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呼嘯山莊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嘯山莊讀后感1
《呼嘯山莊》是英國著名作家艾利米 ·勃朗特的一部煥發異彩的天才之作。整個場景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兩個孤立的山莊和開放的大自然與荒涼。書中人物身上體現愛與恨的兩種極端,極度的愛混雜著極度的狠,使小說在顫栗中呈現出極為強烈的戲劇化色。
描寫吉卜賽棄兒希刺克厲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后,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后對于其女友結婚的人——地主林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
全篇文章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浪漫氣氛。使人感到自己就是書中的人物身臨其境。
今天,我看完了《呼嘯山莊》這本書,我有許多感受。
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山莊叫呼嘯山莊,從安寧到歡樂,從歡樂到不得安寧,然后有到憤怒,最后又像以往一樣平安無事。
這都是從“愛情爭奪戰”引起的更大的事。如果我們別像他們一樣把小事鬧大,那如今的大蒜。綠豆都還那么貴嗎?不都是從小價格“炒”到大價格嗎?我們應該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改正不足的地方,也要學習別人的優點。
這本書好看,又易懂,很值得看。
呼嘯山莊讀后感2
這本書是由英國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寫的。
這本書被認為是世界的文學經典名著,自從問世以來一直倍受稱贊。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講的是本書主人公希刺克厲夫與收養他的呼嘯山莊的主人的女兒相愛,卻因為社會地位懸殊而不能在一起。過了兩三年,希刺克厲夫重新會回到山莊,對奪走他愛情與幸福的人進行了殘酷的報復。報復雖然成功了,但是他卻并不快樂。最后在痛苦中悲慘死去,留下了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
讀到這里,我想問一聲為什么?
恨,可以把白變成黑,可以把兔子變成獅子,把圣徒變成魔鬼。
為什么希刺克厲夫要報仇呢?因為恨嗎?那恨到最后要悲慘的死去又有什么價值……
收起自己的恨,也就是寫《呼嘯山莊》的目的。
呼嘯山莊讀后感3
《呼嘯山莊》這本書描寫是一部具有感情色彩的大書,有仇恨,背叛,復仇、愛情。想必,作者艾米莉。勃朗特肯定是經過了那些事才會在這本書中反映出來的。
這本書只要寫了思肖老先生(呼嘯山莊的老莊主)帶回來一個孤山,取名為希思克利夫。他一來,父親就把他的兒子亨德利,女兒凱瑟琳給冷落了,但凱瑟琳非常喜歡他,他也熬著凱瑟琳,而那亨德利卻對他百般仇恨。后來,在一次偶遇中,凱瑟琳預見了畫眉山莊的公子林,并對他產生了好感,經過了多次的交往,最終和他結了婚。痛不欲生的希思克利夫憤然出走。三年后的他致富歸鄉。使當初迫害他的亨德利傾家蕩產,這時的他內心已充滿了仇恨,還誘騙林的妹妹成婚。凱瑟琳因離開了希思克利夫而病逝而死,雖然他得到了一大筆家產,可使無法從凱瑟琳的戀情中解脫出來,最終不吃不喝而死。
一個男子內心居然會有那么大的`仇恨,使多少得令人驚訝,一個男子為了她心愛的人不惜一切代價,可使,她曾否知道,這對他幫煸的會造成多少大的傷害啊。
這或許就是愛吧!一個男人對自己心愛的人那別人從不會感受的愛吧!
呼嘯山莊讀后感4
簡短地說,10年前讀的了,當時就覺得十分晦澀,仿佛故事的每一步走向,都跟自己對一個經典故事的認知不同。
最無法認同的一點是,我當時的感受,是卡瑟琳死后,我覺得希克厲實在是不應該再對她的鬼魂產生情感。這一點上,我覺得希克厲這個角色是有極度性格缺失的。
正常的情感,我覺得到打擊報復,可以說最后致死,故事就可以結局了。他可以面對著大山,仰望夕陽什么的,全劇終。
可以說是故事的一個缺點就是,卡瑟琳后來魂魄出現,我可以說,是希克厲意料之外的。也就是說,不是他布置安排的。這就非常荒謬了。
一個如此決絕,致背叛自己的心愛的人致死的男人,突然意外中發現她還沒死。便又開始纏綿地續上前緣,還如此癡情。
我不得說,這大概是一個女作者會編出來的。
真正的經典,決絕就是決絕。
但話又說回來,這也恰恰是它經典的'地方。它大概寫出了,也許生活中,一個真正的男士的內心世界。
也或者說,這是一個女性的角度,她(強調)愿意輔助男主角內心得到慰藉的一種故事編排和渠道。也就是說,這就類似于卡瑟琳死后有知,能感知希克厲真正的內心需求,自己安排的一種結局。
非常女性化。
呼嘯山莊讀后感5
“我愛他不是因為他長的漂亮,而是因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不管我們倆的靈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樣的,愛與復仇——呼嘯山莊讀后感。”——凱瑟琳·恩肖
這是《呼嘯山莊》中的一句話,使我感觸很深。凱瑟琳在答應林頓的求婚后對她的保姆說的。她為了虛榮嫁進畫眉田莊,內心卻是煎熬的。希思克利夫開始算計拆散他們的兩家,復仇成了他今后一生的主題。他奪了呼嘯山莊的產權,騙了畫眉田莊的土地,甚至把下一代的幸福算計在內。他去田莊與凱瑟琳幽會,讓凱瑟琳背負著背叛的煎熬死去,他就是個魔鬼!直到最后,老年的希思克利夫也許是因為心中僅存的愛開始懺悔,經歷了幾日的絕食后,他在他們曾關禁閉的閣樓上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結束了他因愛生恨的'生命。
不知道該怎樣去評價這樣的兩個人,他們彼此深愛,喜歡自由,卻又虛榮報復。希思克利夫這樣的個孤兒,在老恩肖的呵護下成長,骨子里所帶的那種復仇的心理卻并沒有消失。而凱瑟琳呢,喜歡希思克利夫,卻并沒能擺脫考慮身份地位的虛榮心。就是這樣的一個悲劇吧。
呼嘯山莊讀后感6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呼嘯山莊》,感覺它是一部殘酷的小說。 它揭示出短暫的歡樂只是永恒痛苦的回光返照。主人翁希刺克歷夫是一個惡魔式的英雄,一種頑強力量的象征。他全部的堅毅勇猛和不屈不撓都附諸在對凱瑟琳無望的愛,以及對阻礙他的愛的現實的一切有關聯者的瘋狂的報復上。他所有的動機和行為出于他生命本質的需要。可以說他的生命永遠以自我為軸心,按照充足的個性化自由運轉:就像是他得不到凱瑟琳的`愛,就要付出一切來報復破壞他們愛情的人。
我想悲劇大約是基于對災難的反抗,希刺克歷夫在辛德雷的摧殘和凱瑟琳的背棄后,在不能實現愛的欲望下,對于他生命的意義只剩下復仇。在他身上更深切的讓我感受到的是靈魂和肉體被傷害,被辱后的扭曲。凱瑟琳是一個典型憂郁的精靈,她在愛的狂喜和巨大的激動中憂郁而終,并保持貫穿一生充滿無法掙脫的精神沖突。盡管這個沖突出是她自我選擇的結果……
不可否認這一篇小說涵蓋的東西遠遠超越了愛情的本身,它贊揚了人的美德,抨擊了人心的黑暗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的追求。我們從中學到的是如何把自我與他人對照來發現自己的缺點,洗卻心靈的骯臟,同時也教給我們如何面對世界,如何以自己的愛來換取世界的光明。
呼嘯山莊讀后感7
書,一向是我的最愛,這不,寒假期間,我一下子把十大名著全買來了。其中,《呼嘯山莊》給我的啟示最大。
文中死亡希刺克厲夫既讓人同情,又讓人氣惱。他愛凱瑟琳,為了她不顧一切,可因為凱瑟琳的虛榮最終使希刺克里夫成為魔鬼。他報復她,到頭來痛苦的是他自我。
上一代的恩怨使無辜的孩子受到牽連,林頓因為父親的不管不問,最終走向死亡。而哈里頓和凱蒂心中有愛,幸福的`生活在一齊。希刺克里夫不知為何,死于非命。故事的結局令人感慨萬千,它使我明白,處心積慮地報復別人,不但會使自我身心疲憊,還會傷害到許多人。可結果,往往是徒勞無功,甚至是諷刺的。所以,就應寬容的對待別人。
合上書,心里思潮起伏。我站起身,眺望遠方,思緒飛走了好遠……
呼嘯山莊讀后感8
林頓是整個故事中,唯一讓人覺得比較正常的人。他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溫文爾雅的人。在家里看慣了象洋娃娃一樣的女孩,凱塞琳的出現讓林頓眼前一亮:他深深地愛上了這個美麗、善良、個性強烈的女孩。他的`愛像溫暖的陽光,柔和而不傷人;象潺潺的小溪,雖然波瀾不驚,但卻始終如一。他無私地包容著凱塞琳,甚至當他覺察到了凱對希斯克利夫的強烈感情后,他依然犧牲自己的健康日夜守候在重病的凱身邊,不離不棄。凱塞琳去世后,篤信上帝的他平靜地接受了這個沉重的打擊,將他所有的愛和希望給了他的女兒。也正是因為他給了女兒一個健康良好的性格和心態,才使他的女兒沒有被希斯克利夫的殘酷折磨壓垮,最終爭取到了屬于她自己的幸福。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凱塞琳是幸運的,因為她這一輩子遇上了兩個真正愛她的男人。但不幸的是她并沒有處理好她自己和這兩個男人之間的關系——她的任性和自以為是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這兩個深愛她的男人。
所以說性格決定選擇,選擇決定命運。我們的命運是自己決定的,無論這種選擇是對是錯。
呼嘯山莊讀后感9
艾米莉·勃朗特是世界上少數著名女性作家之一,英國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天才,與夏洛蒂·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及勃朗寧夫人構成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婦女最高榮譽的完美的“三位一體”。
她的長篇小說《呼嘯山莊》被譽為“文學中的斯芬克斯”、“人間情愛的最宏偉史詩”,是“唯一一部沒有被時間的塵土遮沒了光輝的杰出作品”。《呼嘯山莊》通過三十多年的時間跨度,敘述了恩肖和林敦兩家兩代人的.感情糾葛一個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故事。
但是這位僅在世上度過三十個春秋的女子,她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命運沒有給過她一絲微笑,一縷愛情,一點榮譽,就連她嘔心瀝血寫成的《呼嘯山莊》,出版后也沒有得到公正對待,甚至被當時的評論界斥為“一部駭人聽聞、荒謬絕倫、毫無意義的作品”,“一部恐怖的、令人作嘔的小說”,“小說充滿陰森恐怖、病態心理和異教思想”。
直到將近半個世紀以后,人們才逐漸認識到這部作品的內涵和本質,承認它是一部奇書,一部富有獨創性和超前性的偉大作品,從而把它列入世界文學名著之列。
呼嘯山莊讀后感10
《呼嘯山莊》是一個愛情和復仇的故事。故事在呼嘯山莊的恩肖和畫眉山莊的林郭兩家展開,講述了兩家兩代人的感情糾葛。
小說作者是英國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利·勃朗特。女作家以敏銳的'視角探討了人性、詮釋了人性。
在她的筆下,愛和恨以一種最本質、最自然的狀態得以釋放和延伸,她為我們揭示了人性最美也最丑的一面,探尋到了任何人內心都無法逃避的善與惡。
《呼嘯山莊》展示了被畸形社會的人性扭曲:強烈的復仇。全篇充滿反壓迫、求自由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可怕的氛圍。
作者營造出的詭異的夢魘般的氛圍形象地傳達出人物內心的“風暴”。整部作品蕩氣回腸,催人淚下,整撼著讀者的靈魂。
這讓我體會到人性內心的真實面目,所以要做一個人不僅要有人類的皮囊,還要有高尚的人性。不要做一個被仇恨蒙蔽了雙眼的人。
呼嘯山莊讀后感11
一個愛情與復仇的故事,充滿了悲觀的色彩。
凱瑟琳愛他,說“不管我們的靈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樣”,但是她并沒有和希思克利夫在一起。
希思克利夫也愛她,同時他被世俗的階級磨成了一個神經質,讓他變成了一個愛起來不顧一切,恨起來不計后果的人;以至于他們沒有在一起后,希思克利夫瘋狂的、像魔鬼一樣的報復身邊所有的人。
后幾章對于希思克利夫的報仇敘述,氣氛壓抑的讓人喘不過氣,他的復仇計劃讓年輕人也不得到幸福,對上一輩人的怒火,連累到無辜的年輕人身上,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和孩子的.生命……
可是當他的復仇計劃一一實現,他卻變得瘋顛,越來越忘不掉已經死去的凱瑟琳,這個時常以鬼魂的姿態游蕩在希思克利夫幻想中的角色,希思克利夫最終在沉浸在幻想中的世界,不吃不喝,慢慢走向死亡。
驚嘆于這個小說,但看到了作者的簡介更為驚愕,她的一生只有短促的30年,對于她的性格一直是撲朔迷離,關于性格的描述,看到了如下描述:偏于沉郁、孤傲,藏而不露,自我遏制,外表沉靜,內心似火,意志堅強,寧折不彎……
她的姐姐說她“比男人還要剛強,比小孩還要單純”。
呼嘯山莊讀后感12
兩個孤立的山莊和開放的大自然與荒原,體現出愛與恨兩種極端,極度的愛中混雜著極度的恨,顫栗中呈現出極為強烈的戲劇化色彩。這就是《呼嘯山莊》。
小說描寫吉普賽棄兒希刺克厲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后,因生活與戀愛等原因離開山莊,外出致富。歸來后對與女友結婚的地主林惇及其家人進行報復的故事。
合上書本,我思索著,報復究竟是為了什么呢?報復別人自己就會快樂嗎?答案是一定的`———不會。既然不會,那報復還有什么意義呢?有些人只知道,“他”傷害了你或你的親人,朋友,你要報復“他”,但你可曾想過,在你報復了“他”后,“他”的親人就會像之前的你一樣傷心難過,然后,又來報復你。冤冤相報何時了,退一步海闊天空難道不好嗎?
我不懂,我真的不懂,為什么希刺克厲夫要這樣。如果當時他退一步想,對人寬容一點就不會這樣了。
同學們可不能像希刺克厲夫一樣,我們要做一個寬容的人。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己。
莎士比亞曾所過:“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于寬容的人,也賜福于被寬容的人。”
讓我們做一個寬容的人吧!
呼嘯山莊讀后感13
本書讀的很難受,主線說棄兒希思克里夫被善良的恩肖先生收養,誰想他竟是那條被農夫救回來的毒蛇。當唯一愛他的凱瑟琳(恩肖先生的女兒)一死,他便開始瘋狂地報復全世界。亨得利(凱瑟琳的哥哥)、林敦先生(凱瑟琳的丈夫)、伊莎貝拉(凱瑟琳的小姑子)都直接或間接地死在希思克里夫手上,不僅如此他還讓下一代哈里敦(亨得利的兒子)、小林頓(他自己的孩子)、小凱瑟琳(凱瑟琳和林敦的女兒)的幸福都陪著他對凱瑟琳的愛一同埋葬。
大半本書讀下來,我都在咬牙切齒地痛罵希思克里夫的變態和殘忍,憤怒于他無所不用其極地迫害那些無辜的孩子們。最后幾章,匆匆結束了希的.生命。他就真的這么輕描淡寫的死了?可其實他也是個可憐的人啊,當黑夜中唯一那顆星星隕落的時候——凱瑟琳死的時候,他的世界從此就只剩下一片黑暗,他最后一點人性也隨之幻滅。毀掉所有人的幸福是他茍延殘喘活下去的動力,這個畸形的劊子手,不過是因為從來沒得到過真正的愛罷了,因此他索性變成了人人憎恨的魔鬼。可恨之人,也必有其可憐之處吧。
呼嘯山莊讀后感14
呼嘯山莊的主人鄉紳歐肖先生帶回來一個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斯克利夫,他奪取了主人對小主人亨德雷和他的妹妹凱瑟琳的寵愛。
主人死后,亨德雷為報復把希斯克利夫貶為奴仆,并百般迫害,可是凱瑟琳跟他親密無間,青梅竹馬。后來,凱瑟琳受外界影響,同時愛上了畫眉田莊的文靜青年埃德加。希斯克利夫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鄉,凱瑟琳已嫁埃德加。
希斯克利夫為此進行瘋狂的`報復,通過賭博奪走了亨德雷的家財。亨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兒子哈里頓成了奴仆。他還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貝拉,進行迫害。內心痛苦不堪的凱瑟琳在生產中死去。
十年后,希斯克利夫又施計使埃德加的女兒小凱瑟琳,嫁給了自己即將死去的兒子小林敦。埃德加和小林敦都死了,希斯克利夫最終把埃德加家的財產也據為己有。復仇得逞了,但是他無法從對死去的凱瑟琳的戀情中解脫出來,最終不吃不喝苦戀而死。
小凱瑟琳和哈里頓繼承了山莊和田莊的產業,兩人終于相愛,去畫眉山莊安了家。
呼嘯山莊讀后感15
他親她的臉,小聲說‘我要去他那兒了,你,寶貝孩子,以后也要到我們那兒去的’那是埃德加最后的話語,說完后就不會動了,但他是幸福,他那狂喜的明亮的凝視一直延續著。那是一個被我誤解的人物,不,應該說在這本書里,我的第一感覺都是錯誤的,曾經我以為是個好人的人,卻是一個魔鬼,而我對他有偏見的人卻是一個愛著妻子、愛著孩子的好人,他默默的忍受著妻子對他的折磨,他原諒了曾經傷害自己的妹妹,他一直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女兒,他真誠的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記得在〈湯姆叔叔的'小屋〉里,在一片血色的夕陽下,伊麗莎白安詳的沉睡在圣克萊的懷里的那個畫面,那個曾經一度的感動著我的,讓我悲痛好久的畫面,那個從此就在也沒在我心中抹去的畫面,如今看到這一幕卻是那么的真切,那么的熟悉,那么的感動。這兩個畫面是多么的相似啊,只是一個是在女兒的面前幸福的逝去,而一個則是在父親溫暖的懷里安詳的離開
一本書讀完了,我不想記住那丑惡的畫面,我選擇忘記呼嘯山莊里的餓暴力與陰暗,而是把畫眉山田莊里曾經有過的感人畫面刻在心里,收藏在心中,好好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