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私企會計隊伍的調查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灤縣私營企業組織現有會計人員中,不具備從業資格的人員占67%,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其他經濟組織擔任現職會計的兼職人員。私企會計隊伍呈現的特征是:年齡老化,人員不固定,不具備從業資格人員眾多。私營企業為經濟建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但調查資料顯示,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灤縣私營企業的會計隊伍狀況,制約著私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和國家稅收的按時足額繳納,具體情況如下:
一、會計隊伍現狀分析
1、會計人才嚴重不足
據灤縣工商部門統計,至20xx年底,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1701戶,個體私營企業605個。而根據灤縣財政部門的資料,至20xx年底,領取會計證的個體私營企業會計人員總數為121人,若個體私營企業按每個企業配備一名會計人員計算,企業數和持證會計人員之間的差異數達484人,若再加上規模較大的個體工商戶(按1%計算)應交稅金實行查賬征收,全縣個體工商戶需要配備會計人員17名(按每戶配1名計),兩者合計,灤縣個體私營企業應有會計人數與持證人數之差達501人。
2、老齡、無證、兼職人員過多
近幾年來,我國會計制度發生了巨大變化,按照財政部的統一部署,每年財政部門都對持有會計證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培訓,更新會計人員業務知識。由于絕大部分個體私營企業會計人員無會計證,所以他們得不到及時的培訓。加之,大部分離退休人員已不在編,從而也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導致會計人員業務知識老化,對新的會計法規,規章知之甚少。
3、職業道德觀念欠缺
由于個體私營企業會計人員素質較低,又得不到及時的培訓和教育,加之他們直接服務于個體私營業主的工作環境影響,很容易使部分會計人員經不住個人經濟利益的驅使,玩忽職守,不恪守職業道德,不客觀反映會計事項,不按時足額向國家交納稅金,有的甚至幫助業主出謀劃策,偷逃稅收,給國家稅收帶來一定的困難和損失。
二、形成這種現狀的原因
1、會計人員管理體制不清。筆者調查表明,長期以來,個體私營企業好像只有兩個部門管理:一個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核發營業執照,收取工商管理費,另一個是稅務征收部門。好像誰也沒有想到,個體私營企業里的會計人員應該由哪個部門來管。財政部門是會計制度的制定部門,也是會計業務培訓的管理部門,從這一點上講,個體私營企業里的會計人員也應由財政部門負責管理和培訓。但在實際工作中,工商機關給私企做了登記,稅務機關向私企征了稅,這兩個機關都沒有向財政機關核實會計人員的職責,而財政部門認為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一直是稅務部門管理的對象,他們根本無法掌握個體私營企業中會計人員的情況,從而造成了個體私營企業中會計人員"三不管"(工商不管,稅務不管,財政不管)的狀況。
2、私企對會計工作不夠重視。在對私企業主的調查中,筆者發現,由于法治觀念、納稅意識、文化素質以及認識上的不同,多數業主把會計只看成簡單的記錄、統計人員,沒有足夠的重視。在聘任會計人員時,也不太注重會計人員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往往只考慮支付成本,寧肯聘任未經系統學習的,也不聘任經過大中專院校正規訓練的,有人說“在私營企業中,會計有證和沒證一個樣,畢業和沒畢業一個樣”,從而形成了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的局面。
3、依賬納稅的少,定額納稅的多。私企會計基礎薄弱,稅務部門往往不以會計資料為依據進行征稅,而是簡化為定額征稅。這就使業主認為會計人員的素質高低對業主影響不大,甚至導致了個別業主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費不肯報銷,培訓期間不算出勤,直接影響了個體私營企業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
4、私企對高素質會計人員吸引力小私企的經濟規模一般相對較小,待遇一般偏低,有的還讓會計人員兼任其它工作,對一些高素質會計人員吸引力不大。即使個別業主肯支付較高報酬,也未必會有更多的會計人員愿意應聘。被聘的素質不高,又沒有更多的學習提高的機會,整體素質低豈非必然?
三、改變現狀的對策
1、理順會計人員管理體制
《會計法》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規定:“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公司,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會計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持有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行屬地原則,縣級以上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因此,縣級以上財政部門應把個體私營企業的會計人員管理工作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納入自己的職責范圍,完成國家法律、法規所賦予的任務。當然,還要協調工商、稅務兩部門的工作,才能改變目前現狀的弊端。
2、變“三不管”為“三管”
工商、稅務、財政三部門協調互動,大力稽查,嚴禁無證上崗。個體私營企業數量多,分散,流動性較強,三部門應各自發揮自己在工作上的優勢,對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認證、業務進修等工作以財政部門為主,并組建由稅務、工商兩部門參加的監管機構;稅法培訓由稅務部門負責;其他法規由工商部門負責。日常檢查以稅務、工商部門為主,財政部門可采取抽查方法。這樣才可保證無從業資格證書人員不擔任會計工作,有利于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對私企按時、足額交納稅收,對防止無照經營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3、加強對私企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
針對目前私企會計人員現狀,由財政部門應該把全體私營企業會計的培訓工作納入自己的培訓計劃之內,并由三部門聯合,對那些有從業資格證書又實際欠缺太多的會計人員,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補課:一是對個體私營企業會計人員進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培訓,規范會計核算基礎工作,二是加大對《合同法》和相關稅收法規的培訓,讓會計人員學法、懂法、守法,三是加強私企財務管理,提高會計人員為業主服務和對國家負責的能力。
4、建立正規賬目,規范代理記賬
由于稅務部門對一些私企實行定額納稅,致使一些私企沒有建立規范的賬目。規范個體私營企業的會計行為,建立、健全會計核算制度,保證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對已達到一定規模而沒有按規定建賬的,應由財政、稅務、工商部門協同建制建賬,更多地實行依賬納稅,逐步減少定額納稅,是改變目前現狀,避免定額征收的不準確性,做到公平稅賦的重要措施。與此同時,還應該規范代理記賬,引導業主到具有代理記賬資格的機構中聘請兼職會計,這樣才能給私營企業健康發展、培植穩定稅源打下好的基礎。
5、對私企業主進行規培圳
培訓私企業主,對他們進行《稅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觀念和文化素養,提高他們對會計人員重要性的認識,讓他們懂得會計人員素質的提高,對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加強企業經濟核算、節約支出、提高經濟效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重視會計工作,支持會計培訓,聘任高素質有會計工作者。
【私企會計隊伍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私企工作總結04-08
夢到迎親隊伍12-31
隊伍述職報告07-27
會計調查報告04-18
會計就業調查報告04-21
夢到送葬隊伍10-30
會計調查報告14篇06-12
會計專業調查報告04-19
會計就業調查報告范文05-18