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網>實用文>調查報告>互聯網調查報告最新
互聯網調查報告最新
更新時間:2024-07-16 07:35:51
  • 相關推薦
互聯網調查報告最新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互聯網調查報告最新,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調查目的和背景

  現今的社會,科技普及,高科技產品進入千家萬戶,給人們的物質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也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其中,電腦普及尤其廣泛,幾乎各個年齡段的人都與網絡有一定的聯系。工作、娛樂、生活,網絡給人們帶來的便利真是數不勝數。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正如,“有效利用”或“沉迷其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弊大于利”或“利大于弊”一直是個富有爭議的問題,“網”與“被網”全在行走于互聯網上網民的選擇之間。關于網絡,不同的觀念總在碰撞,正是這些碰撞,引發了我調查研究的熱情。

  二、調查過程

  1、20xx年10月2日,我在網上發了一篇日志,調查人們上網的一些情況,做了一份調查問卷,分發給周圍的人。調查表附后。

  2、20xx年10月3日,我之前在網絡上發表的日志得到了眾多人的回應。并對主題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想法。

  3、20xx年10月4——5日。我將調查做了一定的整理和總結,并做了修改,完成了報告。

  三、專家觀點和事例分析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集了一些專家對“網絡利弊”問題的一些看法和評論。并加以歸類與整理:

  心理專家:互聯網帶給青少年的好處。上網,盡管是在一個不現實的空間,但是,它方便。輕快。靈活的特點,讓我們增長了見識,讓我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同樣也可以享受各種娛樂方式。例如,在互聯網上的虛擬學校里進行學習,在這里你同樣可以找到最好的老師,得到最精要的學習方法;以及,通過網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廣交朋友,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發表觀點見解等等。

  社會專家:網絡還是有弊端。最明顯的是許多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聊天中,荒廢學業,浪費時間。一旦上癮,后果不堪設想。更嚴重的是,有少部分學生因為上網而走上犯罪道路,最后,遺恨終生。可以這樣形容:學生們的自制力有限,網絡的吸引力無限。

  在平時的報紙和新聞上,我們時不時看到網絡對于青少年的危害。一則新聞:17歲少年小新(化名)為了偷錢上網,竟然將奶奶當場砍死,將爺爺砍成重傷。事后,小新投案自首。其實社會上有很多這樣的少年,這個時期是他們意志最不堅定,最容易犯罪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如果沉迷于電腦,無法自拔,那就會做出一些非理智的事情,哪怕是親情。案例里是多么令人發指的事情!盡管他最后還是覺醒了,但是到這個時候,錯已經鑄成,事已經發生,什么都挽回不了了。

  新聞事件中,小新對于網絡已經發展到“沉迷”的地步,以至于失去理智而鑄成大錯。而以比爾蓋茨為代表IT一族,卻通過“有效利用”網絡開創了事業,積累起財富,服務于社會。所以,網絡本身并無過,關鍵要看你怎么去利用。事實是,具有能動性的人造就了網絡這把“雙刃劍”。

  四、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

  網絡普及,帶給人們的到底是什么?現實生活中,人們又是如何對待網絡的呢?通過問卷調查我發現:

  不同年齡段的人情況各不相同,綜合如下:

  小學生:

  1、玩小游戲打文章查資料。

  2、一個星期上網一兩次每次40分鐘左右。

  3、利大于弊利:娛樂弊:浪費時間。

  4、上網沒成癮。

  5、爸爸媽媽控制的。

  6、不會。

  初中生:

  1、空間游戲聊天(QQ)看影視劇聽音樂打文章查資料。

  2、放假的時間30%是每天都上網26%人從不上網44%不固定平時:80%在周六、日上網,20%人不上網(原因是父母控制)。

  3、多數人說利弊相等,利:豐富了生活,帶來了方便弊:浪費了時間,游戲會上癮。

  4、66%的人認為自己上癮了34%的人認為自己沒上癮。

  5、75%的人認為可以用“興趣轉移”的方法控制(可以出去玩,運動等)。

  6、70%經常會20%偶爾會10%不會。

  高中生:

  1、查資料打文章聊天(QQ)。

  2、周末時間很好。

  3、利弊取決于對網絡的使用情況,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是好的,但是沉溺于網絡游戲就不好了。

  4、沒有成癮的現象。

  5、為了高考,給自己樹立目標克制自己不玩電腦。

  6、不會。

  上班族:

  1、查資料娛樂(聽音樂看電影)炒股。

  2、晚上時間不定。

  3、利大于弊。

  4、沒有成癮現象。

  5、不用控制自己有分寸。

  6、不會

  中老年人:

  1、娛樂(看新聞等)炒股。

  2、時間不定。

  3、利大于弊。

  4、沒有成癮現象。

  5、沒有想過要控制。

  6、不會。

  從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齡段的人在網上做的事各不相同,其中,初中生涉及的范圍最廣,中學生也是上網時間最多的人群之一。不難發現,心理成熟的人都認為網絡具有兩面性,到底是利是弊要看自己的使用情況,而一般高中生及以上年齡層的人都可以控制自己,上網有目的性,有價值性。而初中生,小學生則普遍是聊天,游戲等,而且自己無法控制,如果家長不控制的話,就把時間消磨在網上,尤其是中學生,70%的人在網上經常無所事事。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人因為不會很好的利用網絡,導致他們荒廢了很多的時間。對此,我們該怎么合理有效地利用網絡呢?

  根據以上各年齡段的調查,總結后得出以下幾點:

  1、明確網絡利弊,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2、合理控制時間,上網時間不能過長

  3、離電腦有一定距離,隔一個小時出去遠眺一次。(眼睛是人與世界的維系,一定要保護好眼睛)

  4、自己控制好玩游戲(玩什么游戲,玩多久),不沉迷

  5、上網做些有意義的事,如果無所事事,那就不要在電腦面前干坐

  6、“愛好轉移”:多參加室外活動,培養自己興趣愛好。

  五、我的感受與呼吁

  網絡在我們的不同選擇中,成為一把“雙刃劍”。

  1、積極有效利用網絡,我們“網”住知識和能力。

  互聯網拓寬了我們獲得知識的途徑,我們足不出戶,可以聆聽名師的講授,查閱豐富的資料,了解國內外大事,邀游于知識的海洋,使有限的精力得到延伸。并且上網學習可使我們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我們的主體作用,在網校上進行學習,可以毫無顧忌地發問,直到弄懂為止,有時課本上一些枯燥呆板的知識在網上變得趣味橫生,從而使學習的積極性大為增強;其次網友間交流思想,探討人生,以解憂愁,啟迪心扉,同時可克服面對面的膽怯心理和羞忸之情,使大家樂于參與、樂于展示自我,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交流能力。

  2、沉迷于網絡,我們便淪為“被網”的俘虜。

  互聯網上有大量不良內容,它們時刻在我們瀏覽網頁時趁機滲透,污染我們的精神世界。有一部分青少年上網瀏覽色情、暴力網絡等不良內容,沉迷于格調低俗的網上聊天等。而網絡游戲,更是讓不少未成年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網上的不良內容不僅造成了人的心理傷害,生理上的傷害也已出現,“網絡上癮癥”就是近年來出現的醫學新名詞。這種患者深陷于網絡世界而不能自拔,無意與正常人溝通,下網后就出現斷絕癥狀,如精神萎靡、身體不適等,以至造成學業、工作的荒廢。

  當網絡的美麗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絢麗多姿的時候,一種無色無味無形的毒性也正在迅速的滋生,在不經意間,把這種美麗消散于無形……所以,合理使用網絡資源是關鍵。政府應大力宣傳,學校老師應該多多教育,征文,繪畫比賽可以多辦辦,使社會上每個人都明確應該合理上網,綠色上網。

  讓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一起為打造綠色上網的氛圍而努力!

【互聯網調查報告最新】相關文章:

互聯網推廣協議范本最新05-05

最新調查報告04-20

最新環境調查報告大全06-15

水資源的調查報告最新04-15

互聯網的口號03-13

互聯網作文05-31

最新關于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4-03

經典空氣污染調查報告最新05-08

我與互聯網作文04-29

綠色的互聯網作文11-21

久久一级2021视频,久久人成免费视频,欧美国产亚洲卡通综合,久久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国产中文永久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 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