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
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的教育》這本書也是這樣,通過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有愛的小故事。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和他的啟蒙老師的故事。一個偶然的機會,爸爸得知他的啟蒙老師仍然活著,非常激動,于是帶著“我”去看望老師。四十多年過去了,滿頭銀絲的老師居然還清清楚楚地記得爸爸的名字和家庭地址!最令人驚訝的是,老師還拿出了四十多年前爸爸的作業本,整整齊齊,干干凈凈。我震驚了,我落淚了!這是多么深厚的情誼!
老師,在我的`心目中,是除了爸爸媽媽以外最親近的人。每個星期,我有五天在學校上課,和老師的接觸是最多的。上課的時候,老師一邊要認真講課,觀察同學們的反應,一邊還要注意維護課堂秩序,調動課堂氣氛,往往累得腰酸背痛,嗓子嘶啞。好不容易下課了,老師還得忙著批改作業,給沒聽懂的同學補課。好幾次,中午吃飯時我經過老師的辦公室,看到老師仍然在改卷子,飯盒卻沒有時間打開。我不禁鼻子一酸,流下淚來。老師,您一定要按時吃飯啊,千萬別把身體搞壞了。老師,您永遠是我們生命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人。
有一天,我們也會長大,也會畢業,也會離開老師。一想到這里,我的心里就非常不舍。所以現在,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和老師在一起的美好時光,盡量少讓老師操心,不讓老師為我們流下痛苦的淚水。而要努力讓老師為我們驕傲,讓老師感到榮光。不管將來有沒有出息,一定要記得經常回去看望老師。因為,老師陪伴我們長大,教育我們成人,卻從不求任何回報。
師恩難忘,難忘師恩。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2
愛是什么?愛如春雨,綿和地滋潤著大地;愛如陽光,緩緩地照亮著心房;愛如燈塔,柔柔地指引著方向。因為有了愛,世界才變美好;因為有了愛,世界才會溫暖。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的小說,在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記中閃現出了一個個普通卻又平凡的偉大的人物:孝順的克萊蒂、優秀的德羅西、勇于承擔責任的卡洛斐、用功的斯代蒂。他們所演繹的一個個愛的故事一次次地震撼著我的心靈。文章用了一個四年級小學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上的美與丑、善與惡,還讓我們知道了這世上的多種愛——師生之間的愛、朋友之間的愛、親人之間的愛。
羅佩尼為就倒在地上的小孩不惜軋傷自己的腳;大個子卡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眾多女生幫助掃煙囪的小孩湊錢、感化了父親的勇敢孩子伯萊克西。這些美與善的故事和人物,觸動著我的心靈,但那些丑與惡的事件,也引來我的深思:有著強烈虛榮心的華蒂尼、惹人討厭卻不知悔改的弗萊迪。還有那每月一則小故事中的愛國少年不接受批評人的施舍、少年鼓手為拯救國家不惜犧牲自己、意大利少年馬里奧把生的希望給了另一個小女孩科列泰。
這本書中的人物讓我想起社會上的許多人,他們與書中的人一樣譜寫著大愛的`篇章,他們用行動和生命向我們展示了人間的美丑與善惡。它不僅告訴了我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還教會我要做一個勇敢、正直、敢于承擔和充滿活力的人。我們不能只接受別人的愛,而是要向社會慷慨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愛,這樣才是一個大寫的人。
愛是人類最美好的品德,愛領著我們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愛的存在,感悟愛的哲學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3
暑假閱讀月里,我看了幾本書,比如《罪與罰》《愛瑪》《愛的教育》等。其中覺得最有意義的就是《愛的教育》了,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教師生涯有了一些更深刻的理解。
教育是一個池子,而這個池子里面的水則是情,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為無水的池,任爾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這本書通過對生活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是多么需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而這種關心、理解、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孔子曰: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教師更是如此。這本書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很不平凡的人物,比如災難中的洛佩諦、愛國的少年鼓手、六千英里尋母的瑪爾可、船難中的少年馬利阿等等,這些平凡的人物在我心中激起一陣陣強烈的感情。
我喜歡先生說的這句話:“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愿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這些話讓我感受到了教師對學生的愛,讓我懂得要用愛去關心學生,用愛去教育學生。
我們應該去追求教育事業的偉大理想,我們要生存于信仰、希望與愛之中,生存于信仰、希望與愛中的人是最偉大的。
最幸福的,是對于自己的職業有興味的人。
學習吧!努力吧!全心全意用功,這樣才能得到教育事業的快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的每個故事都很感人,讓我讀了愛不釋手。
這本書里,我最喜歡《佛羅倫薩爾的'小抄寫員》這個故事,文中主人公敘利奧為了幫助父親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每天半夜,他偷偷起來替父親抄寫文件,一直寫到深夜。日積月累,他越來越疲憊,嚴重影響了學習,父親誤以為他學習態度不好,對他的態度越來越惡劣。敘利亞心如刀絞,他不止一次地想:告訴父親吧!告訴父親吧!可是話到嘴邊,他怎么也說不出口。到了半夜,因為習慣使然,他還是起來了,他又繼續幫父親抄寫文件。他想,還是一直瞞下去,多幫爸爸做些事吧!于是他加倍努力,確保自己功課好的同時,繼續幫爸爸做事。
敘利亞是個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對比之下,我很慚愧,以前我不知道體貼父母,只知道自己吃飽喝足,舒舒服服就可以了。從沒想過父母每天早出晚歸,工作已經十分勞累。回來還要給我們做飯,忙忙碌碌,非常辛苦。可我不僅不體諒他們,有時還惹他們生氣,從來沒有顧及他們苦不苦,累不累?有一次,我看完電視就上床睡覺了,忘了寫作業。到了學校,我被老師嚴厲地批評了一頓,回到家我還責怪父母沒有提醒我。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自己真是太不應該了。比起敘利奧,我的這種行為真是令人無地自容啊!
敘利奧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我要像他一樣,學會體貼父母,理解父母,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5
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感動了世界無數讀者。全書采用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書中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愛的教育》全書100篇,其中《仁慈的花朵》最讓感動。它描述了女子學校的女同學們幫助一個因在掃煙筒時丟了三十個銅板的`小少年,并且還瞞著校長做了一群“無名英雄”。英國哲學家洛克說得好:“我始終認為人們的行動是他們的思想的最好證明。”這個故事中閃耀著的崇高的品質和道德的光輝,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
而如今的社會上,有些人非常勢利,他們的行為準則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即使在道義面前也不放棄討價還價。這種人是非常渺小的,他們的處事哲學必然會遭到人們的鄙棄。因為虛偽換不來真情,冷酷換不來熱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義,他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盡心盡力的幫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錯誤,往往在于“自私自利”四個字,私利不去,公道則亡。
反之,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善待別人,等于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一個人心里有別人,總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并有真情的奉獻,那么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溫暖。
愿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6
《愛的教育》這真是一本無與倫比的、能夠感動任何人的書!
當你看完這本書后,你就會深刻反省自己曾經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是否造成過不好的影響;是否破壞了與他人珍貴的友誼;是否不珍惜父母那溫馨的關懷
像最后的每月故事《海難》中寫道要那個小的(小的指小男孩,即馬里奧)!船已經超載了,要那個小的!水手喊,馬里奧不是沒有生的機會,但當他看到朱莉埃塔胸前的血跡時,他也被震撼了,想到了朱莉埃塔在自己受傷時給自己包扎的.那一幕。因此他在生與死的選擇中放棄了生的機會,他死留給自己,把生送給同伴。因為馬里奧知道,別人也許更比他需要生。
即使已經過去了四十四年,恩里科的父親也不忘他的小學老師,還專程來看望他,并像小時候那樣愛戴他、尊敬他。這是多么好的一位父親!我頓時覺得恩里科很幸福,它擁有如此博學多識、如此溫文爾雅的父親!
恩里科的同學們也很團結!正直的卡羅內,勤勞的柯萊蒂,用功的斯塔爾迪,勇敢的羅貝蒂,可愛的小泥瓦匠,品學兼優的德羅西這是一群多么友善的好伙伴啊!
我現在想把這本書珍藏起來,希望在多少年之后,我還能把它找出來,重新閱讀這本書,從新感受從這本書中透露出的對國家、對朋友、對親人、對任何人的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7
《愛的教育》是一本描寫安利卡小學六年生活的書,它催人奮進,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安利卡、卡羅納等。它主要描寫了安利卡與同學們之間發生的一個個友誼的故事。如卡羅納主動保護弱小,可萊諦用努力學習來孝順父母……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生動豐滿,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賣柴人的兒子可萊諦,因為他的孝心感動了我。再想想自己,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衣食無憂,卻動不動就跟他們耍小脾氣。我們有時候還嘲笑一些因家境貧困買不起新衣服的同學,與書中高尚的少年相比,我感到非常慚愧。
我最喜歡的片段是每月故事《少年抄寫員》中的“一天晚上,他等爸爸上床睡下以后,就悄悄地摸進工作間,點上煤油燈”。敘利奧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家里補貼家用,實在太讓人感動了!再想想自己,爸爸工作這么忙,經常加班加點,而自己卻向爸爸要這要那,一點也不考慮他的辛苦。現在,我知道了,我不但不能只纏爸爸而不學習,并且還要理所應當地分擔家務,這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讀完這本書,我想:書中那些貧苦的少年都懂得努力學習、孝敬父母,那我們這些“小皇帝”不應該這么做嗎?爸爸媽媽把希望都寄托在我們身上,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健康成長,來報答父母。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8
這個假期,我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喜歡這本書里的故事,因為故事很樸實無華,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愛”,一個多么閃亮,多么令人鐘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要完全地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里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里一個11歲的少年。他為了自己祖國的尊嚴,拋棄了那三個旅客給他的金幣。并怒氣沖沖地對那三個旅客說他們侮辱了他的祖國,他一分錢也不要。為了自己祖國的尊嚴而放棄了自己的利益,這一點很令我肅然起敬。愛國,要從娃娃抓起,要從生活方方面面去熏陶和滲透。這一點,我是非常注意的。
還有一個故事,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皮斯的愛。諾皮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皮斯的父親知道后,非要諾皮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皮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皮斯道歉。從這里可以知道,諾皮斯的父親是一個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熏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這一點我感觸非常深。作為父母,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在他們的內心種下一顆善良正直的種子。
《愛的教育》就好像一支動聽的樂曲,一杯沖洗我心靈的清水,一桌美味的精神大餐……
相信人人奉獻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9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系,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沒有跌蕩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這也是亞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處。《愛的教育》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 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我們所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這多可悲呀!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人愛我們。”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于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這是最能體現愛的價值,雖然有點長,但可以簡短只去一部分。那么多人愛我、幫助我的人,我多幸福呀!朋友們、請你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于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0
夏日午后,我坐在書案前靜靜地翻看著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創作的《愛的教育》。書中寫了發生在四年級男生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以他為代表的一群少年們充滿活力,積極上進,如陽光般燦爛。他們身上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讀著讀著,我感覺有一股溫暖平和的氣息在身邊蔓延開來。一個個簡單明朗的故事就像一個個美妙的音符交織在一起,奏出和諧美妙之曲。
讀罷,我掩卷深思。父子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以及為對社會、祖國的愛。“愛”是一個肉眼看不見,手也觸摸不到的東西,卻無時無刻都在,只有用心去感受……
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里溶解。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讀《愛的教育》,讓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包含著對生活的追求和熱愛。
聯想到我自己的教學日常。每次接受一個新的班級,我都會利用開學前的日子,收集每位孩子的生活照片,提前認識他們。并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大致情況。在開學第一天,我就能叫出全班同學的名字。看到孩子們驚訝又驚喜的表情,我想,這也是我對孩子們的愛的教育。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也要用愛做教育,幫助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關愛每一個學生,幫助孩子們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1
《愛的教育》是西班牙文學家亞米契斯的經典作品,它的本名叫《一名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這本書由一名字叫做安利柯的西班牙男孩兒在上小學四年級情況下寫的隨筆構成。
假期,教師布局大家去看看《愛的教育》這本書,坦白說一聽小說名字,我不會太有興趣。但由于是教師布局的工作,我也免為其難的去圖書店買來這本書。讀著讀著,我卻被里邊一個個真正的短故事吸引住了、打動了。在其中,《寫作少年》本文令我深受教育。
敘利亞的父親是家中的支撐,在敘利亞的眼里,本來就疲勞過度的父親確實是太辛苦。敘利亞急切想為父親分擔一些工作中,因此悄悄瞞著親人,抽出來學習培訓的間隙時間來替父親抄錄封口。總算在一個夜里,敘利亞的偷吃被父親發覺了。那一刻,父親既為孩子的聽話而打動,又給自己不可以為小孩造就幸福的生活標準而愧疚!對啊,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小孩,卻惦記著要與父親一起來承受家中的重擔,它是多么的不簡單啊。比照我身旁的同年齡小伙伴,十二歲還僅僅一個賣萌的年紀,十二歲的'小孩還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常生活。轉過頭看一下自己,也覺得很愧疚。我還在生活起居里,從來沒想到為父親、母親分擔些哪些,有時還為父母沒幫自身買深愛的小玩具而驕縱、又哭又鬧。它是多么的不應該啊。
父母愛我們,大家還要孝敬父母。讀過本文,我暗自下定決心,將來一定要做一個貼心父母的好寶寶,用自身的行動,去分擔父母肩膀的重擔。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2
讀完《愛的教育》后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為它無影無形,所以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本書圍繞著主人公,寫了生活中,學校和家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父母和兄弟之間的愛。
這一個個小故事,讓我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作為一名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通過這本書讓我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更應該用“愛”呵護每個孩子,教育每個孩子。雖然幼兒園孩子比較小,知道的事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滲透一些,愛集體、關心同學、愛護公物和愛國主義教育是必要的。孩子們在早期的教育中形成一定的意識,成為人生中“愛教育”的起點。
首先,要把自己對孩子的愛講出來。幼兒園的孩子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著他們體驗愛的獨特方式,只有將你的愛說出來,告訴她,讓她聽到,給她感性的刺激,她才會有感覺,她才體會的到。因此,以后我不再會吝惜自己內心的愛,勇敢的把它說出來,讓我帶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有切身的感受:我愛老師,老師也愛我。
其次,要關注個體差異,做到因人施教。掌握孩子的個性特點,根據孩子個體差異,放矢的實施教育,孩子心理的健康才應該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標。
我也將把它當作,我做專業幼兒教師的理想去追求,去詮釋。
【《愛的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作者04-06
愛的教育作文03-13
愛的教育作文04-18
愛的教育好詞好句03-16
《愛的教育》活動方案04-20
愛的教育教學反思10-15
《 愛的教育 》讀后感01-16
愛的教育讀后感01-17
愛的教育的讀后感01-26
《 愛的教育》讀后感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