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樓夢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讀后感1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一部經典之大作,因壓迫而問世,但曹公的付出是值得的,他的十年辛酸,換來后世的百年珍藏。
紅樓一夢在末世開篇,演繹了一出似實非實的愛情悲劇,刻畫出一幅似幻非幻的.盛世頹象。這是清王朝的一場夢,一場慘淡的夢,更是曹公的無法正視的現實。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散場”,曹公在百般磨難之后道出了此番感慨,清醒的也仿佛已然算出了國家的命運,哀傷著。然而,面對著時人的頑固,亦或是輕俗鄙陋,面對著統治階級的腐敗無能,他無力反抗。于是他執筆揮墨于破布舊紙,寫下心中無限憤慨,寫下對世人的真誠勸告。
《紅樓夢》中,曹公構造了“太虛幻鏡”,并極力說明這書里的內容是假的,只是為了在那敏感的社會里留一方地給《紅樓夢》容身。無論是“作假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感慨,還是為十二金釵作的判詞、詞曲,字字皆血,情真意切!他不愿觸目一個時代“家散人之各奔騰”的局面,不愿感受“白茫茫大地”刺瞎雙目的痛感。
書未成,人已去。我想曹公此時可能身處太虛,然而無論如何,歷史終究是歷史,過去了便是過去,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紅樓夢讀后感2
媽媽給我買了一套四大名著,暑假里,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通過閱讀,感覺四大名著不愧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座瑰寶。它代表了古典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家史和《紅樓夢》中所寫的賈家一樣,是個“鐘鳴鼎食”之家,曹雪芹身經榮華富貴到貧困潦倒的起落悲歡,促使他對社會和人生有著清醒透徹的理解。
本書中講述了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因為家庭原因投奔來賈府,與賈寶玉一見鐘情,本來是一段完美的姻緣,卻又因為王熙鳳從中使計,讓賈寶玉娶了薛寶釵,以至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心灰意冷,看破紅塵,出家為僧。看到此處,我為他們感到痛心
曹雪芹從真實出發,通過《紅樓夢》把賈家在當時政治上的衰落,道德上的`腐敗,經濟上的崩潰一一展現出來,它預示了舊制度必將走向沒落的趨勢。
在書中我看到,曹雪芹通過刻畫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形象,寫出人物的真實性,復雜性,每個人物活靈活現,有血有肉,且都有著鮮明的個性。
我非常喜歡《紅樓夢》這本書,它使我對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紅樓夢讀后感3
《紅樓夢》書寫了多少書中人的悲劇?曹雪芹不僅體現出了一個封建權貴家庭走向衰敗和榮枯,而且從側面彰顯了封建禮教下純真的愛情。一邊是功名成就,一邊是金玉良緣。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讓我們看到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與林黛玉兩人無比凄涼憂傷的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讓人有時似乎至于千里煙霧之中,琢磨不透這里面的一切,書中共900多名人物,而最讓我能為其流下辛酸淚的也只有她——林黛玉。
在《紅樓夢》中有一段,講“黛玉葬花”,我閱盡《紅樓夢》,卻唯獨對這一章情有獨鐘,令我魂牽夢繞。這一段將黛玉的自卑、自尊、自憐展現無遺,尤其是那一首《葬花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著這首詩,我的心仿佛震動了一下,她把自己的渴望、夢寐、生活的苦澀,全都埋入土中,卻埋不掉孤獨,如影隨形的孤獨,與生俱來的孤獨……
紅樓夢讀后感4
我奶奶說10多歲的孩子可以看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成人版太深,所以給我買了本兒童版《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曹雪芹所刻畫的人物性格鮮明,栩栩如生,故事描寫細膩婉約,以賈寶玉和林黛玉一場生死戀情為主線,架構賈、王、史、薛四大家庭興衰史,也凸現《紅樓夢》的悲劇美學價值。
在《紅樓夢》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榮國府賈赦的大兒子賈璉的夫人王熙鳳,她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夫人,過門后便把丈夫賈璉壓了一頭,府中上上下下沒有人不稱贊她、敬畏她。鳳姐在眾人眼里她辦事井井有條,說話干脆利落。
我覺得最可憐的.是林黛玉,她本是林府的千金小姐,母親早年病故,黛玉因過于悲痛,從小身子弱,經常生病。父親公務繁忙,不能照料女兒,就把黛玉送到了外祖母家去住,自后形成她孤高自許,敏感多疑。
我知道了賈寶玉是榮國府賈政的三兒子,寶玉像個小孩一直和大觀園里同輩的女孩玩,他永遠長不大,有時還很調皮,一點也不像二十幾歲的人。
薛寶釵儀態端莊,謙和大度、尊奉婦道、守婦規,是王夫人的侄女。
《紅樓夢》里的人物很多,把人物的關系搞清楚,我都費了很大的力氣!雖然是兒童版的《紅樓夢》,但看起來也不容易!這本書我反復看了兩遍,還一知半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想我會去買一本成人版的《紅樓夢》。
紅樓夢讀后感5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紅樓夢》一書,在此之前我只看過《紅樓夢》改編的電視劇而已,直至今天才把這本厚厚的書籍看完,至此我終于算是把四大名著都讀完了。
這本曹雪芹先生所寫的《紅樓夢》一書中有很多驚才絕艷的女子,的必須要說書中的兩個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寶釵了。
但是薛寶釵的事故和圓滑是我所不喜歡的,我把這一點歸咎于我的年紀和閱歷還不足以理解薛寶釵的“圓滑”,相反的`那個雖然多愁善感但是感情純粹的林黛玉反而更對的我的心思,我覺得她對待感情的態度更加的干凈。除此之外我還很喜歡豪爽的史湘云,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好的湘云要有那么壞的結局。
除了人物之外我最喜歡曹雪芹先生的文筆,里面有著大量的極美的詩句,像是那首葬花吟就已經讓我忍不住記在了摘抄本上,像是其中的一段: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奴收葬,未卜奴身何日亡?奴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奴知是誰?這首詩不但把黛玉高潔的心性展露無疑,也狠狠的驚艷住了正在看書的我。這些精妙絕倫的詩詞歌賦把曹雪芹先生的才華展露無疑,也讓我嘆為觀止,總是忍不住摘抄下來細細品味。這本書值得大家仔細閱讀,推薦給大家!
紅樓夢讀后感6
雖說這本書字里行間顯露路出的的社會的世態炎涼著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嘆,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觀園中的一家人一同飲酒對詩,一同喜接春聯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面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也使讀者在閱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凄涼,越覺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語言和矛頭也不會直指人們內心的最深處,如此傷感。
讀完《紅樓夢》,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脫出來,長吁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自己生活的環境至少能有讓自己長吁一口氣的空間,而當時的人們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錮,他們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當讀完一遍《紅樓夢》,那在讀之前的緊張,壓抑,似乎都煙消云散了,內心對苦難,艱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對夢想的追逐也越發執著。我們也理當為了這而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時代,在生活中,有艱苦,有困難,但那是人生歷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環境,觀念無關,但是,比起封建社會的人,我們至少有權利去戰勝他,我們有能力起戰勝他,我們有資格去戰勝他,這,難道不值得慶幸嗎?
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著狂熱的內涵;它,傳承著深刻的思想;它,透散著醉人的感傷……
紅樓夢讀后感7
讀完《紅樓夢》后頗多感想,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封建制度的黑暗和封建家庭的沒落,這使我對封建制度的痛恨加深了一步。
偶爾得到一本王蒙所著《王蒙活說紅樓夢》,仔細閱讀了n天,著名作家的文字功底深厚,好生了得啊,滿篇的文學味兒。心里話:讀了這部解讀《紅樓夢》的著作,頗多感想。作家在書中用了“天情”一詞,他稱其為“杜撰”。“杜撰”得實在貼切:神瑛侍者投胎,絳珠草以淚報恩,這不是天賜的情緣嗎
!一直喜歡《紅樓夢》,一生期盼有天賜的情緣。神往情人間的那種“默契”,有情人之間的“默契”。有了“默契”,所以相互的忠心,所以有權對對方的感情生活感情表現進行無盡的挑剔與求全責備,并甘地情感地接受這一切。“默契”沒有了,一切也就煙消云散了。一段文字,頗覺經典:眼淚是什么
眼淚就是情,至情。“上帝”造人的`時候造出了人類的發達的淚腺,于是情變成了晶瑩的酸苦的或熱或冷的淚珠。誰得到的情多誰得到的眼淚就多,誰得到的淚多就證明誰不是枉生一世、白走一遭。有情的人生,就是這么被表達得淋漓盡致……
書語言近乎口語話,讀來像是王蒙在面對面的做報告。如果要研究紅樓或者進行嚴肅的學術討論,這本書并不適合。不過作為一本大家談的讀物,聽聽看王蒙如何解讀這部博大精深的紅樓夢,還是有可讀之處。比較喜歡王蒙對于王熙鳳的評論……
紅樓夢讀后感8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屹立在我國古代小說巔峰。”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云剛出岫,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拂柳。“這首歌似乎還縈繞耳畔!
《紅樓夢》講述的是因皇親而榮華富貴的賈府逐漸走向沒落,最后因家庭成員獲罪被抄家,終于繁華成空的悲劇故事。《紅樓夢》里,有精明潑辣、圓滑狠毒的王熙鳳,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貪玩厭學的賈寶玉……我覺得最有趣的當數心地善良、老于世故的`劉姥姥。劉姥姥二進賈府時,為了取悅賈母,在宴席上故意出丑,鼓著腮幫子幽默地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頭老母豬,不抬頭!“哄得眾人哈哈大笑,我也跟著笑。
《紅樓夢》中最令人悲傷的情景莫過于黛玉葬花和焚稿。
當讀到《葬花吟》中”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時,我似乎看見花一朵一朵地凋謝了,花瓣隨風滿天飛舞,花兒那曾經的清香,也沒有了。可是誰會來憐惜它們呢?只有孤單瘦弱的林黛玉!但是當林黛玉也香消玉殞時,還有誰會來憐惜花兒,有誰會來想念可憐的她呢?難怪她要發出”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慨!當林黛玉聽說寶玉和寶釵成親,她的病情惡化,奄奄一息,上氣不接下氣時,她把自己最心愛的詩稿、手絹和著自己的淚、自己的血都燒光時,真讓人潸然淚下!她燒的豈只是詩稿,而是她所有的寄托!她的靈魂!
紅樓夢讀后感9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本章回主要寫了可憐的林黛玉病情愈加嚴重,吐出了許多鮮血,身旁只有紫鵲照顧,無人問津。此刻正在寶玉成親之時,原來賈母想要寶釵,寶玉二人在一起,并不想讓寶玉娶黛玉,又處處想著法子,便請王熙鳳插手,鳳姐倒用了移花接木,把黛玉換寶釵,自然寶玉不知了。
玉、釵之間的婚姻并不是兩廂情愿的,而是家長強迫,沒有所謂的“自由婚姻”。這是封建社會婚姻制度的悲劇折射,哪怕是上層階級家庭都如此,下層階級自然可想而知了。
愛不愛誰,寶玉心中早已堅定了自己的選擇,但娶誰為妻,寶玉卻一點權力都沒有,一切決定在父母之手,取決于父母的選擇,這就是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是悲劇便成為了不可避免的結局。
當體弱多病的黛玉得知玉、釵婚姻,加上多愁善感的本性,患上了一場奪命的“大病”,為了愛情熬下了最后一滴淚水,含恨而死,死前居然一怒之下將同寶玉昔日賦的`詩稿手絹全焚了,還沒說完那句“寶玉,寶玉,你好......”的話句,就香消玉殞了。正所謂:幾載幽情成逝水,一腔癡夢赴黃粱。
正是封建統治制度下對婦女身心的約束,冷酷與殘暴,曹雪芹才把以黛玉為主眾多悲慘結局女性的淚水釀成了芳醇甘冽的藝術美酒,令人悲憐,發人醒悟。
紅樓夢讀后感10
紅樓夢快速看了一遍,也在喜馬拉雅挺多很多,最近又在聽,有個主播的聲音很好聽,讀的特別好;紅樓夢包含的東西太多了,詩詞歌賦,道儒佛,愛情,親情,權利等無法不包,怪得不得毛主席對其偏愛有加,讀了又讀;
對人物來說,最喜愛的丫鬟是晴雯了,率性,活潑機靈,是紅樓夢中丫鬟里面長的最偏亮的.了,晴雯撕扇是里面比較有意思的清潔了,前一秒寶玉還要趕走晴雯,后一秒就撒扇以博得美人一笑了,可惜的是王夫人不喜歡晴雯這種機靈活潑,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子了,她喜歡的是襲人這種長的普通的,老老實實的,最后不得不被趕出大觀園,在堂哥家被嫂子折磨而死了,可惜;
黛玉就是太過聰明,導致很多事情看的太透,所以有點郁郁寡歡,黛玉從來都是喜散不喜聚的,雖是這么說,但是還是積極參加大觀園大家組織的活動,基本上大家組織的活動都參加,其實黛玉還是喜歡聚會的,哈哈;作者寫黛玉是為了還在天上時神瑛侍者灌溉之恩到地底下來的,怎么還恩呢,將一世的眼淚還給寶玉,當眼淚越來越少時,就是黛玉快要仙逝的時候了。
湘云也是個比較受歡迎的妹子,并且也是全本書中比較健康的女孩子了,湘云醉臥芍藥花,很美麗很好看的畫面,尤其是87版本紅樓夢,畫面非常美。
紅樓夢讀后感11
王熙鳳是火一般的紅色。她性格潑辣,敢作敢當,人人都叫她“鳳辣子”。她的“摸樣又極標致,言談又極爽利,心機又極深細,竟是男人萬不及一的”。她“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最終還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林黛玉是藍色的。藍色是憂愁、敏感、孤傲的,但也是堅強、叛逆、勇敢的。她有獨到的'人生見解,具有詩人的敏感的氣質和奇逸的文思,生就的伶牙俐齒,鋒芒畢露,反抗著社會對她的迫害。她以落花自比,“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林黛玉一生以淚洗臉,在生命和夢想的絕望的邊緣,卻反常地出現了笑容,她以笑來結束她哭的一生。
賈寶玉是粉色的。自然,大方,惹人喜愛。他出身在必須個“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他認為“女兒是水做的”,從不因為丫頭的身份低賤就輕視她們。可是最終他和林黛玉終因+勢孤力單而以杯具結束。
《紅樓夢》中的又一色彩——白色,為《紅樓夢》畫上了句號,正如那個混亂之世,所有的邪惡與幸福都被埋在茫茫的一片白色中……
紅樓夢讀后感12
都道是金玉良姻,我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細細地讀著紅樓夢,才發現在作者平靜純潔的語言下涌蕩的悲劇。這的確是一個可以撼動人心的悲劇。青春守寡的史湘云,跳井而死的金釧兒,遠嫁的迎春,含冤而死的晴雯,重病纏身的林黛玉......她們都是薄命司上記載的人,都是一個個封建專制下的悲劇人物!
曹雪芹透過紅樓夢,揭露了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罪惡。賈府這個表面上的“昌明隆盛之邦,詩書簪纓之族”,內部其實無比的`腐敗奢侈。平常吃的一種茄子,也要幾十種佐料,辦一桌酒席就要花百十兩銀子,遇到賈母過生日、秦可卿出殯等更是花錢如流水,沒有節制。賈赦頭發花白了,還想討賈母的丫環鴛鴦做小老婆,事情未成,又從外面買了一個。賈蓉、賈鏈等更不用說了。
在這個表面上其樂融融的家庭里,其實是矛盾不堪。王熙鳳為了三千兩銀子,破壞了張金哥的婚事,害死了張金哥和守備之子;他們天天為了家長里短的瑣事爭吵,為了權力你爭我斗......盡管林黛玉和賈寶玉都是賈母寵愛的外孫女和孫子,但是在人生重大問題上都不能自己作主。在這樣的制度、情況以及習慣下,必定是要衰敗的。同時,這也意味著整個封建王朝的衰敗。
煙去散盡,只剩淚跡斑斑。紅樓夢一場,金玉良緣,卻不幸福;木石前盟,終未完成。
紅樓夢讀后感13
假期里,我讀了《紅樓夢》。其中,我最為喜愛的是《劉姥姥游大觀園》。
這章節主要寫了賈家的鄉下親戚,劉姥姥和孫子板兒來大觀園住了幾天,給大家帶來了許許多多無窮無盡的快樂,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劉姥姥在吃飯時和鴛鴦的對話。
劉姥姥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這句話雖是一個極為普通的鄉下人家說的,但卻引來無數歡聲笑語,曹雪芹把眾人歡聲笑語的場面寫的`更是淋漓盡致。
劉姥姥對的對子更為滑稽,鴛鴦說:“左邊‘大四’是個人。”劉姥姥回答到:“是個莊稼人罷。”鴛鴦說:“中間‘三四’綠配紅。”劉姥姥回答道:“大火燒了毛毛蟲。”鴛鴦說道:“右邊‘幺四’真好看!”劉姥姥回答到:“一個蘿卜一頭蒜。”鴛鴦說:“湊成便是‘一枝花’。”劉姥姥回答到:“花落結個大愛瓜。”寶玉笑得直倒在地,合攏不上嘴。多么幽默的風趣語言,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活生生的劉姥姥在給大伙講笑話的場景!
當然,被稱為“百科全書”的《紅樓夢》還有許多故事,如《奢華元妃省親》《黛玉葬花凄慘紅》《愈是多情愈斟情》等等家喻戶曉、百看不厭的故事。可看了這么多遍《紅樓夢》,我最喜歡的還是《劉姥姥游大明園》。朋友們,你們喜歡嗎?
紅樓夢讀后感14
看著榮國府歡天喜地、溫馨祥和的一幕,不得不使人想起獨處深宮的賈元春來了。
在辭舊迎新的時刻,誰不想在家人身邊,共同掀開新的一年呢?誰甘心失去天倫之樂呢?府中,有伶牙俐齒的鳳姐,慈祥和藹的祖母,還有許多貼心的.好姐妹,誰都不愿意離去的。可是現在煙花滿天,爆竹聲聲時,賈元春正受著寂寞的煎熬。
或許宮中的條件比賈府更優越,但這畢竟是物質上的豐厚,一個人吃飽睡好固然重要,但若能在精神上,感情上絢麗多彩,做人也就有滿足感了。
我看完這兩回,覺得原先認為《紅樓夢》是無聊文字的結論是錯誤的,因為我看到《紅樓夢》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而且反映了一個大家族中面子和自尊的捍衛。
趙姨娘的兄弟死了,得了二十兩,可她不服氣,在李紈、探春二人前使性子,說探春做事不顧及他人,我想探春也太可憐了,掌管賈府,做出來的事卻遭人反對,整天負氣,少不了傷心流淚,可她并沒有打掉門牙往肚里咽,硬是倒出自己一肚子苦水,擠出滿臉眼淚,然后照樣做她的工作,在賈府中,確實少不了精湛的“演技”,這不,趙姨娘氣呼呼地走了,連鳳姐也夸探春能干呢。
紅樓夢讀后感15
在中國古代小說中,是一個空前絕后的小說藝術高峰。小說是清代乾隆時期問世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的作者是曹雪芹,名霑,字夢阮。曹雪芹一生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家境的敗落使他深刻感受到了世態的炎涼,對社會與人生的認識也隨之加深。
他所抒寫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悲歡,而是力圖表現對當時社會關系與精神文化的深刻認識。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之間的愛情悲劇是作者悲悼的主要內容。
賈寶玉與父母雙亡,寄居在賈府的'姑表妹妹林黛玉經過長時間的交往,產生了真摯的戀情。他們思想情趣各方面相通,相互引為知己,賈寶玉,在眾多美麗動人的女孩子中,感情逐步專一,幾次向黛玉妹妹表明心跡,但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他們的婚事卻只能由家長們決定。而賈寶玉的祖母,母親為了家族的利益,寶玉的前途,更加欣賞此刻也暫住在賈府的薛寶釵。寶釵是寶玉的姨表姐,出身于富有的皇商家族,聰明賢惠,博得賈府上下一致贊賞。后來在家長們的周密安排下,寶玉在不知底細的情況下,與寶釵成親,黛玉則在憂傷中死去。寶玉最終離家出走,寶釵則將在孤寂中抱憾終身。
《紅樓夢》不僅思想深邃,在藝術上也嘆為觀止,首先表現在作者善于刻畫人物上。這些形象大多性格鮮明,栩栩如生。更值得稱贊的是,《紅樓夢》沒有停留在瑣屑的生活細節的描寫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詩意。使整部作品始終洋溢著充沛的抒情性。博大精深的《紅樓夢》,是世界文學的一顆璀璨明珠。
【紅樓夢讀后感】相關文章:
《紅樓夢 》讀后感02-23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15
紅樓夢讀后感【精選】07-06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05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06
【精選】紅樓夢讀后感07-11
[經典]紅樓夢讀后感07-21
《紅樓夢》讀后感11-28
《紅樓夢》讀后感06-02
紅樓夢讀后感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