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愛的教育》讀后感1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根據兒子的日記寫出的日記體兒童小說,書中講了安利柯四年級在班里發生的故事,還有安利柯教師所念的每月故事,很適合小學生閱讀。
主人公安利柯的朋友很多,有的讓我敬佩,有的令我厭惡,有的讓我同情。品德高尚的卡隆是讓我最敬佩的人,一次上課前,幾個同學戲弄克洛西,克洛西一時動怒,抓住墨水瓶向他們扔去,卻不料砸到了剛進門的教師臉上,教室立刻變得鴉雀無聲,這時卡隆挺身而出為克洛西頂罪,教師明白事情的經過后,對卡隆豎起了大拇指。
卡隆還是耐利的保護者,耐利是安利柯同學中最弱小的'一個,經常受同學們的欺負。突然有一天,卡隆站出來,鄭重地說:“欺負耐利的同學聽著,如果你們誰敢碰一下他,我就讓他好看!”有個同學不服氣,結果當場挨了卡隆一拳,他助人為樂、敢于承擔的良好品質讓我十分喜歡。德羅西是書中的好學生,他與人為善,品學兼優,不怕吃苦,是教師的小助手,更是我學習上的好榜樣。可伶的克洛西,家里貧窮依然學習用功,這種精神也值得我學習。
書里的每月故事我都十分喜歡讀,大多講的是孝心少年或愛國少年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小抄寫員》和《六千英里尋母》。小男孩敘利奧為了讓家里有更多錢,每一天晚上12點都替父親抄寫信封掙錢,長久下去,敘利奧睡眠不足,成績下降,不知情的父親責罵他。當父親明白真相后,才明白自我兒子的苦衷;少年瑪爾可歷經千辛萬苦,足足走了六千英里,才找到自我一年不見的母親。兩個故事都是在夸贊少年的孝心,如果我有這樣的品德,我想我的父母必須是最幸福的。
《愛的教育》里有許多品德高尚的人,每一位都值得我們學習,誠實、守信、孝順、奉獻、保護弱小……具備這些品德才是最好的人。
《愛的教育》讀后感2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愛的教育》。
相信,大家對它都不陌生吧!它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德亞米契斯。它是一部令全世界億萬讀者感動的經典偉大作品,采用了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小故事。
其中的好幾個小故事,都被編進語文書中。令我最不能忘懷的是《小抄寫員》。這則故事是講朱利奧的父親在工作之余接了書稿來抄多賺些錢補貼家用,朱利奧為了分擔父親的疲憊,而且不讓爸爸發現,便在等父親睡后再寫。但是后來父親又因為朱利奧在功課時睡覺而責備他,甚至對他的身體健康也不管,而導致誤會。終于有一天,父親發現了,才恍然大悟。
朱利奧的故事多么令人感動啊!他為了幫父親,連自己的健康與學習都置之不理。他是多么愛他的父親啊!這一份濃濃的親情,我想,每一個讀者都會感受到啊!
讀到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比如這一篇文章,我會想:自己和父親母親之間也有那么濃、那么深的情嗎?我想是的,并且,我們會一直保持這種愛。我也會想:如果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朱利奧是自己的話,自己也能如同朱利奧那樣做嗎?答案是肯定的,我相信并且更認為我一定也會這么做。在每次讀好文章時,我總會問自己幾個問題,想到自己。一些耐人尋味的故事,一定值得自己去反省與深思,這應該也是我的一種讀書方法吧!
本書中如《小抄寫員》這樣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如《少年愛國者》等。這些感人肺腑的小故事,蘊含著大哲理,它告訴我們親情、友情、愛國、善良、勇敢、無私——它令我受益不少。
如果你對我對以上的陳述感興趣的話,那么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去找來讀讀吧!這是一本孩子與大人都值得一讀的經典,值得你去細細品味!
《愛的教育》讀后感3
寒假里,我從文友書店買了許多喜歡看的書,其中有一本書是《愛的教育》,我受到了很深刻的啟發。
《愛的教育》這本書用日記的格式描寫了一個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其中講述的事有學校中的大事小事,父親母親對“我”的愛,老師的關愛,愛國少年和值得我們學習的人的故事。
這本書通過平凡人訴說出生活中的愛,使我們深受感動。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開學第一天》和《我們的老師》。
《開學第一天》講述了我開學時的情景。我剛從農村回來,十分不情愿上學,一路遇見了我以前的老師,寫出了我對他們的懷念,讓我感覺學校已經沒有以前那樣美好有趣了。《開學第一天》體現了我以前的老師對我的關心。《我們的新老師》講了我的新老師十分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使我已經有些喜歡上這個關心同學的老師了。這位老師怎樣關心同學呢?文中用了兩件事表現出了老師關心同學們。一件事是老師看見了一個臉上長滿紅痘的`同學,關切的問他有沒有生病。第二件事是一個同學上課搗亂,老師沒有處罰他,而是溫和的告訴他該怎么做。《我們的老師》通過老師對孩子的關心以及孩子們也愛這個老師表現出這個老師的形象,我眼前也仿佛浮現出一位頭發花白,滿臉皺紋的老師形象,他正溫柔地撫摩著一位同學的頭,教給他學習,教會他做人。這位老師的親人都去世了,他把每個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對待,我在心里已經愛上了這位老師。
我讀了這本書后,我明白了:要用愛去對待每一個人,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關愛,就要先去幫助、關愛別人,正好驗證了我們學的一句名言: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們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我們的生活并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會感受愛的心!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愛,爸爸媽媽的一個擁抱,老師的一個教導,朋友的一聲祝福,叔叔阿姨的一個幫助,這不都是愛嗎?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就是美好的人間。我希望之后每個人都能用愛心善待周圍的每一個人,我向大家推薦《愛的教育》這本書,希望大家學會感受愛,去報答愛你的人們!
《愛的教育》讀后感4
唉!這些書也真是太沒趣了。都是些文人的故事呀,詩詞呀,真讓人感到厭倦。所以,我到書店里隨便買了一本書來解解悶。哦,對于,它的名字叫《愛的教育》。
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和生活和學習。寫發生在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戒、啟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多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安利柯的新老師,世界上的老師沒有多少像她一樣愛護身邊的每一位同學,把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家人,對學生溫柔體貼。面對這樣的`好老師,能不讓我對她肅然起敬嗎?
安利柯的同學個個都是懂禮貌的好學生。雖然只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但他們卻非常珍視友誼,對同學就像對自己兄弟一樣。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是不是也要珍惜友誼、珍惜朋友呢?
安利柯的父母經常教導安利柯好好做人,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在這個文明家庭的熏陶下,使安利柯一天比一天更懂事、更有愛心。
這本書中的“每月故事”,可謂是感人之極,讓我經常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有愛國少年、少年偵察兵等故事,講述了一個個少年的勇敢而誠實的故事,譜寫了生命的樂章!
我讀了這本書好像丑女見了美人,自慚形穢起來,不禁流下了羞愧的眼淚。書中敘述親子情、師生情、朋友情,愛國情、同情心,都以近于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覺得理想世界的情味,甚至想世間要真是如此該有多好啊!
《愛的教育》好像掘池一樣,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池里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這本書讓我讀了感慨萬千,給我生活的啟示,希望你也跟我一樣,愛上它——《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讀后感5
書是生命的源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里的情感世界絢麗繽紛。在這個暑假里,我看了一本關于教育熱愛祖國、尊敬長輩、團結友愛的書——《愛的教育》。
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高尚的行為》。里面講述的是:有三四個同學在欺侮殘疾的克羅西,克羅西就和他們就打了起來。克羅西氣急了,就向弗蘭蒂狠命地扔了一個墨水瓶,可墨水瓶卻扔在了老師的胸上。老師生氣了,大家都不敢出聲。最后,卡羅內因同情可憐克羅西,就“主動”承認錯誤。我認為卡羅內向老師說出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是為了保護克羅西自尊心,并且不希望他受到老師的批評。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受到卡羅內有一種樂于幫助別人、為他人著想的高尚的品質。卡羅內用他那內心深處純潔的靈魂打動了老師以及同學們,這種品德是在山的最高處,讓人遙不可及。慚愧地回想一下,我曾經是否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哦,我想起來了!在我的生活中,也發生過這樣普通而又細小的事情。
那天,姐姐帶我去買文具。突然,看到了地上有20元錢。姐姐輕輕撿起那張紙票,小心翼翼地把它撫平,看不到失主,我和姐姐想:這些錢可以買好多糖果和本子,但是,我卻想起了老師和父母曾經告誡我們,撿到東西要繳公,我們思前想后。最后,我們決定把錢交給民警,民警找到了失主,把錢還給了他。在撿錢的那一瞬間,其實我和姐姐有了一種想把它占為己有的欲望,因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和姐姐的理智還是戰勝了那股欲望。
我們要從小培養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據為己有,從身邊各種小事做起。在同學遇到困難時,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見到地上有垃圾便隨手帶起,扔進垃圾箱;遇到盲人過馬路,順手牽起盲人的手,把他送到對面。所有的普通而又細小的事情,都是高尚的品質的具體體現,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古人的話也是非常有道德的,我們現在就應該從小事做起,培養我們高尚的品質。
《愛的教育》讀后感6
在歐洲的意大利,這個古老而文明的國度,有兩本書是孩子們的必讀書,一本是孩子們愛不釋手的《木偶記》,一本就是風行全球、膾炙人口的《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一個三年級小學生恩里科在一學期里寫的日記,這是一本能洗凈心靈的書,在這本書里,每行每列透露著的都是愛。
愛,無時無刻和你形影不離,可是它像空氣,常常被人忽視。其實,愛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就融入了生命。想想往事,在我們煩惱時、開心時、難過時、生病時,陪在我們身邊的,不是別人,是父母,這就是父母為我們付出的愛。在學習上發生困難時,在前進路上碰到挫折時,陪伴在我們身邊又是誰,是老師,這就是老師為我們付出的愛。但是,在父母生病時,我們去關心過他們嗎?當老師碰到煩惱、困難時,我們去陪伴過他們嗎?讀了《愛的教育》,我走進了恩里科的生活,與他們一起學習、生活,讓學會了如何去愛。
過去的我,只知道享受,接受愛,沐浴愛,不懂的付出。如今的我,當同學有困難時,會伸出友誼之手;當父母生病時,會遞茶端飯盡孝心;當老師煩惱時,會更加認真學習,讓老師露出滿意地笑臉……
過去的我,想得都自己,很少想到別人。如今的我,每當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些乞討的老人、孩子和殘疾人,會把自己的零用錢掏出來送給他們;每當我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就會想到住在邊遠窮困山區孩子,節省每天的零用錢,捐給希望工程,獻上一份愛心;每當我看到伊拉克戰爭中那些缺醫少藥、餓得皮包骨的小孩,我會大聲說"不要再打仗了"!我希望我們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幸福和快樂。
因為我懂得了愛是偉大的,是神圣的,還是至高無上的`,有愛的人,他一定懂得付出,心靈一定是純潔的。善待別人,等于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一個人心里有別人,總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并有真情的奉獻,那么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溫暖。甘愿給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而樂于奉獻的善良的人。
《愛的教育》讀后感7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流了許多淚水,因為這本書教給我怎樣去熱愛學習,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等美好的精神。
特別是《遇難的船》這個故事,里面的小男孩馬里奧的每個地方都很感人。馬里奧和一個小女孩一起上了船,他們在船尾上看著美麗的風景,過了一會兒,船長大聲喊:起風了,起風了。馬里奧和小女孩不但不暈船,而且還談論著自己的身事。船搖了起來,把馬里奧搖倒了,頭都出血了,小女孩把自己的圍巾拿了下來,包扎在了馬里奧的頭上。船長又大叫:船快沉下去了,大家快到救生艇上去。船長把救生艇扔到海中,救生艇上只能乘坐二十個人,但船上有二十一個人,小男孩決定自己留在船上。人們都下船了,只有小女孩和小馬里奧在船上,馬里奧不知哪里來的力氣,把小女孩抱進了救生艇。就這樣馬里奧和船沉進了海中。
我要向馬里奧學習舍己為人,同情弱小的這種精神。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小說家亞米契斯所寫,是意大利學生必讀之書,也是一本中外名著。自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就被它字里行間所充滿的人類最美好的語言——愛,所深深地吸引,所感動,所震撼。
《愛的教育》一書,是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恩里科,一個學期十個月的日記。書中描寫了一群活潑可愛,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的少年。他們中有貧困的,有殘疾的,有富裕的,有幸福的,但他們身上都有一種對祖國深深地愛,對親友真摯的情。
一個個小小的故事,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愛,富人和窮人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讀書之余,讓我被里面的內容所震撼。
我認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善待別人也就是善待自己,給別人快樂也就是給自己快樂。今后,我要學會關愛他人,幫助他人,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愛的教育》讀后感8
我從三年級開始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愛是什么?在這個紛紜的世界,愛究竟是什么?直到暑假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愛的教育》,我才從中得到了答案。
這本書的主要體裁為日記,講述一個名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在家、學校、社會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家人、師長、朋友真誠的愛。
書中有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千里尋母》。這個故事寫了一位母親為了家庭的幸福,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做保姆,她的小兒子禁不住思念的煎熬,踏上了尋母之程。他歷經千辛萬苦,承受了千萬次的打擊,來到母親所在的城市。母親因為太累生了重病,主人也待她很好,多次勸她接受治療,但這位母親已經絕望,就想一死了之,直到小兒子的出現,讓她激動萬分,垂危的生命才有了活下去的動力。
讀到這兒,我想起了我的母親,她十分辛苦,早上天不明就起床,為我們一家人準備早飯,之后還要和我一起去托管補課,中途沒有一絲休息的時間,到了晚上回家又得急忙做家務,每天半夜才能睡覺。即使母親如此勞累,我還挑三揀四,嫌這嫌那,只為我一人著想,從不體諒母親。現在想起來,我萬分慚愧。
不管何時何地,你成功的背后,母親為你流了多少汗;你失敗時,是什么力量鼓勵你繼續前進?天下的母親多么相似!她們都有一顆純真、美麗的愛子之心!
“兒子,該吃飯了!”熟悉的聲音響起,我不僅鼻子一酸,眼淚流了下來。那一刻我終于理解了母親對我深深的愛……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愛的教育讓我明白了:對知識的追求,對愛的珍視,對人類苦難的悲憫,它讓我學會體貼父母,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在書中,我找到了愛,希望愛的雨露能灑滿大地,浸潤每一個人的心田。
《愛的教育》讀后感9
讓世界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
有這樣一本神奇的書,它可以驅散所有的不快,只用一個“愛”字,便可融化你有些冰冷的心靈,趕走心頭籠罩的陰云。這就是《愛的教育》。
這樣一本書出自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阿米琪斯的筆下,以四年級學生恩利科的視角,通過他一個學年里的一篇篇日記,介紹了他的同學: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寬容熱情的科列蒂,行為高尚的卡羅納……同時也介紹了他的家人和老師。在這一個學年的時光里,恩利科見過形形色色的人,見證了各種各樣的事,這其中有許多給了他以啟迪。像與科列蒂的吵架,卡羅納替人頂罪的高尚,努力學習的斯爾達迪獲了獎,燒炭工人與紳士的握手,姐姐為了家庭而做出的“犧牲”等等。濃濃的愛意穿插起了一件件事,從書頁中透了出來。
看完這本書之后,我對主人公恩利科生出了一種羨慕之情。我羨慕恩利科生活在一個高尚的年代,一座溢滿了愛的小城。他的同學們雖各有千秋,但絕大部分品行都十分高尚。他的家人寫給他的一封封信,豐富的內容飽含著他們之間真摯又樸實的愛。恩利科有一個好的生活的環境,這并不僅限于他正好不窮又不算富裕的家庭。他的身邊,有同學們的友愛,和老師、家人的關愛,這些愛像淅淅瀝瀝的小雨點,滋潤著他的心田,正鞭策著他成為一個有良好品德的人。
合上書本,再抬起頭看看眼前的`世界,像“路怒癥”、“碰瓷”、“巨貪”這樣的詞語,給這片純潔的天空染上了陰霾。無視生命財產安全和環境保護的違法犯罪行為,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們的道德底線。我們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可卻被高樓大廈禁錮住了美德和質樸。難道這就是一個“真、善、美”的世界嗎?我們用什么來改變它?現如今,我們在精神層面上的高度,可能還遠遠趕不上二百年前的人們。這真的可以算是“進步”嗎?
“眾人拾柴火焰高”,讓我們每個人都努力起來,讓自己充滿愛,用愛填充這個世界吧!撿起一張廢紙,幫助一個苦難中的人,這樣小小的善舉,就能給周圍的人以感動。即使它微不足道,但也是一份愛的力量啊,做一件這樣力所能及的事,何樂而不為呢?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讓心中充滿愛,以愛的力量改變世界,讓世界充滿愛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10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也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仍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愛的教育》讀后感11
以孩子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麗與丑陋,用大愛去感受生活中的善良與邪惡。老師之愛、同學之愛、父母之愛……《愛的教育》就是一場關于愛的盛宴。
看到這本書時,我就藏不住內心的求知欲。愛是什么?它有什么含義?但隨著對書中內容的不斷探索,要想在書中找到答案,就要從主人公安利柯的生活中接觸愛的點點滴滴,去理解愛的含義。
愛不僅體現在大人們的身上,小孩子的世界里也有足以讓人驚艷的愛。在《倫巴弟的小哨兵》這個小故事中,小孩身上的愛國情懷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小哨兵的心靈已經充斥不下愛國的情懷,更多的愛體現在他的一舉一動中,明知也許自己會為了這偉大的事業獻出自己的生命,但是為了國家,他覺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因為愛從來不是掛在嘴邊上說說而已,只知道要去愛,但卻不知我們為什么愛?每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的'身后,必有一個偉大的故事。小哨兵在本該無憂無慮玩耍的年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那一刻,我的心像碎了一樣,眼淚不知不覺的流過了眼角,慢慢滴落。
愛就像空氣,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只知道要愛,卻忘記了愛的含義。例如老師的愛,雖然它不如家國之愛那般偉大,但每當我們處于困境當中,是誰指引了我們明確的方向?是老師,老師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但我們卻沒有及時給予對方愛的回報。愛,不僅僅是對某個人的寵溺,而是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在對方生活中迷茫的時候及時幫他指引方向,在她最傷心最失望的時候安慰她。
我們身邊的愛總是被誤解,父母的道理和學習的經驗被當成了煩人的嘮叨;老師對我們悉心的教導,被當成了一次又一次打在我們掌心的教棍;我們把長輩們的愛當做理所應當的需求,一次次的被愛,卻又一次的辜負愛。也許我們覺得愛我們,寵我們,是理所應當的,孰不知背后又有多少個人沒有被愛的機會……
而回報來自身邊每一份愛的最好方式,便是學會去呵護它,去珍惜它。在世界的愛中逐漸學會去愛這個世界。
《愛的教育》讀后感12
這個月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明白了許多有著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這本書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持續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愛的教育一書上每一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個性是每月故事更是讓人感動,讓我覺得世間處處有真情.其中《尋母記》更使我感動,一個才十一歲的孩子就孤身一人從熱那亞出發去美洲,這需多少愛來支持他啊!然而到了那里,母親卻又隨著房主到了其他地方.
書中還提到了這樣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級學生洛佩諦為了救一個站在當街的一年級學生,而趕在車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卻被車子軋斷了一條腿.同學,老師,校長都紛紛稱贊他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還有一件事:一個小男孩因為受別人羞辱而氣憤地將墨水瓶丟向欺侮他的同學,不想卻丟在了剛走進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沒有盲目地責怪他,而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并"請"造事者起立,承認錯誤,從而培養學生有坦白過失承擔職責的勇氣.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要看到在當前發展經濟的狀況下,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關心人,了解人,幫忙人的優良風氣日漸淡漠.因此,在全社會加強精神禮貌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更應在學校,在學生中提倡和開展愛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培養學生得,智,體全面發展,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讓我們用愛去喚醒人類的真實情感,讓愛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駐.
《愛的教育》讀后感13
這個暑假我一口氣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當我讀完這本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好書后,我深有所感: 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小學生的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是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到人類多么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理解!
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小抄寫匠》。里面講述的是:有一個孩子的名字叫裘里亞,他的父親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已經兩鬢花白。他們家很窮,父親經常把饅頭給兒子吃,自己卻在挨餓,兒子為了讓爸爸吃上一口好飯,每夜起來工作,雖然把生活費提高了,但卻把學習成績下降了。他爸爸不停地責怪他,直到有一天,兒子晚上又起來工作,不小心把一本書碰掉了,這時父親已經站在他身后,抱住了他說:“兒子,我永遠愛你!
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呀!兒子不管父親怎么罵他打他,他都依然的為父親工作,這真是一個愛爸爸的好兒子!
其實,《愛的教育》這本書還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尋母記》里女兒的堅持不懈、《哨兵的故事》里爸爸的勇敢、《最后一天》里護士的善良……這些平凡的人物、感人事件,在我的心中激起了一陣陣強烈的感情。一想到自己曾經忽略了一些平凡而又溫暖的細節時,我的心就會很痛。我真的很后悔沒有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每次惹爸爸媽媽生氣難過的時候,才能意識到父恩的偉大的珍貴。是的,人們總是那么在乎一些大恩大德,但是卻讓一些平凡溫馨的瞬間,在自己的心中偷偷地溜走了。
愛究竟是什么?《愛的教育》就會給你答案,我終于知道了---愛,是一首無字的歌,必須要用我們的全身心去感受;愛,是一條漫長無止盡的小道,要我們共同走完全程......我們生活在現在的時代中,需要別人的關愛,更需要關愛別人,正如一首歌: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愛的教育》讀后感14
一些文章讓我回味,一些片段讓我銘記,《愛的教育》讓我懂得感恩,同時讓我想起了《感恩的心》這首歌!“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小學生的日記,以充滿童趣的幽默語言,記錄了孩子們在整整一年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全書故事簡單,風格樸素,展現了一幅幅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的感人畫面!書中主人公名叫埃瑞克,圍繞他和同學、家人所展開的一個個感人的小故事,受到感動的同時,還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我深深地被埃瑞克的同學克萊迪的所作所為打動了!他非常懂事、聽話,而且非常孝順!一天,克萊迪的爸爸出去了,他媽媽又病倒了,家里的一切都由他支撐著。他家是賣柴的,所以,他要卸貨、看店、照顧媽媽,還要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他的衣服都被他在搬木柴的時候劃破了,但他一點都不在乎。盡管這么忙,但他還不忘給煮咖啡給媽媽喝。在我看來,克萊迪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小小年紀就能撐起一個家,他要干那么多事,而我們,只要做其中一件事就叫苦不迭了。我們要向他學習,雖然處境困難,但是還能時刻保持著樂觀向上的態度,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生活,這樣才是最幸福的。
當我讀到其中一個叫《洛馬格的鮮血》時,我被費魯喬勇于承認錯誤和幫外婆擋刀的表現所感動了,當時我的`淚水都在眼眶里打轉!他與外婆濃濃的親情和不惜一切代價為老人擋刀的犧牲精神讓我潸然淚下!
還有一篇叫《生病的老師》,是埃瑞克的老師因為工作累倒了,埃瑞克的媽媽陪他去看望老師,老師看到他后,就精神了很多,并且躺在病床上還念念不忘他的學習,這讓埃瑞克很感動,他們濃濃的師生之情深深地觸動了我。
這時,那熟悉的歌聲又回蕩在我的耳邊“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愛的教育》讀后感15
自從讀了愛的教育,我就被其中的每月故事小抄寫員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書中的小抄寫員盡管被父親誤解責怪,卻仍然天天熬夜幫父親抄寫紙條、掙錢養家,他這種關心父親、盡力幫父親分憂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
小抄寫員故事的大意是:十二歲的佛羅倫薩男孩敘利奧是家中長子,父親是鐵路職工,一家人靠著父親微薄的薪水度日。父親把他看作自己的希望,對他要求格外嚴格,一心希望將來他能謀得一份好工作,來分擔一些自己肩上的重任,支撐起這個家。最近,父親還從一家雜志社接了一個抄寫員的活,抄寫500條可以賺6角錢。父親抄得實在太累了,忍不住在餐桌上向家人訴苦:;我的眼睛實在受不了了,這樣連夜的抄寫簡直要了我的命!;敘利奧主動請求幫爸爸抄寫,但父親堅決不同意:;不,不,我的好孩子,你好好學習吧,那才是最重要的。我絕不會同意你為這種事情占用一分鐘學習時間。;看到這兒,我想:敘利奧好關心父親哦!父親讓他好好學習是為了他好,這一定是個好父親。接下來會怎么樣呢?我迫不及待地接著看了起來。
敘利奧知道自己無法說服爸爸,只好不再堅持,事實上卻沒有放棄。敘利奧觀察發現,父親每到鐘敲十二下就上床了。一天晚上,他等父親睡了后,悄悄到走到寫字臺旁,仿照父親的字跡認真地抄寫起來,一直寫到父親快起床時才悄悄收拾好。就這么過了一夜又一夜,這樣的深夜工作嚴重影響了敘利奧的睡眠,一做作業他就困得掙不開眼睛。父親卻以為兒子是不好好學習,把他當成了一個不肖之子來冷眼相待了。讀到這里,我猜敘利奧該會向父親說出實話了吧。可答案確是否定的:
雖然此時的敘利奧心痛不已,但他還是沉默著一天晚上,敘利奧就像之前的`夜晚一樣,不停地寫啊寫啊。他沒有想到,父親正在他的身后,滿頭白發的腦袋俯在敘利奧的黑發上,看著兒子手中的筆飛快地寫了一張又一張。父親的心被懊悔和憐惜塞得滿滿當當,淚水忍不住滴落了下來。他終于明白了:這么久,兒子都沒有好好睡過覺,在幫自己養家!看到這里,我揪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父親總算發現真相了,他們今后一定會更加相親相愛吧。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敘利奧可真懂事啊!我要向敘利奧學習,像他一樣盡力地關心父親,關心家人!
【《愛的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作文03-13
愛的教育作文04-18
愛的教育作者04-06
《愛的教育》活動方案04-20
愛的教育好詞好句03-16
愛的教育教學反思10-15
《愛的教育》讀后感07-24
愛的教育讀后感07-24
《愛的教育》讀后感04-03
《 愛的教育 》讀后感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