺爺并沒有怪我,只記得那天,我們倆個泥人在田邊笑得很開心。
回到家,爺爺就被奶奶批評了,可奶奶也沒有罵我,反而是耐心地幫我換洗衣物。我一直很好奇,奶奶為什么只罵爺爺不罵我,畢竟,調皮的是我呀,而爺爺也不辯解,只是笑笑。
我想就像蕭紅的爺爺對蕭紅一樣,寵愛蕭紅,包容蕭紅,我的爺爺也是這樣毫無保留地愛我。我想蕭紅與爺爺相處的日子是最快樂的日子了吧,因為我也是。
呼蘭河傳讀后感15
慢點讀,再慢點讀,沉進去的童年舊事。
林海音有她的城南舊事,而你有你的呼蘭河。
這座呼蘭河有祖父和后花園,有小團圓媳婦,馬歪嘴子,有二伯……行文沒有什么跌宕起伏,沒有什么出人意料,寫的就像是同呼蘭河一樣的流淌著的故鄉。
生老病死,人吃五谷雜糧,過著春夏秋冬,他們忙著生存,也忙著死亡,一切都在不自知中,比戰爭殘酷,比封建壓迫更可怕的是人心的愚昧和人性的丑惡。真真是: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么這么悲涼?
你用單純清澈的'眼光看世界,呼蘭河里有后花園的樂趣,祖父的疼愛,大自然的美,也有麻木的群眾,看客,農村人特有的看熱鬧看笑話。因為單純,所以景是美的,一切都是好玩的,呼蘭河是值得眷戀的;因為清澈,所以人情是要哀嘆的,呼蘭河是怎樣都要逃脫的。
也許呼蘭河就是我住的村莊吧。故鄉是永遠的痛與愛。底色是悲涼的,感情是溫柔的。
【呼蘭河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呼蘭河傳好句03-29
呼蘭河傳作文04-05
呼蘭河傳好詞好句02-15
呼蘭河傳好句10篇03-29
呼蘭河傳好句11篇11-28
呼蘭河傳好句(11篇)11-28
讀書筆記:《呼蘭河傳》03-31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03-08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6-02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