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紅樓夢讀后感范文 篇1
紅樓,多么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自它問世以來,多少紅學家前仆后繼,傾其一生只為解得其中真味。對于這部自成學問的奇書,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奧秘。
當我拿到這本厚達九百多頁的大“百科全書”時,我的心不得不為之驚嘆,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但讀書本來就要舍得投入時間和精力,不然怎能領會其中奧妙?于是便下定決心,這個寒假,就糾纏上這本“頑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讀《紅樓夢》,困難就接踵而至。一張薄薄的紙頁上擠滿了令我眼花繚亂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許多詩詞更是讓我摸不著頭腦,其中復雜的人物關系則是讓我糊里糊涂,如置身云里霧里,難得其中真味。有時讀著,竟睡意難忍,趴在書上睡了過去。
但這些并未阻擋我要將它看完的決心。我開始做筆記,自己手繪紅樓夢中的人物關系圖,切身體會到這個封建大家庭的復雜。我學會借助外物,無論是厚重的.詞典還是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都在此過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著迷的,自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糾葛了。一次我讀到一個場景:賈寶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網上查詢,終于得知這是賈寶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過程中,我既收獲了知識,又對書中的內容有了理解,那樣一種心領神會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難以言喻的曇花佳境,讓人回味無窮。這樣讀書的興趣和快樂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長達二十多天的糾纏后,我終于將這本書“啃”完了。但我卻不能就此滿足,因為書中還有很多內容是我還不理解的,還有更多的深意和奧秘沒有被挖掘。這樣,我的感受和收獲可能就很有限。于是我選擇了在網上翻看別人的讀書筆記和書評,以及一些著名紅學家如周汝昌的著作,與他們的思想和心靈交流后,便有豁然開朗、撥云見日之感,《紅樓夢》中的奧秘也才逐漸隱現。
隨著進一步深入了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興趣。也許讀書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鉆研,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妙。采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識和興趣也許就更多。最終,這本書一定會對我們的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讓我們受益無窮。
紅樓夢讀后感范文 篇2
一襲道袍,飄飄曳曳,宛如天外之人,高潔而不沾染一死凡塵,她就像那年盛開在她庵外的紅梅,美麗而孤傲,妙玉的美麗是上天造就的,但她的孤傲卻是命運使然的,自幼多病的她在父母雙亡之后孤身一人流落至此,本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怎落得如斯之地步!她就像那一枚明珠卻被誤投于深海之中,賈府的放蕩風氣與藏圬納垢,讓她不得不因為保護自我而對別人冷目三分,甚而讓別人覺得她“可厭”!無非就是因為她的無權無勢與身份低微。
也許如果沒有讓她遇到玉賈寶,也許她沒有愛上他,甚而為他走火入魔,也許她便會擁有一個完整的一生,即使一輩子應對清燈古佛,獨自老去,她也不會覺得有一絲一毫的空虛,但她見到了他,這個第一個待她平等之人,第一個值得她為之傾心之人,第一個知她甚深之人,在妙玉心中,他是異常之人。
從受到寶玉稱贊時的故作正經到一時真情流露時的面紅耳赤,她難道真的是一個心如死灰的道姑嗎不,她也是一個普通的十八歲的少女,僅僅是被封建禮教荼毒了思想,她有勇氣愛上世俗所不容之人,卻沒有勇氣去沖破那層束縛,她清楚的明白,一但自我不循規蹈矩地做尼姑,她便會與寶玉見面機會也沒有,憑借了賈府的勢力,豈能容忍此等傷風敗俗的事情出現!她只能細心地收拾起所有的心緒,戴上副不可侵犯的圣潔面具。但她真的`能如此度過余生
雖然紅樓夢中有暗示,妙玉會那里獲得幸福,但我覺得高鄂的續書不無道理,在續書中,妙玉被強盜掠走,生死不知,乍看,很悲慘,但我覺得,讓她在賈府中受心痛煎熬一輩子是更殘忍之事,也許此后的她有了一些轉機也未可知。
正如妙玉在給寶玉的帖子中寫到:“檻外人妙玉遙祝芳辰”,檻外人”三個字大有深意,妙玉無疑是聰慧的,她用三個字向寶玉證明心跡,體現她不愿讓自我涉足于這紛擾的塵世間,保護自我也保護自我所愛之人,人人都說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感情是千古悲歌,從來沒有人注意到妙玉對賈寶玉苦苦思戀,黛玉無疑是幸福的,她畢竟還有一段完美的憧憬與感情,但妙玉的感情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有結局。
紅樓夢讀后感范文 篇3
“悼紅軒十年辛酸淚,紅樓夢誰知其中味。”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訴說著那些表面看來都是平常的生活細事,但常常又能夠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反映生活的本質,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眾人遭遇皆苦,林妹妹尤為惹人同情。
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原是太虛幻境中的那棵絳珠仙草。因受神瑛侍者滴水之恩,便陪其一起去往人間,許還他一世的眼淚,轉作人世,。林黛玉天生麗質,氣質優雅絕俗,才華橫溢,故有才女之稱,但即便是這樣一位才人,最終也落得人財兩空。
從性格上來說,林黛玉喜靜不喜動,性格抑郁,看待事物多為消極方面,這也因此奠定了他的悲慘的一生。寶釵與黛玉可以說為對立面,寶釵待人隨和,這也間接導致姐妹們喜歡寶釵多于黛玉,更使黛玉更加憂傷。家中的遭遇讓黛玉敢愛而不敢言,做事處處小心,“顧花自憐”是他對自己悲劇性命運一片無可奈何的.傷感。在她看來,一切成空:美與才,詩與愛。
作為書中主角之一,林黛玉外形更讓人羨慕,王熙鳳道:“天下竟有這樣標志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見!”更加突出了黛玉的美麗,書中有從寶玉的角度展現了神仙似的黛玉,在我看來,林黛玉的美是一種高貴絕俗,病態的美,她既有顏又有才,自尊心更是要強,與人交談更是尖酸刻薄,這也是她軟弱背后的盔甲。
讀完紅樓夢,我認為林黛玉是一個楚楚動人,惹人憐愛,才華橫溢,多愁善感的女性,他因當時社會的封建制度和腐朽的觀念,害怕自身受到傷害,因此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敢公開袒露自己的感情,終究造成悲劇。“女人是水做的”這句話放在林黛玉身上毫不為過。許諾還一世眼淚,注定了他這一生悲慘的命運,她的淚有傷心的,有悔恨的,有無奈的,亦有喜悅的,她本人也是矛盾的,當她的幸福被賈母等人扼殺時,他沒有選擇退縮,反而勇敢,決絕地,以死來抵抗社會的黑暗,用自己的決心來對抗腐朽的社會。
黛玉用她一世眼淚還了寶玉一生情。在他的一生中,她用尖酸刻薄的話,揭露丑惡的現實,以高傲的性格與社會對抗,用詩句來表達自身的感受,高傲自己的結束了她這凄慘的一生。
紅樓夢讀后感范文 篇4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及其真實,生動地描繪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
《紅樓夢》里包含了很多當時的政治關系,我很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流傳至今的。
作者曹雪芹在第五回合就把《紅樓夢》里人物的結局都告訴讀者了,但讀者還是很愿意讀下去,可見作者的文學功底是有多么深厚。
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大方得體的寶釵、男孩子氣的湘云、細心照顧寶玉的襲人、脾氣火爆但講義氣的晴雯……在《紅樓夢》里眾多人物中,我最欣賞王熙鳳。同時,也最可憐她。
“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人還沒出來,聲音就已經傳來了。這時,我不禁想問,這聲音的主人到底是誰,長什么樣?
當王熙鳳一出場,所有的`顏色都呼嘯而出——一大群丫鬟簇擁著,可見勢力之大!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是作者對王熙鳳的判詞。
在第六十五到六十九回中,我才真正領悟到王熙鳳的“機關算盡”。賈璉不是在賈赦死的時候偷偷地娶了尤二姐嗎?那是鳳姐小產,參與了“金屋藏嬌”這件事的人都瞞著她。等她知道后,在極度暴怒的情況下還能如此冷靜地規劃好一切,把尤二姐關進了一個精心打造的“監獄”里。先放著尤二姐的可憐不說,王熙鳳在盛怒下的冷靜、不遷怒是我所佩服的。
王熙鳳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得很好,在管家方面也不差。
一個好的管理者,是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好人緣。王熙鳳是一個喜歡抓權的人,所以她不可能像寶釵一樣“不關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更何況鳳姐的管理能力也不容小窺。
在《紅樓夢》里,從賈府,寧國府的傭人的口中就可以發現。他們對王熙鳳恭恭敬敬,并不是因為仰慕,而是害怕。
興兒眼中的鳳姐——“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堆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甕。凡丫頭們二爺多看一眼,他有本事當面打個爛羊頭。”但我覺得這不怪王熙鳳。她不到二十歲嫁到賈家,又要管好這么龐大的一個家族,自己的丈夫又不老實,這也是迫不得已。我很同情她。
《紅樓夢》里沒有壞的人,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也有著不同的悲劇。上帝對我們是公平的,沒有哪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
《紅樓夢》是一本好書,它充實了我的假期。
紅樓夢讀后感范文 篇5
風花雪月之事,假假真真之幻,有有無無之亂。或許沒有戰三國的雄偉壯觀,或許沒有水滸漢的忠義情深,或許沒有夢西游的虛幻迷人,但紅樓有著一種千古不變的發人深思。
《紅樓夢》乃曹雪芹先生之心血之作——“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本書貫用北京方言,看官可透過表面用心觀測到曹雪芹先生極力反對封建思想,批判封建腐敗。讀紅樓,令人嘆為的可不僅僅是家族興衰史,還有種種風流事,種種風流情。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這木石前盟,那金玉良緣,勾出了一段段風流俗事。林黛玉本就是多病身,幼年喪母,寄身于外祖母家中,少不得處處留心、細心多疑。而表哥賈寶玉又是個“只愛在女兒們身邊的”。兩人一見如故,更少不了些冤家瑣事。她是一向嬌弱的林妹妹,他是始終愛女兒之潔的寶哥哥。他們日夜相伴,情味相似,厭惡世俗。寶黛之戀纏綿輾轉,可最終,也可是是“卿于新房花燭中,余則凄然焚稿末。”
身帶金鎖的薛寶釵是位極貼合封建思想的女子。待人寬厚,不得罪他人,脾氣和順。可也正因為與林黛玉性格的反差,造就了一系列的杯具。封建包辦婚姻不僅僅沒能為賈寶玉帶來幸福,還讓他經歷了生死離別。薛寶釵從小灌溉封建婦女思想,時刻銘記著“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一場所謂的婚姻,亦是杯具。
有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錯覺,《紅樓夢》前幾十回是一場美輪美奐的精神盛宴。元妃省親建大觀園,何不宏偉?元宵眾人同樂猜謎,何不愉悅?林黛玉等人起詩社,何不自在?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衰弱往往都是從那最繁華的一瞬開始的。這一切都如一場夢,家族興衰的夢,講述封建禮教的夢。過眼云煙。煙消云散。最終,大觀園的繁榮僅僅止步于過去。
張曉風曾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有刺,三恨紅樓夢未完。《紅樓夢》不僅僅是一本講述四大家族由興到衰的經典之作,并且,在更多人眼里她就是對某一個時代的回憶,能觸發人心底的溫情。“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黛玉葬花,葬的不僅僅是桃花,還有她居人籬下的惆悵。紅樓,夢一場,到頭來,惹得那人憔悴。
輾轉紅樓,忘不了伊細泣獨憐,忘不了伊焚稿斷癡情,忘不了紅樓一瞬卻終究夢一場。紅樓,夢。
紅樓夢讀后感范文 篇6
寶黛二人解開繳囊一事之結,寶釵借戲名諷寶(玉)黛(玉),寶玉調笑金釧兒,以至后來挨打,寶玉偶遇與黛玉相象之人,寶玉誤踢襲人。
心理活動描寫,細節描寫生動形象之極,將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寶玉給黛玉道歉,說就是自己死了,魂也要來一百遭。寶玉說黛玉死了他做和尚。黛玉用指戳寶玉額顱,又給寶玉綃帕叫擦淚,寶玉要拉黛玉去往老太太跟前。鳳姐跳了進來拉黛玉去見賈母,說兩人都扣了環了。寶玉比寶釵為楊妃,寶釵借靛兒來找扇子,發泄對寶、黛不滿。寶釵又借李逵負荊諷刺寶、黛。
而我覺得寫得最牽動讀者情緒的還是:撐不住哭道:“你也不用哄我。從今以后,我也不敢親近二爺,二爺也全當我了。”寶玉聽了笑道:“你往那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寶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寶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聞此言,登時將臉放下來,問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說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幾個親姐姐親妹妹呢,明兒都死了,你幾個身子去作和尚?明兒我倒把這話告訴別人去評評。”一段話,將寶黛而人的神情細膩的描繪了出來,“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簡單直接的一句話,勝過多少山盟海誓,義海情天哦!
上回寶黛吵架,這回兩人又和好了。寶黛釵三人在賈母處,寶玉諷刺寶釵是楊貴妃,寶釵生氣,就借丫頭找扇子的時機,明是訓斥丫頭,實是諷刺寶玉,接著又用“負荊請罪”來諷刺寶黛。即“借扇機帶雙敲”。其實,許多女人都愛用此技巧,此乃常情也。
齡官既椿齡,紅書12戲子之一,十二戲子中,演技最出色、在小說中戲份最多者,也即梨香園的演員,她演小生,相貌有點像黛玉。她單戀著賈薔,害了相思病,一人躲在薔薇花下,用簮子在地上不斷畫賈薔的名字,即“畫薔”是也,銀釵畫“薔”字是癡女夢中說夢。她的這一行為被寶玉窺見了。寶玉對此事本是局外人,于他何干?但他卻非常關心。椿齡的`癡情竟然感染到局外人寶玉了,故曰“癡及局外”。
賈薔,是梨香園的老板,與賈蓉、賈芹同是鳳黨,流氓成性,不知美麗的齡官為何戀上這樣的老板?日后必是悲劇下場。也許真正的愛是說不出什么理由的,不管對方是怎樣的人,只要值得愛,就會癡情愛上的。
腳踢襲人是斷無是理,竟有是事。此回也為金釧兒(紅書12丫鬟、四烈婢之一)的死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